第607章 (1 / 1)
他们两人浅笑一声。
其中稍年轻些、性情豪放大胆的那位先开了口:“还能是何事?自当是先生之事。有传言说,先生在那工部之内所做的实学之物,有改天换地之能。”
“国朝之事,还有何人能比?”
“先生之物,便是这大明朝的前行方向,哪怕是当今陛下还有太上皇,终究也差了一层。古往今来,盛名贤君或许有过,但先生这般的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一刻,面前的这位有才学的文人直接出言,把陆羽夸成了一朵花。
朱元璋撇了撇嘴,冷笑一声看向陆羽,那眼神好似在说:你小子什么时候有这么大的能耐,咱这个老丈人怎么不清楚?
眼见朱元璋又在做这些无聊事,陆羽直接不理。
朱元璋是这么个脾气秉性,陆羽又不是第一回知道,尤其是对方如今简直就是个老小孩。
他才懒得跟这种小屁孩玩什么过家家的小游戏。
“工部之物,如今还没问世,便能改天换地?两位该不会只是夸夸其谈?”
陆羽话锋一转,“而且除了这工部之外,国朝之势又在何处?若说国朝之事,不如说说国之隐患,如此才能彰显二位的才学。
不若添个彩头如何?
若二位能够说出让场上众人全都心服口服的话,今时今日,二位这车票钱,在下掏了,还请二位在这餐厅之处吃上一顿大餐,如何?”
陆羽再度开口。
刚才原本不打算再继续说下去的两个文人,忽然来了兴趣。
有了彩头,赌上一赌又有何妨?
更何况他们二人虽不缺银钱,但虚荣心还是有的。
“阁下亲自开口,可不能忽然反悔。”
杨荣缓缓站出来说道。
陆羽笑了一声:“绝不反悔。”
有了陆羽这话,杨荣微微点头应下,随后看向餐厅里的众人:“刚才这位兄台所言,诸位可都是见证者。”
餐厅里的其他文人,个个早已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这几位大才接下来真正的顶尖辩论,所以此时自然是拍手叫好,连连答应:“兄台放心,我等亲眼见之,今时今日定是会为兄台做主的,绝不会让兄台白坐这场。”
“哈哈哈哈,杨兄这般大才,我等方才也是亲眼目睹,日后迈入朝堂,必将是朝中重臣,如今讨好都来不及,又怎能会不管不顾?”
“兄台大可放心。”
众人齐齐言语,似已是把这心头之事全然定下。
“好。”
杨荣当场应了一声,随后看向陆羽,微微说道,“国朝之事,无非也就二者之间。除了先生之事外,国朝隐患之内,最大的便在这‘傲气’二字。”
杨荣继续开口。
他目光灼灼,眼神之中似乎也有着明亮光采,此刻能一展胸中万般才华,自是有了几分淡淡的兴奋。
“哦?为何?”
陆羽继续说道,眼中也带着几分好奇之意。
“我大明今时今日这般盛世光景,傲上一二又有何不可?难不成这都还能成了错事?”
有人插了一句。
杨荣道,“为人可有傲骨,但绝不可有傲气。如今我大明天下,上到朝堂天官,下到百姓平民,心中傲气滋生,自然是让人忧心,假以时日,或可会成为我大明之危局,难道这还不够吗?”
“天下之大,何其浩瀚。”
“若是我大明一朝没有先生,不说别的,单单那些海外藩王之处,假以时日便未必不会攻打而来,到时候天下便是又要民不聊生。
哪怕没有这些烦恼,可还有四处的蒙古、鞑靼、瓦剌各部,哪怕他们如今也被我大明渐渐同化,‘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可终究也是让人心下难安。若是不将其彻底解决,我大明日后必定会在这事上吃上一个大亏。”
杨荣缓缓道来,言语之中可谓是极其有理,使得场上众多文人皆都面露思索之色,俨然是把他的话全然听了进去。
“的确,如今我大明高丽人、还有那些安南之人,皆都以我大明为荣,可假以时日。他们国力若反超大明,我大明若生出内乱,这的确是一大隐患,骄兵必败。哪怕今日不发,日后也必定会在这事上出现岔子的。”
“兄台果真大才,恐怕普天之下,能够在如此大明盛世之上想通这些的,少之又少了。不知兄台究竟何许人也,出身何处,如今又在何处任职?”
这一刻,场上的文人全都为杨荣的话彻底倾倒,一个个心中满是敬畏之意。
“在下不才,国子监甲等生杨荣。”
杨荣开口说道,同时把身旁的同行之人也拉了出来,“这位是国子监甲等生杨溥,我们二人此次便是从各自家中归来,准备返回国子大学之内的。”
如今的国子监也换了个称呼,多了个别名,称之为“大学”。
毕竟当今天下,除了国子监之外,其他各处实学之物早已开启,类似国子监这般同样教导实学学问的,也算是成了各家各户必不可少之事,一个个自然是不会忘却的。
于是!
这小学、大学之名,从陆羽口中有意无意之间也就慢慢传扬开来。
陆羽身为这实学圣贤。
他亲自开口提及的事务,下面的官员,工部、礼部等都会全部配合,以示将他的言语奉为圣贤之言。
除非有朝一日陆羽做了错事,而且还是天大的错事,否则陆羽这实学圣贤之言便真如同圣人之言,绝不可能有错。
下面的人自然只会乖乖去做而已。
这就叫做口碑,就叫做他这位当代圣人的含金量。
“原来是国子监两位高才。国子监优等生,日后至少起步可都是要入翰林院的,怪不得两位能有这般学问。”
“今时今日我等之人,算是见识到了,怕是日后二位也必将成为朝堂天官。”
“今日可是要多沾沾这份福气才对。”
哪怕被周围的人夸赞。
杨荣面上的傲气却并未再添太多,反而是忽然一反常态地谦虚下来。
只见他苦笑一声:“朝堂天官哪有这般容易?国子监之内的甲等生可并非我们二人,班上足足有十数人之多。
且先不论其他,单单那过目不忘的解缙,此等神童之名,可是被国子监祭酒亲口夸赞过的,甚至在实学一道更是大为长进,在国子监之内还能称得上是未来先生的接班之人。”
“还有其他的神童……”
杨荣为人傲气,但遇到真正能与他相提并论之人,那傲气自然也就会消减几分。
他并非是不知轻重的性子。
更别提实学一道,既看天赋,也看钻研。
如今的大明一朝。
除了他们这些本来就涌现的学子之外,那些本来寂寂无名之人,也都如同雨后春笋般开始涌现,唯有如此,才有了如今的实学盛世。
而杨荣、杨溥他们两人,跟如今已成尚书之职的杨士奇,正是那永乐一朝的“三杨”。
原本史书记载中。
他们是内阁阁老,把控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朝局,足以可见他们的优秀绝非一般人能够相提并论的。
“原来是他们……”
听到方才的才学言论,陆羽心中也有几分惊讶,不过到了此刻倒也能缓缓理解。
史书记载的这两位出名人物。
他还是有印象的。
陆羽也履行了承诺,继续说道:“二位之前说的开销,在下包了。”
只是并未给他们二人现钱,两人也不要。
文人之间的往来。
若是以银钱来算,那可就显得实在低级,也实在得罪人。
直接将这银钱交于火车上的乘务人员,反倒能结下一个不错的善缘。
文人之间就是要讲究这些,不愿沾染太多黄白之气,不然久了,或许连他们本身的天赋都会因此受影响。
“多谢。”
见陆羽当真做出此事。
杨荣对他忽然有了不少好感,只是此刻忽然打量了一下陆羽,难得地开了个玩笑,“总觉得好似在哪处见过兄台,或许是在下看错了。”
“没有看错。”
杨荣话音刚落,旁边那好似三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响的杨溥直接开口,“这位正是国子监的前任祭洒,当代的实学圣贤,我大明的先生。”
“陆羽!”
杨溥一句话,惊得场上众人一个个全都当场起身,看向陆羽的目光之中,尽是复杂难明,更有着无比的狂喜之意。
“先……先生?”
有人尝试着呼唤了一句。
陆羽微微开口:“怎么,难道我不像是这大明如今实学一道的圣贤吗?还是说最近有些显老了?”
他故意开着玩笑。
“怎会如此。”
那些文人们一个个赶忙开口,脸上满是惶恐之色,对着陆羽,虽是兴奋,可此刻一时半会竟连话都说不全了。
太过紧张,陆羽倒是能理解。
年轻人嘛。
以后的日子长得很,倒也不必非要拘泥于眼前这点小事情。
“居然是先生……杨溥,你这家伙方才为什么不早说。”
杨荣拍了下杨溥的肩膀,此刻只觉得身形摇摇欲坠。
老天爷。
他方才究竟做了什么?
关公面前耍大刀,小巫见大巫。
竟在实学圣贤、他们国子监都成了传说一般的先生面前如此大放厥词。若是此事传回国子监,恐怕他杨荣定要成为所有人的笑柄了。
“你之前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不早说。”
杨荣此刻杀了杨溥的心都有了。
“在先生面前一展才华,于你我二人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我原以为你是故意如此的,难道你真的没认出先生来?”
杨溥面露疑惑地看去。
杨荣只觉得心口有点疼,杨溥的解释实在天衣无缝,让他有心反驳,却着实说不出话来。
虽然方才展示了胸中才华,日后应当能有一番好作为,可总觉得,若是提早认出陆羽,态度再谦卑些,应该能做得更好。
日后会有更大的锦绣前程。
“杨荣、杨溥,你们二人,我这先生记下了。你们二人国子监甲等生之名,名不虚传,也莫要妄自菲薄。
国子监每一期不过也就十五个甲等生,能在其中占得一席之地,日后的大明,便是你们的了。”
陆羽缓缓开口,温和夸赞。
二人赶忙低头,做出一副愧疚姿态:“让先生您见笑了,不过是在先生的肩膀之上,才有了我们这些后进之人的一番作为。”
“论起实学大道,先生比我等强出百倍千倍。”
对于杨荣,陆羽方才已接触得够多了,如今也该看看另外一位。
对着杨溥,陆羽清了清嗓子:“为人性子太过谨慎,不过倒也不算错,只是日后却难免少被上官所见。”
“但若是能委以重任,这谨慎的性子,自能让你安之若素,也能一展心中所藏之材。”
陆羽缓缓开口,也把面前杨溥的路给定了下来,点出了他性格中的缺陷,也指明了方向。
有了陆羽这话,日后定会有人愿意重用杨溥,哪怕起初只是尝试,对杨溥而言,已是难得的恩遇。
“学生见过先生。”
杨溥忽然躬身行礼,把旁边的杨荣都给惊呆了。
万万没想到,你杨溥居然是这样的人,这先生我都还没认,你倒先认了。
“学生见过先生。先生方才之言,学生定当谨记。”
片刻功夫,杨荣也反应过来,赶忙对着陆羽躬身行李,似是要直接定下此刻的学生与先生之间的身份。
“看来我又要再多收两个徒弟了。”
陆羽轻笑一声,看似玩笑,此刻却让场上其他文人一个个羡慕不已,心中激动万分。
毕竟有了陆羽今日之话。
面前杨荣、杨溥二人原本就光明的前途,更添了几分光芒。
“那就恭喜你这圣贤了。”
朱元璋没好气地对陆羽开口。
而此刻敢对当今实学圣贤这般说话的,也就只有他这太上皇了,这让周围一众文人更是不敢小看半分。
一个个文人猜不出朱元璋的身份。
不过杨荣、杨溥两人心头却大概有了揣摩。
他们看着面前的朱元璋,只看了区区一眼,随后就赶忙猛地低下头来,不敢再有任何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