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不听劝?吃亏了别后悔!(1 / 1)

加入書籤

那自称李洵的,穿着镶金边的锦袍,表面上看起来态度和善,但眼中的倨傲却藏不住。

而他身旁的燕虹却正相反,素簪别发,一身朴素青衣显得毫不起眼。

青云门几人早有分工,和外人打交道的工作,基本上交给齐昊。

齐昊看了一眼林九霄,见到他不着痕迹的微微点头,立刻微笑拱手道:

“原来是焚香谷的高徒!”

“在下齐昊,这是我的三位师弟,师妹,林九霄,陆雪琪和林惊羽。”

双方互通名姓,彼此打过招呼算是认识了。

李洵再次开口,邀请众人同探空桑山。

“我们不去。”

林九霄淡淡道。

李洵是个精明人,聊了没几句,他就看出对面四人,隐隐以林九霄为尊。

“为什么?”李洵干脆直接问林九霄。

“天色已晚,视线不佳,行动恐怕遭遇危险。”

林九霄四下打量,已经准备寻找过夜露营的居所了。

“这叫什么理由?”李洵显然被他漫不经心的态度惹恼了。

“唉,”林九霄轻轻叹气:“念在都是正道同门,听我一句劝,你们也最好明早再行动。”

其实他心里明白,和视线不佳相比,万蝠古窟里面成千上万的蝙蝠,才是夜晚探索的最大阻碍。

不过面对外人,没必要说的那么仔细,林九霄看了半天,对齐昊几人道:

“诸位,我看那山脚下的小溪旁边很适合露营,不如我们今晚就在那里过夜吧。”

几人纷纷点头,正要动身,却被面色不善的李洵挡住去路。

“青云门的大名,我在宗内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没想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原来是一帮胆小鬼!”

“你说什么?”贸然被人挑衅,陆雪琪和林惊羽怒意大盛,刚刚收回的飞剑,又一次亮了出来。

没想到,李洵似乎有恃无恐,点指林九霄道:“你青云门是没有精英了吗?”

“居然派这么个乳臭未干的小子下山,还事事以他马首是瞻?”

陆雪琪和林惊羽闻言更气,飞剑已经离体飞出,剑尖直指李洵。

“惊羽,陆师姐!”

“师兄!”

千钧一发之际,两个声音阻止了各自的队友。

青云门这边出声的是林九霄,而对方一直沉默不语的燕虹第一次开了口。

“师兄,他们不去我们自己探索便是,何必树敌?”

“哼!”

燕虹说话似乎很奏效,李洵怒哼一声,转身离去,燕虹随后离开。

陆雪琪和林惊羽看向林九霄:“就这么放他走了?”

“无妨,”林九霄微微一笑,“过不了多久,他们还会回来的。”

……

大概两个时辰后,林九霄几人已经搭好过夜的帐篷,正在准备吃晚饭,忽然看到两道剑光由远及近,极速飞来。

剑光落地后,焚香谷的李洵,燕虹跌跌撞撞跳下剑来。

此时的李洵,哪里还有刚才不可一世的样子?

只见他发髻披散,目光无神,头发上,衣服上和鞋子上,尽是暗红色的血渍,其间还夹杂着阵阵腥臭味。

燕虹稍好一些,可能与她个性沉稳有关,但也难免身上留下不少血痕。

齐昊看着二人的样子,大吃一惊道:“二位这是……”

李洵脸色尴尬,喃喃骂道:“该死的,山上的蝙蝠实在太多……”

林惊羽性子活泼,看到对方被打脸,习惯性的就想嘲笑,可是笑到一半生生憋住了——姑且算是为了同为正道的情谊着想,就不刺激他们了。

不必林九霄等人招呼,焚香谷二人自觉走到小溪旁,开始清洗衣服上的血迹。

正在此时,远处又有二人乘着宝光而来,临到近前,几人才发现居然是两位穿缁衣的出家僧人。

两人一见面先宣佛号:“阿弥陀佛,小僧和师弟有礼了。”

“我们是天音寺弟子,小僧法号法相,这位是我的师弟法善。”

说话的和尚虽然身着僧袍,却生的容貌俊秀,面皮白净,若不是那颗光溜溜的脑袋,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哪家的小少爷。

而一旁的法善,则显得木讷,饶是被人介绍名字,也不肯开口多说一个字,只是双手合十微微施礼,配合他魁梧的身材,倒更像是护法罗汉。

法相行礼之后,目光在众人身上转了一圈,最后停在林九霄身上,恰好林九霄也在观察他,两双眼睛正好对上。

“这位师兄看起来有些面生,齐昊师兄,不知道这位是……”

法相一开口,仿佛语言带着魔力,让人自然而然生出亲近之心。

齐昊自豪的介绍道:“九霄师弟,是五年前入我青云门修行的,短短五年时间,已经是七脉年轻一代的魁首了……”

“哦?”这声惊呼,不仅仅来自法相,也同样来自焚香谷的二人。

李洵喃喃道:“难怪他年纪轻轻,就能成为青云门几人的核心。”

燕虹仍然保持着沉默,只是看着面带微笑的林九霄,若有所思。

既然大家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林九霄也主动道:

“今日天色已晚,如果诸位有探索此地的想法,不如明日一早同行?”

林九霄发话,代表了青云门的态度,天音寺,焚香谷几人自然没有异议,计议定下,众人就此安歇不提。

次日清晨,三大门派共八人,御使法宝深入空桑山,所到之处,满眼荒凉。

只见山峦起伏无草木,砂石遍地百兽消。

偌大一座山上,居然连一声鸟鸣都听不到。

这倒也不奇怪,空桑山蝙蝠早已成了祸患,其他动物要么逃了,要么早成了蝙蝠的点心。

天音寺的二人,经过探查对此地十分熟悉,由那法相带路,众人很快找到了万蝠古窟。

此洞位于半山坡上的背阴之处,洞口微微斜下,站在外面向里观望,只觉得漆黑一片,深不见底。

凭借洞口微光,仅能看到三五步远近的深处,林惊羽本想靠近些,看的更加清楚,没想到走到距离洞口五六丈的地方,面色大变。

“嘶”

原来那洞中传出一阵阴冷之气,临身之时,如同寒冰刺骨。

法相早有准备,急忙提醒道:

“诸位,洞中恐有风险,最好祭出法宝以防不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