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朱高煦大军集结惊大明,混乱的大明(1 / 1)

加入書籤

朱高煦看着张辅等人,随即指向地图。

“沐晟率领的大军会在孟加拉多摩梨港口进行登陆,到时会在攻灭孟加拉后沿着西北方向的江普尔、德里苏丹等国发起进攻。

但沐晟只有三万军,兵力严重不足,必须要进行增兵,才能维持正常的进攻。”

朱高煦说到这里,当即看向众人,随即将目光锁定。

“蔡福、沐昂!”

“末将在!”

“你们两人率领五万军,汇合沐晟,以沐晟为主,发起进攻!”

“末将领命!”

蔡福与沐昂两人没有丝毫迟疑的应下。

朱高煦看了两人一眼,随即继续指向地图。

“另外还需要两路大军,在攻灭锡兰国后,分别从潘地亚国与俱蓝国过两个方向,分别以东与以西向北推进。

从而汇合沐晟一路大军,最终攻入拉其普特,最后进入帖木儿国。”

“靳荣、谭忠!”

“末将在!”

“你们两人以靳荣为主,率领六万军攻灭锡兰国,随后进入潘地亚国,以东向北推进!”

“末将领命!”

朱高煦看着两人应下后,随即看向其余人。

“王斌、王忠!”

“末将在!”

“你们两人以王斌为主,率领八万军,攻灭俱蓝国后,以西向北推进!”

“末将领命!”

王斌与王忠所进攻的路线,有着实力强大一些的巴赫曼尼苏丹与马尔瓦,纵深更大,朱高煦也多给了两万军。

朱高煦安排到这里,随即看向剩下没有安排的人。

“张辅、朱武、朱荣!”

“末将在!”

“你们三人随本王一同对帖木儿国发起进攻!”

“末将领命!”

这次出兵,朱高煦也准备好了亲自领兵,并且直接对付实力最强的帖木儿国。

而他这一路,也是大军最多的,起码目前已经有十三万大军。

随后朱高煦看向另外两人。

“王聪、杨鹏!”

“末将在!”

“你们两人率领海军,负责清理海面上敌人的所有水师力量,一定要清剿干净!

在剿灭之后,随后将陆战队全部投入,由杨鹏率领,随我一同进攻!”

“末将领命!”

帖木儿国的疆域比较大,朱高煦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安排好这些后,随即看向王聪。

“海军的所有军需与物资,会优先准备,如今府库里的也会优先补给给你。

海军在一个月后出发,务必要在大军出征之前,解决敌人所有的海上力量。

若是你清理不干净,别怪本王对你军法处置!”

王聪面色凝重,却又无比坚定的看向朱高煦。

“王爷,您放心好了,若是末将不能将敌人的水师消灭干净,末将也没有脸来见王爷!”

王聪心头也是发了狠,以如今大汉海军的实力,其实那些小国的水师根本无法与大汉海军相比。

王聪这次要做的,就是做得够狠,够绝,只有彻底清光,才能做到,他也不惜一切会去做到。

朱高煦闻言点点头,这点,他还是相信王聪的。

看着众将,朱高煦肃然开口。

“现在,你们立即下去准备!

此战,务必取胜!”

“大汉必胜!”

随着朱高煦的军令传达而下,大汉犹如战争机器一般,快速运转起来。

各地府库的物资开始集结,朝廷开始不断向民间筹集各种物资,大部分物资都开始实行管控,禁止贸易。

而在各地的大军,更是频频开始调动,海面上,陆地上,许多大道上都出现大军不断集结的画面。

随着消息的传出越来越多,当大汉集结数十万大军的消息最终逐渐传出时,所有人都震惊了。

大汉百姓虽然震惊,但更多的是激动与兴奋,许多百姓开始自发的主动帮着朝廷开始筹集各项物资的调动,出人出力,又出钱出粮。

而在大汉经商的他国之人不仅有震惊,更是有着深深的恐惧。

要知道大汉才和大明打了不少仗,又攻灭东洋倭国、琉球国并没有多久啊,而如今却是再度集结大军,并且这次调动的大军,声势明显比之前还要大。

这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大汉这次调动的大军,会比上次都还要多。

大汉调动这么多大军是想要做什么?有哪个小国能够值得让大明出动这么多大军?

原本许多人都在恐惧自己所在的国会不会成为大汉的目标,但当想到这些时,绝大部分人反而松了一口气。

因为在他们眼中,大汉这样大动干戈,难道就为了打他们?这不是纯纯的杀鸡用牛刀?

自己所在的国有什么实力,这些人心中都门清得很。

要是大汉动用几万这样规模的大军,他们更加提心吊胆,因为这个规模,摆明了就是灭小国的。

但现在,大汉这个架势,摆明就是奔着大国去的,他们的小国根本不值得大汉这样做,那还有什么担心?

这些人都被这个想法所迷惑,反而悠然自得起来,就如往常一样,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

然而其中像帖木儿国等自以为自己算是强国的,则是一脸的凝重,但又想不通。

因为他们和大汉的距离,都挺远的。

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反而觉得大汉的目标会是大明。

在所有人心思各异之时,唯有大明的人,基本丧着一个脸。

当朱高煦集结数十万大军的消息传出来,他们想到的,都是朱高煦要起兵靖难了,要打回大明了。

因为除了这个原因,他们实在想不到外面还有谁值得朱高煦搞这么大的动静。

而当这个消息传回大明时,整个大明,顿时沸腾了。

杨士奇等文官身子都在颤抖,他们没有想到,朱高煦居然真的要打回来了。

几十万大军,这到底是要做什么?除了打回大明,还能做什么啊?

这些人全部怕了,一时间只感觉说话都无比的艰难,只觉得自己的大限之日,仿佛到来了一般。

至于朱高炽、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朱瞻基更是被吓得有些疯癫,朱高炽也被惊得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们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要更多,这次大汉所调集的力量,根据所传回来的情报,足有至少五十万人的调动。

朱高炽整个人都麻了,他没有想到朱高煦这么就要准备卷土重来了。

以往他还觉得之前朱棣与朱高煦相见有猫腻,现在他完全没有这个想法了。

而哪怕就是朱棣,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一时间都有些回不过来神。

他刚做好一切准备,正要率领二十万大军准备北征,结果朱高煦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朱高煦到底是要做什么?

现在朱棣都懵了,因为朱高煦没有给他任何消息,他都有些把握不准朱高煦到底是要对外出兵,还是对大明出兵了。

尽管他很不相信朱高煦会对大明用兵,但这次朱高煦的动作,实在有些太大。

朱棣回过神来,当即找来大明沿海以及和大汉接壤地方的情报,当得知朱高煦并没有向这些地方增兵,海上也没有看见朱高煦的海军舰队时,心头才松了一口气。

但即便是这样,朱棣依旧推迟了自己北征的计划,得等朱高煦的大军彻底有了动向之后他才能动。

而在这个期间,朱高炽也不装了,直接带着杨士奇等百官,纷纷向朱棣谏言,紧急扩招大军,并且加大沿海以及湖广、福建等地的防备,以防止朱高煦暗度陈仓,攻打大明。

即便是像朱能、丘福等人,也开始提出加强防备的请求。

纵然他们与朱高煦关系好,但此刻他们不得不为大明考虑。

朱棣一时也更加头疼,朱高炽有句话点醒了他,那就是虽然情报上没有发现朱高煦在向大明的方向集结大军,但若是朱高煦暗度陈仓呢?

如果大明不做出防备,真到了朱高煦大军兵临城下时,那时再调动大军,一切都晚了。

朱棣无奈,只得将集结在北地的精锐开始抽调南下布防。

现在朱棣是真的很想狠狠的抽朱高煦一顿,人也忍不住来到了祖庙之内,他现在都开始害怕朱高煦是要出兵攻打大明了。

朱棣的害怕,并不是怕朱高煦,而是害怕父子相残。

他本来就已经杀了自己的侄儿夺得江山,但对朱允炆,他好歹有自己的难处,毕竟是朱允炆不为人子,想要杀他们这些当叔叔的。

但朱高煦不一样啊,朱高煦是他亲儿子,只要打起来,这个骂名,他是背定了,更是对大明极为不利。

朱棣在祖庙待了没几天,不得不走出来处理外面的事情,因为朱高煦的这个动作,大明人心惶惶。

即便是朱棣叫来姚广孝一起商议,都商议不出什么结果,只能派人去问朱高煦到底想要做什么。

而唯一让朱棣好受一些的,就是经过朱高煦这么一吓,从朝堂到地方,对于他要实行的新政,全部都无比的支持,几乎听不到任何反对的声音。

因为这些人更加明白,一旦让朱高煦打回来,他们所面临的,会比如今更加危险。

看看朱高煦在外面,每攻下一个地方,首先清理的就是他们这个阶层的人,他们怎么能不害怕。

这些人不仅是口上的支持,实际支持同样也有,各地官绅破天荒的头一次主动向朝廷捐献钱粮,只为让朝廷大力发展火器,扩大军队。

连朱棣都没有想到,这些人害怕朱高煦害怕到了这样的地步,比他朱棣,还要让这些人害怕。

这些人现在也不怕这样做会让朱棣有什么想法,他们只想阻止朱高煦打回来。

因为朱棣哪怕杀性大,但也不可能将他们全部杀了,朱棣为了维持稳定,必须要用他们。

但朱高煦完全不一样,朱高煦在大汉就有自己的官吏,加上朱高煦的种种行事风格,若是朱高煦打回来,是真的极有可能将他们全部杀了。

大明的混乱持续足足一个多月,朱棣派去大汉的人,也迟迟没有回来。

这让大明的所有人更加的恐慌,包括杨士奇等人,这段时间都在一直做噩梦,每个人都很怕。

他们这些人,之前是真的对朱高煦下过杀手的,他们怕朱高煦害怕极了。

就是朱高炽,同样都无比紧张,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满脑子都在想着这件事,一天天的满是忐忑与不安。

至于朱瞻基,这段时间整个人都是浑浑噩噩的,每每想到朱高煦在集结几十万大军准备打回来,都忍不住一个激灵。

朱高煦的大军,每个人都很清楚,那可是清一色的精锐,大明都没有这么多的精锐大军。

精锐也就罢了,偏偏火器还比大明强大不少,军事实力各方面都领先于大明,再加上之前朱高煦和朱棣演戏那次,他们不知道是演戏啊,只知道朱高煦的大军摧枯拉朽一般连下大明这么多地方。

要知道那些地方可都是明军占据地利的啊,都被打成那个样子。

现在朱高煦动用了比上次多得多的大军,怎么能让人不害怕。

朱棣这段时间同样茶饭不思,他都快要魔怔了,想不通朱高煦到底是要做什么。

现在满朝文武都在请求他继续将集结在北地的精锐再抽调一部分南下,加强对朱高煦的防备。

因为越到后面,战事爆发的可能性越大,一个多月的时间,朱高煦要集结的大军,基本也差不多完成集结了,每个人都很是担心。

这种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再次持续了数日,大汉终于传来了最新的消息。

朱高煦发布王令,宣称集结了包含海军在内的八十万大军(实际四十二万军),悍然发起西征。

直到这个消息在大明传开,并且得到证实之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

杨士奇等人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各地的官绅只感觉无比的心痛,因为他们是货真价实,真金白银的支持过朝廷钱粮的,他们在心疼这笔钱粮怎么就给了朝廷。

朱高炽也是松了一大口气,当确定朱高煦不是对大明动手后,朱高炽的精气神一下子垮掉,人也直接病倒,接受太医的诊治。

朱瞻基也终于是回过神,只感觉无比的庆幸。

当朱棣知道这个消息,心头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无比的愤怒。

朱棣对朱高煦是又爱又恨啊。

朱高煦这次又要开疆扩土了,这值得高兴。

但这次朱高煦又将他吓得不轻,朱棣又怎么能不生气。

然而不管朱棣怎么生气,也无可奈何,因为他如今,还真奈何不了朱高煦了。

看看这次,朱高煦一个集结大军,大明都这样了,他还能怎么奈何朱高煦?

独自气了一会的朱棣,也只好重新调集大军,自己也开始准备北征的事情。

朱高煦为大明不断开疆扩土,这次又调动了这么多大军,他也不能比朱高煦差了。

北方的瓦剌与鞑靼,他也必须要解决了。

随后朱棣下旨,集结三十万大军,对外宣称五十军,发起北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