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荣耀点丰收,全面大爆发的大汉(1 / 1)
大赵国,朱高燧已经平息了所有的叛乱,又主动收缩藩地。
朱高燧此刻悠闲的喝着小酒,赏着异域风情的舞蹈,听着声乐,身后美人按肩捶背,好不惬意。
如今的朱高燧,经过了最初的难受、绝望、迷茫,现在已经全部看开了。
既然他已经彻底没有了希望,那干嘛还要去想那些苦受罪呢?
至于想不开去死,朱高燧完全没有想过,他是一个很怕死的人,毕竟好死不如赖活着,更何况他还是大明赵王,如今又是大赵之王。
而让朱高燧产生这个想法的原因,则是如今的朱高煦太强大,强大到朱高燧升不起丝毫的其他想法。
如果实力相差不是让人绝望,朱高燧绝对不会放弃,他肯定是要再拼一拼的。
为了那个位置,不去拼一拼,后半生都只会活在后悔与遗憾之中。
可当两人的实力相差过大,悬殊过大,让人完全看不到希望,只有绝望之时,朱高燧主动放弃了挣扎。
如今的大汉,就连大明都恐怕得看大汉的脸色,他朱高燧又算老几?
自己打一个东察合台汗国,在应对部分瓦剌部落都很是吃力,看看朱高煦的大汉,随手就将更为强大的白帐汗国、金帐汗国,甚至更为强大的帖木儿帝国全灭了。
自己用尽全力,打个东察合台汗国都异常艰难,别人随便动了动手指,就碾死了更强的人,他拿什么跟朱高煦争?
现在他和朱高煦之间差距,犹如天地之别,他若强行去争,不过蜉蝣撼树。
既然都已经这样了,那他还去挣扎什么?
还不如做一个富贵王爷,做不成皇帝起码还能做一个逍遥的富足王爷。
就在这时,一曲舞罢,朱高燧仍旧不知足。
“接着奏乐,接着舞!不许停!哈哈~”
朱高燧沉浸其中,其余一众人见状,有的附和,跟着朱高燧欣赏着眼前的曼妙,有的则是眉头紧皱,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大汉,朱高煦已经返回汉京王城。
这一次从出发开始算起,他已经出去了接近七年之久,这也是他征战以来,外出时间最久的一次。
如今回来,朱高煦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所有人的欢呼与掌声,留给了大军,自己独自回到王宫。
“爹,您怎么先回来了,百官与百姓可都在迎接着您呢。”
“算了,我就不去掺和了,这次出征,大汉的将士们辛苦了,让他们接受百官与百姓的迎接。
这几年时间,你做得不错,我都知道了,一切井井有条,大汉稳定持续的发展着,有我的风范。”
朱高煦一脸笑容,带着朱瞻壑往里面走去。
朱瞻壑闻言,也是笑了,笑得无比的开心。
这还是朱高煦第一次这么夸赞他,能够得到朱高煦这样的认可,朱瞻壑又哪里不兴奋。
是的,只是朱高煦这样的夸赞,在朱高煦眼中都是一件值得激动的大事。
随后朱瞻壑的神情又有些尴尬。
“爹,这几年的时间,我也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按着爹您之前的政策在做,当不得爹夸赞。”
“臭小子,现在还学会谦虚起来了,治国就是这样,不需要惊天动地,那样反而不好。
你做的事情我知道不止这些,我既然难得夸你,也表明你确实做得很好。
行了,你去给将士们庆功吧,我先去休息了。”
朱高煦听着朱瞻壑的话都乐了,治国还想要惊天动地?
要是真出现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有地方出现了大篓子。
治国越是平静,其实就是越好的,这点朱瞻壑做的,起码朱高煦就觉得很不错。
将朱瞻壑赶了下去,朱高煦来到后宫。
当韦婉芸看着朱高煦回来,一时都有些愣神,随后红着眼直接扑到朱高煦怀中。
朱高煦紧紧抱着韦婉芸,脸上露出笑容。
两人相拥,谁也没有出声,尽情的享受着这一刻的温存。
良久,两人分开,但彼此的手,却是紧紧握着。
没有太多的述说,朱高煦洗了澡直奔韦婉芸寝宫,互述相思之情。
许久的折腾,韦婉芸最终红着眼,挂着泪痕睡去,朱高煦也同样支撑不住,睡了过去。
数年的大战,出征的人其实都已经极为疲惫。
也是这个原因,朱高煦才最终收兵,没有继续接着保持扩张。
若不然,这次朱高煦都要直接打到东欧那边。
翌日,朱高煦来到凉亭,一个人安静的坐着,而心神却是已经进入系统之中。
这次接连灭了诸多小国,大汉的疆域一下扩展极大,南亚与西亚,中亚部分地方,尽皆被收入囊中,朱高煦可是极为期待这次能够获得多少荣耀点。
尤其是大汉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人口又在爆发增长,朱高煦有一种预感,这次的荣耀点,会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多。
进入系统,当看见荣耀点时,朱高煦傻傻的笑了,笑得无比的灿烂。
如今系统内的荣耀点,来到了三十二万之多。
朱高煦看着这笔荣耀点,又怎么能不兴奋。
之前十一万多的荣耀点,都兑换了不少,如今这三十二万荣耀点,他只知道,大汉接下来的科技,会进一大步了。
朱高煦不再去想,随即开始在系统里面开始兑换了起来。
这次,朱高煦不仅将蒸汽技术彻底完善,更是将电力技术同样完善,随后又兑换了不少提炼技术,不少行业重要的机床,尤其是火器制造。
如今条件达到了,朱高煦直接开始兑换起了步枪技术,虽然是很古老的那种步枪,但也是跨越式的进步。
以往没有去研究制造,就是因为步枪的生产需要机床辅助,不然零部件的生产根本没有办法进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机床以及相应所需的,都有了,只要后面打造出来,就可以开始生产。
而其他技术,也基本在工业提升方面。
朱高煦并没有去兑换战列舰那些,因为就如今的火炮技术,以及其他技术没有跟上,真打造出来了,也是徒有其型,白白耗费人力物力与财力。
三十二万荣耀点很快被朱高煦挥霍一空,但这次朱高煦极为满意。
因为要是这次兑换的全部做出来,今后大汉火车会有,蒸汽轮船会有,化工业的种种提炼技术会出现,基建工具会进一步提升,矿业方面也会有极大的进步,电更是会逐渐进入千家万户等等。
这次朱高煦主要做的,依旧是在为后面的进步做铺垫,后面若是再有几十万荣耀点,那时大汉的各方面科技会在现在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
退出系统,朱高煦将兑换出来的全部交代下去,让人开始研究。
为了加快进度,朱高煦又动用了大量人手去配合,同时又让各部全力配合,以让这些尽快完成打造。
而在朱高煦将心神全部放在新兑换出来的这些科技的研发上时,大汉所有人也开始忙碌起来。
疆域增加这么多固然让人高兴,让所有人兴奋,但随后而来的治理,也是让所有人都无比的忙碌。
除了地方的稳定治理,这次出征将士的伤亡抚恤,也在逐渐开始发放。
数月的时间过去,大汉逐渐开始稳定下来,尤其是攻下的各地,起码已经没有了叛乱。
这几个月的时间,朱高煦又从大汉这里调动了十五万大军在各地平叛,打击力度之大,超乎以往任何一次。
这也是那些地方在几个月的时间就变得稳定的原因,因为凡是不稳定分子,都已经消失了,物理意义上的消失。
而朱高煦兑换出来的那些,也已经逐渐被打造出来。
基建的工具,矿业相关的工具,化工方面的提炼技术,尤其是石油的提炼以及橡胶的合成成功,蒸汽火车也在不断的努力下制造了出来。
尤其是电力,早早就已经建造好的第一个发电站,已经能够将电输送进入王宫之内,灯泡等照明的物品也被研制成功。
这一日,王宫之内,朱高煦、朱瞻壑、李定荣等人全部都在,纷纷看着眼前装在灯笼之中的白炽灯。
只因为这一日是实际正式使用的日子,所有人都很期待。
除了朱高煦,包括朱瞻壑、李定荣在内的其他人,都是万般的激动。
以往,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更是无法想象那种雷电之力,居然还能为人所用。
更是无法想象,原来,电是这样的。
“去,让人打开闸刀,导电!”
随着朱高煦的话音传出,有人将外面的电闸打开,电流连通,白炽灯瞬间发出亮光。
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看着,饶是朱高煦,哪怕他见过其实比这好太多太多的灯,此刻都是一脸的笑容。
朱高煦只是看了两眼,就没有再去看,因为饶是如今的灯光并不是那么强烈,但多看一会,眼睛依旧承受不住。
可朱瞻壑、李定荣这些人就管不着这些了,他们的双眼都已经流出了泪水,眼前其实已经白晃晃的一片,但就是不愿意挪开眼睛,反而脸上都挂着痴痴的笑容。
良久,李定荣等人才终于回过神来,不再去直视。
缓了一阵,待视力重新逐渐恢复,一众人顿时激动差点跳了起来。
“王爷,成了!成了!以后再也可以不用油灯了!”
“是啊王爷,这个灯比起油灯,亮堂太多了,一间房里只需要一盏这样的灯,就可以了!”
朱高煦听着一众人激动的话语,却是收起了笑容,摇了摇头。
“如今电灯都还好,定下的价格不少人都还是能够用得起的,但电线的铺设,以及电的传输,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电线是用铜做的,发电需要大量的煤,以及大量人力,并且还需要配备养护的人,这个成本,稍微有些家底的人都负担不起。
想要将电真的输送进入百姓家中,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朱高煦很清楚电的发展,如今只是刚起步,想要直接让大众百姓也用得上,很难。
如今只能给那些家境特别殷实的人用,他们给得起钱。
而且如今的问题可不仅是成本的高昂,电在传输过程中还会存在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
现在的技术,可达不到降低损耗传输进入千家万户,且如今也暂时基本做不到给千家万户铺设电线。
后面各个地区的发电站建立,电塔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钱,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朱高煦虽然叹息,但也没有多大的伤感,这是必经之路,没有办法,以后只能通过系统的兑换,尽量将这条路的时间缩短。
朱高煦的话音落下,李定荣等人也已经没有了刚才那样的激动,但脸上的笑容,依旧没有消失。
不管如何,起码大汉如今已经做到了。
第一步都踏出去了,他们也相信终有一日,肯定能够让所有人都用上如今的电。
朱高煦看向李定荣等人,随即开始商议起了发电站的建立与电的传输,尤其是外面的工厂,以及如今给哪些地方进行输电等等。
现在发电站只有一个,明显是不够的,后续还要不断建立。
而随着他兑换出来的各种工业技术出现,设立的厂房,也逐渐需要用电,这方面同样需要规划。
接连商议了三日,最终确定下来。
如今发电站也只能先在一些重要城市进行建设,铺设电线,各个厂也开始集中规划,方便电线的铺设。
而电力运用的消息传出,大汉所有人都沸腾了,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当夜晚降临,王城外的灯光照亮,终于让百姓开始相信。
而电力相关的消息,也逐渐开始对外传出,所有人都在翘首期待着自己那里会不会有。
但当用电的费用进行公示后,这个消息传出,绝大部分人都沉默了,因为那个价格,他们都用不起。
而公示之中也写得很清楚为什么会贵,所有人都没有说什么。
随着时间又过去一个多月,蒸汽火车也正式亮相,当测试之后没有问题,朱高煦随即开始建造铁路。
最先建造的铁路,依旧是汉京以及周边。
工部动用了大量人手,快速赶工。
除此之外,其他好消息,也在不断传出。
大汉的所有人,都已经被震惊得麻木,因为大汉朝廷给的惊喜,越来越多。
这些消息,也在不断冲击着在大汉的大明来的人。
如今的大汉,其他小国的人几乎已经没有了,因为那些小国,都已经成为了大汉疆域,原本的那些商人,要么正在积极成为大汉籍人,要么已经被物理消失。
时间缓缓过去,姚广孝进入大汉的消息,也传到了朱高煦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