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粮食大过天,有问题则哗变(1 / 1)

加入書籤

去了天竺?

李世民和一帮子朝臣都在发呆,四方进京求良种这件事已经闹成群体事件了。

长安县和万年县现在更进一步,所有的路口都设卡,谁也不给通过。

村里最老的就在路边吃喝睡,你有本事就杀了去!

这个时代讲究孝悌,年龄大的人见到皇帝都可以不跪,在这时代你对老人动手那比扶不扶还恐怖。

所有人一起跳出来给你上价值,就问你怕不怕。

老人豁出去,当官的也不敢明着动手。

四方百姓越聚越多,进不了长安可能会发生哗变。

一视同仁,很重要。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道理是通顺的。

李唐真正坐稳天下才四年,武德年间一直在南征北战,有李渊和他的好大儿、好四儿扯后腿,肃清的没有那么快。

在李世民登基之后才快速扫清六合。

天下刚稳,最需要的就是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彪悍如老朱,一个南北榜案都要小心处理,容易发生哗变。

现在这个时代更不简单!

从根源上,汉末一直到开皇就没有太平过,战乱才是主旋律。

开皇算全国性质的太平,广神上来天下局势变的比南北朝还乱。

现在全国大把经历过三四个朝廷的人活着,战乱而已,回到熟悉的状态罢了。

所以这件事处理不好,那是非常致命的。

朝臣都到了,偏偏掌握粮食的王皓去了天竺!

那可是天竺!

就算是大唐人地理没那么好,也知道是在万里之外,这特么的真会选时间。

李世民心中已经把萧瑀骂了几十遍,这档口你添什么乱!

“主上,得先让四方求良种的百姓先进京才行,不然被有心人一挑拨,那就真成了哗变。”

温彦博只要不和自己的利益相关,那整个人瞬间就正常了。

“有威望才行。

“不止是要进城,四方的官员都得考核一下了。

“几位国公还是回来的太早了,地方上还需要再教化才行。”

房玄龄自然一眼就看出问题在哪,没有官员推波助澜,怎么可能能这么大的声势,怎么能这么快速。

每个人的神色不一,能在一方任大员和朝中多多少少有点关系。

房玄龄这招,有些人会被牵连。

“那就这么办吧。

“杜卿,你去一趟长安县,先让百姓进来。

“韦卿,你炁一趟万年县,也是让百姓先进来。

“左右卫将军,你们带人维护好治安,保证百姓进来,也要保证他们不害两县的作物。”

京兆最有威望的除了皇室就是韦杜两家,温和处理自然需要这两家出面。

杜如晦的名声和才能都足够,完全能胜任。

韦家就是韦挺了。

此人现在是御使大夫、爵扶阳县男。

这人是李建成死党,当年李建成最信任的可不是魏征,而是韦挺。

因为太子又谋害秦王之心,李渊把李建成这一杆心腹全都贬到了越巂,也就是后世四川西昌。

李世民登基,将其招回,从主爵郎中到尚书右丞,再到吏部侍郎,又升黄门侍郎,现在到了御使大夫。

老爹韦冲是隋朝民部尚书,儿子韦待价是丞相。

这位夹在中间,职位上最高也就太常卿,一辈子没追上老爹和儿子。

不过在贞观六年这人上书《论风俗失礼表》及《议婚俗表》,认为唐承隋制,社会风气一塌糊涂,需要好好的改进一下,是唐朝自己礼制的开端。

现在作为韦氏的代表人物,有足够的威望去万年县做事。

“主上,臣以为还是得去问一下王先生的家眷。

“天竺远在万里之外,这一去怕是得数年才能回转,以王先生之能应该有留言。

“两边结合再决定怎么做,不然就算是现在平息了民怨,也非是长久之计。”

戴胄也赶紧出声,要治本,只是治标有啥用。

“朕也是这么认为。

“中书侍郎、秘书少监、承乾、王叔你们四人去一趟吧。”

杜正伦、虞世南、李神通和李承乾四人连忙起身接旨,派两个老人,一个中书省的加太子,可见李世民确实也是急了。

“房相、魏卿、王卿、长孙你们四人把那帮闹事的儒生事件处理一下。

“现在,不能有更多的问题出现。”

被点名的四人直接接令,这件事都不需要商量。

现在还等王皓说粮食的问题,儒生要是再跳出来给王皓添堵,鬼知道会发生什么。

鉴于此,最适合牺牲的就是儒生。

长孙无忌也是恨的牙根痒痒,自己舅舅家又如何,打的就是舅舅家。

一个个的,除了自己亲舅舅剩下的全员没有脑子。

现在不敲打,将来祸患更大。

房玄龄、魏征、王珪加长孙无忌,这四位一起出这世上还真没有摆不平的事。

“张卿,你带人协助。”

张士贵带着一帮京城箭法最准的出动,这次李世民铁了心要让这帮儒生看看。

闹事,那就是死。

整个京城悄无声息的动起来,京城百姓的嗅觉非常灵敏,虽然看似很寻常,可今天的朱雀大街上没有一个人。

这个点,就在自己家坊间溜达溜达就行。

行动不寻常到李渊都接到消息了,不过老李现在有事做,拿着王皓给的一套玩具在玩。

这天下,自己看着就行。

见到二郎偶尔说两句,一般情况下李渊纯当自己是老头,压根不掺和。

再说了要是二郎都搞不定的事,自己上去更是白搭。

整个长安城最没有感觉的就王皓家,地方最偏,坊间人最少,也没有什么烦恼。

王皓坐在楼上看杨南归驯家里的女婢。

之前就有几个胡女被其狠狠的惩罚了一顿,这次又是因为几个高丽女子偷拿了胡饼。

吃不是重点,规矩才是。

要是发生这种事都不惩罚,那还怎么管这个家。

现在的杨南归气场全开,整个一白面包拯。

人还是不能跨越时代,王皓处理这些事总是有点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杨南归身上就没有这臭毛病,该惩罚那是真惩罚。

不过这也有好处,能治家。

任何时代都不能高估人性,何况这些人还是棒子的祖先,那就更要用严法让其守规矩。

家庭成分复杂,那就得需要这么一个女主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