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第109真信徒,常游天竺(1 / 1)
三天时间刹那过,王皓再次来到舍卫国。
天气比三天前更热,能在这个地方繁衍生息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不错啊,精神头还挺好。”
萧瑀点点头,这三天自己精神确实好,和不同地域的佛门信徒交流,心得见识什么的都提高的很快。
就是有一点不爽,此处非佛门的弟子总是觊觎自己。
尤其是好像在淤泥里面出来的男子,只要自己稍微表达一下善意他们就开始有龙阳之想。
“厉害,其他地方还去不去了。
“佛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是最长的,生活了二十六年,留下的踪迹也是最多的。
“我的建议是先看完佛陀一生最重要的四个地方,也就是四大圣地。
“出生地蓝毗尼我们已经去过了,还有悟道的菩提伽耶没去、第一次传法的鹿野苑没去、涅槃的拘尸那迦没去。
“这四个地方高度展现了佛陀的一生,你既然来了那就都瞻仰一下。
“还有一个地方得去,那烂陀寺伽蓝。
“这个地方是现在佛学的中心,藏书不下九百万卷,高僧一千五百人左右,单单是精通三藏经的就不下千人。
“这里有僧人过万,还有从西域、天竺其他地方来的学者。
“你要辩经还是得去这里。
“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不去你自己决定。
“朝廷那边四方百姓进京求良种,长安县和万年县的百姓自发组织起来阻挡他们入长安城。
“现在剑拔弩张,朝廷上下都都焦头烂额。
“嘿嘿,李世民都快气死了。
“不过我希望你在这里继续待着,我回去好好休息。
“反正我是送你来天竺了,现在远在万里之外,接不到长安城的消息。
“出事,你挡着。”
萧瑀瞪眼看着王皓,就知道这件事没这么简单。
“就是因为这个名头你才让我来天竺的吧。”
“也不能这么说,毕竟你是真的喜欢佛学,我又喜欢成人之美。
“你看,这叫双赢。
“再说了,这是朝廷有问题对不对。
“我什么身份?百姓。
“作为百姓我安分就行了,可是朝廷几乎每天派人来我家,这正常么。
“我已经从平康坊搬到仙宫坊了,这态度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现实就是,上门的人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
“换成你,你受得了?”
萧瑀专心擦汗,并不想说话。
这件事还真是王皓占理,不管怎么说一直骚扰普通百姓就是不对。
王皓一不是官,二没爵,三没勋,四没有土地。
就这,标准的大唐底层百姓。
朝廷一直叨扰,确实说不过去。
可不叨扰不行,就现在朝廷这个情况,想要绕过去根本没可能。
求良种,更是关系密切。
良种只有王皓有,到了最后朝廷还是得上门叨扰,无解。
“所以,你也不希望我回去?”
“我没说,看你自己。
“想要回去就回去呗,反正多一个你也解决不了问题。
“求良种,核心在良种。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要是有高产的作物肯定每个地方的百姓都想要。
“问题来了,你回去就有良种了?
“不会,所以朝廷现在不管怎么处理,只要拿不到良种这个问题就无解。
“最好的办法是让其他地方的百姓等一年。
“等长安和万年县的百姓秋收留种,然后按照比例分配到郡县。
“这样问题还是不少,首先长安和万年的百姓不同意怎么办。
“就算是拿到手了,天下那么多,谁能得到谁得不到又是个问题。
“嘿嘿,所以你自己决定。
“回不回的,没啥影响。”
萧瑀能力比不上房杜这种最顶尖的,那也是大唐一流的存在。
王皓这话一出,萧瑀立马就明白了。
“那我暂时不回了。
“既然来到了佛祖诞生之地,自然要好好了解这里,不然怎么算是一名佛教徒。
“其他的地方暂时不着急,这里是佛祖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之一。
“我在这里感受佛祖痕迹,体验真正的佛经奥义。
“我已经和很多比丘认识,你先借我一点黄金,我准备邀请比丘同行。
“他们这里不使用铜钱,不过认黄金。
“你先拿给我,等我回去长安城的时候再还你,出来的急,我身上没有带多少钱。”
黄金,果然全人类都喜欢的东西。
不过王皓还是摇摇头:“不行,你先在这里厚脸皮吃两天吧。
“等过两天我给送来专属于天竺的黄金,作为一个聪明人你要对钱敏感。
“算了,说了你也不懂。
“总之,等等吧。”
世界上的环境都在追求纯度,纯度越高自然越珍贵,三哥这里的黄金自古又以纯度低著称。
中国恰恰自古以来的黄金纯度非常高,三星堆遗址的黄金纯度已经达到了99。
海昏侯刘贺墓中出现了那么多的环境,纯度都在99。
也就是在古代中国已经通行22k黄金,然而三哥在二十一世纪还在通行18K的黄金。
在七世纪,这个纯度更低。
勉强过90,就这个纯度已经能普遍通行了,拿99的在这里消费,那不纯傻子么。
“黄金还有地区差异?”
“那不然呢。
“大唐通行的黄金纯度是99,这个纯度叫22K;天竺通行的纯度勉强过90,这个纯度还不足18K。
“现在明白了吧,你拿大唐的黄金在这里消费,那就是浪费。”
萧瑀对这些数字不是很懂,可意思很清楚。
自从铜币诞生之后就一直受这个困扰,少克重、加其他金属,这就导致朝廷不得不定时制定标准重新铸造。
秦半两那可是足足八克铜,到了汉初含铜量只有零点一克,放在水面上都能飘着。
就这,还是当一文使用,结果就是物价崩盘。
汉武帝制定了一个标准,五铢。
二十四铢是一两,也就是一枚五铢钱重3.2克左右,这就是一标准。
这个标准一直延续到开元年间,在这之前一钱的标准就是固定的。
可就算是这样,五铢钱也会越来越轻,慢慢又到一两,然后朝廷发力再拉回来。
萧瑀不懂经济学,但是能明白王皓的意思。
那在这里花大唐黄金,确实不划算。
“我知道了,你过两天给我送一点吧,多送点,我可能研佛时间会比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