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运作(1 / 1)

加入書籤

随着越来越多百姓传扬此事,也不断有官员向袁术请求封赏陈言。

尤其是那些袁隗的故旧门生,最为积极。

现在袁术就是担心,万一哪天议事的时候,这些人当众提出来的话,他该找个什么理由拒绝呢?

等孙贲?

孙贲在这些人眼中,算个屁啊!

“有了!”

袁术计上心来,“来人,去把杨弘给我找来。”

不多时,杨弘便匆匆赶到了袁术的府邸。

杨弘恭敬地行礼道:“参见主公。”

袁术看了看左右,挥手示意仆从退下,这才开口,“杨弘,你跟着我多少年了?”

杨弘心中疑惑,不知袁术为何突然问起此事,但还是答道:“回主公,已有十二载。”

“十二年啊。”

袁术长叹一声,“这些年来,你可曾见我亏待过有功之人?”

杨弘连忙摇头,“主公向来赏罚分明,从未有过。”

“正是如此啊。”袁术看向杨弘,神色凝重,“可是有些人不懂,有些事情,不是我不想做,而是不能做。”

杨弘越听越糊涂,“主公,您这是?”

袁术压低声音,“最近关于陈言的传闻,想必你也听说了?”

“听说了一些。”

杨弘点头,心中忽然明白了什么。

“那些老家伙,一个个都在我面前提及此事,都说要我封赏陈言。”

袁术脸色阴沉,“可他们哪里知道,陈言还太年轻,树大招风的道理,他们岂会不懂?!”

杨弘心中一跳,连忙道:“主公深谋远虑,确实如此。”

袁术语重心长道:“陈言还没有及冠,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若是现在就给他太高的封赏,反而会害了他。”

“可那些人,根本不关心我的良苦用心。”

袁术说着,眼神忽然变得锐利起来,“所以,若是有朝一日,议事之时有人当众提出要封赏陈言,我需要你站出来,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见。”

“你,懂我的意思?”

杨弘脸色骤变,这可是得罪人的差事啊。

不仅是得罪那些提议的人,还要得罪陈言!

一想到陈言,杨弘忍不住抖了一下,“主公,这个…这…不妥吧?”

“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不愿意,只是……”

杨弘额头渗出冷汗,他其实不是怕树敌,关键是他有点怕陈言啊!

“杨弘。”

袁术叹了口气,走到他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何尝不知道这样做会让你为难?可是没有办法啊,为了陈言好,为了我们的大业好,我只能委屈你了。”

“你以为我不想封赏陈言吗?他是我外甥,我比谁都想让他得到应有的荣耀。”

“可是…可是时机不对啊!”

杨弘看着袁术这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心中五味杂陈,最终只能咬牙点头,“既然主公如此说,杨弘遵命。”

“很好。”

袁术满意地点头,“我就知道你会理解,你放心,这件事我会记在心底,将来定不会忘记你的功劳。”

杨弘强笑道:“多谢主公。”

随后,杨弘告辞离去,一路上心情沉重。

回到府中,杨弘独自坐在书房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当年袁术对他的那些暗示,他可没有忘记。

袁术说是为了陈言好,可真的是这样吗?

杨弘突然又想起那次陈言登门拜访的情形,那个年轻人虽然年少,但举止谈吐间的成熟稳重,以及那份从容和自信让杨弘打心眼里感到敬畏。

再想想这次陈言断后的功劳,杀了呼厨泉和于夫罗,几乎灭掉了南匈奴啊!

如此功劳,丝毫不亚于封狼居胥。

当初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也是浮一大白吗?

毕竟身为汉人,谁能拒绝这样的事情?

这样的功劳,袁术竟然还要压着不封赏?

紧接着,杨弘脑海中又浮现出袁耀的身影。

那个纨绔子弟,除了仗着袁术的威势胡作非为,还有什么本事?

袁术以后万一有个好歹,整个袁氏集团岂不是要落到袁耀手中?

不敢想!

杨弘简直不敢想象那样的后果。

思来想去,杨弘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提笔写了一封密信,叫来心腹家仆,“把这封信悄悄送到陈言府上,记住,不要让任何人发现。”

如此一来,就算杨弘提出反对,也不至于得罪陈言。

当天,他就收到了陈言的回信。

“提醒之恩,谨记在心,封赏之事,无可阻止。”

与此同时。

长安,尚书府。

贾诩正伏案处理公务,桌案上堆满了各种奏章和文书。

自从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入主长安后,朝中局势动荡不安,每日需要处理的事务繁杂无比。

毕竟这三个人都只会纵兵劫掠,哪里是懂得治政的人?

因此,大部分事务,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先生,有故人求见。”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下人恭敬的声音。

贾诩抬起头,眉头微蹙。

这个时候还有故人敢来长安?

“什么人?”

“那人自称是武威姑臧人士,说先生一见便知。”

武威姑臧?

贾诩心中一动,“带他进来。”

不多时,脚步声响起,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大步走近。

青年一见贾诩,笑着上前施礼,“贾叔,好久不见。”

“你是……”

贾诩瞳孔一缩,仔细打量来人,脸上也绽放出笑容,“张五郎?!”

随后贾诩一愣,“你之前不是随吕布逃出长安了吗?怎么又回长安来了?”

张五郎笑了笑,“叔父误会了,小侄如今已不在吕布麾下。”

“嗯?”

“小侄如今的主公,是陈言。”

“陈言?!”

陈言二字一出,贾诩的瞳孔骤然收缩。

这个名字,如今天下谁人不知?

诗仙陈言!

他的诗,每一首都足以名垂千古,也是长安贵族圈最喜传颂。

朝中有多少大儒,也时常诵念陈言的诗词。

不久前的一首《出塞》,更是让陈言的诗名再上一阶,连他也被这首诗所表露的气魄所震撼。

更不要说,陈言之后大破匈奴!

等等!

贾诩沉默了片刻,缓缓坐回椅子上。

他的手指轻敲着桌案,脑海中快速思考着这件事的深层含义。

陈言派人来长安?

“五郎啊。”

贾诩的声音变得深沉,“你这次来长安,恐怕不只是为了看望老叔我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