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昔日老战友与先打再说(1 / 1)

加入書籤

“话说,你们对高分辨率光电设备以及高清热成像感兴趣吗?”

这是周正路过整排的无人机时,突然回过头来冲着穆萨拉赫中将悄然开口的话语。

伊朗的无人机发展相对而言是很强大,要不然也不会获得“无人机神国”的雅号,不过这并不代表伊朗的无人机发展就是十足健全、毫无弱点的。

弱势项目和发展短板当然是有的,用来回传可视成像并决定清晰度和侦察效率的无人机光电塔,以及进一步提高无人机战场感知能力的高清热成像模块便是。

这两种东西均涉及到电子技术发展,通常来说是汰换迭代速度极快的高性能民用技术,转化为军用技术后得到的成果。

自己没有足够的民用市场支撑,外部环境还被封锁的伊朗人在此领域的发展十分滞后,这是周正在来之前就已经了解到的。

伊朗人目前这些无人机上使用的,除开自行仿制生产的一些低性能光电与热成像设备外,在高性能光电与热成像设备这块,基本都是通过各种走私和有限的外部渠道回收搞来的东西。

且就和弹载雷达小型化技术面临的困境差不多,对于高端光电成像设备和高清热成像的仿制能力,基本还停留在上一代水平的伊朗人,目前就算能弄到少量高端光电设备和高清热成像,也难以进行逆向仿制。

这需要足够的技术水平来和电子工业基础来加以支持,而伊朗人目前显然还做不到。

所以如果有一条稳定的高端设备供应链摆在面前,周正觉得伊朗人大抵是不会拒绝的。

毕竟现阶段自己又仿制不出来,只能靠外部采购。

与其变着法地找各种走私渠道和破烂回收,结果还弄不到足够好的品质和够多的量,找到条军事合作方的稳定渠道供货何乐而不为呢?

没想到谢里宁先生会在此领域上再开合作可能性大门,乍一听稍有意外但很快回过神来的穆萨拉赫中将,紧接着颇有惊喜般开口。

“方便详谈吗?谢里宁先生。”

周围人多耳杂还有不少随行人员和维护无人机的士兵,这种高级别的军购洽谈不方便在这种地方展开细说。

只是刚来了兴趣、提出建议的穆萨拉赫中将却是没想到,接下来会在谢里宁先生这儿吃到一个小小的闭门羹。

“暂时没这个必要,中将先生。”

“我只是提出一下在此方面展开合作的可行性,如果有意向的话,或许之后我们可以再谈谈此方面的合作,如何?”

被眼前这“高级毛子”光吊人胃口却不上菜的操作给整得有些无语,但不想失去此等合作可能性的穆萨拉赫中将,最终仍是报以非常认真的表情开口回道。

“当然,当然有兴趣,我们应该还有大生意好谈。”

该聊的聊完了,该办的事办了,该参观的东西也参观了,该给以后提前铺的路也留下了引子。

再无其它事情要做的周正随即动身返回下榻酒店,至于书面形式的军购合同文件签署还得再等等。

等到那穆萨拉赫中将回去跟自家领导和同僚们勾兑完细节、彻底敲定后,再最终进行签署仪式。

但谈判进展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可以说是大差不差了,最后的合同签字完全就是走流程而已,只要谈判桌上只要双方都满意那就可以说是事情办成了。

“行了,这趟下来也算没白跑。你们那24架苏35的大单子解决了,压在手里的货这下也就卖出去了,具体到你们这些打仗的人身上来说,兴许很快就能拿到更多不错的无人机可用了。”

“多少算是件开心事儿对不对?我说你应该高兴一下,苏洛维琴科同志。”

大事办妥的周正在车里跟苏洛维琴科开起了玩笑。

和来时不同,返程的路上是这位格鲁乌中校负责开车,老张则是坐到了后排上去休息,一来一回开车的司机两班倒也算干活不累。

眼下听到周正如此开口,知晓周正真实身份的苏洛维琴科也是露出了笑容。护着周正把这次的大生意谈妥,对他而言同样也是功劳一件,而且还不小。

回去以后多少能领笔可观的赏钱,兴许还得再加一枚勋章。

“来之前“尖齿”就跟我说过你办事靠谱,是个靠得住的人。我当然相信他的话,只是现在的我亲眼见识到过后变得更加相信了。”

“得对你说声谢谢,周。”

“谢谢?为什么。”

闻言的周正有些不明所以,只听还在专心开车的苏洛维琴科紧接着回道。

“因为伊朗人的那些无人机在战场上会帮上大忙的,哪怕是早一天投入使用,都能够拯救很多我战友们的生命。你今天所做之事,值得我替我的战友们说一声谢谢。”

“不知道你愿不愿意结交我这个朋友,但如果你愿意而且有机会的话,记得来俄罗斯找我,这是我家的地址。也许我会出任务不在家,但你只要把这个给我的家人看就行,你会是我们家最尊贵的客人。”

说着,一手扶着方向盘,另一只手从后腰的便携包里摸出来一张名片的苏洛维琴科,随手便将之递到了周正的手中。

“哎,等等,你这个名片怎么......”

“嗯?有什么问题吗?”

接过名片仔细一瞅的周正颇有意外,扶着方向盘开车的苏洛维琴科闻言还有些不明所以,只听周正已经继续开口说道。

“我之前见过款式几乎和这一模一样,就是身份信息不同的名片,连印花和装饰都是一样的。”

“哦,是吗?方便透露一下那是谁的名片吗?”

寻思着瓦格纳和俄军之间就算有啥矛盾也应该没到血海深仇的地步,想了想觉得并无不可的周正紧接着回道。

“是阿尔西姆,他之前是近卫空降第76师的中校,现在是瓦格纳中非分部的一位分区指挥官,你......认识他吗?”

“哈,果然是他!我猜你既然见过这种款式的名片,大概也只能是他的,我当然也认识他。”

打了把方向盘将防弹防爆的奔驰SUV拐过荒野公路的弯道。

没有来时带路,眼下已经赶紧回去,忙着商量军购项目签署事宜的穆萨拉赫中将一行相随。只剩下4辆车的周正一行人车队显得稀疏了许多,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还有点组队出游般的驴友既视感。

拐过弯后继续专心开车的苏洛维琴科接着开口说道。

“我和阿尔西姆是老战友了,虽然他之前是空降军,我是特战,但我们曾经一起合作执行过多次任务。甚至在参军入伍之前,我们俩就是一起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我们两家保持这种亲如一家人的关系已经大半个世纪,延续三代人了。”

“当年卫国战争的时候,我的爷爷和他的爷爷就是老战友,隶属于战斗工兵部队。”

“他们一起出生入死、并肩作战,打过很多难以想象的恶仗,尸山血海他们俩都一起并肩杀出来了。最后活到了攻克柏林,迎来胜利的那一天,亲眼见证了飘扬的胜利旗在国会大厦顶端升起。之后他们又一起参加了奔赴远东的对日作战,狠狠地收拾了那些罗圈腿的日本猴子,战功非常卓越。”

“老实说我没想到阿尔西姆会去瓦格纳,我还以为他会一直待在空降军。他在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团长了,而且他的父亲当时也还没退役,是空降军的中将。”

“不清楚他是为什么这么做的,但我猜他肯定有他的理由,或许以后有机会了我会问问他。我俩也有段时间没见过面了,你最近肯定是见过他,他近况还好吗?”

“呃......”

遥想起阿尔西姆的近况,那是上天开卡-52、下地搂着PKM爆射带头冲锋,整个就一人如呼号的“斯拉夫超人”。

这已经不算是好,而是好到战斗力爆表了。

想到这里不由笑着点了点头的周正刚打算开口,却听到耳边连通了格鲁乌特战通讯频道的耳机里,忽然传来汇报。

““顿河”呼叫“大鲟鱼”,情况不对劲,我们被人盯上了。前方岔路口拐进来三辆车,后方也加速跟上来三辆。”

“什么?!”

闻言的周正这边一惊,还没来得及说些什么,却见一旁气定神闲、继续稳坐驾驶位扶好方向盘的苏洛维琴科,已然开口下令。

“知道了,伊朗人的事先通报里没有这样的安排,把情况立刻告知他们,各单位做好战斗准备!不管来的是谁都给他们上一课,先打再说,告诉那些尸体他们惹错人了!”

““顿河”明白,准备战斗。”

““伏尔加河”收到,火力支援组就绪。”

“......等等,咱们要在这地方开打?!认真的?”

周正的语气多少带点难以置信,不过也算有心理准备好歹没太过惊讶。

只见手扶着方向盘咧嘴一笑的苏洛维琴科已经腾出一只手来,从座椅旁拿起了自己那把AK-74M放置于腿上,瞅了一眼后视镜后紧跟着说道。

“放心吧,4车打6车我们还应付得来。你在车里待好,那些伊朗人应该很快就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