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这不是军事进攻,而是自杀式袭击(1 / 1)

加入書籤

搞定了通知俄国人那边的事,知道接下来即将发生什么的杜克,又出了方便打电话的小偏室没几步,找到了还在等待中的阿加尼。

“你——都处理好了?”

望着杜克那仿佛没事人一般的表情,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看走了眼的阿加尼试探着问道。

“是,计划已经确定,需要你做的事也非常简单。”

“......”

说着,杜克已经回到了沙发边上,抬手示意阿加尼往跟前坐。

拿起茶几上那台属于阿加尼的平板电脑,划拉出卫星地图进行局部放大,对着那座目标军事基地做计划的杜克便开始了解说。

与阿加尼之前预想的本地武装派系围上去佯攻,尽量虚张声势把动静搞大,借以吸引敌军注意力,好方便杜克直接带人斩首的计划不同。

杜克实在是不想把有限的兵力,浪费在这些垃圾一样的恐怖分子身上。

不出伤亡还好,出一个伤亡都让杜克心疼,打这帮恐怖分子伤筋动骨压根不值得。

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出现,杜克真正的计划,是在阿加尼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做了些调整。

该让武装派系上去搞的大动静还是得搞,但斩首那就大可不必了。

那些一窝蜂围上去的武装分子、或者说恐怖分子也罢,唯一需要做就是牵制住基地内的阿萨维这伙人渣。

不说取得多少战果,杀伤多少敌人,更不需要突防打进去,只需要摆开阵势让基地里的人渣逃不掉就行。

换言之,这就是让敌人被迫集中起来,被堵在一个有限的作战地幅内无法机动周旋。

之后要做的事就很简单了。

尝过俄国人的巨大航空炸弹威力没?

没尝过的话这就机会来了,量大管饱而且还免费,完事后得拿扫帚和簸箕去收尸,如果真有人闲得蛋疼愿给这帮恐怖分子收尸的话。

“......这,这实在是,好吧,实在是太震撼了点。”

阿加尼能被杜克这一番话,这已经罗织好的计划所震撼到,以至于听完之后口出此言。

本质上还是格局太小,被固化思维限制了想象力。

俄国人出手清理门户,谁还跟你拿几条破枪说话?

曾经也有些雇佣兵、白皮耗材们天真地以为,自己修炼的治安战技能和精湛枪法,出神入化的CBQ本领和满身的单兵战术装备,定能给莫斯科兽人以迎头痛击。

结果呢?

结果是这一类的人,连莫斯科兽人长啥样都没见着,只见到了排山倒海而来的巨大152炮弹和各种导弹。现在大部分都成了东欧大地的纯天然绿色有机肥,和埋在土层深处的德国佬、还有更深处的法国佬一起下去作伴了。

现在对阿萨维这帮ISIS遗留恐怖分子,那也是一样的道理。

俄国人是会跟恐怖分子谈判没错,只不过派出的代表是航空炸弹和导弹罢了。

而且谈判的效果总是会一如既往地好,搁叙利亚屡试不爽,所有被谈过的恐怖分子全部默认好评。

稍微脑补一下,就能想象得到阿萨维那帮人,被俄国人请吃“炸弹大餐”会是何等的场面。

心中仅存的顾虑自然打消的阿加尼,随之长叹一气开口。

“既然这样,那我就没什么要补充的了。”

“我这就去联系那几个头目,让他们对阿萨维发起围攻,负责牵制集中和吸引注意力。”

“他们个个都看阿萨维不爽,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有人愿意牵头灭了阿萨维,让他们帮衬着表演一下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这得让我付出一点不算大的成本,只有拿出真东西,才能让这些家伙的屁股动起来。”

“那是你的事,别指望我给你报销。”

“说到底,未来科技这票事成之后,你能得到的好处是空前的。所以别在我跟前卖惨哭穷装亏损,你既然想收获利益,那就必须投入成本,就和在阿富汗的时候一样。”

杜克这也是一点面子都没给阿加尼留,有啥说啥地直接把利害关系讲了个透彻。

跟杜克这种“大明白狠人”搞合作,既不敢、也没想过要动歪心思的阿加尼随之点头。

“这我知道,多谢提醒。”

“呼——说实话,我已经很多年没做过这么大的赌注了。上一次赌这么大,应该还是阿富汗前政府倒台前夕,我跟DEA闹翻脸的时候。”

“这帮吃人不吐骨头的家伙当时想杀了我灭口,还好我留了一手,有山猫护着我,我直接选择跟DEA挑明撕破脸。他们担心灭了我的成本太大、得不偿失,这才作罢。”

杜克不在乎阿加尼以前经历过什么,倒是能顺着这话往下说,再就眼下的大事“忠告”一番。

“所以赌DEA这次让你保住了命,而现在,赌未来科技这一次,将让你的狗屁害人生意攀上新高峰。”

“——但愿如此,希望我能活着看到那一天,而不是被未来科技给干掉。”

话已至此不再多言,该说的都已经给阿加尼说到位。

拍了拍对方肩膀的杜克起身离去,接下来要去为了拔掉碍事的钉子而行动起来,杜克还是挺想亲眼看看俄国人到底是怎么办事的。

诚然有那群不入流的武装组织负责正面围攻演戏,但杜克对这帮家伙的办事能力仍不放心。

在出门见到不知何时,已经来到门外等候的“琥珀眼”那一刻,随手打了个响指的杜克当即下令。

“出发,该干活了。”

“干活?你倒是展开说说。”

确实有必要把这事跟“琥珀眼”讲清楚,好方便之后的行动展开。

杜克随即将完整的计划,从为何出手到对付怎样的敌人、事成之后的下一步该干什么,全部详细告知给了“琥珀眼”。

闻言的后者缓缓点头,对于杜克的计划报以认可,随即又抓住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重点问道。

“俄国人跟你说打击方式了吗?他们是发射导弹,还是把战机派过来丢炸弹怎么着?”

对于实力强大的驻叙俄军来讲,要越过实控线打击一窝不入流的恐怖分子,远程斩首的手段可以有很多。

至于具体采用何种手段,这倒是苏洛维琴科并未告知的,自己也不清楚到时候天上会掉下来何物的杜克只能如实说道。

“不清楚,俄国人有俄国人的保密条例,不可能在打击策划阶段就把核心机密告诉我们。”

“不过,只要保持安全距离、别贴太近,到时候总有大焰火表演看。召集人手赶快出发,我可不想错过这场好戏。”

“明白。”

离开了这座藏在臭肉铺下面的毒枭老巢,出了门面重新回到街道上的杜克,仍不免停下脚步回头相望。

“这个阿加尼可真是会挑地方,藏在这种地堡里,就是重型航弹来了都奈何不了他,这地方在伊德利卜几乎就是无敌的。”

不止是杜克,就连一旁同样见了场面的“琥珀眼”,也在感叹。

倒是一旁同行而来、随行而出的SNA领队贾海里,此时正领着他手下那几个前叙军警察部队成员,有些表情复杂地愣在原地。

“怎么了?被毒枭的大场面震撼到了还是怎样?”

“嗯?”

听到杜克发问,不知脑子里在想些什么的贾海里,随即平静如常地回道。

“不,只是让我产生了一些困惑。”

“以前的我总是安慰自己,有一天会好起来的,包括伊德利卜,整个祖国都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现在,我有些怀疑了,我从没想过伊德利卜会成这个样子,连曾经的军事重地现在都成了毒枭的——”

贾海里有些难言说不下去,对此心得并无兴趣的杜克也不强求。

招呼着人手上车,朝着与阿加尼约定好的行动目标直奔而去。

刚上路没多久的杜克,就又收到了苏洛维琴科发来的信息。

“有了,俄国人的战机正在起飞,会从西南面过来发起轰炸。要我们协助确认打击毁伤效果,第一时间上报给他们。”

任何火力打击后的毁伤效果确认都很重要,这是评估敌军伤亡损失以及是否丧失战力的关键流程,对于指挥员的决策和下一步行动的展开必不可少。

听闻俄国人开出如此要求,正在后座上摆弄自己那套无线电的“琥珀眼”当即开口。

“那俄国人的行动队呢?他们的人什么时候进场,可别只是扔完炸弹拍屁股就走。”

比起俄国人的空中支援,约定好的格鲁乌特种部队何时下场、赶来会合,这显然更令人在乎。

否则就凭杜克此行这十来号人,要说一路狂暴地打进未来科技在伊德利卜的总部,那属实太过魔幻。

陆战队员再强也不是人均兰博,以一比十几甚至一比几十的兵力去面对劲敌,该全军覆没照样会全军覆没。

“琥珀眼”这么问也并非示弱怂了,只是苏洛维琴科那队人的下场支援,于此次任务而言真的无比重要。

“他们会在空袭结束之后进场,只要我们确定敌军没有残存的防空火力,对低空入场的直升机构不成威胁,他们基本会立刻就到。”

“那就好,我可不喜欢被俄国人放鸽子的感觉。”

将调试完毕的无线电收发器插回了战术背心,扶了扶耳边无线电耳机的“琥珀眼”开始望向窗外。

看着这叙利亚特色的黄沙满天,被风一吹都能卷起一大片砂砾随风起舞,一路上养精蓄锐再未做开口。

直到下了公路走土路的车队,一路颠簸着来到了目的地附近。

“到了,就是这儿。”

通过右小臂上的单兵信息化终端连接卫星定位,确认了己方已经到达目标区域。

率先下车的杜克最先感受到的,便是迎面席卷而来的扑鼻沙尘气息,直冲脑门端是呛得不行。

“这鬼地方环境太糟糕了,还不知道是什么死了千八百年的东西埋在沙子下面。”

“那你总不能指望恐怖分子给你搞绿化,无人区荒漠对他们安营扎寨反而合适。”

瞅了眼脚边倒毙在黄沙里,不知道死了多少年的一具风化干尸,还有大半边身子漏在外面。

刚和“琥珀眼”搭了句话的杜克,此时已经举起握在手里的光电望远镜,将视线投向了远方的地平线。

成像不断微调放大之后,杜克已经能清晰地看见一座破败风化的老旧军事基地,矗立在自己的眼前。

曾经功能完善的高大外墙因为年久失修,如今已经垮塌了一部分,烂了好几个大洞,风沙正顺着这些大洞不断吹入基地内。

最引人注目的几座哨塔,分别矗立在基地内的围墙四周和中部区域。

将放大倍数拉到最大的杜克,甚至能清楚地看到哨塔上有端着AK的哨兵正在站岗。

“看到大门口上插着的那黑旗没?这帮杂种现在还打着ISIS的旗号,这玩意儿难道也‘引以为豪’吗?”

“......”

顺着“琥珀眼”话中所指的方向挪动望远镜一看,杜克果真一眼就瞅见了那明晃晃的ISIS黑旗,正搁基地大门入口处的栏杆上荡着、随风飘动,在土黄色的荒漠背景映衬下显得格外显眼。

“无所谓,这只会更加坐实炸他们的合法性,俄国人会极度乐意把他们送上天。”

说起来也是挺神奇一事儿。

老早之前就和ISISI有过接触的杜克,实际上已经忍这帮彻头彻尾的恐怖渣滓很久了。

只不过当年的杜克还不能对其下手,出于大家都懂的原因,而是一种字面意思上的“友军关系”。

不但不能干死这帮人渣败类,反而还得引导陆航直升机运送这些杂种或是撤离。

如果情况按剧本正常发展的话,那杜克大抵还会和这帮人渣败类“不得不合作”上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得忍着受着。

问题恰恰就出在一般的恐怖分子是极端,而ISIS不一般,那更是极端中的极端。

到头来非但不乖乖听话,甚至还反咬了主子一口。

整得美国人气急败坏,不得不开始动手杀自己养出来的狗。

然而这等好事杜克却是没赶上,因为军令有变而被调去了别的地方,再往后就被丢进未来科技的集中营里受迫害。

原本杜克是为此事而深感遗憾,以为自己这辈子都再无机会赶上这好事了。

没曾想世事难料,一帮ISIS的余孽残党,如今居然能在伊德利卜被自己撞上。

已经迫不及待想看这帮人渣飞上天的杜克随即下令。

“行动!靠上去,各队保持联络!有情况立刻报告。”

“收到。”

“明白。”

约莫是十分钟后,身披沙色隔热斗篷的杜克,已经戴着同样材质的纺纱面罩,只露出一双眼睛在外地匍匐在了沙地之中。

下午时分的沙子已经吸足了一天中绝大部分热量,因为白天还没过去、夜幕尚未降临,而迟迟无法冷却降温。

趴在这么一种面朝黄沙背朝天的环境里,饶是杜克再怎么吃苦耐操、训练有素,也依然像是被架在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烤得大汗淋漓。

但为了在接近敌人的同时尽可能隐蔽不暴露,背上的斗篷不能掀、脸上的面罩也不能摘,该趴还得继续趴着的杜克,至今仍然在强行忍耐。

“太他妈难熬了这感觉,上一次有这种体验还是在伊拉克,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

“四年前,在费卢杰,掩护遇袭车队撤离那次,那天你差点被烤晕在沙漠里。”

“见鬼,别跟我提那地方,我现在都觉得半条命留在了伊拉克......”

“还有半条命留在了未来科技集中营?那你现在岂不是具尸体了?你好啊,尸体先生。”

“去你妈的——”

闲着没事干就占用无线电通信信道聊天打屁,这是俺们陆战队老兵油子的传统艺能。

对此并未加以阻止的杜克,也没有参与进这场“临战尬聊”当中。

只是继续藏身斗篷下、举着望远镜,时刻观察着敌军基地内的每一丝动静。

“那帮‘狗咬狗’的恐怖分子啥时候来?”

可能是被烤得有些受不了,同样盖着斗篷、戴着面罩,就趴在杜克身旁二人组队的一名陆战队员主动问道。

目不转睛的杜克只是压低声音、随口回道。

“不知道,但大概率会来。”

“你怎么确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直觉。”

“......好吧。”

别人说直觉,手持两脚架MK14精确射手步枪的陆战队员,大抵会觉得是扯淡。

可自家队长说这话,就——

就总有种好似让人不得不相信的魔力在里面。

原因无它,唯信任尔。

选择相信“队长的判断不会有错”的陆战队员,刚要静下心来继续潜伏等候,还没来得及把眼睛凑回到瞄准镜跟前。

无意中两眼一扫,却看见远方的土路上,隐隐有一阵尘土飞扬。

“那是——车队?”

“是车队,但不是俄国人的。”

同样注意到这一重要动态的杜克放下望远镜,侧头瞅了眼右小臂上的信息化终端,没看到有新信息传来后更加笃定了自己的判断。

“全体都有,各单位提高警惕!注意西北方向过来的那支车队,距离1公里,正在靠近。”

随着杜克更新命令的下达,刚才还在占用通信信道聊天打屁的一群陆战队员立刻收声,随即进入了有板有眼的认真干活姿态、集中注意力。

“‘银鬃’报告,头车上插着黑旗,看样子像是外出归来的ISIS车辆。”

在麾下队员报告的同时,杜克也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相同的细节。

只见那插着黑色恐怖旗的头车,领着紧跟而来的车队,一路开到了基地的大门口检查站,这才在不断减速的过程中最终停车。

“要动手吗?”

一旁已经架好了枪,瞄准了目标躯干的陆战队员手摸扳机、低声发问。

不想现在就打草惊蛇,判断形势仍需观察的杜克紧接回道。

“再等等,看看他们要干什么,第一枪不该由我们来开。”

“......明白。”

杜克这边刚一下令,停在基地门口检查站的车队,却突发异样。

车队没有直接过关进入基地,第二辆车以及其后的车辆,还和正在过关盘查的头车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明显感觉情况不对劲的杜克,能看到头车上下来的人,正在和基地大门检查站里出来的人交涉掰扯,受限于距离太远而压根听不到对方在说啥。

只是看对方那不光说,还辅以手部动作不断比划的架势,对话的内容恐怕不是什么淡定日常。

“不对劲,他们这是要干什么?自己人在大门前吵起来闹内讧了?”

看不懂的一旁队员忍不住发问,正当杜克打算回些什么时,更加意想不到的一幕陡然上演。

只见那刚停下没多会儿、插着黑旗的头车,忽然一脚油门猛踩原地加速。

看似老旧的皮卡在四轮驱动加持下,瞬间爆发出强劲动力横冲直撞。

正在与头车上下来的人交涉中的卫兵,先是撞到引擎盖上,又被惯性从车顶上抛飞出去,猝不及防之下被当场撞开。

“开枪!开枪!快开枪拦住那辆车!!!”

眼见局势突然失控,无论是检查站里的人、还是岗哨上的哨兵,这下一个两个都坐不住地开始举枪射击。

杜克依然听不见那些恐怖分子在嚷嚷些什么,但光看这乱作一团的架势就已经能知道,这一切可不是敌人的“尽在掌握之中”,嘴角的一抹冷笑几乎是瞬间跃然脸上。

“不会错,那车里装着的是——”

轰隆——

杜克的喃喃自语还没说完,一声爆炸瞬间铺天盖地而来,从刚被闯入不久的敌军基地内陡然响起。

杜克那没来得及说完的后半句话,在成功猜中答案的同时,也没必要再说了。

那一眼便知有问题的头车里,装着的可不是什么一般货物,而是满满当当的高能爆炸物。

光看这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冲击波黄沙,还有基地里瞬间腾起的十七八米高爆破云,杜克估摸着这起码得是1吨当量朝上走的自杀式汽车炸弹。

之前无论是在伊拉克还是在阿富汗,整天提心吊胆、绷紧神经打治安战的杜克,可是没少亲眼见识这玩意儿的厉害。

且不止一次地差点被炸死,去找上帝汇报工作。

眼下再次见识到汽车炸弹的骇人威力,杜克仍旧感觉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因当年的种种不堪回忆而心有余悸。

只是这一次,这汽车炸弹却不是朝自己而来,而是被敌人贴脸吞了个结实。

恐怖分子被自杀式恐怖袭击。

这话听上去可能有些搞笑,但考虑到你伊德利卜本身就是个后现代魔怔地方,是实打实的全球“恐惧之眼”。

再怎么邪门离谱的事,只要搁伊德利卜发生,就总有合适的缘由来将之合理化。

明白这些的杜克,也大抵判断出了眼前此景是怎么回事。

八成就是那群被阿加尼联络来的武装组织,或者说恐怖组织也罢,明知阿萨维这帮ISIS余孽心狠手辣、不好对付,索性就不跟你直接正面硬碰硬。

而是打了一手突袭信息差,在敌人毫无针对性防备、不知情的前提下,直接亮出了恐怖分子的祖传手艺——汽车炸弹。

以求在突袭的一开始就打出尽可能大的战果,为之后的攻势创造良好开局。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杜克思索着判断最新形势的当下,那些距离头车稍远的后续车队已经有了动作。

尽管刚在非安全距离下,被起码一吨起步的爆炸当量震得不轻。

可这些后续车辆,还是第一时间撵着爆炸的余波,一脚油门下去直接冲向被炸开了花的基地内部。

那些手持各类武器、各种破枪,外挂在皮卡车后车厢里的武装分子们,此时也开始举起手中的武器朝四面八方猛烈开火。

车子在动、脚下不稳,就别指望这样的胡乱开火有啥精度了。

但这起码能构成相当程度的火力压制,对于基地里刚刚被炸懵圈,尚且还没回过劲儿来的ISIS恐怖分子们来说尤其致命。

“打进来啦!有人打进来啦!快拿枪,拿枪给——啊!!!”

刚从营房里冲出来,跑向装备库去拿家伙的一名恐怖分子,脚底下的步伐都还没跑利索连贯。

便在大呼小嚷中被一枪打中后背,以最屈辱的背后中弹方式,带着一声惨叫着被击倒在地。

“进攻!进攻!下车杀光他们!冲啊!!!”

说挨了汽车炸弹的恐怖分子乱作一团,趁乱冲入基地内的突袭恐怖分子们,那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

说好听点叫突袭,说难听点这他妈就叫一窝蜂。

杜克是眼睁睁地从望远镜里看到,这帮车还没停稳就集体跳车的恐怖分子,有好几个都因为脚下不稳而一个跟头摔倒在地,来了个原地狗吃屎。

爬起来的第一时间倒还反应可以,立刻抬枪就打。

但打是一回事,是否看到了敌人做有效射击,这又是另一回事。

甭管瞅没瞅见敌人,反正先扣动扳机打了再说,枪一响起码能吓唬敌人同时给自己壮胆不是?

“杀啊!冲冲冲!”

“......”

这毫无章法的“全方位无死角360度冲锋进攻”,还有那被打得满地乱窜,一时半会竟组织不起有效防御的菜逼敌人。

实在是把杜克看得有些绷不住了。

就算没当场笑出声,多少也得感叹一句“真你妈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伊德利卜这优秀的匹配机制还真是“伟大”。

好戏还不止于此,让杜克没想到的事还在后面。

就在基地内疯狂激战之时,一阵破空而至的尖啸声已然响起。

呜呜呜——

咻——

“迫击炮!”

“冷静!不是朝我们来的!”

从呼啸声直奔而去的方向和由远及近的音量大小,战场经验颇为丰富的杜克,第一时间判断出这炮击并非朝己方而来。

事实也正如杜克判断这般,划过战场上空的炮弹不出片刻,紧接就落在了还在激战中的基地内、炸成一团。

轰轰轰轰——

炮弹的威力和爆炸动静并不大,看样子也就60或者82小炮。

这也让杜克进一步判断出了一点。

这种威力和射程,不可能是俄国人打来的攻击。

苏洛维琴科那队人犯不上把迫击炮从直升机上搬上搬下,带到敌人的家门口再发动炮击。

装备库足够充沛的俄军王牌特种部队,有更好的上位替代品可供选择。

用排除法做推断,这炮击显而易见,正是发动突袭的那伙恐怖分子们打来的。

这起码说明了两点。

一是这帮发起突袭的恐怖分子虽然战术水平不咋地,冲得一窝蜂、打得一团糟,突出一个“标准的恐怖分子水平”就只是烂。

但这突袭方案搞得却还可圈可点,起码还有些亮点。

先是自杀式的汽车炸弹袭击,接着辅以近战突袭压制敌人、搅乱战场,紧随其后又是不分敌我的炮击一通乱炸。

不说自身伤亡损失如何,起码这对敌人来讲那确实是够呛。

只能说,这种不在乎自身伤亡损失,只求给敌人制造麻烦,只论结果的打法,确实是非常的“恐怖风格”。

也足以见得搞这一出动静的恐怖组织头目、实际指挥者,是个挺有恐袭经验的货真价实王八蛋。

二来,杜克也算看明白了。

这场所谓的突袭,根本算不得是军事进攻,压根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自杀式袭击。

那冲进基地里去的突击队,就是一支只求拉上敌人垫背一起死的炮灰。起到尽可能拖延时间、让敌人躲闪不及也组织不起防御,只能被压制挨炸的作用。

最后,如果杜克猜的没错的话。

那支冲进基地里的突击队,大概率都不知道自己在一开始就被当成了炮灰。

施以诓骗洗脑手段,让成员误以为自己是在干大事、得胜归来有重赏,进而激发出斗志死命往前扑。最终在合适的时机,将之当做恐怖袭击的武器本身给消耗掉。

这不过是恐怖组织的惯用套路。

杜克能知道这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在中东各地见得多了。

另一方面,倒不如猜猜看,这种下三滥的手段又是谁给教的。

诚然那不会是海军陆战队给直接传授,但总归不妨碍杜克“自家人知自家事”,心里对来龙去脉那叫个门儿清。

也就在基地里这炮击爆炸声响成一片之时,更大的动静已经在战场上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