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可能到了分别之际,机场改扩建需要人才(1 / 1)
够不够重量级?
开什么玩笑,这简直太过重量级了好吗?
周正是没想到,老牙这厮一开口,就是如此大佬级人物被抬了出来。
但惊讶归惊讶,从客观现实角度去考虑,这也的确对周正接下来的计划非常重要。
既然苏洛维金成了后瓦格纳时代的遗产继承者,非洲军团的现任掌舵人,现在就去拜会结识一下没什么不好,寻常人攀关系还求之不得的机会没理由不去。
想到这里,心中已经有了决定的周正当即回道。
“好啊,能有这机会为什么不去呢?时间怎么定?”
“这个看你自己安排,当然,理论上来说是越快越好,和大人物初次见面拿出诚意来是有好处的。”
“具体的细节我就不过多掺和了,你现在应该去和你的老朋友对接了,他在这方面比我‘专业’。”
“老朋友?”
闻言的一瞬间,周正立刻想起了一位虽有段日子没见,但私交非比寻常的老熟人——阿尔西姆。
因为近来一直在忙活着自己这摊事的缘故,周正已经有挺长时间没和阿尔西姆见过面了。
不知道这位空降军猛男、瓦格纳指挥员,如今是怎么个情况,最近过的咋样,近来和阿尔西姆的联系仅限于线上。
老牙那边应当也是了解这方面的大概情况,没等周正主动开口,便自顾自地先唠了起来。
“你知道的,时代不同了、如今的阿尔西姆,也不再是过去你所熟悉的那个阿尔西姆了。”
“因为众所周知的大势所趋原因,阿尔西姆应了他那老爹的要求,顺着非洲军团的组建正式回归了空降军现役,拿回了原来的军籍。”
“所以下次你再见到他的时候,别惊讶,那时站在你面前的,会是肩扛上校三颗星的空降军大佬,明白吗?”
“啥?上校???”
阿尔西姆在离开空降军,转隶瓦格纳去干自己的大事之前,军衔停留在中校一级,这是周正所知道的。
结果现在非但回归空降军,续写VDV超人传奇不说,还俩星变三星,摇身一变官拜上校。
意外归意外,但想想其实也正常。
以周正和阿尔西姆相处这么久的了解来看,就算脱离了他家那现役中将老爹的关系,阿尔西姆也绝对是“上能跳伊尔76开卡52,下能指挥作战再带头冲锋”的“全能型VDV超人”。
这样的人才只要首长眼没瞎,必定会加以重用,反倒是身份背景在其突出的个人能力面前,只能算作是个添头。
如今年不到40就晋升上校,恰好就是上级对其能力的认可与提拔重用。
毕竟阿尔西姆虽是瓦格纳,但那也是正儿八经白手套性质的初期正统瓦格纳,和后来那些从监狱里拉来的贼配军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就是换了个名的俄军自家人。
现在官复原职还得到晋升,这就颇有一种“阿尔西姆同志顺利完成了白手套任务,获得组织认可与高度赞赏连带褒奖晋升”的意思在里面。
人家这可是妥妥的有功之臣,不奖反而说不过去。
但由此带来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
阿尔西姆这下完全跟瓦格纳旧时代挥手说再见,那他手下那些“瓦格纳前朝老人”。
嗯......这是不是就得按照原先约定好的那样,给咱哥们意思意思一下?
我周某人这儿装备自选、好货满仓,还福利待遇拉满、高薪月月实发。
在雇佣兵这行当里,就算未来科技也没哥们这么好的对大头兵待遇。
可以说,只要阿尔西姆点头答应、放开大门,周正就有足够的把握,把那些既不想回归俄军、也迫于瓦格纳时代结束而没地儿可去的老兵们,给就地拉入自己的“周氏整活儿集团”。
退一步讲,先期入伙的克劳泽已经是个很好的榜样。
哪怕是真刀真枪上战场,周正也向来是从指挥员的角度出发,小心慎用这队瓦格纳精锐。迄今为止的阵亡人数,还停留在不到三十人上,伤员也得到了很好的救治疗养。
拿克劳泽这队人参加过的大大小小战事来说,这已经算相当夸张的伤亡比了,更直接证明了周正“真把大头兵当人看”的上位者态度。
有了这么好的前期铺垫在这儿摆着,周正自问自己若不把握机会,那可真是会逮空哭晕在厕所里的。
事不宜迟不用多想,已然做出决定的周正,当即朝电话里的老牙说道。
“了解了,我这两天就抽空去一趟中非,跟阿尔西姆当面谈谈攒下来的这一堆事。”
“嗯,是该去了。那就这么定了,咱俩各忙各的。”
“你离开的这段时间,我抓紧调查那艘该死破船的去向,一有发现就立刻通知你。”
“哦,还有件事你也别忘了,土耳其那边正催促你把剩下的东西给他们交付过去。还口口声声说他们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如实履约做到了应该做的一切,现在该我们信守诺言了。”
“哦,你说这事儿啊——”
有一说一,要不是老牙这时候突然提起,各种繁杂事务一箩筐的周正,可能还真就把那些上不了称的土耳其人给忘了。
上次自己去土耳其谈合作,带去了故意吊人胃口、同时也是防土耳其人耍阴招的不完整“神剑”制导炮弹大礼包。
眼巴巴地守着宝贝却只能看、不能用,这种感觉那可真是太糟糕了。
就好比裤子都脱了却被告知上不了床,就搁床边老老实实看着就行,这谁顶得住?
所以土耳其人趁热打铁,事情刚一办妥就立刻催促喊话要求履约,让交付“神剑”制导炮弹大礼包中的剩余部分,使其能发挥完整功效、真正可用。
这也完全在周正的意料之内,与之对应的回答那也是事先就已经准备妥当了的。
“行吧,你就跟他们说再等两天不会太久,给他们发货的事已经上日程表安排上了。”
“有闲工夫的话,我会再去亲自登门拜访一趟的,正巧我这边也还有些合作要跟他们再当面谈谈。”
长远计划上来讲,周正话出此言其实也就这么随口一说。
目前伊德利卜乃至整个叙利亚的未来科技存在,几乎都已经被连根铲除。
要说真剩下什么,恐怕也就只剩下一少部分,作为驻叙美军防务承包商的未来科技团队,还在驻叙美军基地里继续蝇营狗苟。
但既不是那么重要、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更不值得周正亲自动手去给他们扬了。
所以这也就涉及到一个衍生问题。
起码在可预见到的短期将来,周正再没有什么能用得着土耳其人的地方。
土耳其人对周正而言的价值何在?
在于其在叙利亚的存在势力,能为周正铲除未来科技在叙窝点的目标,提供相当的便利与支持。
现在既然未来科技都成叙利亚的昨日黄花了,那土耳其人搁周正这儿的统战价值不能说完全没有,起码也是大打折扣,不再是优先考虑争取的对象。
往后再跟土耳其人有什么接触合作,那恐怕就只能是生意上的事。
而生意上的事对如今的周正而言,重要性是相对靠后的。
首要任务还是通过军事斗争武装夺取政权,让未来科技在非洲的存在也成为昨日黄花。
毕竟等左手权把子、右手枪把子以后,钱这种玩意儿,那也就只是一个不会让人多么在意的数字而已。
捋清了思路,思考完接下来行动计划表的周正,很快就将“前去中非会见阿尔西姆”这事提到了第一优先级上来。
临行之前的事务倒是不多,主要是跟麾下的各军事主官,交代好在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该做些什么、叮嘱到位。
现阶段的非洲战场局势依旧没有太大的变化。
未来科技部队因为满满一大船,整整一个重型机械化合成营的全套装备,都被送去了红海海底喂鱼的缘故,在得不到有力补充增援的情况下,只能继续采取守势、退居二线。
尤其是在上次,被周正来了一手“阅兵现场大惊喜”之后。
本就退居二线的未来科技部队,这下是连隔三差五的挑衅和接触线游击也不敢再继续。
生怕惹恼了敌人再吃上几发弹道导弹,被炸得人仰马翻,到头来损失更大的反而是自己。
连带着一起消停下来的,还有博纳特的那些地痞匪军。
自打“阅兵事件”后直到现在,博军再没有发动过哪怕一次的恐怖袭击。老实的就跟被猫守住洞口的耗子一样,是一动也不敢动。
原因嘛,那当然并不难猜,首先排除博纳特自己良心发现,拒绝再搞恐怖袭击。
无非就是被博纳特“独走”行径惹恼了的未来科技,攥紧了手里的狗链子,对博纳特大幅提高了约束度。
免得博纳特这厮再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干出什么招惹敌人的事情来,惹恼了周正。
最终导致可以预见到的“不管是谁打我,我只打未来科技作为报复”的结果,令未来科技本就贫寒的非洲家底再度雪上加霜。
此番情况可以说完全和周正事先预想相符,达成了“阅兵场行动”的最终目的。
同时还起到了一些有益的正面效果——离间未来科技与博纳特之间的关系。
被未来科技进一步收紧了狗链子,勒到脖子疼的博纳特必定会感到不爽,而“感到不爽”之后会发生的事可就很有意思了。
“报告指挥员同志,克劳泽向您报到,请指示。”
“嗯?”
脑子里正寻思“战线安稳,方便出差”的周正一回神,只见站在自己办公桌前的人,正是挺直了腰板打报告的“忠实心腹克劳泽”。
给其余所有的军事主官都交代了各自要做的事,唯独留下克劳泽还没布置任务的周正,随即笑着起身。
“我要去中非出一趟差,想必你也能猜到这是要去干什么。”
“我要去见阿尔西姆,你的老领导。现在的非洲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能再以过去纯粹的瓦格纳时代来看待了。”
“未来需要我们提前做布局,而且是要联合我们的盟友一起,现在就和阿尔西姆团结沟通好会很有必要,而我觉得这一趟出差应该带上你一起。”
“......”
面对周正的侃侃而谈,若有所思的克劳泽没有直接作答。
大体上能猜到对方心事的周正也不着急,随即邀请克劳泽往沙发移步、坐下来聊,在二人相继落座后随即主动开口。
“让我猜猜看,你在想自己是否该回归的问题,尤其是见到已经回归的阿尔西姆时,这是躲不掉也绕不开的一件事,对吗?”
“......是的,指挥员同志,我承认这确实已经困扰我挺久了。”
克劳泽的回答爽快直接,兀自点头的周正也不觉得这有什么意外。
从身份背景上来讲,其实就和阿尔西姆一样,克劳泽也是出身俄军正统的瓦格纳初期白手套。
硬要说和阿尔西姆有什么不同,那只有克劳泽开始“白手套”工作的时间更早。
早到顿巴斯战争的初期,克劳泽便作为俄军选派的第一批志愿者脱下军装,前往顿巴斯指导指挥与训练并直接下场参战。
照这么来算,克劳泽从15年成为“不再是俄军的俄军”到现在,已经足足有9个年头。
先是顿巴斯民兵,之后又是瓦格纳成员,当年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都熬成了如今的三十多大叔。
要不是这“白手套”的不被承认身份限制,周正估摸着如今的克劳泽,起码也得是正营级的少校起步。
9年时间让这样一位历战中尉晋升为少校,非但不夸张甚至都有些亏待人家了。
而这也恰恰是现在让人头疼的一点。
克劳泽有完全足够的理由,和阿尔西姆一样选择结束“白手套”的工作,回归俄军正统,坦然并理所应当地接受这些年来自己所赢得的一切。
包括金钱、晋升,还有身为一名严于律己的军人所最渴望的荣誉。
而这也同时意味着克劳泽将重回俄军正统,回归自己的海军步兵战斗序列,自然不能再像今天这样跟在周正手下打零工。
实话说,自打被阿尔西姆选派来跟了周正之后,这位“新老板”待自己不薄的程度,克劳泽是完全感受得到且铭记于心的。
甚至于说这是克劳泽前所未有的经历,好装备任选、薪水高到吓人,福利待遇比高了两级的俄军中层指挥员还好,哪怕上了战场也从不被派去执行明显是送死的任务。
手底下的人也是被周正一视同仁地“伤了管治,死了管埋”,从来没有说打伤打残失去利用价值后,就跟擦屁股纸一样撂进废纸篓里处理掉。
身为一名雇佣兵,能被雇主尊重至此,那还有什么好要求的呢?
一边是多年来积攒下,如今待领取的军功与荣誉。
另一边是相处时间虽短,但真的很能处得来的雇主。
面对如此“必须二选一”的选择题,久未回归正统军旅的克劳泽犹豫了。
在原以为自己最应该不假思索做决定的问题上,偏偏走到了举棋不定这一步。
眼看克劳泽一时半会找不到头绪,明显还在纠结状态,不知如何开口。
知道这事上急不得,而且急也没用,真要急了可能还会适得其反的周正,也是没做犹豫地抬手拍了拍克劳泽的肩膀。
“我明白,一个真正的纯爷们一辈子该追求的东西就那几样,而军人的荣耀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一个。”
“我不干涉你的选择,克劳泽。抛开雇主的身份不谈,作为朋友、战友,我尊重你将会做出的任何选择。”
“就算我们一起共事的机会到此为止,我也衷心祝愿你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前程似锦。我呢,也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还能以战友的身份,一起坐下来好好喝上一杯,起码我们是有共同的回忆,可以在酒桌上把酒言欢到天亮的。”
“男人嘛,真正的快乐时光不就是这些吗?这是我所期待的,我相信你也是一样。”
“......指挥员同志,我......”
尽管岁数比周正大,但周正这一番话,确确实实是说进了这俄德混血纯爷们的心坎里。
本就举棋不定的克劳泽,这下更是难以做出抉择。
而不急于这一时的周正,也是说出了自己发自真心的心里话。
“好了,考虑的时间还有很多,没必要现在就有一个答案。认真考虑清楚才是对自己负责,这也是我所希望的。”
“现在嘛——回去收拾收拾东西、集结队伍吧,中非那地方可是还有不少牛鬼蛇神魔怔人在满地乱窜。要让我一个人过去那还真是‘有点怕’,愿意一起公费出差吗?”
有意调和气氛的周正随口一笑,被这半开玩笑的语气给逗乐了的克劳泽也是一样。
“当然,命令收到,指挥员同志,我这就去执行。”
“那么机场见,等你带人过来。”
暂别了领命而去的克劳泽,简单收拾了一下行装的周正,随即在乔什率领的贴身安保卫队护送下,一路驱车来到了安德罗老家城郊的那处已被修复的军用机场。
比起最开始的破破烂烂一团糟状态,这处像搭积木一样一点点被修复扩建的机场,很好地体现了什么叫“聚沙成塔”。
在有了充足的资金和设备后,老早以前的周正就一直在琢磨着,怎样才能把这处机场修得更好、具备更强大的战时空勤保障能力。
思前想后的周正最终拿出了这么一个辙。
首先是走家族从商,搁国内人脉资源颇多的老同学宋哲那边的关系,从国内高薪聘请来了几位真有能耐的高级土木工程师。
因为大基建热潮进入消退期,开工在建的项目不如前两年那么多,项目利润和员工收入也不如前两年那么好的缘故。
国内的土木工程这行,最近这两年实际上有些冷淡。
不说吃不起饭吧,但降薪乃至停工歇业起码是有的。
也是因为这一缘故,周正此时开出高薪诚聘高级土木工程师出国务工,一下子就吸引到了不少有海外工作经验的真大佬前来应聘报名,也算“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一种体现。
机场改扩建的工程设计团队问题解决了,可以说是找来了全球范围内最好的专业队伍。
哪怕放眼欧美,也不会有比“基建狂魔”家出来的人才更会搞土木工程了。
但涉及到施工团队的问题,这就又是个比较麻烦的事。
虽然周正不是个搞人种歧视的种族主义者,但这些本地黑老哥们干半天、歇半天,上工地不戴安全帽不说,还拿脑袋顶着水泥袋、沙子盆来回乱窜的景象,那是真让周正一眼望去只觉得“头大无比”的。
诚然有安德罗的工程兵部队兜底施工,但那毕竟只是一支连级规模的部队。
而且现在从安德罗老家到基祖城前线,要施工的地方可有不少,指望这一个连的工程兵通吃全场明显不现实。
靠本地解决是不行了,而从国内拉来一支施工队的事,周正想想还是算了。
主要是这人一多起来吧,你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的安保护卫。
和美国那种不把美国人当人的情况不一样,中国人这要是集体在海外出事、伤亡不少,那可是真的会引发外交风波的,现有的事都忙不过来的周正可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
重点保护几位高级工程师、技术员亲临一线,这就已经是周正所能接受的极限。
一口气拉来上百号人的施工队,咱没那个能力保护得了。
真要遇上未来科技或者博纳特搞偷袭,那指定出事,而且一出事就没小事,多半会捅个大窟窿出来。
理所当然的,从国内招募施工团队这条道,也被周正否决走不通。
最后思来想去,周正还是找到了老牙求帮忙,看看背靠官方背景、人脉十足的老牙这边有没有啥好招。
办法那当然是有的,而且既让周正意想不到,同时还颇为满意。
老牙最终给周正找来的一群“吃苦耐劳还足够专业”的施工团队,正是来自顿巴斯的那些流离失所的老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