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这人投降得好,正好可以续上下文(1 / 1)
在无人机的精确引导下,很快,前出搜索的阿基尔旅尖兵部队,便找到了正在荒野中独自一人往南走的博军113旅参谋长。
望着这些迎面高速驶来的坦克与步战车,是条汉子的113旅参谋长不慌不乱,不再继续往前走而是就地停下。
不做任何可能会引起不必要误判的动作,但也未举起双手,就像根木头似的杵在原地、一动不动。
直到一辆超车加速,脱离了战斗群组的BMP-2M步战车最先开到了面前。
“你胆子不小,看到我们居然没逃跑。”
没有搭乘在步兵舱内,而是直接坐在步战车外面“飘大厢”的叙裔排长一跃而下,操着一口中东味儿的英语试探着问道。
拥有硕士学位的113旅参谋长当然听得懂英语,但却惊讶于面前之人的模样面貌而震惊到几乎说不出话来。
“你——你是中东来的,阿拉伯人?”
意识到是自己的模样引得对方如此震惊,嘴角一扬的排长当即回道。
“叙利亚,听说过吗?你看起来倒像是个有文化的人,哦,还是个中校呢,那我猜你应该知道叙利亚的,对吧?”
注意到了面前这位年过半百敌人领章上的细节,语气中调侃之意更浓的排长继续笑着。
如果不是当初在家族的强制安排下进入军队,大抵会按照自己的意愿与理想,去当一个老师教书育人的113旅参谋长,当然是知道叙利亚的。
仅仅只是对此时此地,会遇见以敌军身份出现在面前的叙利亚人,而感到震惊不已。
但转念一想的参谋长,却又记起军中似乎早有这方面的传言,只是被大本营有意管制信息传播加“辟谣”,倒也随之释然了。
“我想起来了,基祖城一战结束后,有传言说安德罗招募了一批相当强劲的叙利亚战士,凭这批人在手才打了未来科技一个出其不意,最终出奇制胜。”
“我以为那是风言风语,没什么可信度,当初基祖城一战那批叙利亚人就是你们吧?”
可以说是,但也可以说是不是。
没必要隐瞒什么的排长继续道。
“你说的大概是我们的旅长,我可没来非洲那么早。”
“不用问我旅长是谁,凭你的身份,只要你乖乖配合,我想你大概率是有机会见到他的,到时候自己当面去问吧。”
“另外——”
看了眼四周左右,确认了竞相下车后的战友们已经围了上来、警戒着现场,不想再浪费太多时间的排长随即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我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而你看上去也不像不讲道理的人,就当是交换,告诉我你是谁,姓名还有职务。”
“迪奥普,毕索·迪奥普。第113摩托化步兵旅参谋长,军衔你看到了,中校。”
“参谋长?我去。”
还以为自己抓个营长或是文职军官一类就顶了天了,没想到上来一网就网住个旅级参谋长,还是以这种相当戏剧性的方式。
属实是没想到的排长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就收起漫不经心,立刻公事公办。
“那么走吧,参谋长先生,你知道俘虏的规矩,世界通用的。”
“......你们没打算杀我吗?”
不着急走而是张口发问,生死看淡的113旅参谋长压根不在乎什么“屁话太多惹怒对方”,倒是对已经脱口而出的问题很是好奇。
“杀你?为什么?是什么让你这么觉得?”
“......”
面对意料之外的反问,参谋长也只能给出了一个自己都觉得有些离谱的说法。
“我以为安德罗会这么要求你们。”
“呵——”
虽然实际上是直接受周正的最高军事领导,可包括这位排长在内的叙裔志愿者们也都知道,安德罗实际上才是集团的最高领袖、军政合一,周正作为“军装一号”也是受安德罗领导的。
至于周正自己压根不在乎那个“我才是王”的虚名,既不屑与朱大帅之流沦为争名逐利的一路货色,同时也和安德罗保持着良好互信的革命同志关系,而不单纯是表面上看起来的上下级,这就是当下没必要提的另一回事了。
对安德罗这位“集团最高领袖”还是有些了解的排长直接笑道。
“你让我怎么说你是好?你既然都是旅参谋长了,那我想你肯定在前政府军时代就有军中的一官半职,不可能不了解和你吃同一锅部队饭的安德罗上校。”
“说安德罗上校命令部队逢俘就杀、不留活口,这话你自己相信吗?你最好想清楚。”
“......”
无言以对的113旅参谋长只能在心里暗道“确实”,安德罗麾下的快速反应部队作风优良、军纪严明,这在前政府军时代就是出了名的。
以至于“安德罗上校的好兄弟”,时任陆军司令的博纳特大将都非常仰仗安德罗和他的部队。
不光在几次边境战争中命其作为全军先锋、要么是救火队员,且屡战屡胜。
后来还因战功卓著而被博纳特拟提拔为自己的副手,升将也是早就提上日程了的。
只不过,彼时的安德罗已经通过种种征兆察觉出局势有些不对劲,预感到博纳特可能是要干些什么不太好的事,但却没想到居然会是军事政变,起初还以为是博纳特要强化拉帮结派、任人唯亲,以此打压军中异己来着。
本着“先观望看看情况”的想法,安德罗把博纳特的晋升提拔给推掉了,声称“留在现有的位置上会更适合我”。
这令遭到了拒绝的博纳特很是不爽,背地里大骂“我拉你一起称王吃肉你居然不识抬举”,二人之间“这兄弟是做不成了”的梁子也是自这时起埋下的。
不过呢,安德罗这“治军有方,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美名印象,已经在前政府军里广泛地传开了。
这不是博纳特想要抹黑污蔑安德罗就能一夜消除的,毕竟是大伙长期耳闻目染、积累已久的共识认知,事到如今的113旅参谋长也依然是记得的。
“想明白了?想明白了那就走,安德罗上校对随便滥杀你这种人没有任何兴趣,你的命先自己留着。”
押着老实配合的新鲜到手参谋长俘虏上了车,着急想把这俘虏赶紧脱手交上去的排长,这就率队启程折返。
很快,生擒敌113旅参谋长的消息,便被先上报给了阿基尔,紧接又传到了周正耳朵里。
很是意外的周正当场就把最真实反应脱口而出。
“参谋长?这老东西还活着?”
“我以为他都被埋在旅部那堆废墟下面,让波斯飞天小摩托给炸成非洲烤肉了呢,看样子老家伙的八字还挺硬,嗯?”
周正当然知道这位113旅的参谋长,亦如113旅参谋长也知道安德罗的大名一样。
对于博纳特杂牌军里数一数二有能力的旅级参谋长,安德罗其实早在战役规划之初,就专门给周正说起过这人的详情,以便“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人其实也是前政府军时代的小贵族出身,家族世代从军积累了不小的军中人脉,只不过一直徘徊在部队基层爬不上去,就连他爹也是混到了营长就再也不上去了,直到退役。
等到了113旅参谋长这一代,全家拿出大量资源把他培养成了本国最高等学府的硕士生。
虽然没有出国留学的镀金经历,但在军中文盲都遍地走的情况下,这也算妥妥高学历的知识分子了。
而其本人也不负家族众望,成功突破了“族内最大的官就是营长”这一家族天花板,凭本事成功爬到了旅参谋长这一新高度。
原本按正常路线来走下去的话,这位113旅参谋长其实还是有机会再往上爬的。
一方面是能力到位,另一方面是尽管前政府军时代,博纳特就已经官拜陆军司令几乎独揽陆军大权,各种任命亲信吃拿卡要、贪污敛财。
但这时候的博纳特起码还要点脸,不至于“陆军关键职能岗随机抽选10个将军,结果10个全是博纳特家的人”,多少得摆那么几个跟自己不沾亲带故的人装一下。
也就是为数不多的这么几个不沾亲带故的,用来给外界表演展示、装样子用的岗位,就是113旅参谋长爬上去的希望所在。
结果谁能料到,不满足于陆军司令一职的博纳特,到最后是连装都不想装了。
明明已经权倾朝野结果还不满足,非要当上那个无论名号还是权力都拉满的“唯一真神”。
直接拉着军中家族势力起兵造反,通过蓄谋已久的军事政变一夜上位,在所有人反应过来咋回事之前就把生米煮成了熟饭,把军政所有要害机关和部门统统拿下,首都大街上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博家军”。
甚至就连媒体,也早就被美国留学归来、最擅长玩这套的博纳特提前掌握,用军政府指挥棒指挥得一愣愣的。
人们在政变第二天一觉醒来,看到的都是对博纳特大将军的各种赞美称颂。
什么“旧官僚体系的终结者”、什么“终于迎来了一位最勇猛的忠于民主自由斗士”,电视上、广播里、网络间,全都是博纳特命人提前准备好的各种通稿,甚至连大街上都有传单掺着小礼品一并发送。
主打一个“博大将军来了,苍天就有了”的既视感,就这水平搁非洲,只能说已经是最强王者级的政变操作了,属实是会玩。
连带着被博纳特一起终结掉的,当然还有113旅旅长的晋升之路。
彻底独揽大权后的博纳特连装都不屑于装了,自前政府军统一改编而来的新军,那就是字面意思上的“博纳特私人武装力量”。
各种要害关键职位没有例外,全都是博纳特的血脉近亲和家族裙带,是真正字面意思上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没看见就连博纳特的小舅子卡曼卡少校,都混上了首都卫戍区司令整天吃香喝辣吗?
按照安德罗的分析见解,这个113旅参谋长其实还是比较值得争取一下的。
一来是这人在前政府军时代就风评不错,属于是既不提倡搞杀俘虐俘、又反对军中霸凌欺压,还愿意给下级普通士兵以晋升机会,且军事素养和职业技能也相对挺高的一个人。
二来就是更重要的一点,按照安德罗的说法,这人反博纳特反得厉害。
想想也是,唯一的晋升通道被吃相难看到无以复加的博纳特彻底堵死了,全家族的希望毁于一夜之间,这要是能看博纳特顺眼那才有鬼,多少得带点抖M属性才能这逼样。
只不过其是个聪明人,很善于隐藏自己,在博军当中不显山不露水、把自己包装成“没了上进心的老废物”持续表演。
这才让疑心不小的博纳特看在其能力不错,还有些待榨取利用价值的份上将其留用。
那这么善于隐藏自己的人,安德罗又是咋知道这回事的?如何确定此人“反博纳特反得厉害”?
很简单,因为这人之前就私下联系过安德罗,基本把各方面的情况都问了一遍,甘愿冒着“蓄谋叛变的把柄落在敌人手里等于自杀”的风险也要如此行事,明显是真的动了想起义投奔的念头。
但是问过之后却没了下文,也不知道具体是啥情况,往后再也没联系。
那安德罗也不是那种攥着把柄,要挟什么“你不投奔我,我就把蓄谋叛变的证据捅出去毁了你”的人,路不能走窄了,没准这事以后还有啥想不到的下文呢?先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吧,受中式文化熏陶很深的安德罗是这么决定的。
回想起安德罗告诉自己的以上这些,不由感叹“下文这不就来了吗”的周正不免一笑,随即不做多想地朝身旁的李正剑下令道。
“直接把这人送去安德罗那儿吧,怎么处置此人,安德罗会有判断的,我相信他。”
这场战争的本质毕竟是手足相残的内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解放之战。
和周正一样身为中国人的李正剑,当然明白周正为何会如此下令,毕竟咱自家历史书里可参照的实例就在那儿明摆着,用不着多说。
现在,在对113旅的突袭歼灭战,已经完成了主要阶段,基本可以宣告大结局后。
仅剩的唯一问题,就只有隔壁“C镇”上,同时也是临近接触线上仅存的最后一支成建制博军部队——第114摩步旅,接下来该如何收场的问题了。
对此早有准备的周正,实际上已经把相关的军事行动安排下去执行了,就跟突袭“B镇”扬了113旅是同时进行的。
现在,也基本到了“高压锅突突往外喷白气儿”的时候,里面快炖烂了的肉差不多可以出锅上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