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歇斯底里,李家来访(1 / 1)

加入書籤

“怎么回事儿,这到底怎么回事儿?”

王夫人歇斯底里的大喊着,面色狰狞至极。

“刑部的人,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拼什么这么对待宝玉,等着,等着,我跟他们没完。”

“来人,把刑部送宝玉来的人都给我扣下,不把事情说清楚,谁都不能走。”

此时的王夫人已经是血灌瞳仁,什么后果都不管了。

但一旁的管家周瑞还是有理智的,赶忙看向王夫人说道。

“太太,不能啊,刑部的人都是公差,若是就这么把人扣下了,万一被刑部参府上一本,咱们吃不了兜着走啊。”

王夫人气的一记耳光甩在了周瑞脸上。

“闭嘴,你是瞎了嘛,没看见宝玉都已经这样了。”

“刑部的人敢这么害宝玉,我饶不了他们,去,把刑部的人都给我扣下来。”

就在王夫人怒吼之时,贾老太太神色惊慌已经赶了过来。

当她听到了王夫人说的话后,赶忙厉声斥责道。

“胡闹,都不许动。”

王夫人听到贾老太太的声音之后,也不敢再那么硬气了,但整个人都是半崩溃的状态。

“母亲,您看看啊,刑部那些天杀的都干了些什么。”

“宝玉去的时候还好好地,现在居然成了这样了,这叫我可怎么活啊。”

看着王夫人一副哭天抹泪的样子,贾老太太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但她心里清楚,这件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昨天贾宝玉被刑部的人带走了,贾老太太也是知晓的,还特意询问了王夫人。

在得知了并无大碍之后,贾老太太并未多问。

然而看到眼前这一幕,贾老太太心知肚明,这件事情的根子绝不是出在了刑部。

刑部尚书还不至于这么不给荣国府面子。

尽管对于贾宝玉的遭遇感到痛心,但是贾老太太还是勉强使自己镇静下来后道。

“好了,赶快给宝玉请个郎中来。”

“另外加紧派人去打听刑部的事情。”

“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王夫人听后心里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就在她还想争取一下时,一个小厮着急忙慌来到了近前行了一礼道。

“老夫人,太太,宫中内侍前来传旨了,让到前院去接旨呢。”

贾老太太心里咯噔一下,来了,来了,看来贾宝玉的事情,很快就要浮出水面了。

来不及多想,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赶忙往前院去了。

等她们赶到之时,荣国府如贾赦等人都已经到了。

前来传旨的内侍见状淡然道。

“既然人齐了,那就开始吧,陛下有旨,荣国府众人跪听。”

荣国府众人随即纷纷跪下。

内侍打开圣旨朗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治世之道,首重人才;人才之兴,在于科举。科举者,乃国家抡才大典,关乎社稷根本,士子十年寒窗,冀以文章报国,岂容奸佞构陷,败坏纲常?”

“兹有荣国府子嗣贾宝玉,勾结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指使兵马司兵丁构陷举子苏慕白,以致惊动天听,龙颜震怒。”

“此等行径,不仅戕害无辜,更玷污科举清誉,动摇国本。”

“经三法司核查,此案罪证确凿,铁证如山。”

“朕念及荣国府往昔之功,亦曾为国家效力,然今有失察管教之过,致使府中之人肆意妄为,行事乖张,有违礼法纲常,扰乱朝堂与市井之秩序,今朕心甚憾,特降此旨。”

“荣国府即日起爵降一等,罚俸三年,以彰国法。”

“首恶贾宝玉,处以宫刑,严惩不贷。”

“望尔等痛改前非,严加管束族人,日后倘再有干预科举、戕害士子之事,勿谓言之不预。钦此!”

“贾将军,接旨吧。”

贾赦此时面色苍白接过圣旨。

“罪臣领旨,公公奔波辛苦,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虽然这是一封降罪圣旨,但贾赦也是乖乖的给内侍们拿了跑腿钱。

要是敢让他们白跑一趟,那荣国府算是把这群人给得罪了。

内侍拿了银子后笑了笑道。

“多谢贾将军了,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告辞了。”

在送走了内侍之后,贾赦瞬间暴跳如雷,对着贾政和王夫人怒不可遏骂道。

“你们俩养的好儿子,自己作死就算了,还要连累家里。”

“这下好了,爵降一等,罚俸三年,你们满意了。”

“这种不肖子孙,留在家里做什么,我稍后就去宁国府和珍哥儿商议一下,把这个混账东西逐出贾家,免得日后一家人都要被他害死。”

贾政听后一脸羞愧之色,一言不发。

他非常清楚,这次的事情闹得实在离谱。

罚俸三年还是小事,爵降一等这实在是太严重了。

这相当于荣国府少了一代人的时间。

勋贵爵位一般都是降等世袭,除去个别子嗣比较有出息,在承袭爵位之前便立下功劳,上人见喜,才会破格袭爵,无需降等。

比如二代荣国公贾代善,原本荣国府的爵位到了他的手中,就应该变成一等将军了。

但是因为贾代善文韬武略,颇受看重,所以他袭爵之后依然是国公爵位,并未降等。

但至此之后,荣国府便是青黄不接,一路衰退。

这两代人里,都没一个能扛起荣国府大旗的人。

所以荣国府只能靠着爵位硬撑,希望多传两代,后代中能出个人才,中兴荣国府。

然而贾宝玉这一闹,荣国府一等将军爵位变成了二等将军,直接便让荣国府少了一代人的机会,中兴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而且贾宝玉还是二房的人,贾赦等于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受了池鱼之殃,爵位被减了一等,贾赦不生气就怪了。

贾政沉默不语,但王夫人一听贾赦想把贾宝玉赶出荣国府,瞬间就忍不住了。

“大哥,你这话什么意思啊,宝玉他还是个孩子,眼下又刚受了刑,你这是要赶尽杀绝,逼死我们母子嘛。”

贾赦一听气坏了。

“住口,孩子,孩子个屁,他都十六了,马上都要到了成婚的年纪了。”

“若非你这个无知妇人娇惯的他无法无天,又怎么会给我荣国府引来这塌天大祸。”

“我警告你,荣国府我才是袭爵之人,你再敢在这袒护这个小畜生,我连你一起收拾。”

贾老太太听后冷哼一声道。

“老大,你好大的威风啊,看你的意思,是不是把她们母子赶出去,下一个就死该把我赶出去了啊。”

贾赦原本就是打算借题发挥,狠狠地收拾一下二房。

一听贾老太太这么说,贾赦随即说道。

“母亲说的哪里话,儿子不敢。”

“只是贾宝玉都十六了,还如此没有脑子,正值春闱之际,京师数万举子都在准备科举。”

“他居然在这个时候对举子动手,特别慕白还是自家人,是三妹的养子。”

“慕白与他无冤无仇的,他如此行径,与禽兽何异。”

“我荣国府传承百年,也是知礼仪懂廉耻之家,怎能容得下这等孽障。”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道。

“一派胡言,不过是孩子玩闹罢了,那苏慕白不知轻重,居然把事情闹到御前,害的宝玉受了宫刑,连带着荣国府也被牵连。”

“这怎么能怪到宝玉头上呢。”

“我还没死呢,府里还轮不到你来发号施令。”

“行了,都散了吧。”

贾老太太一锤定音,根本就没给贾赦反驳的机会,说完之后便离开了前院。

这让贾赦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这种被人完全无视的感觉,让贾赦实在是难以忍受。

贾赦冷哼一声后,也是离开了前院。

很快,朝廷明发上谕,把对荣国府的处置结果告知京师百姓,一时之间,荣国府人人喊打,成了迫害士子的反派典型。

至于苏慕白,则成了不畏强权的代名词。

这也让贾老太太等人对苏慕白越发仇恨,恨不得把苏慕白给抽筋扒皮了。

傍晚,贾老太太卧房中,王夫人掩面痛哭流涕。

“母亲,郎中说宝玉他今后就是个废人了啊。”

“我苦命的孩子啊,他还没成婚,连香火都来不及为府中延续啊,就这么成了废人了。”

“陛下还明发上谕,将此事传遍了京师,今后宝玉他可怎么活啊。”

王夫人越说越伤心,哭的声嘶力竭。

贾老太太此时也是怒火满腔,而后十分阴狠道。

“我原本是想等到科举之时再动手,彻底绝了他的科举之路。”

“可这个小畜生,居然将宝玉和府里害成这样,留着他肯定是个祸害。”

“这样,就让他再多活几天,等这件事的风头稍微平息点,就送他上路。”

“你亲自去安排吧,确保万无一失。”

听到这里,王夫人擦了擦眼泪道。

“母亲放心,儿媳绝对饶不了他。”

王夫人眼中满是阴狠之色,恨不能生吞活剥了苏慕白。

另一边,林家别院内,苏慕白得知了隆化帝对荣国府的处置之后,心里也是有些惊讶。

不得不说,隆化帝是真狠啊。

虽然苏慕白想到了贾宝玉要遭罪,但怎么也没想到,隆化帝居然把贾宝玉的命根子没收了。

而且这个消息还传的沸沸扬扬的,苏慕白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荣国府现在恨自己恨得怕是牙根都是痒的。

看来很快荣国府就会对自己有所行动了。

想到这里,苏慕白心里也是起了一丝警觉。

就在苏慕白在此思考之时,管家王文来到了书房门口敲了敲门道。

“少爷,李大人来了,正在堂中等候少爷呢。”

苏慕白听后答应了一声,随后起身便往正堂去了。

不久之后,苏慕白龙行虎步来到了正堂。

李守中在看到苏慕白后赶忙关切询问道。

“贤侄,你怎么样,没什么大碍吧。”

苏慕白微微点头道。

“伯父放心,我没事,有劳伯父挂念了。”

李守中听后松了口气,随后责备道。

“你这孩子,出了这么大事,居然半点都不告诉我,万一有个闪失,老夫如何向林大人交代呢。”

苏慕白春风和煦笑了笑。

“伯父请看,我这不是好好的嘛。”

李守中随即接着问道。

“这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闹得这么大啊。”

苏慕白也不隐瞒,随即便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告诉了李守中。

“伯父,事情便是如此,贾宝玉怀恨在心,指使冯紫英让兵马司的差役诬陷于我。”

“我挟持了兵马司吏,一路来到了皇城敲击登闻鼓,陛下受理此案,还了我一个公道。”

听到这里,李守中微微点头。

“原来是这样,你能当机立断,这很好,否则的话,还不知道那群无耻之徒会怎么对付你。”

“不过这段时间你也不能再住在这里了,随老夫回我府上居住吧。”

“以王氏对儿子的宠溺程度,她现在绝对有杀你的心。”

“你住在老夫府上,她不敢轻举妄动。”

苏慕白听后摆了摆手道。

“伯父好意我心领了,但是我不能这么做。”

“李纨姐姐之前便因为我的事情在荣国府受到了贾宝玉刁难。”

“这次贾宝玉被处以宫刑,王氏肯定怀恨在心。”

“若是我住在伯父府上,她难保不会为难李纨姐姐。”

“她是姐姐的婆婆,若想心生刁难,李纨姐姐在荣国府必然是处境唯艰。”

“我不能这么自私自利。”

“可是、”

李守中刚想劝说,却被苏慕白打断了。

“我知道伯父一番好意,但伯父也得为李纨姐姐想想。”

“另外伯父放心吧,如今此事在京师传的沸沸扬扬,若是我离奇身亡,荣国府必然是千夫所指。”

“她们就是再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也绝不敢在这段时间害我。”

“甚至于若是荣国府有政敌的话,她们还得好好保护我呢,免得我被荣国府的政敌针对身亡,荣国府再背个黑锅。”

“而且不瞒伯父,我除了自幼读书之外,也通晓武艺,等闲七八个汉子,休想近我的身。”

“伯父只管放心便是。”

听到这里,李守中也只得点了点头。

苏慕白的一番话有理有据,也是让李守中感慨苏慕白为人中正。

若是换做一些只顾自己的人,眼看着会被荣国府针对,肯定千方百计寻求庇护,哪里还会考虑自己女儿的处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