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出手相助(1 / 1)

加入書籤

听到这里,薛王氏不由得眉头紧皱。

“可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咱们薛家得罪过这个钦差大人嘛,不应该啊。”

“这些年咱们薛家本分守己做生意,没做过什么出格的事情啊。”

“为什么那么多的客商都是缴纳罚金,偏偏要针对咱们呢。”

薛宝钗无奈摇了摇头。

“母亲,咱们眼下掌握的情况太少,分析是分析不出什么的。”

“为今之计,也只有先到余杭府衙之后,再看看情况如何,见招拆招了。”

薛王氏长叹了口气。

也只有如此了,罢了,命人准备船只吧,我尽快出发前往余杭。

薛宝钗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还是女儿去吧。”

“如此就算有个一差二错,还有个回旋的余地。”

“倘若是母亲去了,万一出了岔子,那咱们薛家群龙无首,还不一定会惹出什么事端呢。”

薛王氏沉思片刻后点了点头。

虽然说薛王氏有儿子,但薛蟠的德行,薛王氏也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办。

反倒是薛宝钗,虽然是个女子,但行事机敏,八面玲珑,更适合来做这件事。

“唉,宝钗,只能委屈你去抛头露面了。”

薛宝钗听后拉住母亲的手后说道。

“娘言重了,都是为了薛家。”

在母女二人商议了一番后,薛宝钗准备了些珍贵礼物,随后便前往码头了。

不久之后,一艘商船从金陵启航,直奔余杭去了。

两日后,钱塘县赵氏茶坊内,此时的赵盼儿心情糟糕无比。

未婚夫极有可能背叛自己的消息,让赵盼儿连开门做生意的心思都没了,直接选择了关门谢客。

就在赵盼儿心情沮丧之时,却见苏慕白径直走入了茶坊院中。

当赵盼儿听到脚步声时,头也不抬说道。

“不好意思,今日小店歇业,还请客官见谅。”

苏慕白听后温和说道。

“掌柜娘子总不至于连碗水都不舍得施舍吧。”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赵盼儿不由得抬起头一看。

当看到眼前的苏慕白后,赵盼儿略显无奈说道。

“公子,怎么是你啊。”

苏慕白见状淡然说道。

“看起来掌柜娘子似乎并不太欢迎我。”

赵盼儿摆了摆手说道。

“小女子并无这个意思,只是,唉,算了,一言难尽。”

“公子想喝水是吧,请稍候片刻吧。”

虽然苏慕白带来的消息让赵盼儿陷入了困扰之中,但赵盼儿心知肚明,这件事不能怪苏慕白,相反,自己应该感激苏慕白,他告知了自己真相。

当然了,作为带来了噩耗的人,赵盼儿见了苏慕白心情复杂是在所难免的。

苏慕白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不过苏慕白派的密探已经查清楚了,赵盼儿的好姐妹宋引章这段时间跟那个骗子周舍接触上了,今日便会来看赵盼儿。

所以苏慕白便过来了,打算找个合适机会,继续施恩于赵盼儿。

恩情恩情,恩和情是连在一起的。

不久之后,赵盼儿端着一壶茶来到了茶坊内送到了苏慕白身前。

“公子请慢用。”

苏慕白看向赵盼儿温和说道。

“掌柜娘子看来这几日寝食难安啊,憔悴了不少。”

赵盼儿听后略显无奈说道。

“这不都是拜公子所赐嘛。”

苏慕白摆了摆手说道。

“到底怪谁,掌柜娘子其实心里很清楚。”

“在下冒昧问一句,姑娘想好此事该如何处理了吗?”

赵盼儿犹豫了一下后看向苏慕白问道。

“说实话,小女子心乱如麻。”

“公子逻辑清晰,鞭辟入里,不知可有什么妙计。”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那就要看姑娘想达成什么目的了。”

“如果说想再续前缘,那是万难了。”

“探花郎娶你,等于自毁前途,还得罪了高家。”

“如果说想索要一笔赔偿然后息事宁人,那这位探花郎如果聪明的话,应该会想方设法给你凑银子的。”

“若你想追究他悔婚之过,让他付出代价的话,那恕我直言,民不与官斗,从来不是一句虚言。”

“你一个弱女子,无依无靠,在京师想跟一位新科探花,且又是高家女婿的欧阳旭斗,毫无胜算。”

“当然了,无论你怎么想,你现在要做的,应该是前往京师,确认一下这位探花郎欧阳旭,到底是不是你的未婚夫欧阳旭。”

“否则的话,我想你肯定不会死心的,对吧。”

听到这里,赵盼儿不由得叹了口气。

“公子说的半点不错,不亲自见欧阳一面,我是绝不会死心的。”

“我不该再迷茫了,我应该前往京师。”

“多谢公子开释。”

苏慕白微微一笑说道。

“我虽然无意让掌柜娘子陷入困扰,但终究还是我将这个噩耗告知了掌柜娘子。”

“如今我也只是力所能及范围内给展柜娘子一点建议而已,不必挂怀。”

赵盼儿行了一礼后说道。

“公子说的哪里话,若非公子,我怕是还在钱塘苦苦等待呢。”

“对了,公子帮了我如此之多,还不知公子怎么称呼呢。”

苏慕白淡然一笑道。

“在下姓苏。”

“原来是苏公子,小女子赵盼儿。”

两人互通姓名之后,简单的聊了几句。

在苏慕白的有心开导之下,赵盼儿的情绪也是缓和了不少。

过了不久后,茶坊门前来了一辆马车,在门口停稳后,一男一女从马车之上走了下来。

女子来到茶坊门前看到赵盼儿后,开心的喊了一声。

“盼儿姐。”

赵盼儿抬头一看,原来是闺中密友宋引章。

赵盼儿本是官宦之女,九岁是因父罪被带入教坊司为奴。

她隶属于余杭乐色营,属于贱籍乐伎。

在她初入乐色营时,因年幼不懂事,吃了不少苦头。

幸亏得到了宋引章的姐姐关照,这才免了很多皮肉之苦。

后来在赵盼儿十六岁之时,获得了恩令,准许赵盼儿脱籍归良。

就在赵盼儿归良的前一天,官府点名让赵盼儿参加宴席陪酒。

其实说好听些是陪酒,说的不好听,便是要侍寝了。

宋引章的姐姐见赵盼儿脱籍在即,不愿她失了清白,所以便主动代替赵盼儿去了,因为她已经不是完璧之身,侍寝也无所谓。

然而万万没想到,宴会上众人喝多了,居然失手将宋引章的姐姐从楼梯上推了下来。

因为此事,赵盼儿一直心怀愧疚,所以对宋引章多加照顾。

宋引章能够至今保持清白之躯,跟赵盼儿这么多年的打点有很大关系。

此时赵盼儿看着宋引章身旁的男子问道。

“引章,这是何人啊?”

宋引章有些娇羞的说道。

“盼儿姐,这是周郎。”

“周郎!”赵盼儿语气有些诧异。

一旁的男子见状拱手一礼说道。

“小可周舍,见过赵娘子。”

“引章时常对小可说,这些年赵娘子对她多有关照,所以今日特来拜访。”

赵盼儿淡然说道。

“里边请坐吧。”

众人进入茶坊坐下后,宋引章看着不远处的苏慕白,有些好奇的问道。

“盼儿姐,你今日不是挂了不营业的牌子嘛,怎么还有客人啊?”

赵盼儿听后说道。

“这位公子是路过余杭的贵人,我向公子打听些京师的事情。”

“我们这些小事,公子是不会在意的,好了,说你的事情吧。”

宋引章给一旁的周舍使了个眼色,周舍见状说道。

“赵娘子,引章说您就如同她的亲姐姐一般。”

“而周某又对引章一见倾心,情根深种,故此特来提亲。”

“周某家中世代在淮阳经商,经营皮货。”

“有商铺数十,下人近百,庭院若干。”

“若能得赵娘子许可,必定待引章如珍如宝,一生一世。”

赵盼儿打量了周舍一番后,便断定了他是个出入欢场的酒色之徒,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人。

略一思考后,赵盼儿说道。

“你们既然打算谈婚论嫁,那引章的身份想必你也应该知道吧。”

周舍点了点头说道。

“引章虽然出身贱籍,但是却极为自爱。”

“赵娘子放心,周某绝不会因此就慢待引章的。”

赵盼儿摇了摇头说道。

“我说这话,不是这个意思。”

“俗话说,婚姻之事,历代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看你这般年轻,想必令尊令堂还在世。”

“不知他们能否应允你娶引章入门做个正房娘子。”

“虽然出身贱籍,不是引章的过错。”

“可是越是高门大户,便越是看重这个。”

“而且引章如今还隶属于余杭乐色营。”

“即便你们想成婚,拜堂入了洞房。”

“可是引章却仍是贱籍,根本算不得数,论起地位,只是个外室,连个妾室的名分都没有。”

“难道这些,你们两个都没有想过吗?”

周舍显然是早有准备,他从容自若的说道。

“周某不才,虽然家中经商,但是官场上也有些亲眷。”

“周某的姑父便是金陵通判,只要周某和引章成了亲,那自然可以求姑父为引章脱籍。”

一旁的宋引章也附和着说道。

“盼儿姐,我和周郎情投意合,他又考虑的这般周全,求盼儿姐成全。”

赵盼儿看着自己恋爱脑的妹妹,心中也是一股无力感油然而生。

也怪她这些年把宋引章保护的太好,以至于她居然连一点识人之明都没有。

正当赵盼儿准备豁出去得罪了宋引章戳穿周舍之时,一旁喝茶的苏慕白不屑的说道。

“好一个骗财骗色的伪君子啊。”

周舍听后脸色大变,看向苏慕白说道。

“周某与公子素不相识,公子为何如此的血口喷人。”

苏慕白起身来到了众人身前淡然说道。

“你不觉得自己是漏洞百出嘛,骗一骗宋姑娘这种涉世未深的小姑娘还行,为何觉得自己能骗过所有人呢。”

“你说你真心实意想娶宋姑娘,那为何不先为她脱了贱籍,然后再成婚呢。”

“这样一来,对她也好,对你们家族名声也好,不是一举两得嘛。”

赵盼儿附和着说道。

“对啊,娶个良民,总要比娶一个贱籍女子要好得多吧。”

“周官人,你是压根就没想和引章成亲,还是说根本就没能力为引章脱籍呢。”

“再说了,金陵通判,如何能够管得了余杭的乐营。”

苏慕白摆了摆手说道。

“赵娘子,你还是高看此人了。”

“且不论金陵的通判,能不能帮助宋姑娘脱籍。”

“他的姑父,根本就不可能是金陵的通判。”

此言一出,宋引章也坐不住了,看向周舍说道。

“周郎,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周舍赶忙说道。

“引章,你别信他,他完全是一派胡言。”

苏慕白不屑的说道。

“你真是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啊。”

“我来问你,你既然说这金陵通判是你的姑父,那巧了,我两个月前去金陵办事,也见过金陵通判。”

“你跟我说说,通判姓甚名谁,多大年纪,大概什么相貌啊。”

“这,我、”

周舍此时一脸窘迫,他哪里有什么金陵通判的姑父啊,这都是为了骗财骗色自己瞎编的。

周舍也是深谙那句话,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

只不过如今李鬼遇到了李逵,他心虚的厉害,哪里还敢再和苏慕白争辩。

周舍只得佯装怒意说道。

“这位公子,你我素不相识,你如此咄咄逼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与引章情投意合,你却在这横加阻拦,真是岂有此理。”

苏慕白见状气定神闲说道。

“行了,别转移话题,说不出金陵通判的名字和相貌就直说,以为装的一脸怒火,就能蒙混过关了嘛。”

“你要是真觉得我在诬陷你,不妨事,咱们这就去余杭府衙。”

“就怕我敢去,你不敢去啊。”

“你可知道,拐骗官伎,是犯了王法的。”

“就你这酒色之徒,挨上四十大板,不死也要没半条命”

苏慕白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的周舍哑口无言。

周舍被人戳穿,心中无比恼怒,但也不敢和苏慕白纠缠,只得站起身说道。

“不知你们在胡说什么,周某自问对你们以礼相待,你们却如此对我。”

“既然这样,那这门亲事,不议也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