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无尽懊悔,后方紧吃(1 / 1)
除了对婆婆的愧疚外,最让王若弗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儿女们了。
盛家之前因为出了盛长枫的事情,已经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夫君盛弘被罢官,儿子长柏不得不离开了翰林院,外放到了沿海之地。
一旦自己再因为被栽赃收地逼死人命的事情被刑部判刑,牵连之下,那长柏还怎么能待在官位之上啊。
长柏是盛家最后的希望了,若是他都免官了,那盛家就彻底完了。
还有一直以来让自己挂念的大女儿盛华兰。
她嫁到袁家这么多年,没有过过一天舒心日子。
之前因为盛家出事,她更是跟袁家闹了矛盾。
如今自己再一出事,只怕袁家会得寸进尺,直接就要提出休妻了。
还有小女儿如兰,她尚未婚配,有自己这样被判刑的娘亲,她还能有什么好下场啊。
此时的王若弗可谓是悔得肠子都青了,自己怎么就能那么蠢,上了自己亲姐姐的当呢。
而另一边,因为提前准备充分,此时的康姨母把自己摘的很干净,已经回到府中了,只剩下王若弗一个人在刑部受审。
王若弗心里很清楚,刑部的耐心也是有限的。
之前审问之所以刑部没给自己上刑,多半也是因为婆婆帮忙打点的缘故。
但再这么下去,刑部的那些大人早晚都会没了耐心的。
到那个时候,只怕就要对自己上刑了。
王若弗暗暗下了决心,自己哪怕被上刑死在了公堂之上,也绝对不能入了自己那个禽兽姐姐的愿望,被她栽赃陷害认下这些罪行。
这不仅是为了争一口气,同时也是为盛家和自己的儿女们最后尽一份力。
自己一旦在公堂认下了这些事情,那刑部集齐了人证物证和自己的口供,就可以顺利结案。
如此一来,这些罪责就牢牢的焊死在了自己身上,再也没有了脱罪的可能性。
相反,若是自己宁死不屈的话,那么就给盛家留下了一丝翻盘的可能。
尽管翻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0和0.01就是质变。
不得不说,生死之间有大恐怖。
在刑部大牢这几天,王若弗把自己过去这几十年的经历全部在脑海之中过了一遍,她也是认识到了自己有多么的愚蠢。
王若弗复杂的心情只有她自己能深刻体会到,苏慕白是没心情去感同身受的。
对于王若弗这种脑子不灵光的人,苏慕白很难共情。
王若弗绝对就是典型的猪队友,蠢的可以说是令人发指。
若非是为了盛明兰以及自己对沿海的布置,苏慕白才懒得理她那么多呢。
毕竟这个世道,好人不会死,坏人不会死,但愚蠢的人,是一定会死的。
言归正传,在刑部审案这几日,苏慕白也没有闲着,开始研究起了怎么给贾赦父子紧紧弦。
上次王夫人设计薛家的事情,贾赦父子不可能毫不知情,但却一直是知情不报。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苏慕白之前帮着贾赦父子拿到了一半的荣国府管家权,可不是为了让贾赦父子给自己装孙子的。
在思考了一番后,苏慕白心中也是有了主意,随即便开始了给贾赦父子下套。
转过天来上午,乾清宫内,隆化帝看了看最近的奏折后,若有所思说道。
“好啊,最近内阁挺热闹,看得出来,萧钦言和林如海两个人都打出火来了,这倒是好事儿。”
一旁的夏守忠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陛下,萧大人和林大人争夺不休,内阁自然是做不到铁板一块,他们都会想办法争取陛下的支持,好东风压倒西风。”
“陛下之帝王心术,真是让奴婢叹为观止。”
“只不过马上就要入秋了,边军整军备战,应付突厥南下。”
“若是内阁再这么争夺下去,两伙儿人全都忙着党争,疏忽了大事。”
“万一边境有个闪失,那损耗的可就是我大乾的国力了。”
隆化帝听后不由得眉头一皱。
“你这条老狗还关心起军国大事来了,这也是你能看的明白的嘛。”
夏守忠见状吓得一个激灵,赶忙跪下说道。
“奴婢失言,奴婢失言,请陛下恕罪。”
隆化帝冷哼一声,冷冷的看了夏守忠一眼。
“做好自己的本分之事就行了,替朕管好司礼监与锦衣卫。”
“剩下的,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滚出去。”
夏守忠战战兢兢离开了殿中,出了一身的冷汗。
服侍隆化帝多年,夏守忠觉得最近的隆化帝越发喜怒无常,难以捉摸了。
伴君如伴虎,真是名不虚传啊。
打发走了夏守忠,隆化帝也是静静的思考了起来。
对于夏守忠的话,隆化帝心里不屑一顾。
他自信有他在,夏守忠和萧钦言不管怎么争斗,也绝对不敢把大事给疏忽了。
不过即将到来的边境大战倒是让隆化帝起了些心思。
不久之前边军便送来了军报,边境附近已经陆陆续续发现了突厥探子。
看的出来,要不了多久,突厥便要挥师南下打草谷了。
想到了苏慕白提出的全套战略后,隆化帝也是露出了一丝微笑。
也罢,就让小小的突厥再猖獗最后一年,等到了明年,便要攻守异形了。
等到彻底解决了突厥问题后,隆化帝也能够非常自豪的走到大明宫,站在太上皇面前理直气壮问一句,老登,你不是觉得我不如太子嘛。
我连突厥都能灭了,我不比太子和你这个老登强多了嘛。
一想到那一天很快就能到来,隆化帝都是有些忍不住颅内高潮了。
对于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来说,隆化帝早已到了力不从心的年纪,后宫佳丽三千,他也是常年独住在乾清宫中,终日处理政务。
除了建立功业证明自己外,再也没有让隆化帝值得上心的事情了。
只是让隆化帝没有想到的是,他自认为能够彻底掌控内阁局势,不怕下边的争斗,殊不知很多事情压根都不是单纯的威慑能够解决的。
傍晚,林家府上书房内,苏慕白与林如海正在一起议事。
苏慕白行了一礼后说道。
“岳父大人今日召小婿前来,可是有什么要事?”
林如海微微点头后笑着说道。
“慕白,这里有封信,你先看看吧。”
苏慕白随即答应了一声,拿起桌上的书信打开看了看。
在看过了书信之后,苏慕白脸上流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岳父大人,这些人的吃相有些难看了吧。”
“户部负责统筹朔方军征调粮饷,粮草军需都是从幽州并州附近几个州府就地征集的,最多也不过几百里的运输距离,他们居然敢把消耗定到了七成,只有三成的粮草运送到了前线,这可真是有些太过了。”
林如海淡然一笑后说道。
“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这又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更何况萧钦言坐上了首辅,他统领户部,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大好的机会。”
“而且他的吃相其实还不算太难看,太上皇临朝之时,曾经出过突厥长驱直入突破到中原腹地的事情。”
“当时的朔方军主帅事后被太上皇追责,一怒之下便夷灭了三族。”
“但是朔方军之所以战败,没有抵抗住突厥的兵锋,还真不是这位主帅无能。”
“而是因为户部在统筹运输粮草的时候,一群人上下其手,等到了朔方军后,十成能留下一成都是好样的了。”
“粮草短缺,军需匮乏,主帅能稳住朔方军不哗变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抵抗住如狼似虎的突厥骑兵,那是难上加难。”
苏慕白有些好奇询问道。
“那太上皇就只处置了朔方军主帅,没有追究户部的责任吗?”
林如海冷笑一声说道。
“这其中牵涉的官员勋贵,多达上百位,太上皇若是有那个魄力一查到底,就不至于拿边军主帅开刀了。”
“更不会如今待在大明宫中。”
苏慕白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岳父大人,这些话,咱们还是、还是、”
林如海听到这里也是知道自己有点情绪激动了,摆了摆手后说道。
“这些话的确是不该乱说,唉,人老了,回忆起往事总是难免感慨。”
“不说这个了,慕白,以你之见,咱们要不要去插手户部的这件事。”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如此大的利益,只怕不是萧钦言一人能吃的下的。”
“这里面牵涉的人,也不会少。”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
“若是单纯一个萧钦言,咱们怎么跟他放对都无所谓。”
“但是他拉了一大帮人,咱们贸然出头,多半是要被众人仇视。”
林如海很是感慨说道。
“我年轻时候要是有你这般,也不会收了些许磨难了,我还以为你会义愤填膺跟萧钦言不共戴天呢。”
苏慕白淡然一笑说道。
“小婿谨记岳父大人的教诲,咱们尽忠职守便是,多余的事情,不是咱们该管的。”
“咱们翁婿行事无愧于心,何必要平白得罪了那么多人呢。”
“就挣这么点俸禄,犯不上玩命。”
“而且陛下手下有那么多的耳目,难道他不知道这个事情嘛。”
“若是连陛下都不知道的话,咱们翁婿知道这些,只会让陛下疑心。”
“若是陛下知道的话,连陛下都听之任之,那咱们自然就更不必出头了。”
林如海听后露出了一丝微笑。
“能想明白这些,今后官场之上,你也吃不了什么大亏了。”
“此时陛下想来是知道,并多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萧钦言是个什么样的人,陛下不会不清楚。”
“他既然把耗子放到了米缸里,自然也就做好了让耗子偷吃的打算。”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就是不清楚陛下知道不知道,耗子的胃口这么大。”
“陛下太过在意平衡了,等闲肯定是不会把萧钦言怎么样的。”
“柯相离朝后,萧钦言统领内阁,尚且有岳父大人钳制于他。”
“可若是萧钦言被拿下来了,朝中能钳制岳父大人的人,一时半会是找不出来的。”
“只是这等于是拿着边境的安危来冒险。”
“若朔方军的后勤军需得不到充足的保障,那万一边境有失的话,陛下可就玩脱了。”
林如海气定神闲说道。
“人教人,百遍不成。”
“事儿教人,一次就行。”
“我大乾疆域万里,陛下心里装着的是九州万方,几个州府的亏,大乾吃的起。”
“这天下,终究是皇家的,不姓林,也不姓苏。”
“拿着自己的身家性命去为了别人的天下冒险,这是最划不来的。”
“我年轻的时候不明白这个道理,吃过很多亏。”
“你不可重蹈覆辙。”
听到这里,苏慕白不由得叹了口气。
“天下大权集于一人之身,无半点钳制,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伤人伤己。”
林如海喝了口茶后拍了拍苏慕白的胳膊说道。
“我这辈子,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什么。”
“也许有一天,你会有机会的。”
“但这应该也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在此之前,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太早的展露锋芒,只会早早引来瞩目,对你,对我,对整个家,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苏慕白点了点头后说道。
“小婿受教了。”
虽然说林如海的语气平和,眼神平静。
但不知为何,苏慕白总感觉林如海对于眼前的现状充满了不甘,方才那些话,林如海不像是说给自己听的,反倒是像在劝他自己一般。
在翁婿二人交谈了一番后,也是定下了事情的基调,对于户部上下其手之事,视而不见便是。
毕竟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翁婿二人何必去出头呢。
不过对于接下来的边境形势,苏慕白心里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担心。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从来不是一句空话。
朔方军在幽州并州设防,抵御高机动性的突厥骑兵,本来打的就很激烈。
若是后勤再跟不上,很难说战局会打成什么样子。
以前苏慕白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等到真的接触到这些后,心里的无力感难以言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