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别样的师生重逢(1 / 1)
“老爷,老爷,大事不好了,外边来了大队人马,把府衙给围了。”
听到外边小厮紧张的声音后,贾雨村也是不由得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儿,怎么会有人围了府衙呢,来的是什么人?”
小厮赶忙说道。
“小人也不清楚,来的是兵丁。”
贾雨村听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兵丁,也就是说来的是军队,不是暴民。
这就活见鬼了,难道江南大营那群兵痞们抽风了,要造反不成。
就在贾雨村准备暂避锋芒,躲起来观察观察情况时,府衙中已经乱了起来。
大队的兵丁簇拥着苏慕白一行人走进了府衙之中。
苏慕白面露威严之色环视众人后说道。
“众军听了,即刻将金陵府衙上下人等全数缉拿,不得走脱一人。”
“若有胆敢负隅顽抗者,就地正法。”
“诺。”
众军领命之后随即便开始在金陵府衙拿人。
府衙中虽然也养了不少差役,但是一看来的都是兵丁,一个比一个老实,乖乖的配合着兵丁们就老实蹲下了。
毕竟就领那么点俸禄,也犯不上为了大人跟这群大头兵玩命不是。
这些人一看就是冲贾雨村来的,自己这些差役何必出头呢。
就算是换个知府,自己等人不还是能够当差役嘛。
府衙里的其他官员倒是有些硬气的,厉声责问兵丁们,不过在被兵丁们来了一套正骨手法之后,一个个也很快就老实起来了。
两刻钟后,金陵府衙堂中,江南大营参将范良来到了堂中面向苏慕白行了一礼后说道。
“大人,卑职奉命缉拿金陵府衙上下,一应人等均已擒拿,请大人示下。”
苏慕白微微点头后说道。
“很好,辛苦范将军了。”
“这样,金陵府衙除贾雨村外的官员,全部都交给刑部孙大人审讯,将贾雨村带到堂中来。”
“诺。”
范良领命而去后,不多时,贾雨村便被押送到了堂中。
此时的贾雨村看着眼前的苏慕白,有些惊骇难定询问道。
“慕白,你,你这是要做什么。”
没等苏慕白说话,押送贾雨村而来的兵丁一脚便踢到了贾雨村的腿弯上,贾雨村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而后兵丁怒骂道。
“大胆,见了钦差大人非但不下跪,还敢直呼钦差大人的名讳,岂有此理。”
贾雨村养尊处优多年,手上连个油皮都没破过。
猛然间被兵丁来了一个狠的,实在是有些吃不消,疼的龇牙咧嘴。
苏慕白见状并未同情贾雨村什么,而是淡然说道。
“好了,你退下吧。”
“诺。”
兵丁离开后,苏慕白也不废话,开门见山看向贾雨村说道。
“当年在林家的时候,岳父大人便曾说过,先生虽然才能出众,但持心不正,不可交心,也无法重用。”
“若是能安心在林家做个西宾,还可安度余生。”
“倘若再入仕途,早晚必遭祸殃。”
“只是没想到这一天会来的这么快。”
“此番我南下金陵,乃是都察院上奏圣上,弹劾了先生一本。”
“圣上因此命我南下督办此案,刑部代为协理。”
“今日我这般大张旗鼓,想必先生应该明白。”
“念在当年师生情分,我可以给先生最后一个体面。”
“老老实实交代自己的问题,把你在金陵干过的事情一五一十都说了。”
“若是负隅顽抗的话,三木之下,何等手段,先生最清楚。”
贾雨村看着面色淡然的苏慕白,心中只觉得无比惊恐。
怎么会,怎么会啊,自己在金陵没干什么出格的事情,不就是按照惯例勾结官绅对付那些个泥腿子嘛,怎么这都能招来都察院的弹劾啊。
贾雨村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后,声音有些颤抖。
“大人明鉴,下官到任金陵后,虽不敢说鞠躬尽瘁,但也称得上尽心尽力。”
“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
苏慕白听后不由得摇了摇头。
“先生这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
“罢了,我提个人,石呆子,先生还有印象嘛。”
听到石呆子这个人后,贾雨村瞬间很是震惊看向苏慕白。
“你,你们是冲荣国府来的,我,我不过是遭了池鱼之殃对嘛。”
苏慕白淡然一笑后说道。
“先生就是先生,头脑依然这么清晰。”
“当然了,这也不过是给荣国府一个小小的教训而已。”
“至于先生,的确是受了池鱼之殃。”
“不过先生也并不冤枉,毕竟就先生在金陵为官的所作所为,项上人头能不能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贾雨村浑身颤抖,整个人心中无比绝望,但想了许久后,他还是摇了摇头。
“石呆子之事,是我自作主张的,与荣国府无关。”
“我的事情,我承认,不要牵连旁人。”
听到这里,苏慕白也并不意外。
毕竟贾雨村虽然惊慌,但基本的理智还是有的。
眼下贾雨村若是想求生,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硬扛着,把事情归到自己身上。
如此以来,荣国府才会想办法救贾雨村。
贾雨村如果把荣国府直接拖下水了,那荣国府也会陷入巨大的麻烦之中,到时候荣国府只会恨贾雨村入骨。
若是能把荣国府彻底打垮也就罢了,但很明显,这么一点事情,能让荣国府灰头土脸,但是想彻底搞垮荣国府,还差得远。
如此一来,等事情结束之后,就算贾雨村能保住一条命,荣国府的对付也是贾雨村扛不住的。
因此贾雨村也是十分果断做出了选择。
看到贾雨村这般抉择,苏慕白微微一笑后说道。
“怎么,先生是想看我与荣国府斗法,看看荣国府能不能保你度过这一关是吧。”
“不过若是如此的话,我只能说一句,先生太小看我了。”
“你若是不肯开口的,那我就只能命令守卫放松一下对先生的看管了。”
“荣国府什么作风,先生比我清楚。”
“先生觉得荣国府是会花大力气保你,还是说想办法让你畏罪自杀,死在牢中呢。”
苏慕白这番话一说,贾雨村瞬间破防了,十分愤怒看向苏慕白说道。
“你我好歹有一份师生情分,你不把我置于死地,心有不甘是吧。”
“就非要把我往绝路上逼,一点情面都不给嘛。”
苏慕白眼神玩味至极,打量着贾雨村说道。
“先生逼迫石呆子的时候,为何就没想过给他留一条生路呢。”
“你们无冤无仇的,为何非要把别人往绝路上逼呢。”
“在先生眼里,石呆子是个草民,不值一提。”
“能用他的命巴结一下荣国府,对于石呆子来说,也算是死得其所。”
“但先生没有想过,你自己,在更上面的眼中,也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
“能够做一个棋子,就已经是你最大的用处了。”
“人在做,天在看。”
“既然当初你迫害石呆子那般的心安理得。”
“如今自己落得这种下场,就该心服口服才对,不是嘛。”
“你、我、”
贾雨村的心中压抑至极,他看着苏慕白端坐堂中,阳光照在苏慕白的脸上,是那样的伟岸光明,更映衬的自己是如此的卑鄙阴暗。
这一切的一切,让贾雨村心中彻底燃烧起来,近乎歇斯底里。
“你凭什么这么说我,你知道我一路走来都经历了什么嘛。”
“当年我高中进士,外放任职。”
“那个时候我也是执法严明,从不贪污受贿,徇私枉法。”
“可我得到了什么,我被革职罢官了。”
“我一个堂堂的进士,林如海居然还真的想让我当一辈子的教书先生。”
“我多次请求他帮我起复,他都不肯帮忙。”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投靠荣国府。”
“你今天能坐在这里审判我,不是因为你比我有能力,若是你没有一个在内阁的岳父,你所谓的正义,在官场上根本生存不下去。”
“你会跟我一样绝望的。”
“你没有资格在这里教训我,没有,没有。”
看着贾雨村的不甘怒吼,苏慕白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其实正如贾雨村所说,他头次任职知府的时候,还真算得上是个清官。
原著中交代贾雨村之前被革职的原因是生情狡猾,擅纂礼仪,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结虎狼之属,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
但其实他被弹劾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贪酷之弊,且“恃才侮上”,导致同僚不满。
这里的“贪”并非贪污受贿,而是指他未遵守官场潜规则(如未按陋规孝敬上级或分润下属),被视为“贪婪”;“酷”则因其执法严苛、不通人情,被认定为“酷吏”。
当然了,如果单独这些的话,也很难让贾雨村被一撸到底。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贾雨村有个短处被抓住了把柄,以妾为妻。
贾雨村将婢女娇杏(甄士隐家丫鬟)扶正为妻,这是严重违反礼制的,属于擅纂礼仪的重罪。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贾雨村初次为官时还是有些愣头青气质的,不够圆滑,与官场氛围格格不入。
贾雨村为此丢了官,但也是因为如此,起初林如海觉得他这个人人品中正,不同流合污,所以才想着先把贾雨村招到府中做个西宾。
一来贾雨村学问很好,教导当时年幼的苏慕白和林黛玉绰绰有余。
二来林如海也是想观察观察,看看贾雨村是否真能一直坚守原则,经得起考验。
然而在经过之前的打击后,贾雨村变得面目全非,对上谄媚对下苛刻,不忘初心这四个字跟贾雨村不能说毫无关系,也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
在认清贾雨村的本质后,林如海也是放弃了提携培养贾雨村的想法。
但贾雨村不甘心如此,借着林家和荣国府之前来往的便利,直接就改换门庭到了荣国府。
当然了,感慨归感慨,苏慕白也并不会同情贾雨村半分。
毕竟路都是人自己走出来的,既然贾雨村选择了这条路,那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代价。
看着仍有些癫狂的贾雨村,苏慕白气定神闲说道。
“说完了嘛,说完了的话,我们来聊聊之前的话题吧。”
“先生是要配合我,还是要赌一赌荣国府的人性呢。”
“我都无所谓的,另外我再提醒先生一下。”
“我手里掌握的,可不止石呆子这一件事。”
“先生在金陵这么长时间,帮着王家、贾家没少祸害金陵百姓。”
“我与刑部的官员半个月前就来到了金陵,暗查结束之后才找上先生的。”
听到这里,贾雨村心中更加绝望了。
自己这个学生,真是恨自己不死啊,事情居然做的这般缜密。
贾雨村咬牙切齿说道。
“好好好,你可真是我的好学生,把我往死里整是吧。”
“既然我说也是死,不说也是死。”
“那我为何要顺了你的心意呢,你想对付荣国府,做梦,你等着无功而返吧,我不会让你如愿的。”
苏慕白意味深长看了贾雨村一眼后说道。
“先生可要想想自己的家人啊,你肯定是没什么好下场了,但你的妻儿呢,你就不为她们考虑考虑嘛。”
“犯官家眷什么下场,先生应该知道吧。”
“先生也不想自己的小娇妻被没入教坊司吧。”
“我是这次钦案的督办,对于犯官家眷的处置,我有最终处理权。”
“先生是打算拿着家眷跟我置气嘛。”
“如果是的话,我乐意成全。”
“你,你,你卑鄙。”
贾雨村气的语无伦次,脸都要涨红了。
苏慕白淡然一笑后说道。
“都是先生教的好。”
对于贾雨村的无能狂怒,苏慕白自然也不会放在心上。
至于说拿着家眷威胁贾雨村,苏慕白更是心安理得。
也许有人会说家眷是无辜的,苏慕白这么做太下作了。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贾雨村的家眷之所以生活的光鲜亮丽,都是靠着贾雨村贪墨而来的银两,是不知多少个如同石呆子一般无辜的家庭破碎换来的。
既然贾雨村的家眷享受了这些,那自然也要承受与之而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