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荣国府困扰(1 / 1)
听了贾琏这番话,贾赦也是彻底没脾气了。
没办法,县官不如现管啊。
别看苏慕白职级不高,只是一个从五品的翰林侍读。
而贾赦则是有个世袭一等将军的爵位,约相当于侯爵,论起品级算是超品。
但两者的职务含权量却是大相径庭。
贾赦这个爵位,只是一个空头爵位,身上没有任何实权。
反观苏慕白,虽然只是从五品,但作为天子近臣,深受隆化帝信任的谋臣,苏慕白的权力某些时候是十分惊人的。
就比如说这次苏慕白南下吧,贾雨村是金陵知府,正四品的官员。
可是呢,面对苏慕白的攻势,他连一个回合都抗不过去,直接被摧枯拉朽击溃了。
苏慕白的权力范围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隆化帝的意志体现。
罢了,光棍不吃眼前亏,蒜鸟蒜鸟,自己是搞不赢苏慕白的,认怂不丢人。
在一番阿Q式的精神鼓舞之后,贾赦也是接受了这个事实,随即开始给苏慕白写信了,措词语气简直可以用谄媚来形容了。
还别说,在适应了这样的生态位后,贾赦写这封信写的是十分顺手,片刻之后洋洋洒洒一封信便写完了。
在命人加急将信送了出去后,贾赦父子的讨论告一段落。
不过贾赦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完,很快王熙凤又火上房一般找上了贾琏。
看着王熙凤一副焦急模样,贾琏面带讥讽说道。
“呦,你还会有求我的时候呢,还真是罕见啊。”
“你凤辣子在荣国府素来雷厉风行,除了老太太和二婶,你会把谁放在眼里啊。”
“怎么还想起求我来了呢,我就一个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哪里能帮得上你什么忙啊。”
王熙凤眼看着贾琏对自己又讽刺又挖苦,心里这叫一个气啊。
若是换做平时,她肯定是毫不示弱就怼回去了。
但是眼下这个时候,实在是形势比人强,由不得她不低头。
苏慕白在金陵查案,虽然主要是针对贾雨村,但是拔出萝卜带出泥,王家和贾家的人都被查了不少。
王家王子腾这一脉基本都迁到了京师,留在金陵的,则是王熙凤父亲这一支。
王熙凤的大哥王仁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没少打着王熙凤的招牌在金陵狐假虎威。
贾雨村也知道王熙凤这个少奶奶在荣国府颇有权势,因此对王仁很多违法乱纪之事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一次贾雨村倒台,王仁的事情也被翻出来不少,直接便被抓进了金陵府衙。
王熙凤的大嫂这下慌了神,赶忙便给王熙凤来信,求着王熙凤帮忙救救王仁。
王熙凤收到消息之后人都麻了。
这案子落到谁的手中,王熙凤都有把握去斡旋一番,唯独苏慕白,让王熙凤感到十分棘手。
苏慕白和荣国府的矛盾荣国府上下都心知肚明,王夫人对苏慕白可谓是恨之入骨。
王熙凤很清楚,自己跟苏慕白是搭不上话的,指望着通过王夫人和贾老太太更是痴心妄想。
思来想去,王熙凤也只有找上贾琏了。
毕竟贾琏跟苏慕白还能说得上话,也许能帮着斡旋一番。
王熙凤也想到了贾琏会奚落自己一番,毕竟两人夫妻感情极差,说貌合神离也不为过。
但王熙凤也没想到,贾琏居然会如此不顾夫妻情面,这般挖苦自己。
心里恼火归心里恼火,但王熙凤也只能是忍着这份委屈看向贾琏说道。
“夫君说的哪里话,夫君才是一家之主,妾身再怎么样,不还得靠着夫君生活啊。”
眼看着王熙凤这幅伏低做小的样子,贾琏心里不由得一阵快意。
平日里王熙凤仗着是王夫人的侄女,又得贾老太太信任,管理着许多荣国府的事务,颇有权势。
就连贾琏这个丈夫,很多时候都得为了银子看王熙凤的脸色。
包括王熙凤的婆婆邢夫人,也对王熙凤和二房走得这么近心存不满,却又忌惮王熙凤的权势,只敢暗刺刺的给王熙凤几句软刀子,不敢正面跟王熙凤发生冲突。
如今看着素日强势无比的王熙凤这般模样,贾琏也是想起了那句话,这才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
不过贾琏略微想了想后,大概也明白了王熙凤如此伏低做小的原因,索性十分开诚布公说道。
“行了,你也别装这幅模样了,你心里不舒服,我看着也别扭。”
“你这般姿态,不用说我也知道,肯定是为了你娘家人对吧。”
“我就直说了吧,我帮不上什么忙。”
王熙凤听后很是狐疑。
“夫君这话什么意思,谁不知道阖府上下,就夫君跟苏慕白有些交情,能说得上话。”
贾琏摆了摆手说道。
“人家是什么人物,我又算什么东西。”
“我知道,肯定是这次贾雨村被查,牵连到了你王家。”
“但除了王家,这次贾家金陵十二房的族人也有许多都受到了牵连,被抓进了金陵府衙大牢。”
“更别提贾雨村跟咱们府里很多来往了,府里自顾不暇,连自家人能不能保住都犹未可知呢。”
“再说了,你那个哥哥什么德行,你自己心里清楚。”
“就他那副贪得无厌的模样,说不定在金陵刮地皮刮成什么样子呢。”
“这种被立成典型的人,苏慕白肯定是不会轻易放手的。”
“他是王家的人,总不可能让荣国府大出血去救他吧。”
“你还是去求求你二叔吧,看他有什么办法。”
一听贾琏这般说,王熙凤很是愤慨说道。
“你,你真要见死不救是吧。”
贾琏淡然说道。
“不是见死不救,是无能为力。”
“另外我提醒你一句,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你既然嫁到我荣国府了,就得为荣国府考虑。”
“眼下荣国府还是一团乱麻呢,你若是一门心思想着娘家,不念夫家,回来老太太问起来了,你自己掂量掂量吧。”
“我还有事要办,你自己看着办。”
贾琏说完起身离去,留下王熙凤在房中整个人气的面色铁青。
怎么办,怎么办呢,难道真要眼睁睁看着大哥被苏慕白按律处置嘛。
大哥的问题那么严重,一个搞不好,可就要挨上一刀了。
王熙凤这边措手不及,王夫人和贾老太太也是面露愁色。
金陵贾家送来的求救信贾赦已经收到了,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自然也是收到了。
可是该怎么办,让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左右为难。
王夫人很是懊恼说道。
“真是可恶啊,为什么偏偏是这个时候啊,母亲已经求得了太上皇恩准,眼看着元春晋升妃嫔有望。”
“苏慕白居然在这个时候把金陵搞得一塌糊涂,贾雨村被查,连带着贾王两家那么多族人都被牵连其中。”
“陛下本就对元春之事有些抵触,此事若是不尽快处置,万一越闹越大,被陛下找到了理由借题发挥,把元春的事情给搅黄了,那咱们荣国府的损失就太大了啊。”
贾老太太脸上也是愁云密布。
“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事情,这次入宫,你公爹与太上皇的最后一丝情分也用尽了。”
“太上皇开了金口,原本此事已经板上钉钉了。”
“陛下那边犹豫,也无非是表现姿态罢了。”
“怎么就那么寸呢,出了这种事。”
“还偏偏是苏慕白督办此案,真是可恶。”
王夫人叹了口气后说道。
“母亲,事已至此,再说其他也是无济于事了。”
“您看咱们该怎么办才好呢,那么多族人还等着回信呢。”
“府里在江南产业不少,都是金陵的族人负责打理的。”
“这次咱们若是置之不理,怕是人心一散,今后主脉再想带着他们,就千难万难了。”
贾老太太摆了摆手后说道。
“现在的问题不是想不想管,而是根本就管不了。”
“苏慕白负责督办此案,下面还有刑部的官员。”
“就算是咱们想方设法通过敏儿去求情,他一句刑部具体负责,他只是督办,想搪塞咱们简直不要太简单。”
“更何况敏儿会不会开口帮忙,都是个未知数。”
“最重要的是,绝不能让此事影响到元春,否则的话,咱们先前投入的那么多心血,便都要前功尽弃了。”
“既然救不了这群人,那就一定要让他们的牺牲有作用了。”
“这样,喊老大来,让他写一份奏折,就说荣国府约束族人不利,使其为祸地方,请陛下降罪。”
王夫人犹豫了一下后说道。
“母亲,这、”
没等王夫人说完,贾老太太斩钉截铁说道。
“这什么啊,必须这么办了。”
“否则的话,一切都难以收拾了。”
“元春晋升妃嫔的事情,是我荣国府的头等大事,一切都要围绕此事展开。”
“万幸府里跟贾雨村没有太深的联系,他也没帮咱们干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只要做好切割,不给陛下借口,那元春的事情希望还是非常大的。”
“太上皇金口玉言,陛下也不会不给面子。”
贾老太太一言而决,给这件事情定下了基调。
乾清宫内,隆化帝此时也收到了苏慕白从金陵送来的奏折,奏折之中详细的阐述了一番贾雨村罪行,并写明了金陵的官员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十有八九都有问题,请隆化帝命吏部派人前来维持金陵政务秩序,确保金陵事务正常运转。
在看完了苏慕白的奏折后,隆化帝轻捻胡须后笑了笑说道。
“这个苏慕白,当真是个干才,去金陵不过半个多月时间,把金陵的天都给捅了个窟窿。”
一旁的夏守忠附和着说道。
“苏侍读锐意进取,这不正是陛下喜欢他的原因嘛。”
“若是换做旁的老油条,到了地方多半也是打太极,很难有这般成效。”
“不过陛下,太上皇那边的戴公公前不久才来了乾清宫一趟,提了提荣国府嫡女的事情。”
“紧接着金陵便出了这么大事,万一太上皇有所误解,觉得陛下是故意为之,只怕陛下和太上皇之间,又要生出间隙了。”
听到这里,隆化帝也是略显无奈之色。
“朕也没有想到,父皇对荣国府执念如此之中。”
“代善公纵然是文韬武略,但毕竟已经故去多年了。”
“父皇居然能为了这么一点情怀,如此帮助荣国府。”
“这也是和金陵之事赶巧了,父皇不会不明白,但心里不满肯定也是有的。”
“这件事是得想个两全其美之法,免得父皇生气,又要闹起来。”
看着隆化帝一副头大的样子,夏守忠也是颇为有些感慨。
九五之尊又如何,不也一样有力所不能及之处嘛,难,难啊。
夏守忠思考了一番后说道。
“陛下,莫不如这样吧,直接命苏侍读押送贾雨村返京,贾王两家的族人,就留给刑部派去的官员处理。”
“等苏侍读回京之后,再一起商议一下此事该如何处理。”
“苏侍读鬼点子多,也许就能有两全其美之法呢。”
隆化帝听后也是点了点头。
“这小子鬼点子是多,那就这么办吧,反正金陵的事情也只是收尾而已。”
“另外派吏部拟定官员名单尽快前往金陵上任吧。”
“金陵不能乱。”
“奴婢遵旨。”
就在京师因为金陵之乱挠头不已的时候,金陵薛家别院内,苏慕白正在别院堂中看着感人一幕。
在经过数日奔波之后,苏慕白的手下成功将甄英莲的母亲封氏寻找到了,带到了金陵,让甄英莲母女团聚。
此时的母女二人经过十余年的时光后再次重逢,甄英莲看着鬓边苍白老态尽显的母亲,不由得泪流满面。
封氏看着眼前长大成人的女儿,眉眼之间隐隐有幼年的模样,眉心更是有一个胭脂印记,也是确认了女儿的身份。
封氏抱住了女儿后,母女二人放声大哭,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说实话,甄士隐与封氏这两口子过得实在是坎坷,女儿甄英莲五岁被拐后,两口子四下寻找女儿不见踪影,肝肠寸断。
屋漏偏逢连夜雨,甄家的祖宅又起了大火,大半的身家都被一把大火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