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失手了(1 / 1)
眼看着夏守忠支支吾吾,着急的满头大汗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隆化帝气恼之下怒骂道。
“你哑巴了,朕每年拨给锦衣卫如此之多的粮饷,你就是这么回报朕的嘛。”
“司礼监统管锦衣卫,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你这个司礼监掌印太监责无旁贷。”
夏守忠听后心里这个委屈啊,但也不敢解释。
毕竟皇帝是不会错的,也不能错,错的只能是他们这些下边的人。
夏守忠扑通一声跪下后说道。
“奴婢无能,请陛下降罪责罚。”
隆化帝很是恼火说道。
“责罚,责罚你有什么用,责罚你能让此次遭受重创的朔方军恢复元气嘛。”
“责罚你能让幽州恢复到以前的安定嘛。”
“你现在即刻去查,让锦衣卫给朕仔细的查,看看到底有哪些蛀虫在军需之中动了手脚。”
夏守忠犹豫了一下后询问道。
“陛下,是一查到底,还是,还是、”
隆化帝很是不满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在这里纠结呢,给朕一查到底。”
“奴婢遵命。”
夏守忠听后来了精神,只要别束缚手脚,那锦衣卫能干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然而正当夏守忠准备出去大展拳脚之时,隆化帝略一犹豫后说道。
“等等。”
夏守忠楞了一下,有些不解询问道。
“陛下还有什么吩咐。”
隆化帝叹了口气后道。
“查清楚之后,先把名单交给朕,朕过目之后,再做定夺。”
一听这话,夏守忠心都凉了半截,坏了,又开始了。
前线都打成这样了,朔方军的将士浴血奋战,朝廷却连军需都无法及时供应。
事到如今,陛下居然还在纠结犹豫,要继续搞平衡那一套,实在是太过离谱了。
但上命如此,夏守忠也不敢多说什么,行了一礼后道。
“奴婢明白,请陛下放心。”
夏守忠这边安排锦衣卫前去查探军需之时,另一边,隆化帝又召萧钦言入宫,开始继续统筹军需运送之事。
当然了,隆化帝也是没给萧钦言什么好脸色,拿着朔方军前线送来的军报直接摔在了萧钦言脸上。
萧钦言见状也是吓了一大跳,这才知道自己下边的人胆子有多大。
他三令五申下边的人已经吃了第一批军需物资,不能再对第二批军需物资下手,否则会影响前线战事。
但奈何老鼠跑到了米缸里,哪里有不偷吃的道理呢。
也就是这次朔方军拼尽全力打退了突厥。
倘若是幽州城破,突厥从幽州长驱直入进入中原腹地,那隆化帝就是再喜欢搞平衡,这次也必然要拿萧钦言的人头祭旗了。
一想到这里,萧钦言只觉得自己浑身汗毛炸立,冷汗流个不停。
这群猪队友啊,险些就把老子给害死了。
隆化帝此时目光锐利看向萧钦言说道。
“萧相,朝廷前后两次向朔方军运送军需,粮饷军需加在一起,足有千万两之巨。”
“但前线居然还是物资紧缺,军需匮乏。”
“你说说看,到底是朔方军的问题,还是负责采购运送军需的问题。”
“难道说真应了那句话,前方吃紧,后方紧吃是吧。”
萧钦言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道。
“回陛下,朔方军内应当,应当是没有问题的,眼下边境正在激战,他们肯定不敢胡来。”
“至于,至于说军需采购运送过程之中存不存在贪腐,还需彻查。”
隆化帝淡然说道。
“朕已经命锦衣卫彻查此事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今日朕召你前来,为的是商议继续给朔方军运输军需一事。”
“幽州一战朔方军打的很苦,但他们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朕不能让浴血奋战的将士们饿着肚子,赤手空拳跟突厥军血战。”
“但国库和内库的钱粮,都是有定数的,朕已经做好了计划。”
“朕给你三天时间,再筹措五百万两银子军需粮饷加急送到幽州。”
“记住,朕说的是除了消耗外实打实能送到朔方军手中五百万两银子的军需粮饷。”
“若是能办到,朕就既往不咎,倘若不成,内阁首辅,能者居之,朕会换一个有足够能力的内阁首辅来负责此事。”
萧钦言听后战战兢兢,赶忙行了一礼后说道。
“臣明白,请陛下放心,臣肝脑涂地,也绝不会误了朔方军的事情。”
隆化帝摆了摆手后说道。
“下去吧。”
“喏。”
走出乾清宫的这一刻,一阵微风吹来,萧钦言只觉得通体彻骨寒冷席卷全身。
就在殿中待了片刻,萧钦言的内衫已经被冷汗浸湿了。
方才萧钦言便在鬼门关前走了一个来回。
在努力平复了心情之后,萧钦言也是赶忙把自己麾下派系的官员召集了起来。
隆化帝方才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这是要逼着萧钦言对自己派系的官员狠狠来上一刀了。
五百万两银子的军需再加上消耗,他们少说也得凑出九百万两到一千万两银子,才能完成隆化帝的安排。
萧钦言可以肯定,自己这么搞一下,绝对会搞得自己派系人心惶惶,质疑自己。
毕竟前两次军需加在一起,他们捞了大概二三百万两银子,剩下的刨除消耗外,的确是送到了前线一些物资。
若是真的朔方军半点物资都收不到,那幽州就不是被撕开口子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被突厥横推了。
如今他们把捞到的好处都退回去还不行,还要额外再出两倍的血,这必然会闹得沸反盈天。
但萧钦言此时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自己还在内阁首辅的位子上,那总有机会捞回来,但若是自己被陛下抛弃了,那一切都全完了。
萧钦言下定了决心,如果这次还有人不识时务,要跟自己对着干,那这些人已经不是一般的官员了,必须要重拳出击,抄家灭门套餐安排一波。
萧钦言这边忙着开会,另一边,文渊阁内,苏慕白正与林如海一起商议着事情。
文渊阁位于文华殿旁,乃是朝廷中枢内阁的办公地点。
此时林如海的值房内,林如海将面前的军报递给了苏慕白后说道。
“慕白,咱们担心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由于军需短缺,幽州险些被突厥攻陷。”
“朔方军死战不休,虽然打退了突厥,但伤亡惨重。”
“这是朔方军送来的军报,你看看吧。”
苏慕白接过军报仔细查看后,不由得感慨说道。
“咱们这位陛下啊,玩弄权术的手段是有的,但是军国大事,岂可儿戏。”
“这次陛下搞平衡算是搞砸了,萧钦言这次估计要栽一个大跟头。”
“就是可惜朔方军了,那么多骁勇善战的边军士卒,牺牲在了一场本来完全可以避免的血战之中。”
林如海叹了口气后道。
“陛下如何,不是我等臣子可以非议的。”
“但如今看来,你的平突厥策,恐怕多半也要受到影响了。”
“朔方军这次幽州之战伤亡惨重,直接影响到了后边的战事格局。”
苏慕白略一思考后说道。
“如今已经是九月中旬了,按照往年惯例,十月初突厥军队便会撤离返回草原猫冬了。”
“万幸此次幽州守住了,否则的话,突厥据城而守,那我的平突厥策才算是真正破产了。”
“眼下朔方军伤亡是大了些,不过明年的计划主要还是以轻骑兵轻装作战为主,人数在精不在多。”
“有个两三万人的规模,就已经足够了。”
“至于说粮食采购的话,薛家这边幽州并州的商路全部打通了。”
“运输路线也已经确认。”
“我已经想好了,稍后便去向陛下进策,让薛家以皇商的名义负责采购运送供应战马的军需。”
“粮草的护送,交给朔方军来负责。”
“如此一来,确保冬季战马体力耐力的计划应当不成问题。”
“至于剩下的,便是明年开春之后进入突厥草原部落的向导人选问题了。”
“苏烈将军那边肯定能找到合适的人选,这一点无需担忧。”
听到这里,林如海微微点头道。
“也罢,既然你胸有成竹,那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切记,谋定而后动,三思而后行。”
“咱们这位陛下,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是一贯作风。”
“忠顺亲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要引以为戒。”
林如海提起的忠顺亲王,便是隆化帝的胞弟。
当初兵谏之时,隆化帝和忠顺亲王一起起兵,忠顺亲王作为隆化帝的急先锋,率领着禁军猛打猛冲,舍生忘死。
但事成之后,忠顺亲王非但没得到什么礼遇,相反,被褫夺了兵权和实权,整日里只能在府中待着,不敢结交什么武将文官。
生怕有哪点不注意,便惹来隆化帝的忌惮。
当然了,这种话,林如海也就只可能对苏慕白说,换做旁人,那是想都别想。
苏慕白对此自然是深以为然。
“岳父大人放心。”
林如海摆了摆手后说道。
“在内阁的时候,称官职得当。”
“明白,林相。”
在继续和林如海交流了一会儿后,苏慕白离开了文渊阁,直奔乾清宫去了。
不久后,乾清宫内,隆化帝在臭骂了萧钦言一番后,整个人也是心烦意乱,看着桌上的奏折也懒得批阅。
就在此时,侍卫来到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陛下,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苏大人求见陛下。”
当听到苏慕白来了,隆化帝微微点头后说道。
“传他进来吧。”
“喏。”
不多说,苏慕白来到了殿中行了一礼后说道。
“微臣苏慕白,见过陛下。”
隆化帝温和一笑说道。
“苏卿来了,免礼吧。”
“谢陛下。”
随后苏慕白站直身子,看了隆化帝一眼后说道。
“陛下看起来似乎有些心烦意乱,不如臣陪着陛下到御花园转一转,权当为陛下散心如何。”
隆化帝略一思考后说道。
“也罢,静极思动,那就去看看吧。”
随后侍卫们簇拥着苏慕白和隆化帝便往御花园去了。
九月已至深秋时节,秋色肃杀,大多数草木花朵都到了凋零的季节。
不过作为宫廷的御花园,自然是搜集各地名花,一年四季都有鲜花盛开。
此时君臣二人漫步菊花园中,观赏秋菊,倒也别有一番景色。
看了看漫天遍野的菊花后,隆化帝心思也是舒缓了些。
在犹豫了一番后,隆化帝看向苏慕白说道。
“苏卿,你说朕对于军需供应的处理上,是不是有所瑕疵啊。”
苏慕白很是坚定说道。
“陛下说的哪里话,陛下英明神武,岂会行差就错。”
“分明是下面的官员们胆大包天,阳奉阴违而已。”
隆化帝听后点了点头。
其实刚才那句话一出口隆化帝就后悔了,作为一个皇帝,自己怎么可以这么说呢。
但好在苏慕白也不是那种顺杆就爬的人,直接就结束了这个话题。
隆化帝略一思考后接着说道。
“话虽如此,但此次军需供应,终究还是让前线险些溃败。”
“传统户部采购之事,由此看来还是弊端颇多,极易滋生贪腐之事。”
“以卿之见,可有什么解决的策略嘛。”
苏慕白听后也是不由得犹豫了起来。
开玩笑,谁不知道后勤采购是滋生贪腐的天然温床啊,自己是人,又不是神。
再说了,就算是神,也不可能扼杀掉人的贪婪本性。
苏慕白很是坦诚说道。
“陛下,想完全杜绝贪腐之事,那是不现实的。”
“我们能做的,无非是制定规章制度,尽可能的减少贪腐的情况发生。”
“今日臣前来求见陛下,便是为了明年开春平突厥策计划实施之事。”
一听这话,隆化帝头都有些大了。
“苏卿,军报想必你也知道了,朔方军在幽州打了一场血战,虽然守住了幽州,但伤亡也异常惨重。”
“再加上户部这边这次也出了不小的纰漏,连供应前线的物资都匮乏如此。”
“想在冬天耗费大量粮食保证战马体力耐力,怕是更难了。”
“照这个情况来看,明年开春能否出塞执行计划,都犹未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