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9章 一〇二七章 断粮毒计(1 / 1)

加入書籤

秋风萧瑟,洞庭湖面烟波浩渺,芦苇连天,隐隐透出杀机。湖心水寨,旌旗猎猎,大楚义军连环舟阵如铁壁横亘,火光映水,枪炮声不时划破夜幕。湖外,伪秦军营垒连绵,火把如龙,自湘潭至岳阳,绵延数十里,与西侧岳家军的忠字旗遥相呼应。

伪秦镇西侯郦琼立于湘潭南岸土丘,披一袭玄色披风,目光阴鸷,凝视湖中大楚水寨。他身旁安南侯王德低声道:「我军半年攻潭州,折兵五万,火器虽精,奈何杨幺水寨坚不可摧,车船往来如风,湖贼火枪手伏于芦苇,百步外可穿我军铁甲。」王德顿了顿,指着远处湖面一叶扁舟,「更可恨者,荆南商贾日夜运粮,童叟无欺,杨幺军粮草无缺,民心愈固!」

郦琼冷哼,手中马鞭指向湖东:「杨幺那厮,蛊惑湖民,均田分财,佃户渔夫皆呼其‘宋公明再世’,我军若强攻,恐逼百万流民为匪!」他转头望向西侧岳家军营垒,忠字旗在风中翻卷,「岳鹏举坐镇江陵,火器新成,燧发枪百步穿杨,尚不敢轻动。吾等若再无功,秦王怪罪,恐性命不保。」

半年以来,伪秦军奉金国「镶绿旗」番号,实为蜀宋鹰犬,受赵构密旨与岳飞联手围剿大楚。然杨幺义军依托洞庭湖天险,车船灵活,火器初成,虽甲胄不全,士气高昂,屡破伪秦攻势。伪秦三眼铳虽优于宋军旧式突火枪,然射速慢、易炸膛,难敌大楚水战优势。岳家军封锁湖西与湖北,伪秦负责湖东与湖南,欲断杨幺粮道,奈何商贾补给川流不息,封锁徒劳。

郦琼眯眼,沉声道:「杨幺得民心,商贾不惧战乱,源源运米入湖。此路不断,洞庭难下。」他忽冷笑,袖中抽出一卷密图,摊于石桌,图上标注洞庭湖东商路与明国方向水道交汇处,「若杨幺失信于商贾,民心必乱!」

王德一怔,低声道:「莫非……?」

郦琼手指图上一处渡口,阴声道:「此处名‘芦花渡’,商贾船队必经。我军可假扮伪楚贼军,夜袭粮船,屠商贾,留数人逃生,散布杨幺劫粮之名。商贾畏惧,粮道自断!」

王德倒吸一口凉气:「此计毒矣!若败露,恐损我军声誉,岳太尉必不允!」

郦琼冷笑:「岳鹏举那呆子焉肯行此诡计?然朝廷旨意,百日不功,军法论处!若不速破杨幺,大秦精兵尽丧洞庭,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他顿了顿,目光如刀,「此计不告岳飞,吾自担之。」

洞庭湖的夜,总是来得格外突然。

郦琼站在湘潭南岸的土丘上,玄色披风被湖风吹得猎猎作响。远处,大楚义军的水寨灯火如豆,在浩渺的湖面上星星点点地排列着,宛如一条盘踞的蛟龙。他眯起眼睛,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的刀柄。

「侯爷,已经三更了。」副将黄崇低声提醒,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郦琼没有回头,只是冷冷地问道:「派出去的探子回来了吗?」

「回侯爷,还没有。」黄崇犹豫了一下,「不过...岳家军那边似乎已经察觉我们的行动迟缓,今早又派使者来催促了。」

郦琼的嘴角抽动了一下。岳飞的使者?不过是来羞辱他的罢了。自从半年前奉命围剿杨幺义军,他的十三万镶绿旗折损近半,却连洞庭湖的水寨都没能攻破一座。蜀宋朝廷的密旨越来越严厉,金国那边也频频施压。

「杨幺...」他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个名字,仿佛要将它嚼碎在齿间。

湖面上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划桨声,郦琼猛地转头。黑暗中,一艘小船悄然靠岸,几个黑影敏捷地跳上岸来。

「报!」为首的探子单膝跪地,「卑职已探明,明日午时,沈家商队将从芦花渡经过,运载粮食二十船,火药五船。」

郦琼的眼睛亮了起来。沈家商队,又是他们!这半年来,正是这些不知死活的商贾,一次次突破封锁,为杨幺的叛军输送粮草军械,让他们得以在湖中苟延残喘。

「好,很好。」郦琼的脸上浮现出一丝阴冷的笑意,「黄崇,召集亲兵营,本侯有要事相商。」

黄崇心头一紧,但不敢违抗,连忙转身去安排。

郦琼独自站在土丘上,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北岸岳家军营寨。忠字旗在夜风中飘扬,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他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杨幺,这次本侯要让你尝尝众叛亲离的滋味。」

洞庭湖心,大楚义军君山主寨,杨幺站在船头,望着东方渐白的天色。他身材高大,面容刚毅,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仿佛能看透这湖上的每一丝波澜。身上的皮甲已经有些旧了,但依然整洁干净,腰间挂着一柄造型奇特的长刀。

「天王,您又一夜未眠?」

身后传来温和的声音。杨幺回头,看到军师火须翁黄诚正拄着拐杖走来。这位年过五旬的老者是大楚义军的智囊,也是杨幺最信任的人之一。

「黄叔。」杨幺微微点头,「伪秦军最近调动频繁,我总觉得他们又在谋划什么。」

黄诚走到杨幺身旁,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湖东方向:「郦琼此人阴险狡诈,久攻不下,必然会想些下作手段。」

杨幺沉默片刻,忽然问道:「沈家的商队什么时候到?」

「明日午时应该能到芦花渡。」黄诚看了杨幺一眼,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这次青菱姑娘亲自押运,据说带了不少火器和药材。」

听到「青菱」二字,杨幺的表情微微松动,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太危险了。伪秦军最近加强了湖东的巡逻,她不该亲自来。」

黄诚轻笑道:「那丫头性子倔,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了,她哪次不是亲自押运?」

杨幺没有接话,只是转身走向船舱:「召集各寨首领,我要重新部署防御。」

黄诚看着杨幺的背影,轻轻叹了口气。这半年来,杨幺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义军的事业中,很少提及私事。但作为看着他长大的长辈,黄诚很清楚,那位沈家大小姐在杨幺心中的分量。

芦花渡,洞庭湖东岸最重要的商路枢纽。

沈青菱站在船头,一袭青衣在晨风中飘扬。她约莫二十出头,面容清丽,眉宇间却透着一股不让须眉的英气。身后,二十五艘商船排成长队,缓缓驶入洞庭湖水域。

「小姐,前面就是芦花渡了。」老船工提醒道,「最近镶绿狗头旗在这一带活动频繁,我们要小心些。」

沈青菱点点头,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左轮手铳。这是杨幺去年送给她的,说是明国的稀罕物。

「让大家保持警惕,但不要惊慌。」她回头对身后的船队喊道,「我们沈家商行与洞庭湖做生意不是一天两天了,伪秦军不敢轻举妄动。」

话虽如此,沈青菱的心却提了起来。这次运送的物资对义军至关重要,不仅有粮食,还有明海商会秘密提供的火器和药材。如果出了差错...

她摇摇头,甩开这些不安的念头。自从两年前在岳州城外被杨幺所救,她就决心用沈家的商业网络支持义军的事业。父亲沈千山起初极力反对,但在看到义军真正为百姓谋利的作为后,也渐渐默许了。

「杨大哥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沈青菱望着湖心方向,轻声自语。

上次见面还是三个月前,那时杨幺为了救一队被伪秦军围困的渔民,亲自率船队出击,虽然成功解围,但肩头中了一箭。沈青菱得知后,连夜带着大夫赶去水寨,为此差点与巡逻的岳家军遭遇。

「小姐!」一声惊呼打断了她的思绪,「前方有船影!」

沈青菱立刻警觉起来,顺着船工指的方向望去。果然,芦苇荡中隐约可见几艘小船的影子,正快速向他们靠近。

「准备防御!」她厉声喝道,同时拔出了短铳。

船上的护卫们立刻行动起来,火枪手占据有利位置,水手们则准备好桨橹,随时准备改变航向。

沈青菱眯起眼睛,试图看清来船的旗帜。随着距离拉近,她的心突然沉了下去——那些船上挂着的,赫然是大楚义军的圣火红旗!

「等等!」她抬手制止了准备开火的护卫,「是自己人!」

但就在她话音刚落的一瞬间,对面船上的「义军」突然举起了火铳。

「趴下!」沈青菱大喊,但已经晚了。

震耳欲聋的枪声划破了湖面的宁静,铅弹如雨点般倾泻而来。沈青菱感到左臂一阵剧痛,温热的液体立刻浸透了衣袖。她咬牙稳住身形,举铳还击。

「不是义军!是伪秦军假扮的!」她厉声喊道,「保护货船!」

湖面上顿时乱作一团。商队的护卫们虽然勇敢还击,但对方显然有备而来,火力凶猛。更可怕的是,那些袭击者开始跳帮登船,见人就杀。

沈青菱看到一名「义军」打扮的士兵挥刀砍向一名年轻的水手,她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那人应声倒下。但更多的敌人正在逼近。

「小姐!我们必须撤!」老船工拉着她的衣袖喊道。

沈青菱环顾四周,已经有五艘货船起火,其余船只也在遭受攻击。她咬紧牙关,做出了痛苦的决定:「发信号,所有船只分散突围!能走一艘是一艘!」

随着信号弹升空,商队船只开始四散撤离。沈青菱所在的指挥船在护卫船的掩护下,艰难地冲出包围。她站在船尾,看着那些燃烧的货船和漂浮在湖面上的尸体,心如刀绞。

这不是普通的劫掠。那些袭击者明明可以抢夺货物,却故意杀人毁船。而且他们为什么要假扮义军?

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闪过沈青菱的脑海——这不是为了货物,而是为了破坏义军与商贾之间的信任!

「掉头!」她突然命令道。

「小姐?」船工们震惊地看着她。

「我们必须立刻去水寨警告杨大哥!」沈青菱捂着受伤的手臂,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郦琼这是要离间我们和大楚义军的关系!如果其他商贾以为杨大哥派人劫商队,谁还敢给我们运送物资?」

船工们面面相觑,但看到沈青菱决绝的表情,还是调转了船头,向着湖心水寨的方向疾驰而去。

湘潭伪秦军大营,郦琼站在帐外,看着湖面上隐约的火光,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侯爷,计划成功了。」黄崇快步走来,低声道,「沈家商队遭遇重创,我们故意放走了几艘船,他们会把'义军袭击商队'的消息传遍荆南。」

郦琼点点头:「伤亡如何?」

「我方损失十七人,都是死士,不会泄露身份。」黄崇犹豫了一下,「不过...沈家大小姐似乎逃走了。」

郦琼的笑容僵在脸上:「那个与杨幺关系密切的明国商会元老之女?」

黄崇紧张地点点头:「她乘坐的船突围了,看方向...可能是去水寨了。」

郦琼沉默片刻,突然冷笑一声:「无妨。就算她去爆料,其他商贾也不会相信。人心就是这样,一旦种下怀疑的种子,很快就会生根发芽。」

他转身走向大帐,声音冰冷:「传令下去,加强湖东巡逻,任何试图接近洞庭湖的商船,一律以贼军名义扣押。本侯要让杨幺的粮道彻底断绝!」

黄崇领命而去。郦琼站在帐内,望着墙上悬挂的洞庭湖地图,手指重重地点在芦花渡的位置。

「杨幺,你以为有百姓支持就能对抗朝廷?本侯要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孤立无援!」

洞庭湖大楚义军主寨,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杨幺站在沙盘前,眉头紧锁。沙盘上代表粮道的木制小船模型已被尽数撤去,只剩下孤零零的几面红色小旗标示着义军水寨的位置。厅内十几位将领分坐两侧,无人言语,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偶尔打破沉默。

「报——」一名传令兵匆匆跑入,「岳州、潭州两地米价又涨了三成!商船依旧不肯出港!」

杨幺的拳头重重砸在沙盘边缘,木屑飞溅。「已经是第七天了!再这样下去,不等伪秦军来攻,我们自己就先饿死了!」

军师黄诚轻咳一声,拄着拐杖缓缓起身:「天王息怒。老朽已派人查证,那日芦花渡袭击确非我军所为。有幸存者描述,袭击者虽着义军服饰,但操江西口音,且所用火铳皆为伪秦军金狗制式三眼铳。」

「谁会信?」亢金龙夏诚冷笑一声,「现在荆南一带都在传,说我们大楚义军穷途末路,开始劫掠商贾了。连那些往日最支持我们的渔民,看我们的眼神都变了!」

杨幺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沈姑娘那边可有消息?」

黄诚摇头:「青菱丫头冒险去了金陵,想说服明海商会恢复运输,但...希望渺茫。那些商人最重信誉,一旦起了疑心...」

「报——」又一名传令兵冲入,「西寨渔民与农户为争半船存粮打起来了!伤十七人!」

厅内顿时哗然。杨幺脸色铁青,猛地拔出腰间长刀,寒光一闪,将沙盘一角劈成两半。

「都给我安静!」他一声暴喝,众将立刻噤声。「夏诚,带人去平息骚乱,按军法处置挑事者,但粮食要公平分配!黄叔,继续派人向各商行解释,必要的话,我可以亲自出面作保!」

夏诚领命而去,黄诚却迟疑道:「天王,此时您若离开水寨,恐有不测...」

杨幺苦笑:「那怎么办?眼睁睁看着兄弟们饿肚子?看着百姓对我们失去信任?」他忽然压低声音,「黄叔,你实话告诉我,军中存粮还能撑多久?」

黄诚环顾四周,见其他将领都识趣地退到听不见的距离,才低声道:「若按现在的配给...最多十日。」

杨幺闭上眼睛,喉结滚动。当他再次睁眼时,眸中已是一片决然:「传我命令,从今日起,我的口粮减半,分给伤病员。另外,组织精锐小队,夜间出湖捕鱼,能多撑一天是一天。」

黄诚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