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厂笑我装神弄鬼?那就让你们开开眼!(1 / 1)

加入書籤

车间厚重的大铁门“哐当”一声缓缓关闭,将外界所有的喧嚣、质疑和期待,都隔绝在外。

世界,瞬间只剩下张卫强,和眼前这台泛着冷光的精密巨兽。

空气中弥漫着高级润滑油和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冰冷而纯粹。

张卫强没有立刻动手,他只是静静地站在斯图特S33磨床前,像一个即将解剖神祇的信徒,眼神狂热而专注。

他伸出手,指尖轻轻滑过机床冰凉的外壳,那细腻的磨砂质感,仿佛能传递出瑞士工匠们刻在骨子里的严谨。

【初级神级钳工】的经验,让他能轻易地“听”到这台机器的呼吸。

每一个齿轮的啮合,每一寸导轨的顺滑,都在他脑海中形成了立体的图像。

然而,这台机器的极限,就是一道冰冷的墙。

他将那张画着涡轮盘榫卯结构核心零件的图纸,用磁铁吸在工作台上。

0.002毫米,这个数字像一座无法逾越的雪山,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寒气。

斯图特S33的理论极限精度是0.004毫米,哪怕是他,也只能将这个理论极限发挥到100%,却无法突破它。

时间,在极致的专注中失去了意义。

张卫强把自己彻底锁死在了这个独立的车间里。

饿了,就啃几口干硬的馒头;渴了,就灌几口冰凉的自来水。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一方小小的图纸和巨大的机床之间。

他的双眼布满了血丝,脑子里却像一台全功率运转的超级计算机。

他一遍遍地在脑海中模拟加工过程:进刀速度0.1毫米,主轴温升导致0.0005毫米的膨胀误差……失败!

降低进刀速度,更换冷却液配比……热变形依然超限,失败!

调整工件夹持方式,抵消应力……还是不行,失败!

每一次模拟的尽头,都是冰冷的红色“失败”二字。

车间外,一扇小小的观察窗,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这都快一天了,他在里面干嘛呢?对着机器发呆?”

一个年轻技术员小声嘀咕。

王总工程师扶了扶眼镜,神情凝重:“不,你们看他的眼神和姿态。他不是在发呆,他是在计算,在和这台机器的每一个可能性搏斗。这种人机合一的境界,我只在传说中听过。”

这份极致的专注,这份近乎偏执的投入,让老工人们从最初的怀疑,慢慢变成了好奇,最后,竟生出了一丝敬畏。

而此时的张卫强,正面临着真正的绝境。

“不行……还是不行……”

汗水浸透了他的工装,顺着额角滑落,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他颓然地坐倒,后背重重靠在机床底座上,感受着那份无法撼动的冰冷。

脑海中上万次的模拟,都指向同一个结果:人力有时而穷。

【初级神级钳工】带给他的是凡人巅峰的手感和经验,却无法让他凭空创造出超越时代的物理规则。

“难道……我的穿越重生,我的希望,就要在这里栽一个跟头?”

一股巨大的无力感和不甘,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不!绝不!

他猛地抬起头,血红的眼睛里迸发出一丝疯狂的决绝。

“系统!”他在心中用尽全力呐喊。

一个只有他能看见的淡蓝色光幕在眼前展开。

光幕上,情绪值正在缓缓跳动——1580点。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

他毫不犹豫地点开系统商城,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两个闪烁着微光的选项。

【灵感爆发(限时)】:消耗1000点情绪值,使宿主在3小时内进入绝对专注和灵感迸发状态,思维速度提升500%,解锁大脑深层潜能,有几率结合现有知识储备,创造出超越时代的技术思路。

【特种陶瓷基复合材料配方(残片)】:消耗500点情绪值,兑换一种可用于制作超硬、超耐磨磨具的特殊陶瓷材料配方。

“全部兑换!”

嗡——!

一股无法形容的洪流猛然灌入他的大脑!并非暖流,而是一场信息风暴!

眼前的斯图特S33瞬间“分解”了,不再是钢铁的集合体,而是由无数力场、震动频率、热量传导路径构成的能量矩阵!

图纸上的线条和数据,化作无数跳跃的符文,在他脑中以超越光速的速度碰撞、重组!

后世那些关于精密加工的碎片化知识——磁流变抛光、金刚石微粉修整、主动式减震平台、负应力抵消结构……无数灵感的火花,与【神级钳工】的直觉和经验猛烈碰撞,瞬间点燃了一片璀璨的星空!

“原来是这样……我真是个蠢蛋!”

“精度不够,就用技巧来凑!机器有极限,但人的智慧没有!”

张卫强猛地从地上一跃而起,双眼亮得如同探照灯。

他不再纠结于机床本身,而是将目光转向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辅助环节!

他冲到那堆全新的砂轮前,取出一片金刚石砂轮,又从角落的化学品柜中,依据脑中凭空出现的【特种陶瓷基复合材料配方】,闪电般地调配出一种灰黑色的、如同墨汁般的粘稠液体。

他将液体均匀地涂抹在砂轮的切削面上,再启动一台修整机,用一种蕴含着奇异韵律的手法进行微观修整。

这道工序,看似简单,实则是在重塑砂轮的微观表面!

让数以亿计的磨粒达到一种近乎绝对的共面性和锋利度,将切削时的阻力和发热量降到理论最低值!

接着,他又找来几块废弃的钢材和高强度弹簧,在车间角落的另一台旧车床上飞速操作起来。

【神级钳工】的技能,早已不局限于锉刀和刮刀,而是对一切机械加工的融会贯通!车、铣、刨、磨,信手拈来!

一个多小时后,一个结构古怪,由多层弹簧和配重块组成,充满了某种反直觉的力学美感的辅助夹具,在他手中诞生!

——“被动式反向应力抵消-悬浮减震夹具”!

它能将工件以一种“悬浮”的姿态固定,最大限度地过滤掉来自机床和地面的一切微小震动,让工件在加工中,稳如泰山之巅的磐石!

当一切准备就绪,窗外已经晨光熹微。

整整一天一夜过去了。

车间外,杨厂长和王总工程师一夜没睡,眼圈发黑,却精神矍铄。

人群另一边,李副主任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许大茂正幸灾乐祸的跟一大爷易中海、二大爷刘海中交头接耳。

“我就说嘛,装神弄鬼!在里面磨蹭了一天一夜,肯定是牛皮吹破了,没脸出来了!”

许大茂的声音不大不小,充满了恶意。

二大爷刘海中清了清嗓子,官腔十足:“年轻人好高骛远,目无规矩,就该接受教训!我看这次厂里要严肃处理!”

一大爷易中海则是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叹着气:“唉,卫强这孩子,太冲动了,把自己的前途都赌上了,这下怎么收场?”

嘴上虽这么说,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快意。

就在这时,“吱呀——”一声,那扇关闭了一天一夜的铁门,开了。

所有人的呼吸瞬间停滞,目光齐刷刷地聚焦过去。

张卫强走了出来。

他满身油污,头发凌乱,脸色因为极致的疲惫而显得有些苍白。但他那挺得像标枪一样的脊梁,和那双布满血丝却亮得惊人的眸子,却让所有嘲讽和议论都卡在了喉咙里。

他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到杨厂长面前。

杨厂长和王总工对视一眼,后者激动得嘴唇都在哆嗦,立刻带着几个核心技术员跟了进去,屏息静气地站在安全线外。

许大茂等人也想凑热闹,却被杨厂长一个冰冷的眼神给挡了回去,只能不甘心地趴在车间大门的玻璃窗上,伸长了脖子往里看。

“哼,装模作样,我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来!”许大茂酸溜溜地低估。

张卫强对外界的一切置若罔闻,他站定在斯图特S33的操作台前,仿佛一位即将登台的指挥家,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

他按下启动按钮。

“嗡——”

机床发出一声轻微到不可思议的嗡鸣,经过他“魔改”的砂轮开始高速旋转,声音平稳得让王总工眼皮一跳。

他戴上护目镜,双手稳稳地放在操作杆上,眼神专注到了极致。

在他的世界里,整个机床的运行参数、震动频率、能量流动,全部化作数据流,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

“刺啦——!”

就在砂轮与工件接触的瞬间,一簇无比绚烂的火花猛然爆开!

那不是普通磨削时断断续续的橘红色火星,而是持续、稳定、明亮到刺眼的银白色焰火,仿佛有人在用焊枪切割黑夜!

金属摩擦的声音,不再是刺耳的尖啸,而是一种频率极高、带着奇特韵律的“嘶嘶”声,如同丝绸被平稳地撕开,在寂静的车间里回荡。

“这……这是?!”

王总工如遭雷击,猛地往前一步,差点越过安全线,被杨厂长一把拉住。

他死死盯着那银白色的火花,浑浊的老眼里满是骇然与狂热:“研磨温度完美!杂质剥离干净!这种火花……我只在国外的理论文献上见过配图!”

门口的易中海看不到这么细,撇撇嘴:“动静搞得挺大,火花跟电焊似的,别是把零件给烧坏了!”

车间内,汗水顺着张卫强的额角滑落,滴在他的衣领上。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那细微到极致的力反馈。

神级钳工的经验与灵感爆发的超速思维完美融合,每一个进刀,每一次退让,都并非依靠计算,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对完美的追求!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被拉长了。

在技术员们眼中,张卫强的操作行云流水,充满了韵律感,仿佛不是在进行冰冷的机械加工,而是在进行一场盛大的艺术创作!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个工序完成,张卫强缓缓地将操作杆复位。

“嗡……”

高速旋转的砂轮慢慢停下,车间里恢复了极致的寂静,静得能听到彼此因激动而变得粗重的呼吸声。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白色的雾气在他面前弥漫开来。

他小心翼翼地取下那个被加工得如同艺术品一般的零件。

在灯光的照射下,零件表面呈现出一种深邃、纯粹的镜面光泽,光滑的仿佛不是被切削出来的,而是天然生成的水晶!上

面甚至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加工痕迹!

在所有人紧张、期待、惊疑不定的目光注视下,张卫强拿着零件,一步一步,沉稳地走向了车间另一头。

他每走一步,都像踩在众人心跳的鼓点上。

他走向的,是代表着最终的审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