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武襄候带兵闹宁府(1 / 1)
即便是一向对贾琰心有成见的王夫人,也是心生感慨,宝玉若是真能有这么一位哥哥,那岂不是这辈子都有人护着了?
“可惜这份亲戚离得还是有些远了,若是能亲上加亲便好了。”
王夫人眼珠子一转,心中瞬间便是想到了薛家。
“可惜王家没有合适的女儿,不过薛家的宝钗姐儿,年岁倒是跟琰哥儿正合适,若是她能许给琰哥儿,不也算是亲上加亲?
但王夫人转念一想,薛姨妈应该绝不会同意让自家女儿给人做妾,不禁有些惆怅,但这一丝念头却是深深扎根心底,久久不散。
对于贾琰悍然出手的做法,贾母虽也是感到十分解气,但心中还是不免有些担忧,提醒道。
“琰哥儿,你还是要留心一些,那武襄候毕竟是一位武侯,而且还是统帅一营兵马的领军大将,你把他儿子弄残了,他怕是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更何况,还有那忠顺王爷,我记着你们俩当年就闹过一通…”
“老太太不必担心。”
贾琰摆了摆手,眼中流露出几分不屑之意,淡淡道。
“武襄候算个什么东西,本侯一只手便能捏死他,还有他家那狗崽子,嘴巴不干不净,应该剁掉脑袋才是!”
“至于忠顺王么?”贾琰冷笑一声,“他不招惹我还好,若真敢来与我计较,我非要和他翻翻当年的旧账不可!”
荣庆堂内的女眷们这些年所接触的,要么就是贾珍,贾赦这等只知道窝里横的,要么便是贾琏,贾宝玉这等怂蛋。
哪里见识过这等威风霸道,不可一世的男子汉?
一时之间,皆是目露崇拜之意。
就连贾母也是感慨道。
“琰哥儿身上的这股劲头,倒是有些像当年的老宁国公,天不怕,地不怕,宁折不弯。”
贾琰笑了笑,目光扫向一脸郁闷,还躺在门板上的贾宝玉,轻笑道。
“宝玉的伤我瞧了一眼,还好,都是皮外伤,将养一两个月便能好了,我那里有军中配置的生肌散,对外伤最是有效,一会我打发人送来。”
贾母和王夫人闻言,解释面露喜色,连连道。
“阿弥陀佛,那就再好不过了。”
见事情处置的差不多了,贾琰便打算回府。
而就在这时,一袭黑袍,黑纱蒙面的心月狐忽而从屋外闯入,吓了荣庆堂众人一大跳。
贾琰见状,却是双眸微眯。
心月狐是他手下最得力的心腹之一,称得上是他的影子,为人谨慎仔细,如无意外,她绝不会轻易现身。
这会突然出现,必然是出了什么事。
果不其然。
心月狐行了一礼,轻声道。
“主上,武襄候府的人马来宁府闹事了,猴子和憨牛正带着亲兵在府门前拦住了他们,双方正在对峙。”
贾琰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冷意,瞳孔隐隐呈现暗金色,显然是怒意勃发,冷笑一声道。
“原来这世上真有不要命之人。”
“传我将令,谁敢妄动,不管是谁,杀无赦!”
最后这一句,杀无赦,带着凛冽的杀机,让整个荣庆堂的温度都下降了几分,堂内众人更是不寒而栗。
贾母打了一个寒蝉,脸上流露出几分惊惶之色,连忙起身,劝阻道。
“琰哥儿,千万莫要冲动,这是京都,天子脚下,莫要闹到无法挽回的地步!”
贾琰摆了摆手,神色冷峻,淡淡道。
“老太太放心,我有分寸,他武襄候既然敢到我宁府门前闹事,那便是自己找死,就算是官司打到圣上面前,我也有理!”
“诸位莫要担心,琰去去便回。”
说罢,他便朝着贾母拱了拱手,转身便离去。
……
望着贾琰那杀气腾腾的背影,贾母心中虽是担忧,但对于贾琰,她也自知没资格指手画脚,便只能轻叹一声,对着身旁的王熙凤说道。
“凤丫头,你带着珠儿媳妇,去东边陪着琰哥儿媳妇坐一会,她头一回遇上这种事,难免心中害怕。”
“别担心,琰哥儿是勇冠三军的冠军侯,这宁国府,谁也动不得,你们去陪着琰哥儿媳妇说说话便好。”
王熙凤闻言,眨了眨凤眸,点头道:“好,老祖宗,我这就过去。”
说罢,她便拉着李纨要出门,而这时,一声弱弱的声音忽而响起。
“老祖宗,我…我能不能也跟着去?”
贾母闻言,不禁微微错愕。
因为这说话之人,竟是一向谨小慎微,从无差错的林黛玉。
老太太一向疼爱黛玉,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点头答应道:“好吧,那玉儿你也跟着凤嫂子一起去吧。”
见贾母答应了,探春也是双眼一亮,对着史老太君撒娇道:“老祖宗,我们能不能也去。”
贾母有些无奈,看了一眼跃跃欲试的探春,惜春以及有些呆呆的迎春,轻叹一声道。
“去吧,都去吧,把迎丫头也带上。”
“你嫂子平日里对你们不错,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记得给你们送一份,今儿你们好好陪着她,也算是报答了。”
“老祖宗放心!”
三春皆是喜出望外。
最后,在王熙凤的带领下,一群女眷浩浩荡荡的奔着东府而去。
这一下,原本热热闹闹的荣庆堂就只剩下贾母,王夫人,贾政,还有躺在门板上的贾宝玉了。
没了姐姐妹妹的陪伴,还得忍受老爹那仿佛要吃人的目光,贾宝玉欲哭无泪。
一时之间,竟是生出几分生无可恋的感觉来。
……
而另一边。
宁国府门前。
一群足有二三百人的队伍,正杀气腾腾的围在宁国府的门前。
而猴子和憨牛则是带着宁府的亲兵,挡在这些人面前。
宁府亲兵虽然人数要少于对方,但一个个却是目露凶光,不仅没有半点畏惧,反而是跃跃欲试,手掌都握在了腰间的横刀上。
贾琰的亲兵,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卒,其中甚至还有一些身带残疾,诸如瘸着腿的,少了几根手指的,缺了一只眼睛的。
但就是这些其貌不扬的老卒的身上,却是流露出一种刀头添血的彪悍之气,生生的震慑住了武襄候麾下的上百名亲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