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王夫人的小心思(1 / 1)

加入書籤

而一旁的贾母则是轻叹一声,目光望向秦可卿,惭愧道。

“琰哥儿媳妇啊,你莫要跟她计较,她是小门小户的出身,一向没什么见识,今儿也是犯了糊涂…”

秦可卿忙赔罪道:“老太太莫怪,我刚才也是有些急了。”

贾母摆了摆手,笑呵呵道。

“这有什么可怪的?你的宁府当家夫人,你爷们是天下无敌的冠军侯,若连这点脾气都没有,怎么能当的好这个家?”

“武勋家的女人,就得有一股不输男人的劲头,不瞒你们说,老祖宗我当年也是个不好惹的,没办法,都是逼出来的啊!”

秦可卿闻言,赶忙行礼道:“孙媳妇受教了。”

贾母笑呵呵道:“你是个贤惠的,跟琰哥儿正好般配,有你这么个贤内助,我也就放心了。”

这等评价,听的王夫人和王熙凤都有些眼红。

她们鞍前马后的伺候老太太这么多年,可都没得到一句贤惠的评价。

秦可卿也是受宠若惊,连忙道不敢当。

而就在这时,前厅忽然有丫鬟传话。

“大爷回来了。”

秦可卿等人皆是一喜,就连贾母都站起身,朝着那门廊望去。

却只见贾琰迈步而来,依旧是龙行虎步,器宇轩昂,似乎没有受到半点影响,手中还提着一方精致的食盒。

秦可卿第一个迎了上去,关切道:‘夫君怎么样了?陛下有没有怪罪你?’

贾琰笑呵呵道:“怪罪么?倒也算不上,罚俸禄一年,还有三个月禁足,让我在家闭门读书,好好修身养性。”

闻言,秦可卿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紧锁的眉头也算是散开,长出一口气,双手合十。

“阿弥陀佛…正是菩萨保佑…”

这点惩罚,根本不算是惩罚。

只要自家夫君相安无事,别说是罚俸禄一年,就算是散尽家财,秦可卿也是心甘情愿。

至于禁足三个月,那更算不上惩罚了。

唉?等等,禁足三月,那岂不是说,这三个月夫君都要呆在府里?

秦可卿眨了眨眼,俏脸微微泛红。

她进门也一年多了,肚子一直没有动静,心中也隐约有些着急,夫君禁足三个月,不正是天赐良机?

嗯,今儿晚上得和夫君好好商量一下…

而这时,贾母也是松下一口气,感慨道:“这还真是天恩浩荡啊!!”

说罢,老太太深深的看了贾琰一眼。

这个琰哥儿的圣眷,实在是了不得。

犯了这么大的事,也只是罚俸禄一年,禁足三月。

这就是简在帝心啊!

而贾琰则是微微一笑,提起手中的食盒,笑道。

“陛下听说我晚上要赴家宴,便让我带回了一份皇后娘娘亲自做的糕点,你们分着尝尝吧。”

此言一出,堂内众人又是一阵惊叹。

圣上御赐的,皇后娘娘亲手做的糕点?!!

这是多大的体面!

臣子做到这个份上,就不只是简在帝心了吧?简直就是视作子侄。

别说是旁人,就连贾母都是瞠目结舌。

就连老国公当年,也没有享受过这等待遇啊!

王夫人更是目瞪口呆,等回过神来之后,她在心中打定主意,日后千万不能招惹这个贾琰…

秦可卿也是有些讶然,但还是眨了眨眼,抿嘴一笑,接过贾琰手中的食盒,心中大定。

既然有这般赏赐表示亲近,想来夫君在陛下心中的地位,没有受到半点动摇,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呢。

念及至此,秦可卿喜笑颜开,越发显得美艳动人,笑吟吟的将食盒打开,将其中的糕点一一分给黛玉等姑娘们。

而黛玉等姐妹也像是小仓鼠一样,一人捧着一块糕点,慢慢的品尝着,模样十分可爱。

王熙凤则是笑嘻嘻的凑到秦可卿身边,玩笑道。

“今儿可算是来着了,借着咱们家大侯爷的光,我也尝尝那位至尊至贵的皇后娘娘的手艺。”

“去,没有你的份!”

秦可卿轻哼一声,故意躲开凤姐儿。

而王熙凤不依不饶,耍赖道。

“不成,今儿若是吃不上,那我就赖在这不走了。”

这副惫懒的模样,惹得众女一阵欢笑。

笑闹过后,秦可卿也是将目光望向贾母,邀请道。

“老太太不如留下,晚上也跟咱们一块玩闹一下?”

贾母摆了摆手,笑道。

“我老了,今儿又折腾了一通,没什么精神,你们带着林丫头她们好好玩吧。”

说罢,贾母又是想起了宝玉,轻叹一声道。

“倒是可惜了宝玉,刚挨了他老子一顿狠打,不然他最是喜欢这种热闹的。”

王夫人闻言,也是眼眶泛红。

贾琰见状,心中冷笑一声。

就算是大脸宝没事,他也不可能让他过来。

等贾宝玉好了之后,还是得想个法子把他弄走!

想到这里,贾琰双眸微眯,嘴角掀起一丝淡淡的弧度,忽而对着贾母和王夫人笑道。

“老太太,太太,我倒是有件事正要和你们说,宝玉的那块玉我今儿趁机献给了陛下。”

“陛下念着宝玉一片忠孝之心果然龙颜大悦,赏下了恩典。”

听到贾琰的话后,王夫人和贾母大喜过望,就像是天上掉馅饼一般,惊喜万分,颤声道。

“真的?”

“琰哥儿,你,你说的都是真的?!”

这两人一向把贾宝玉看的比眼珠子还重要,当作心肝宝贝来疼爱,这会听说贾宝玉被皇帝赐了恩典,自然是喜出望外。

贾琰不紧不慢的坐在林黛玉的身边,笑呵呵的道。

“自然都是真的,我答应过的事,岂有不成的?”

贾母闻言,赶忙道。

“我早就说过,琰哥儿是个有大能为的,宝玉能有这么个哥哥,实乃是他的造化,赶明他身子骨好了,我让他给你磕头道谢!”

王夫人也是喜笑颜开,“阿弥陀佛,琰哥儿,婶子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了。”

这一刻,王夫人心中暗自庆幸不已。

幸亏当日在荣庆堂,她突发奇想,跟着老太太一起也给贾琰送了两个丫鬟,结了一份善缘,不然哪有今日宝玉的这份造化?

老太太说的果真不假。

这琰哥儿虽然是脾气大了些,但也是个知恩图报的,对待家人也没话说,对他好一分,他便能还十分。

念及至此,王夫人看向贾琰的目光越发慈祥,小心翼翼的问道。

“琰哥儿,不知陛下那边,赏下的是什么恩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