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突发状况!(1 / 1)
少年默默思索着,眼中闪过了一丝冷色。
“就在这里睡上几天几夜吧!”
斟酌了片刻,少年收回了自己的杀心,冷冷地开口道。
随即自己的目光望向了一旁。
在不远处的一棵大树下,盖倩正惊恐的望着昏迷不醒的剑士们,花容失色。
“你,你究竟要做什么?”
看着逐渐靠近的少年,盖倩不由得娇躯一颤,有些颤抖的开口发问道。
“执行圣上的命令。”
少年不紧不慢的说着,随即身形一闪,祝人间来到了盖倩的面前。
“不要…”
盖倩瞪大了眼睛,正准备在说些什么,脑后却传来了一阵剧痛,随即晕倒了过去。
“任务完成了。”
打晕盖倩的少年自言自语道,转过头熟练地吹了几声口哨。
不多时,一批健壮的大马奔驰了过来。
见此情景的少年没有多言语,顺利的将盖倩放在了马背上,随即翻身登上马,朝着远处奔驰而去。
………
咸阳宫殿,早朝。
秦始皇正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
下方,群臣分文臣武将分别占左右两侧。
“臣启奏,淮海县近来突发干旱,庄稼干枯,请求调北方黄河之水……”
“臣启奏,辽东县境内近日多发匪患,当地县令长官请求拨2000精兵,前往堪平匪患……”
文武百官纷纷启奏道。
在天下实行郡县制之后,郡县制的首领便成了县长,主要的行政以及军事大权都由他负责。
按今天的话来说,基本就成了一省之主。
至于调粮调兵的权力,仍然紧紧的握在朝廷之中,在秦始皇的手上。
如此一来,既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又防止了地方敛财敛权,想要叛乱的念头。
这就是郡县制的魅力所在。
秦始皇心中默默思索着,一面解决着这些奏文,有时还时不时的问后几句详细情况,然后再做出决策。
约莫半个时辰,群臣启奏的所有事情才处理完成,秦始皇方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而此时,直播间里的众人自然注意到了这一幕,纷纷热烈的讨论了起来。
“太敬业了……”
“万万没有想到,秦始皇居然万事都自己过问…”
“太厉害了吧!”
“并且处理的这些事物……手段简洁明了,就算是现代,还有许多学习的地方!”
“膜拜大佬!”
………
弹幕掀起了新一轮的高潮,不少人热烈的讨论着。
处理完事情之后,秦始皇无意中朝着直播界面看了一眼,刚好看到了满屏飘过的弹幕,随即嘴角勾起了一丝轻笑:
作为一国之首,自然要做到尽心竭力,功能治理好这个国家。
后世那些懒政,暴虐,一或者是陈铭羽酒色财气的皇上,哪个不是终结了自己的朝代?
自己与他们可不是一类人!
秦始皇心中默默的思索着,片刻工夫之后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朝着下方的群臣开口道。
“众卿还有事吗?”
众多大臣纷纷摇了摇头。
见此情景,秦始皇满意的点了点头,然而目光在转到大殿之外时,瞳孔却不由得微微一缩。
原来,大殿之外的一名武将,一直正在朝里面不停的张望着,神色非常焦急。
秦始皇看清楚武将的面容后,脸上也多出了一丝少有的惊讶。
居然是蒙恬!
他怎么会在此处?
没错,按照秦始皇之前的安排,蒙恬此时应该在河西带兵,顺便剿灭北部窜逃的余孽。
原来,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大部分国家的没落贵族都被诛杀,而剩下一小部分活着的人,秘密前往了北边境。
而在北部边境,生活着一支游牧民族,长期以狩猎为生,因此生得身材高大,也非常勇猛。
正是蒙古族。
这些蒙古族人极其排外,之前在统一六国时,秦始皇还曾经派使节前往蒙古,希望能够修成两家之好。
然而,使节还未接近蒙古边境,便看到了蒙古族图村的惨状。
因此折返了回来。
秦始皇默默回忆着。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6国余孽想要逃往北部边境时,秦始皇并没有派多少人前往追杀,只派出了蒙恬带领了1000军马。
因为自己知道,只需要将6国余孽赶出秦国即可,到那时蒙古人自然会动手收拾他们的。
这招借刀杀人的计策,秦始皇心中还是颇为满意的。
而如今,被自己委任到蒙古的蒙恬居然返回了咸阳宫。
难道出了什么事情?
秦始皇心中隐约多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退朝吧!”
片刻工夫之后,秦始皇摆了摆手开口道,随即目光旺盛了宫殿之外的蒙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