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你想要什么样的赏赐?(1 / 1)
轰隆——
太极殿的殿门被侍卫缓缓打开。
正在谈论等待的百官为之一静,随即大家纷纷涌进太极殿,然后位列班位。
柳轩站在文官一侧的最后位置,绿色的官袍显得尤为突兀。
谁让他的官阶低呢!
李二还没有来,百官还在小声交谈,只有他一个人在那里格格不入。
“陛下临朝!!”
大太监李海的声音极具穿透性,众百官连忙站回原位,恭敬的站在那里。
很快,李二穿着金黄色龙袍,昂首阔步的走到了龙椅前坐了下来。
坐下来的那一瞬间,柳轩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李二的目光在他的身上扫过,不过他动都没有动,脸上没有多余的表情。
要说之前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紧张的话,现在的柳轩则是脑袋更是前所未有的冷静。
李二落座,百官山呼!
“参见陛下!”
“平身吧!”
李二挥了挥手。
马上文武百官分列两旁而坐,手中笏板端庄的拿在手中。
“今日有何要事啊?”
听到李二的问话,位列群臣当中的李靖站了出来,然后恭敬的说道:“回陛下,近日突厥有些蠢蠢欲动,更是兵马粮草等等调动频繁,微臣认为,突厥人应该是又要有动作了。”
礼部尚书唐俭,此时也站出来说:“陛下,近日来,突厥的确和我大唐子民多有摩擦,甚至互市也都关闭了不少,而且他们大肆的收购铁器,食盐等物品。”
突厥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缺什么?
不过就是盐铁、茶叶、丝绸等物,现在突然关闭互市,而且还大肆收购这些东西,显然,这突厥人又想打大唐的注意。
不过,现在的大唐已经不是李二刚刚继承的大唐了,经过两年多的休养生息,军力备战,大唐已经有了反击的力量。
只是纵然如此,李二的脸色还是瞬间阴沉了下来,他想起来早先时候‘渭水之盟’,那是他第一次低头求饶!
这个耻辱,他可从来从来没有忘记过。
“看这样子,突厥人打算在今年年冬之前,要下来肆掠一笔了,着令柴绍、张士贵、张宝相他们做好准备,务必不可有丝毫的疏漏!”
军事上的事情,他一般都要召集中书省,门下省、户部尚书以及兵部尚书商议,之后才会拿到朝堂上来决议。
现在的时机明显不合适。
“喏!”
得到了李二的暂且批复,李靖和唐俭两人躬身退回了原位。
随后,又是一些官吏说一些杂事的情况,比如岭南的土人又桀骜不驯了,比如哪里又发生旱灾了。
不过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算是大旱洪水的出现,也不过就是几个县的小问题。
李二挥挥手,让拨粮的拨粮,让出赈灾饷银的出饷银,很快就解决了。
眼看着一众官员退了回去,这时,段纶从原位走了出来。
柳轩神情一凛,看样子终于轮到自己了。
果然!
段纶站出来之后,对李二提醒道:“陛下,龙门县令柳轩,设计发明的水车、水泥还有曲辕犁已经在长安郊野,还有蓝田县试验过了,效果非常喜人!”
李二听是柳轩的事情,原本有些微沉的脸色,也一下子变得缓和了不少,“呵呵,柳轩设计的那些东西,朕早已见识过,对我大唐子民的确有利,而且有大用,他今天来了没有?”
听到李二提起自己了,柳轩连忙从后面走出来,然后站到段纶的身边。
“微臣龙门县令柳轩,参见陛下!”
看着柳轩,李二上下好生打量了一番,然后挥手笑道。
“免礼!”
柳轩微微抬头,手中拿着笏板,后背笔直,在李二看来,倒是显得慷锵有力,不卑不亢,和最早殿试之后的样子天差地别。
“柳轩,朕现在见到你,又想起来了你当初科举之时独占鳌头的样子,不过那个时候的你,和现在可完全不一样啊!”
李二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然后笑着对柳轩说道。
柳轩声音轻缓,不卑不亢的说道:“当初微臣高中状元,不过是运气好而已,十年寒窗苦,作为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实在是见识浅薄,更何况在皇宫当中面见天颜了,至今想来,实在是不得礼数!”
“哈哈哈...”
听到柳轩这么说,李二非常的高兴,“那现在在这朝堂之上见到朕,你为什么不害怕了?”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微臣虽然仅仅是芝麻大小的七品县令,但是一年多的沉淀,已经让微臣有了时间成长!”
李二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嗯...如此看来,倒是没有辜负当初房爱卿为你求情之恩!”
听着李二的话,殿下的一众百官此时也小声议论起来,别看柳轩现在官职如何的低,但是柳轩可是前无古人,史上最年轻的状元公,而且还是被陛下钦点的,虽然之后君前问答不尽人意,但是一样让人望而侧目,甚至遥不可及。
大家都是进士出身,相对于独占鳌头的状元郎,在朝在列没有一个能够在十七岁就可以比肩柳轩的。
不仅如此,现在的柳轩看起来,早已经褪掉了当初的青涩和稚嫩。
虽然依然显得年轻,可是那深邃的瞳仁,在龙门县治理的功绩,发明的东西,还有和王家的一次次交手,都让不少官员望尘莫及。
李二毫不掩饰对柳轩的赞赏,尤其是见到柳轩此时一副沉稳内敛的模样,心中更是欢喜的紧。
“柳轩,你是我大唐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在龙门县任职一年,你不仅治下有方,破除龙门水患,而后又发明了水车、水泥、曲辕犁等民生工具,福泽百姓,功绩斐然,朕打算赏赐于你,柳轩,你想要什么赏赐?”
柳轩摇头说道,“微臣不知,陛下赏赐什么,微臣就接着什么!”
柳轩直接把皮球踢了回去,李二哈哈大笑了起来。
“那朕若是不赏赐了呢?”
他这句话自然是开玩笑,若是这么大的功绩,却得不到赏赐,那天下人可是会指责他李二不是明君的。
这样的代价,李二可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