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你们潘家人,也配提大局观(1 / 1)

加入書籤

李蘅一边揍一边骂:“我艹你妈的,你们踏马潘家,整天就这么恶心人吗?你踏马再敢找事,老子把你脑袋拧下来。我告诉你,杨兮若是老子的媳妇儿。你们潘家再敢找她的茬,信不信老子把你们潘家整个都给灭了。”

对方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喊道:“大胆狂徒,来人啊,给我拿下!”

珰!老太君的拐状在地上一杵,哼了一声道:“军中正常切磋,我看谁敢插手!”

这话,让周围士兵,面面相觑,佘老太君的威名,他们可是知道的,一时间都不敢插手!老太君满眼欣赏的看着自己孙女婿,不错,是个好样的!

对方怒吼道:“你敢打我,你知道我是谁吗?”

李蘅一边打一边说:“我知道啊,你就是潘家的一个杂种。跟潘仁业,潘仁俊,是一样的杂种。老子不介意再杀一个杂种。”

对方听到他提到了潘仁业,潘仁俊的名字,不由得心中一凛,问道:“你是何人?”

李蘅回答道:“本人李蘅,相信你应该知道我是谁。不要来招惹我,再一再二不再三。你们潘加要是再敢招惹我。我就让你们潘家从京城八大家族除名。”

对方已经敢怒不敢言,听到李蘅的名字,他就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一个狠人。那是杀了他潘家两名嫡系子弟,到现在还安然无恙的人。他这个潘家旁支招惹不起,最起码暂时他还不敢招惹对方。只不过嘴上还有些狠,说道:“我大军即将前往前线,急需战马,征调你的战马为国效力,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大局观吗?”

李蘅说道:“我艹你的大局观,你们潘家人,也配提大局观这几个字。当年是谁不顾大局观,害死了兮若他的爷爷。又是谁不顾大局观,兮若的几个婶婶被人包围了,你们潘家的踏马见死不救。你们要是有大局观,还需要现在再派大军上战场。尼玛的,谁都能提大局观,就是你们潘家人不配!”

由于杨兮若需要上东突厥战场,李蘅已经把整个东突厥的局势,都通过弱音的卫星调了出来,对现在东突厥的情况是一清二楚。

现在自然不爽,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你们需要战马?那我媳妇就不需要战马了吗?你们要战马有啥用?还都是在那边睡觉,装死装怂。见了敌人都不敢上,你们还是给大唐省省粮食吧。就你这种怂逼,也配用战马。5万大军让我媳妇一个女人领军5000人去打先锋,你们真是能,我都替你们脸红,你们踏马还是个爷们儿不?在这里跟老子装大瓣蒜,都踏马给我滚。老子的战马,是给真正有血腥,上阵杀敌的好男儿用的,不是给你们这些孬种,尤其是不是给你们潘家这种怂逼用的。”

对方闻言大怒:“你这人,怎么如此粗鄙,出口就骂人。”

然而这话刚一说出来,就被李蘅掐住脖子,又是一顿暴揍:“老子不骂人的时候,就打人,来你选一个。你是要被打,还是要被骂?”

李蘅现在心情是极度的不爽!他被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算计了,心情非常的糟糕。此时还有潘家的苍蝇,来找他的麻烦,他简直是烦透了。这个潘仁伟就是撞在窗口上了,李蘅需要打个人出出气。而这个三番五次招惹他的潘家,就是最好的出气筒。对方要是不主动凑过来,他也不好意思去主动打他,但是对方一旦主动凑过来,那他李蘅就不客气了,要打到爽为止。

远处的杨兮若一脸淡然,但是佘老太君看的很解气。他算是见识到自己这个孙女婿的脾气了,一言不合就干。但是这种耿直的脾气,真的是很招他老婆子的喜欢。而且骂也骂得很舒服,打也打得很爽。让他看着就心里舒爽多了。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这次救援的大军5万大军,竟然是让潘家做元帅。杨兮若虽然也参加了救援,但是只有5000兵马可指挥,这怎么也让老太君有点憋屈。但是做陛下的命令,她又不敢违背,却心里也很不爽。

看着李蘅把对方暴打一顿,她心里还是很舒服的,但是同时又有些担心。李蘅这样作为会不会惹来麻烦?

杨兮若在旁边说道:“奶奶不用担心,相公他自有的安排。这潘家遇到相公都已经吃遍两回瘪了,他们斗不过项目的。”

佘老太君听到此话说道:“是吗?那看样子,我孙女婿,还真的是让老婆子我刮目相看呢。”

李蘅暴打统军副帅潘仁伟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而自始至终主帅潘仁美都没有现身,多少也让人有点瞧不起。

潘贵妃找李世民进行哭诉,说道:“陛下,这个李家人太无法无天了。仁伟只不过是征集战马,他就把仁伟和他的副将都打了一顿,简直是太不讲理了。这三军面前打副帅,也是违反军纪。如此之人都不处理,那何以服众?”

李世民听完说道:“打得好,就该打。朕让他征集战马去了吗?5万大军的战马装备,朕没有准备好吗?所有的战马装备,杨兮若一个都没要。人家自筹战马,自筹装备,你们还要去抢,你们潘家就这个德行吗?真是丢人丢人丢到家了,不嫌吃相难看吗?还有脸到朕这里哭诉。”

对方还要撒娇:“陛下...”

李世民说:“好了,这事到此为止。我不希望看到,潘仁伟和杨兮若再有什么不愉快?还有,以前我是怎么警告你们的?我希望你们潘家能够和李家和睦相处,不要让我为难。”

然后回身对身边的太监说道:“下去,给我下旨。此次5万大军出征,潘仁美为主帅,但是杨兮若不归他管。杨兮若可以自由指挥军队,不受潘仁美节制。”

“是!陛下。”

这段小插曲,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