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200亿!(1 / 1)
张天艾这才继续说道:“喜天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目前年轻人也是顶上来了,我也可以歇歇了。”
她话虽是这么说,但是那股酸溜溜的味道任谁都能听得出。
“要是真在喜天混不下去了,那就来投奔我。”宋墨笑呵呵的说道。
张天艾白了他一眼,自己在喜天好歹算是一姐,各种资源也是紧着自己先选,虽然目前宋祖儿大有异军突起的架势,但是和自己比起来还是差得远呢。
而要是到宋墨的公司,不说两人尴尬的关系,就说公司那么多人,宋墨就算紧着自己,那恐怕也是僧多粥少的局面。还不如安心留在喜天当自己的一姐。
宋墨当然不知道她心中所想,既然张天艾抱怨了一下,自己当然得表态,不然今后还想不想上床睡了。但是既然他并没有来不然的意思,宋墨也不勉强,反正目前无论是和周野还是陈遥,两人的发展势头还是挺猛的。
只要能稳住势头再来一两部好作品,就能助推她们开始抢占85花们的地盘了。
可以说目前他的公司不缺女艺人,而像现在等有合适的角色就合作一把,其实就挺不错的。
宋墨好不容易空闲了几天,也是陪着张天艾疯了好几日,直到文牧也那边通知他为《我不是药神》路演。
《我不是药神》定档在了清明,清明不算是一个很好的档期,但是相对应的竞争也少。
《我不是药神》毕竟也算是现实题材,虽然因为有徐振而增添了不少喜剧元素,但是总基调是暗沉的,因此发行方其实对于这部片子不是很看好。
所以纠结来纠结去,最后还是决定不去暑期档凑什么热闹了,直接独霸清明档岂不快哉。
反正这几年的清明档发展很快,目前档期总票房都已经接近7亿人民币了。自从《我不是药神》宣布定档期明后,市场上也是掀起了一大波撤档的声明。
没办法,宋墨的名字就是电影市场的金字招牌,本来好莱坞的DC宇宙超英片《雷霆沙赞》宣布定档清明的,但知道《我不是药神》同样定在了这个档期后,也是连夜宣布撤档。
当初宋墨的《动物世界》一举掀翻剧透《变形金刚5》的剧情可还历历在目,好莱坞的大片可不敢再和他对上了。
倒是换汤不换药的港片《反贪风暴4》还是决定继续赖在清明档,讲实话,港片这几年已经烂到惨不忍睹了。
同样的剧情、套路,换一批人反复的拍,任谁都会感觉厌烦,而港片也知道自己的问题,但奈何积重难返,只能装作视而不见,不断的出产烂片,期望能骗一个是一个。
除了《反贪风暴》外,再就是全明星阵容的文艺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这片子有井柏燃、宋佳、马思莼、秦浩、陈妍西、张颂闻等一大票明星出演,导演更是无数文艺片爱好者口中的无冕之王娄叶。
这部作品算是他相对商业化一点的作品,自然不可能拉到欧洲的投资。
好在他的父辈本身就是沪圈的人,也因此几经周转,也是找上了王长田。
没错,这部片子也是光纤传媒投资的,只能说光纤传媒目前确实是四处张网,八方出击。
其实王长田向来就不是一个大方或者是追求艺术的人,哪怕他外表再温文儒雅,他也只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商人。
娄叶能拉到他的投资,自然也是因为王长田觉得有利可图,毕竟娄叶拍电影,不少明星可是愿意降片酬甚至无片酬出演的,这次也差不多,几大主演都是大降片酬,只为了合作一把,看有没有希望冲奖。
而之所以《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选择和《我不是药神》同一档期的原因,也很简单,作为一部文艺片,它的受众群是固定的,哪怕这次请了这么多明星,但是王长田也不指望能取得多高的票房,只要能够在颁奖礼有所表现就行。
不得不说王长田这个人眼光还是很好的,这几年光纤传媒在他的带领下也是蒸蒸日上,这一次投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就是想着能为光纤传媒在荣誉上增增光。
《我不是药神》这次的路演也是要求倾巢出动,宋墨是在燕京再次看到文牧也的。
“诶,宋墨,这边。”文牧也再次见到宋墨也是很开心,两人毕竟半个多月前才刚见过面。
“文导,《护航》杀青了吧?”宋墨笑着问道。
“前几天刚杀青了,也算是完成一个任务,这次谢谢你了。”文牧也如释重负般说道。
“那就好,这次咱们路演的计划是怎样的的?”宋墨这次在《我不是药神》里充其量只算是男二,虽然他们在宣传的时候,那架势恨不得将宋墨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听到宋墨的问话,文牧也将路演行程表递给了他,宋墨扫了几眼,还行,行程不是很赶。
两人正聊着,休息室的门就被推开。徐争顶着他标志性的光头,未语先笑地走进来:“聊什么呢这么热闹?哟,宋墨老师也在!”
他热情地握住宋墨的手,力道带着刻意的郑重,“这次路演可全仰仗您了,咱们的‘两百亿票房先生’一出手,我这心里才算踏实啊!”
宋墨被这夸张的称呼弄得有些无奈:“争哥别开玩笑了,你才是男主角……”
“哎!这话不对!”徐争立刻打断,圆滑地揽过宋墨肩膀,转头对文牧也使了个眼色,“文导您说,现在观众最期待的是谁?热搜上挂的是谁的名字?市场规律嘛,咱们得顺势而为!”
他随即压低声音,仿佛推心置腹,“老弟,哥哥我是过来人。当年《泰囧》爆了,所有人都盯着票房数字。你现在这势头,不扛旗谁扛?”
徐争三言两语就定下了整个路演的基调,因此在接下来的半个月路演中,宋墨也是真真切切见识到了徐争的路演技巧。
在各种路演现场,他总是能不动声色将话题引到宋墨身上。
并且一大堆惊掉人眼睛的新闻标题也随之出炉。
《神演技碾压全场!宋墨即兴教学惊呆徐争。》
《徐争坦言压力大:宋墨一条过镜头让我NG十几次。》
《徐争爆料:宋墨为演绝症患者暴瘦20斤。》
这个老小子每一次将话题引到宋墨身上,总还不忘带一下自己,因此两人的名字几乎形影不离的出现在路演的全途。弄得像周一韦、章宇、谭卓等人几乎都没了声音。
但是不得不说,这样做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等到路演结束,《我不是药神》的预售直接突破了1.5亿。创下现实题材电影预售纪录!
目前院线上《流浪地球》已经正式突破了70亿票房,目前是72.8亿票房,目前虽然还在上映,但是每周也就只有一两千万的票房了,目前看来突破73亿票房基本上板上钉钉。
宋墨的《流浪地球》还没下映,紧接着《我不是药神》又来,这也让市场更加沸腾。
当《我不是药神》首映落幕,灯光亮起的瞬间,全场陷入长达十秒的寂静,继而爆发的掌声夹杂着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我不是药神》毫无疑问是一部很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看完这片子后,顿时让现场的媒体都激动了起来,这场景就像是偷腥的猫闻到味似的,一个个抓耳挠腮,蠢蠢欲动起来。
很快就到了媒体提问环节。电影周刊的记者迫不及待的举起手:“争哥多次强调宋墨是票房保障,是否担心自己被抢风头?”
徐争大笑摆手:“他的风头还用我去抢吗?那是自带的光环!”他转向宋墨,语气带着真诚的赞叹,“拍戏的时候我就跟文导说,宋墨这小子,就是中国电影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你们看看,才22岁,200亿票房先生,影帝奖杯都拿了两座了!我像他这个年纪在干嘛?还在电视剧里演猪八戒呢!”
他自嘲的话语引发全场善意的哄笑,连宋墨也被勾起了童年看剧的回忆,那时的徐争还不是光头,他饰演的猪八戒确实深入人心。
笑声渐歇,徐争话锋一转,带着点“委屈”和期待:“所以啊,我这一路就‘忽悠’他呢!就盼着他啥时候能答应跟我拍部喜剧。只要他肯点头,我绝对拿出顶级阵容,男主角?二话不说,立马让给他!”这番半真半假的邀约再次活跃了气氛。
然而,轻松的氛围很快被打破。一位来自《心惊报》的记者站了起来,抛出了一个极其敏感且带有明显诱导性的问题:“各位主创大家好,我是《心惊报》的记者。不可否认,《我不是药神》是一部通过电影镜头深刻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在国内院线片中实属罕见。”
“据我了解,在我们周边的国家,尤其是韩国,此类批判社会现实、揭露制度问题的电影非常多产。请问《我不是药神》的顺利上映和获得如此高的关注,是否意味着我国电影审查尺度正在放宽?这是否代表着一种创作环境的新突破?这个问题请宋墨回答一下。”
《心惊报》的于默问完后,一脸认真的看着心中,但心中却满是得意,刚刚在看这个片子的时候他就在想该怎么提问才能更好的引导这些人说出自己想要听到的话,为此他也是绞尽脑汁,好不容易在电影结束前想出了这个问题。
并且他特意选了宋墨这个年轻人来回答,他对于宋墨其实是看不上眼的,或者说是很嫉妒的,毕竟他年纪一大把,头还秃了,怎么可能看得惯宋墨这种小年轻春风得意呢。因此特意将这个恶意满满的提问让宋墨来回答。
要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回答,那么非让他纷纷得罪一番电影局的人不可,要是顾左右而言他,那么一个文盲顶流的帽子也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于默看着笑容灿烂的宋墨,心中不由满满都是恶意,“笑吧,笑吧,等结束了你就知道登得有多高,摔得就有多惨了。”
只能说,人呀,有些时候的恶意是无来由的。
《心惊报》问题一出,台上台下气氛瞬间凝滞。文牧也、徐争等人脸上的笑容收敛了,眉头微蹙。
这个问题极其刁钻,表面是探讨电影意义,实则暗藏锋芒,试图引导主创人员对中国电影审查制度进行评价,甚至表达“不满”,这无疑是在试图点燃一个危险的舆论火药桶。
现场许多业内人士也屏住了呼吸,替台上的主创捏了一把汗。
就在这微妙的沉默时刻,宋墨从容地拿起了话筒。他没有丝毫慌乱,脸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和真诚: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他声音清晰而平和,目光直视提问者,“首先,关于您提到的韩国电影,它们确实在特定题材和社会议题的表达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很高的艺术成就,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的。”
他略微停顿,话锋沉稳地一转:“但是,每个国家的电影创作,都根植于其独特的社会土壤和发展阶段。《我不是药神》能够诞生、能够呈现在大家面前,并且引发如此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宋墨的语调变得更加恳切,“它首先说明了我们的社会拥有直面问题、寻求进步的勇气和自信。这部电影的创作和上映过程,恰恰证明了在中国现有的电影生态和规范下,创作者们依然拥有广阔的空间去关注现实、反映民生、传递思考。
“我相信审查制度的核心目标,从来不是扼杀创作,而是在规范中保障创作的健康发展和作品的社会效益。《我不是药神》能通过审查并公映,恰恰是这个体系在动态调整、与时俱进的一个积极信号。”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媒体,最后和《心惊报》的那个记者对视:“与其说这是尺度的放宽,不如说这是我们电影创作环境更加成熟、更加包容、更加注重作品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我不是药神》的意义,不在于它挑战了什么边界,而在于它证明了,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以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