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疾行如风·夏侯渊(1 / 1)

加入書籤

两军对垒十余合,徐晃与王贲引兵撤离。

“追!”

慕容垂重整旗鼓,率领万余骑兵紧跟而上。

徐晃和王贲越打越默契,一人领兵阻拦,一人结阵迎战。

虽是且战且退,可阵型却一直不散,反而压住了慕容垂凶猛的攻势。

突然,天空传来一声鹰唳!

徐晃眼前一亮,斧钺向前抡砸。

慕容垂被一击震退,立刻警觉,望向东侧。

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一支骑兵从侧翼杀出,冲向自己。

夏侯渊迎面射出三箭,相继掠向慕容垂。

铿!

慕容垂劈飞两箭,可剩下一箭却贯穿他的肩甲。

徐晃趁势上前,斧钺连续挥砍,专攻慕容垂受伤的一侧。

“散!”

“两侧袭扰!”

夏侯渊率领三千五阶轻骑兵,杀入战场,举弓齐射。

皆配备穿甲箭的骑兵,贯穿龙城铁骑的铁甲,虽伤害较低,可却能分散其注意力。

“冲锋!”

王贲再组战阵,冲击慕容垂的侧翼。

两翼夹击,慕容垂阵型大乱,士气缓慢滑落。

“突围!”

慕容垂见局势对自己不利,立刻率领千余精锐,杀向夏侯渊。

徐晃和王贲麾下皆是高阶兵种,仅有夏侯渊带着五阶轻骑,自然会被当作突破口。

然而,慕容垂刚带人冲上去,夏侯渊便以极快的速度撤退,又在场外重新结阵,再度杀回战场。

“好快的行军速度!”

慕容垂暗惊。

其实仔细想想,便能猜到李牧为何仅给夏侯渊波三千五阶轻骑兵。

理由就一个。

尽量放大他个人的天赋效果。

【英雄名称:夏侯渊】

【英雄品质:王级】

【英雄天赋:虎步关右(麾下轻骑兵攻击力+20%,骑射伤害+20%,命中率+20%,行军速度+50%,大军在荒漠,戈壁,冻土等恶劣地形行军时,自身受到的负面影响-20%,体力消耗速度-20%,行军速度+20%);疾行如风(麾下轻骑兵体力消耗速度-20%,行军速度+30%,生命力小幅度上涨,体力上限小幅度提升);百步穿杨(个人综合战力+18%,弓弩所造成的伤害+25%,箭矢命中率+30%,破甲率+30%)】

【英雄等级:81级】

【英雄忠诚:99】

【英雄属性:勇武:92;统帅:91;政治:20;智慧:36】

夏侯渊,字妙才,乃是曹操的宗亲,以勇猛善战,善用骑兵奔袭著称。

再看他的天赋。

如果算上大漠地形的额外加成,夏侯渊对轻骑兵的行军速度加成便高达100%。

辅以降低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减少体力上的消耗,足以让夏侯渊在一众骑兵系将领中脱颖而出。

而且李牧配备给夏侯渊的也不是寻常五阶轻骑兵。

他们的装备都是统一着装,皆是王级层次。

可以说,放眼整个长安城,便没有一支中低阶兵种能配备王级装备。

夏侯渊绝对是独一份。

“全军撤退!”

慕容垂身为五代十国之人,自然知晓夏侯渊以疾行闻名。

因此,一发现追不到他,便立刻重整队形,杀出王贲的包围圈。

“你往哪逃?”

独孤信领兵从东侧杀出,横向拦截慕容垂。

两枪相撞,慕容垂稍落下风。

慕容垂再度陷入苦战,多次尝试突围,可却被独孤信接连击退。

只是就在独孤信等人围攻慕容垂时,东面却骤起沙尘,一支重骑兵正在疾驰而来。

“铁索连环!”

慕容恪的战旗高举而起,一支重骑兵的速度陡然加快。

王贲率领骁果军列长枪阵,正面抵御铁索骑兵,弓弩手举弓抛射。

箭矢向铁索骑兵覆盖,数十人被当场射杀,可剩下的人却速度不减,一头撞上骁果军,瞬间人仰马翻。

“放!”

慕容恪下令,己方弓弩手立刻反击。

骁果军被射杀百余人,箭矢贯穿铠甲,命中要害。

夏侯渊率领轻骑兵奔袭慕容恪的弓弩守方阵,可却被百保鲜卑击退。

“此战我们已达到目的,无需再与其缠斗!”

独孤信侧身望向徐晃。

“全军撤退!”

两人达成默契,立刻重整队形,退出战场。

慕容恪和慕容垂很克制,没有纵兵追击,任由其撤退。

毕竟对面的将领不少,他们两人冲上去,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

长安城,天策府。

“即日起,毛阶任吏部郎中!”

“王朗任礼部郎中!”

“邓艾调入安州军团,任副将一职!”

“郭淮调入漠北军团,任副将一职!”

“曹真调入兖州军团,任副将一职!”

侍者站在李玄身旁宣布任命。

“谢侯爷封赐!”

众人依次出列谢恩。

李玄望向众人,神情如常。

一回到长安城,他便展开第二轮温水煮青蛙。

之前待在豫州,目的是稳定人心,以及提防关中的赳赳老秦或荆州战况有变。

可如今豫州各项事务皆趋于稳定,李玄也就没必要继续坐镇紫云城。

等到群臣散去,程昱才递上一封来自漠北的战报。

“经多次试探,目前已大概摸清前燕大军的底细。”

“慕容恪和慕容垂如今麾下各有一支精锐,兵力大概有三万人。”

“而慕容皝的禁军则有两万余人,皆是从各部提拔上来的骁勇之士。”

“此外,慕容恪在前年领兵出征,攻占鲜卑慕容氏十七部,获人口数十万,牛羊百余万。”

“因此,要是他们举全国之力抵御我军,大概能再征兵二十余万。”

实际上,前燕也就是对比长安城的国力才稍显孱弱。

真要比的话,如今的前燕便相当于巅峰时的齐小白。

要不是因为李玄,慕容皝等人绝对能动摇华夏对北疆的控制。

荀攸沉吟道:“比起兵力,更麻烦的是补给问题。”

李玄南下扩张一路所向披靡,核心便在于水路补给十分方便。

他的禁军就算不用传送阵,直接走水路,实际上也用不了多久。

粮草,兵甲,攻城器械等军需也一样。

所以除非用更强的军力压制李玄,否则跟他打持久战或攻坚战,基本上就是嫌命长。

毕竟谁也架不住一天到晚用抛石机轰炸城墙,毅力再强的士兵也会被外界压力渐渐击溃。

然而,北疆则不同。

大漠没有水路,更没有官用驰道,补给线的维护成本起码也要翻个两三倍。

杜如晦出列道:“兵部为此已制定两套应对方案。”

“一是在大漠建立要塞。”

“既能用于囤积粮草和兵甲,更能当作信标,降低大军在大漠中迷失方向的概率。”

“二是出奇兵。”

“一面与慕容垂,慕容客两人会战。”

“一面直扑北龙城,攻破前燕首都,生擒慕容皝,瓦解慕容垂,慕容客麾下大军的士气。”

漠南有一座龙城,如今已成为燕山以北的行政中心。

而杜如晦口中的北龙城则是前燕首都,乃是与慕容皝一同降临的主城。

如果李玄在上一战被慕容垂,或慕容恪击败,漠南的龙城就会被称为南龙城。

然而,上一战的胜利者却是李玄,所以前燕的首都也就变成了北龙城,气势上就要弱上一筹。

蒋琬担忧道:“既然是要塞,便要屯兵。”

“而且初建时,更要防止慕容垂等人领兵前来破坏。”

“真要执行第一套方案,战术上是很稳,可却需要征召更多的士兵参战。”

他不担心长安城是否有能力在大漠内建造要塞。

因为大漠面积虽然扩张了两三倍,可其中却多了不少绿洲。

只要将其占领,不说在上面修建要塞,如果时间足够,城池都能建起来。

然而,慕容垂等人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补给线建立起来,绝对会出兵加以阻拦。

如果要与他们对抗,便需要调兵抵御,或是派漠北军团和北地军团一路保驾护航,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计划是好计划,风险也非常低,可投入和产出比的不均衡却是硬伤。

因此,蒋琬身为户部侍郎,自然担心李玄把家底打空。

可李玄却在众人讨论之际出言道:“不如两套计划一同执行?”

话音刚落,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思索之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