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困辽军,战北魏!〔求票〕(1 / 1)

加入書籤

辽军前线崩溃,大量士卒逃亡,阵型乱成一锅粥。

完颜成和尚领兵纵马疾驰,忠孝军就如同割草机,收割辽军精锐。

合里合军分梯次跟上,于两侧包抄奔袭,举弓直射,柘羯军相继被杀,死伤惨重。

“全线出击!”

“一举击溃辽军!”

李玄策马杀入战场,霸王戟向前横扫,斩杀辽军将官。

玄甲军与他一同行动,尉迟恭,程咬金,翟长孙担任前锋,瓦解辽军仅剩的反抗力量。

姜邯赞率领龙虎军从侧翼切入战场,与萧敌鲁正面对阵,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士卒杀成一团。

“全军退入大营!”

“弓弩手更换破甲箭!”

耶律阿保机与数千名属珊军上前阻拦姜邯赞。

萧敌鲁趁机退出战场,重新蓄势,冲击龙虎军侧翼。

姜邯赞能明显察觉到辽军战力提升了一大截,立刻领兵暂避锋芒。

然而,耶律阿保机却乘胜追击,率领属珊军杀上前去,与他交战数合,直到李玄到来,方才撤退。

姜邯赞清点了一下损失,不由眼角一抽。

仅仅数个回合,自己便损失千余人,且都是与自己征战许久的精锐。

“辽太祖!”

“果然与之前大有不同!”

姜邯赞深吸一口气,平复躁动的情绪。

只有真正直面耶律阿保机,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李玄在战场上的统治力有多强。

虽然己方兵精将广,军力强盛,可对面却胜在人多势众,且皆有顶尖统帅坐镇,营盘稳固。

再看李玄。

他从头到尾都游刃有余,一丝败象都没有显露。

不管是从战略的角度切入,或细看李玄排兵布阵的章法,皆会让对阵之人生出一种挫败感。

“李成桂何在?”

李玄策马来到阵前,冷声喝问。

李成桂急忙上前,请示道:“王爷有何吩咐?”

李玄漠然道:“你领兵从正面攻坚!”

他抵达战场时,李牧和完颜成和尚已经与辽军血战两天一夜。

再加上辽军的前线属于大溃败。

如果不尽快补上一刀,以耶律阿保机的能力,辽军怕是很快就能重整旗鼓。

“遵命!”

李成桂虽然压力极大,可却不敢拒绝。

不多时,大军集结,其中有很多来自高句丽文明的特殊兵种。

比方说,九阶弓箭手·花郎,八阶多系兵种·别武班,八阶多系兵种·三别抄。

“攻营!”

李成桂派出神步军担任攻坚主力,花郎则上前举弩抛射,压制守军。

火矢漫天,辽军营垒内硝烟四起,千余士卒在萧敌鲁的调动下结阵迎战。

两军短兵相接,喊杀声不绝于耳,士卒枪来矛往,草木皆被染红,顷刻间便阵亡千余人。

“别武班上前支援!”

“三别抄冲击辽军侧翼!”

李成桂暗暗平复紧张的情绪,逐渐找回一军主将该有的模样。

崔莹接管前军指挥权,神步军精神为之一振,士气缓缓恢复,战力上涨不少。

“王爷,拓跋焘已率领十万兵马前来支援!”

斥候策马前来汇报。

李玄询问了一下详情,便判断道:“他应该是倾巢而出。”

荀攸提议道:“可派一支偏军前去偷袭北魏营垒。”

“如果事成,定能重挫北魏大军的声势。”

他也好,程昱也罢,如今在战场上提出对策的机会已然不多。

因为李玄是个习惯未雨绸缪的人,计划中的环节都会在战前提前定好。

所以他们在战场上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反而是帮李玄梳理军务,以及调兵运粮。

“王贲!”

“你领三千铁鹰锐士,前去攻打北魏营地!”

“罗士信,你领两千安西军一同前往,所有行动皆由你二人商量定夺!”

李玄从麾下匀出一队兵马交给两人,性质与之前的王猛相同。

如今胜利在望,李玄绝不会轻易涉险。

五千人在他手上,算是溢出来的战力。

要是他们能攻克北魏营地,李玄就可以直接清盘。

输了或无功而返也无所谓。

因为李玄决胜的关键,不在王贲和罗士信身上,所以他们就算失利也影响不到自己。

“北地军团,御林军留守营地,紧盯辽军一举一动!”

“此处以李牧为主,姜邯赞次之!”

“其余人,与我一同迎战拓跋焘!”

李玄等王贲和罗士信一走,便立刻行动起来。

李牧是之前会战辽军的主力,所以如今低垂的果实自然该交由他来摘取。

曹操的征西军团则不同。

虽然战力不如北地军团,可却胜在比较完整,面对拓跋焘时,更有威胁性。

“全军就地休整!”

李玄领兵刚跑出十余里,便下令扎营。

而他停下的理由也简单。

如今急的是拓跋焘,自己没必要急着往上凑。

李玄如今已打掉金军,又将辽军困住,犯不着冲上前去与拓跋焘决战。

“王爷,北魏大军距离我军已不足十里!”

斥候策马入营,前来汇报。

李玄微微颔首,率领大军出营列阵。

虽然李玄之前没打算围点打援,可拓跋焘要是有意送上门来,他也不介意和对面打上一场。

毕竟自己以逸待劳,大军在此整整休整了一天。

而拓跋焘则是全程急行军。

孰强孰弱,一目了然。

“曹操,此战由你担任前军统帅!”

李玄没有急着与拓跋焘对阵,而是将征西军团派了出去。

“遵命!”

曹操策马上前,率领青州兵列阵迎战。

中垒营担任预备队,手持重弩,蓄势待发。

虎豹骑由曹纯和曹休执掌,部署在战阵两翼。

“咱们的大军刚到此地,兵困马乏!”

“如果立刻与李玄交战,怕是会遭到压制!”

崔浩谨慎地提醒拓跋焘,内心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只是拓跋焘却罕见地直接否定崔浩,且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即便救下辽军,如今的危险也无法解除!”

“可李玄却在我们对面,麾下也仅有五万兵马!”

“如果能将其击溃,不仅能救出辽军,更能解除当前的困局!”

崔皓沉吟不语。

虽然拓跋焘的思路极具说服力,可成功率却不高。

因为李玄要是好对付的话,自己等人又岂会在前线一次次被他牵着鼻子走。

然而,崔浩却也能理解拓跋焘的心情。

正如他所言,救出辽军也改变不了此战的结果,反而是击败眼前的李玄有机会逆风翻盘。

即便成功概率再小,它也是个机会。

况且以他们如今的处境,李玄又岂会留给他们一点风险都不冒的机会。

“全军备战!”

拓跋焘冷声下令,语气坚决。

反正横竖都是一死,与其在等待中消亡,不如趁着如今有余力,赌上性命,与李玄再博一回。

“气氛似乎有点不对劲!”

曹操神情凝重。

北魏大军备战之际,他便察觉到有问题。

只是他却没有立刻派人去联系李玄,反而按兵不动,巩固防线。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曹操也不例外。

李玄派他出战,显然是想看一看征西军团的成色如何。

况且就算拓跋焘全力来攻,他也有把握将其挡住,守到援军到来。

毕竟怯战和谨慎求援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曹操自然不能让李玄误以为自己属于前者。

晌午时分,秋风吹拂,压倒茂盛的牧草。

“全军出击!”

拓跋焘策马扬鞭,高声下令。

契胡军提速冲锋,轻重步兵紧跟而上。

虎纹具装骑兵被拓跋焘当成预备队,伺机而动。

“保持阵型!”

曹操坐镇中军,神情凝重。

不多时,契胡军抵达战场,一头撞破征西军团的盾阵。

可他们接下来看到的却不是惊慌无措的士卒,而是持矛握戟的青州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