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关中大捷!(1 / 1)
黄昏西斜,虎牢关破!
傅恒,海兰察父子被俘!
王翦亲自登城,取下秦军的战旗。
“赵云,薛仁贵!”
“你二人率领一支兵马,前去支援李道宗,助他拿下弘农!”
“其余人,与我奔袭洛阳!”
王翦留下王离守虎牢关,便率领大军直逼洛阳。
与此同时,虎牢关陷落的消息也传到了洛阳。
燕太子和白山心中忐忑不安,可却不敢再轻易出手。
因为史万岁的遭遇,唤醒了他们以前在野战上被李玄支配的经历。
他们不敢保证,李玄没有亲自前来督战,更查不到李绩是否针对洛阳有其他安排。
所以燕太子和白山便决定,固守洛阳,保存实力,等赳赳老秦的援军到来,困局便能自解。
然而,他们却因情报有限,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弘农城前,一场攻坚战突然爆发。
“冲上去!”
李道宗亲自领兵登城猛攻,多次杀退守军,占领城墙防线。
徐荣竭力抵抗,与李道宗来回对冲,于城墙之上拉扯,死伤甚巨。
“杀!”
李道宗率领三十余名骁果军陷阵突袭,直扑徐荣。
“结阵迎战!”
徐荣不敢退,率领残军,死战到底。
赳赳老秦在关中的兵力部署,集中在洛阳,咸阳,潼关,武关。
而弘农则是一个粮食中转站,乃是关中往洛阳的关键要冲。
只是之前潼关和函谷关都在赳赳老秦手上,所以他就没有在弘农驻扎重兵。
可如今函谷关陷落,弘农自然也就暴露在李玄眼前。
当然,李绩等人也有算漏的地方。
比方说,他们没料到徐荣会被突然派往洛阳。
因此,弘农的攻城战理应不该陷入焦灼,可就是因为徐荣突然在弘农歇了一脚,便有了当前一幕。
毕竟同一个强度的函谷关,李道宗仅用不到半天便将其攻克,可见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多少功课。
然而,计划却赶不上变化。
谁能想到弘农会突然冒出来一个徐荣挡道。
铿!
台阶之上,两军短兵相接,李道宗正面对战徐荣。
骁果军虽人数少,可却是百战精锐,直接抵住数倍于自己的秦军。
李道宗抓住骁果军为自己创造的战机,立刻扑杀上前,竭尽全力,猛攻徐荣。
然而,两人武力却差不多,徐荣也一样有死守之心,所爆发的战力自然不比李道宗差多少。
可就在两人咬牙强撑之际,李道宗却胜在兵器更好,突然将徐荣的长刀崩断。
李道宗立刻上前,一刀斩伤徐荣,又将他踢翻在地。
“徐荣已被我生擒!”
“弃械投降者,可从轻发落!”
李道宗将唐横刀架在徐荣脖子上,神情冷冽。
弘农的守军战力一般。
真正不好打的,实际上是徐荣带来的兵马。
而且也不是高阶兵种,仅仅是三千五阶士卒和一千西凉铁骑而已。
所以制服了徐荣,便等于抓住他们的命脉,自己就有机会一举攻占弘农。
果然,以徐荣在军中的威望,李道宗的威胁很快就有成效。
西凉铁骑第一批器械投降,可表情却依旧有点不服。
紧接着,便是徐荣带来的精锐士卒。
“全部关押起来!”
“徐荣交由不良人单独看管!”
李道宗顾不上自己身上的伤势,一占领弘农,便立刻重新整顿防务。
他之前在徐荣身上浪费了太多时间,章邯的援军怕是已经在路上。
要不抓紧时间的话,刚打下的弘农,说不定又要丢。
“禀报将军,我等在二十里外,发现数万秦军!”
天刚破晓,斥候便送来情报。
刚处理完伤势的李道宗重新披上铠甲,来到城楼前,极目远眺。
数里外,沙尘滚滚,秦军的大旗迎风招展,章邯率领秦锐士直逼弘农。
“李道宗!”
“你如今已是孤军,又何必做无谓的坚持?”
“只要你领兵退出洛阳之地,我保证不伤你一兵一卒!”
章邯策马来到城前,高声喊话。
然而,李道宗却冷声道:“我受王爷之命到此,岂能不战而退?”
“此地,便是我之坟冢,汝要取之,便拿千百倍的鲜血来换!”
章邯双眼闪烁寒光,回应道:“如你所愿!”
一回到己方阵前,章邯便朗声道:“全军备战!”
秦军立刻组装器械,步兵持盾上前,弓弩手列阵待命。
只是就在剑拔弩张之际,秦军斥候却突然策马前来,汇报道:“将军,李绩的援军已抵达弘农!”
章邯闻言,脸色一沉。
轰隆隆!
铁蹄铮铮,白袍鲜明,两支骑兵同时抵达战场。
章邯仅看扮相,便认出来人。
薛仁贵,赵云!
“将军,我们该如何是好?”
司马欣上前询问,神情凝重。
章邯沉声道:“局势有变,我们已做不了决定!”
“即刻派人把弘农的情况送到咸阳,请主公定夺!”
如果仅有李道宗一人,章邯有把握将其击退,重新收复弘农和函谷关,支援洛阳。
然而,薛仁贵和赵云的到来却说明了很多问题。
虎牢关已经沦陷!
洛阳已被围困!
只是一个处理不好,赳赳老秦就将失去潼关以东的所有领土。
因此,下面的行动必须请示赳赳老秦。
况且就算他有心救援,如今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毕竟薛仁贵和赵云带来的兵马虽不多,可他们两人却是冲阵的好手。
一不小心,自己说不定也要陷进去,所以他才更不能冒险。
……
“禀报王爷!”
“王翦将军已拿下虎牢关,如今正在围困洛阳!”
“李道宗将军于昨日连破函谷关,弘农,如今正与章邯对峙!”
斥候跑入天策府,前往军机阁,汇报战况。
李玄示意斥候退下,又望向众人。
“你们没什么想说的吗?”
房玄龄拱手道:“此战虽惊险,可却好在之前定下的战略已经落子。”
“老秦如今再想拿回弘农,怕是要等来年才有机会。”
昨天的闪电战,一共出现了两个意外。
第一个当然是徐荣骤降弘农。
第二个则是关中的出兵速度。
第一点很好解释,如今在场众人都明白。
而第二点却是因为独孤信没有及时拦下章邯,所以才导致他仅隔一夜,便兵临城下。
要不是因为王翦谨慎地派出薛仁贵和赵云领兵前去支援,弘农多半会被抢回去。
当然,追责是肯定要追责的,可事情却也不能全赖在独孤信一人身上。
因为独孤信昨天也碰到了两个人。
蒙骜,蒙恬。
而他们当时的任务则是抵挡秦岭内的野兽,可却没想到和独孤信撞了个对脸。
杜如晦提议道:“王爷,不如调匈奴精锐前往河内郡。”
“一来能帮着肃清野兽,二来能让老秦有所忌惮。”
李玄微微颔首,表示同意。
可他很快又看向高熲。
“既然如今达到目的,关中的军事行动便到此为止。”
“一切计划,等来年初春再说。”
他们已经占领洛阳盆地各处要冲,自然要见好就收。
毕竟如今不仅是赳赳老秦的援军到不了洛阳,燕太子等人也一样逃不出去。
剩下的,便是温水煮青蛙。
只要火候到位,李玄就能慢慢熬死他们。
高熲身为该计划的工程师之一,自然明白其中深意,立刻拱手道:“臣明白。”
李玄结束该话题,重新聊起之前的战事。
“如今兽灾频起,各地村庄遭到破坏,耕种地也被践踏到面目全非。”
“要是再被它们破坏下去,明年初春,各地百姓怕是无法出城播种。”
程昱提议道:“不如启用第三套方案,主动出击,打退野兽?”
众人闻言,神情各异,可却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想法。
显然,第三套方案属于预案中的预案。
如非必要,没人会想起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