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大干一场(1 / 1)

加入書籤

司机厌烦地拂去身上的细碎纸屑,从车头上一把扯下红花彩条,毫不惋惜地扔在地上,钻进汽车,开车走了。

李前进看着那朵可怜的红花被风吹到墙角里孤单的呼扇着。他笑了笑,五月和十月不冷不热,是结婚的好日子。

新婚燕尔加上春暖花开,那将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什么心境呢?

肯定很美好!

李前进看着院里闹哄哄的喜棚给出答案。

他心驰神往,仿佛自己悠悠地飘下了露台,飘人了那个门上贴着红色喜字的大杂院。

恍然间又回到自己新婚燕尔,如胶似漆的快乐时光。

神思正飘着,看见春妮领着清清往回走,清清一边晃着妈妈的手,一边开心的挥舞着手里彩色糖纸包的喜糖。

李前进从露台上下来,迎接娘俩,“怎么没在那吃饭?”

春妮说:“人太多,我怕烫到清清,还是回家吃吧。”

“爸爸,糖。”

清清欢快的举着小手给李前进看。

“给爸爸吃吧。”

李前进担心的看着女儿手里的水果糖,总担心她含到嘴里卡到。

“好!”清清笑嘻嘻的把糖给李前进。

李前进把糖块送嘴里,转身又拿糖纸包了块龙须酥,“清清,吃糖。”

春妮好笑的李前进,他总是把那些小事想到很可怕。

或者和孩子一样天真,一张五彩的糖纸蒙在眼睛上都能和清清叽叽喳喳的玩半天,这些事她就很难做到。

“红姐她们怎么还没回来?”吃饭时春妮忍不住担心的问。

李前进也琢磨,可别出什么事,“这几个家伙说不定带多少盆花呢,可能卖得慢点。”

春妮摇头,一盆花上千,在她的世界里简直不能想象。

长市,此时罗艺红几人正陷入到纠结中。

“红姐,你没看错?”

罗艺红面对徐建达的质疑摇了摇头说:“我倒真希望我看错,但我确实没看错,这两个人已经轮流盯咱们两天了。”

杜文忠说:“不行咱们撤吧,已经卖了一百多盆,十多万了。”

徐建达想到后背箱还剩二十多盆不甘心呢。卖好了这可是两万多块,何况还有一盆花王。

“我们把这盆花王卖了也行啊,刚炒起来就走太可借了!”

三人都看向沉思中的罗艺红。

罗艺红想了好一会才说:“踩盘子这两人虽然手生,但是目光凶狠,手也肯定黑,我们现在很难弄。”

徐建达说:“红姐,你说怎么办?”

罗艺红眼里凶光一闪说:“要么我们和他们干一下,要么我们现在就回去。”

徐建达胆子大,低喝一声说:“干他们一下!”

杜文忠和段梅没主意,看向红姐,李前进来时说以红姐为主。

红姐看了眼几人三人说:“那就动他们一下,不然剩下那些花也不好卖!”

“怎么动?”

杜文忠按着手里的猎枪狠厉的说。

“小梅开车接应,建达故意找他们俩个碴,把他们人都引出来我和文忠一起动手。”

“行!”

四人商量妥当都狠下了心,实在是这钱太好赚,他们舍不得放手。

徐建达拿着两盆花出现在花市,在门口闲逛的几人立刻散开盯过去。

他们找徐建达几人已经好几天了,奈何没有车,根本找不到这几人,也摸不着他们根底。

徐建达顺着红姐的眼神看过去,只见两个小年轻在一边斜眼打量他。

“瞅个屁,不买滚远点!”

“你说谁呢?”

两个小年轻的面露喜色,正找碴呢,徐建达送上门来。

徐建达凶狠的迎上去说:“说你呢!”

“哎呀我草,敢和我梁二呲牙!”两人挥拳就打。

徐建达身强体壮,一对二还占了上风。

梁二这伙七八个人都冲出来,直奔徐建达。

罗艺红瞅准机会突袭,抓住一人的胳膊就卸掉了环,回肘又把一人的鼻子打得鲜血淋漓。

杜文忠一见这些人战斗力不咋地,把猎枪放下抡起锹把就上去了。

“红姐!”

王金铃正好路过,挤进看热闹的人群一见是罗艺红,二话不说就冲了上去。

别看她是个女人,打起架来可是深得罗艺红真传,专挑男人薄弱的地方下手。

四人很快把这十多个人打得落花流水。

虽然打胜但是代价也不小,被派出所罚了五十块钱,两盆花也被没收。

“红姐,你也在花市卖花?”

王金玲没想到在长市能碰到红姐。

罗艺红笑说:“是啊,我们在这卖十多天了,我还琢磨咋没碰见你呢?”

王金玲说:“梁老大这伙人下手狠,我始终在东市那头,这不是听说咱们这刚刚兴起的杓兰在这卖,我来看看。”

罗艺红嘿嘿一笑说:“那玩意就是我卖的。都流到你们那边去了?”

“这不是报纸上有个老专家说君子兰就是非洲大草原的野草,这个杓兰才是咱们东北的兰花,十分的稀少。”

王金玲说:“我看这玩意价格要涨,赶紧过来抓货。”

罗艺红毕竟是外行,市场敏感度不高,但是她头脑灵活,“帮我个忙怎么样?”

王金玲笑说:“咱俩这关系还客气啥?”

红姐说:“明天你来拿货,公开拿货两千一盆,我这还有一个品相特别好的花王,你叫价三万买去。实际你给我一万,卖不了你给我送回来。”

王金玲立马明白的意思,“我手头没那么多钱。”

红姐说:“我这有。”

几人个商量好细节,明天开戏。

一条消息被几人在各个花市传了出去。一个港商要用超豪华的皇冠轿车,换一盆名叫“凤冠”的杓兰,却被主人拒绝。

还有一个外商看中了一株杓兰,出价1万美元从主人手里买走。

真真假假的消息再加上老专家在报纸的分析,杓兰的价格不知不觉的在迫赶君子兰的脚步。

第二天,红姐一行出现在南市场,再也没人敢她们叫板。

几人一商量也高调一次,二十多盆杓兰全部摆上,那盘盛开的“凤冠”摆在最高处。

金黄、雪白的杓兰立即吸引了很多人的脚步停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