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4章 崩溃的韩国(1 / 1)
海外银行也紧缩银根,要求韩国偿还债务。
韩国如今欠海外1200亿美金,可它国内的外汇储备才300多亿,没钱还款。
海外银行停贷,韩国企业到了至黑时刻,依靠贷款高速扩张的恶果显现——资金链断裂。
没办法,只能宣布破产。
黄娟美元开路挖出各种消息,彻底摧毁韩国股市脆弱的神经。
一笔笔资金流进来,转一圈带上大把利润离开。
“姐,哪只股……”
“滚!”
电话又执着响起,黄娟恼火。
“黄小二,别拿你那些鸡毛蒜皮的狗屁事烦……妈,有事?”
“囡囡,你弟弟这次投了六千万美元,万一有个闪失……”
黄娟无语的挠挠头,自己操纵的可是百亿大盘,还要为区区六千万分神?
“妈,我很忙的。”
“你现在是黄家的支柱……”
“小弟也老大不小了,不能什么事都靠我,我现在是李家妇。”
“正因为你地位稳了我们才敢开口。”
黄娟轻叹,“妈,我这边的盘子很大,牵一发而动全身。”
“既然很大也不差你弟那六千万。”
“万一消息走漏后果很严重!”
“不信你弟?”
“正因为我了解他所以才……之前他给我捅了多少蒌子,若不是前进宽厚,早被他牵连了。”
“我替他担保,总可以吧?”
黄娟瞄眼电脑前的儿子轻声说:“韩宝钢铁。”
“那可是韩国财阀之一,能行?”
“妈,我该忙去了。”
“你忙,你忙。”
黄娟低下头忙碌,像只扎进沙堆的鸵鸟
明赫挑了挑眉,点开韩宝集团的走势图仔细观察。
1997年9月,世界各大主流媒体齐齐曝出韩宝钢铁债务总额高达60亿美元。
消息一经传出,轰动韩国。
青瓦台马上介入调查,并要求韩宝集团交出经营权和所持股份,让公司在银行团的监督下继续运行。
董事长郑泰守见事情败露索性不装了,公开声明无力还款且拒不交权,银行团随即申请韩宝钢铁破产。
韩宝破产,郑泰守被捕。
随后魔幻的九月中,政界、金融界中多人因为收受郑泰守的贿赂接受调查。
时任总统金永三的儿子金贤哲,以及数名银行行长、部长和国会议员相继被捕。
韩国的钢铁界响当当的存在,第二大的钢铁企业,大韩民国30大财阀之一的韩宝集团,在民众震惊的目光中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烟消云散……
投影仪上,韩国总统金泳三在对国民就韩宝集团的事表示公开道歉,随后改组内阁,任命新总理。
黄娟看着这些在电视上假惺惺鞠躬的大人物,不屑的把韩宝集团的融券扔向天空随风飘扬。
“爸、妈,我赚大啦!”
黄子烨高高举着红酒杯,笑得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黄逸白了儿子一眼,小时乖巧懂事,长大怎么变得平庸又贪婪?
“金融投机瞬息万变,你驾驭不了就不要参与。”
“抱住我姐这个大庄家,稳赚不赔。”
“你已经成家立业,不能事事靠你姐,让李家人笑话。”
“谁敢笑话?大姐和赫赫独掌李家大权,合该我们黄家也要发达。”
“哼,蠢货!其他两房若是联合,出局的是你姐!”
“赫赫他们可是儿子,绝对不会出现那种事情的。”
黄逸摇头轻叹:“李家如今势力最大的是大房和长女婉清,她们若争你姐必败!”
黄子烨不信,“李前进不会糊涂到把家业传给女儿。”
“绝对有可能,所以你姐始终如履薄冰,赫赫也是勤奋努力,但她们母子都明了论才智远不及李婉清。”
黄太太楚月如惊讶,“爸,你说大姐会不如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女孩吗?”
黄母接话:“李婉清没上过学,自小就跟在李前进身边工作学习,JN集团是在她看着成长起来的。
还有一件事你们都不知道,她十五岁那年,因为明哲被九菊一派算计,她眼都没眨一下就咒杀日本九菊一派几十人。
如此心性、手段,再大些还了得?”
“十五岁?杀了几十人?”黄子烨夫妇感觉在听神话。
“妈,这怎么可能?”
“李家能在短短十几年便成为跨国财团,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奇事。”
黄子烨转头看向黄逸,“爸,你觉得可能吗?”
黄逸点头,“可能。因为世界史上没有一个家族的财富是如此飞速增长。”
黄母说:“收起你那些小心思,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又把消息透露给外人!”
“妈,小明是我弟弟,怎么算外人呢?”楚月如不高兴。
黄母挑眉。
“楚家做了几十年的金融投资,别被小烨带偏了。”
黄子烨大大咧咧的说:“妈,明昭自小在美林长大,熟悉投资业务,有他在我心里有底。”
黄母瞪了眼儿子,果然如女儿所说,真不靠谱。
“你也长大了,以后要靠自己。”
黄子烨无所谓的挥了挥手,“现在局势明了,我们只需买入空单就好。”
“还是要小心。”
“金融风暴已经形成,赚大钱的机会来了!”
黄子烨兴奋的咧嘴狂笑……
风暴还在蔓延……
黄娟和团队继续在韩国挥舞着镰刀。她们没有照搬泰国、印尼、马来等地的货币战套路,而是瞄准了韩国满是泡沫的股票市场。
大体套路一样。先是把提前融来的大量股票,一次性全部抛空。
然后等到股价跌无可跌后,再大量买回,还给证券公司,从中赚取巨额差价。
没过多久,无数小企业破产,三美钢铁、韩太集团、新中心集团、起亚汽车这些大企业股票市值跌了75%。
在一片废墟中,挣得脑满肠肥的JN集团反手大肆吃进优质公司的股票。
韩国人看着相关新闻,感觉就像在做梦一样。想想一年前的韩国还处处是歌舞升平的热闹景象,难道真的就要在1997年栽跟头倒下了吗?
然而,倒闭潮仅仅只是个开端,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前奏。
更厉害、更让人头疼的情况还在后面排着队等着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