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章 酒宴主角(1 / 1)

加入書籤

春妮担心的看了看表,“这么晚了还没忙完,休息不好对身体伤害很大。”

“孩子大了你就别跟着操心了,让她自己去闯吧!”

春妮轻叹,她知道自己的唠叨并不讨喜,可她就是忍不住去管,到头来只有她的前进哥听。

婉清坐在自己的办公室录制ABC晨间秀,端着茶杯的她此时一脸淡然。

“听说您喝的水都从长白山空运?“女主持揶揄道。

“不,这是纽交所直饮系统过滤的哈德逊河水。“

她敲击杯壁,全息投影瞬间将直播间变成量子计算机内部,“就像资本流动,关键在净化机制。“

“很神奇的计算机,为什么会投入十几亿美元搞这么昂贵的设备?”

“互联网如果是未来,那么算力就是支撑它飞往未来的帆。”

“博时的未来会压注算力?”

“是的。”婉清的态度很坚决。

主持人捂嘴娇笑,“这算不算内幕交易?”

“买入很简单,守住才难。”

录完节目还有专访,婉清忙得像个陀螺。

三月九号,一场盛大的庆祝宴会在时代广场的博时大厦召开。婉清接过纽约市长递来的水晶钥匙,这栋时代广场7号楼有了新主人。

水晶吊灯在亚麻桌布上投下细碎光斑,二十人长桌铺着浆洗挺括的亚麻桌布。

侍应生为第三道主菜——香煎鳕鱼搭配白芦笋——撒上柠檬皮碎。

婉清将银质餐刀横搭在盘沿,转向左侧的高盛合伙人理查德·保尔森:“您上周会见WorldCom的CFO时,他们透露的光纤收购预算似乎比Q1财报高出37%?“

理查德停下正在切割小牛排的餐刀,眉毛微扬:“看来博时在电信基建领域的情报网比我们投行更敏锐。

不过李小姐应该清楚,他们的现金流撑不起这种扩张速度。“

“所以我们把德克萨斯州的光缆订单砍掉了42%。“婉清用指尖轻点盛着气泡水的威尼斯玻璃杯,“与其追逐虚高的市场份额,不如确保每根光缆都裹上双层防啮齿涂层。“

她突然笑着补充,“草原土拨鼠可不管纳斯达克指数。“

侍应生适时为众人续上霞多丽白葡萄酒。

右侧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安娜贝拉趁机插话:“但博时季报显示你们在数据中心投入了2.8亿美元,其中1.9亿是向令尊的通讯集团买进数据?“

婉清颔首回应:“超算中心没有数据支撑不过是一堆废铁,这点公司上下都有着深刻的体会。”

理查德举起酒杯向餐桌另一端致意。众人顺着他的视线望去,李前进正闭着眼睛单手规律的敲击膝盖哼着戏曲。

悠闲的仿佛在自家院里。

“父亲坚持通讯领域的投入,再次证明他的远见卓识。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通讯数据,一切都免谈!“

婉清转向安娜贝拉,认真的说:“即使是大股东也干涉不了公司的运营。这点不容更改,否则……呵呵!“

她不是杨致远,傻傻的交出公司运营权。

此时侍应长推来餐车准备更换餐具,轻微的响动中,春妮温和的声音从长桌对面传来:“清清,不要光喝酒。“

清清微微一笑,老妈还不懂华尔街的丛林法则,只要你实力够强,嗓门可以大!

安娜贝拉擦擦嘴角:“集团实际拥有的股份是超过12%的,可以召开董事会!“

这时她注意到李前进推过来的餐巾纸,上面标注摩根大通的股票结构。

“李先生?你这是?“

李前进笑呵呵的低声喝叫:闭嘴!不然炒了你!”

安娜贝拉捂嘴轻笑,她凑过来小声说:“李叔,我和婉清是同学兼闺蜜,有些话她不好说,只能我当靶子传递给其他人。”

李前进一听是这么回事,脸上那侵略性十足的笑容马上变得慈祥,“在摩根谁敢欺负你报我的名号!”

安娜贝拉笑着点头,李大富豪的护犊名不虚传。

侍应生开始分发焦糖布丁时,杨致远隔着几个座位和婉清说话:“婉清小姐,时代广场七号楼的收购价够买三个雅虎数据中心了,你真觉得实体地产比服务器保值?“

“杨先生去年在圣克拉拉圈的那三百亩地,现在估值应该涨了65%?“

婉清用甜品勺敲开脆糖层,“况且我们大厦地下六层安置的量子计算机,运算速度比贵司最先进的服务器快几十倍。“

《华尔街日报》的约翰·克劳利正要开口,杨丹妮用银勺轻敲冰酒碗:“诸位觉得这道甜品的焦糖层如何?“

待众人目光聚集后,她微笑道:“就像现在的科技股估值——熬过头就苦了。“

婉清顺势接话:“所以博时的压力测试模型设定科技股整体回调40%,届时我们的现金储备仍能支撑五年期市政债券项目。“她接过侍应生递来的咖啡,“当然,如果各位有更好的危机预案...“

“李先生,令嫒购入这栋楼的价格...“

“好东西永远都贵,房地产还没到顶,所以溢价20%算不了什么。”

李前进可不想让人诟病女儿冲动。

晚宴厅内,大卫·鲍伊的《英雄》前奏响起。婉清轻叩香槟杯,四十国语言的同声传译系统瞬间安静。

“诸位看到中庭的浑天仪壁画了吗?“她指尖划过杯沿,“就像我们既要用卫星定位,也离不开指南针。

博时的投资策略永远是两条腿走路,追求高利润的同时,另一条腿稳稳支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注意到,婉清身后大屏切换出博时控股的五大板块——页岩气开采竟与云计算中心并列。

宴会厅这时暗下来,穹顶变成浩瀚星图,婉清的声音在黑暗中回响:“这座大厦的地基不是混凝土,而是每秒处理二十万笔交易的量子计算机。“

当《纽约时报》追问互联网泡沫何时破裂时,婉清指着大厅墙上的明代《南都繁会图》摹本。

“各位看这五百年前的南京商铺,胭脂铺隔壁就是钱庄。“她转身望向玻璃幕墙外时代广场的霓虹海洋,“虚拟与实体,从来都是并辔而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