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9章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1 / 1)
他喃喃地念着,一遍,又一遍……泪水再次不受控制地汹涌而出。
这两句话,像惊雷一样劈开了他心中的迷茫,又像灯塔一样照亮了他孤独前行的路!
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不正是要凭着一腔孤勇,踏碎风雪,独攀险峰吗?
这一幕,通过现场直播,清晰地传递到了千家万户。
当黄宗伟泪流满面,反复念诵着那两行字时,无数电视机前的香江市民也被深深打动,湿了眼眶。
那份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份绝境中也要仰望星空的信念,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爵爷!”!
黄宗伟猛地抬头,向着天空,用尽全力高呼,“您的恩情,我黄宗伟永世不忘!”
眼看黄宗伟激动得就要屈膝下跪,负责人眼疾手快地一把扶住了他的胳膊,将他稳稳托住。
声音温和却无比坚定:“孩子,不必如此!李爵爷特意交代过:你们无需感激他。
昂首挺胸,走好自己选择的路,活出个人样来!
他说,这并非施舍,而是——时代赋予你们这代人的一份红利!”
电视机前的餐厅里,气氛有些凝重。
黄宗伟那崩溃的痛哭、被诗句点亮的眼神、以及最后那声充满力量却令人心酸的呐喊,清晰地传递过来。
林小豆看着屏幕上负责人稳稳扶住欲跪的黄宗伟,听着那句“时代赋予你们这代人的一份红利”,轻轻舒了口气,低声道:“还好……这孩子,总算没被压垮。”
春妮早已泪流满面,不停地用纸巾擦拭眼角,声音哽咽:“那孩子……那孩子哭得我心都碎了……前进哥,你做得对,太对了……”
李前进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定格的画面上——那个清瘦少年捧着木牌,泪痕未干却眼神坚毅。
他沉默着,指节无意识地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
黄宗伟的失态痛哭和下跪的冲动,像一根刺,扎在他原本只是基于责任和理念的行动上,让他看到了更复杂、更沉重的东西。
“站起来。”
他突然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仿佛在回应屏幕里那个差点跪下去的少年。
“钱,可以给。路,可以铺。但脊梁骨,得自己挺直了走。”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喝了一口,眼神深邃,“帮人,不是要人跪着谢恩。站着接受,站着去拼,站着活出个人样,才是正理。”
林小豆赞同地点点头:“是这个道理。你给的那两句话,‘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比六十五万更金贵。那是火种,能把他心里那点不甘和志气彻底点着了。”
春妮也止住了泪,用力点头:“对!那牌子上的字,听着就有劲儿!比直接给钱强!”
就在这时,李前进放在桌上的手机又响了起来。
是TVB的台长,声音里满是激动和讨好:“爵爷!爵爷!您看到直播了吗?太成功了!收视率爆了!全港都在讨论您的大爱和那两句至理名言!我们台想……”
“行了。”
李前进直接打断他,语气平淡无波,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厌倦
“该做的做了,该说的说了。后面的事,按规矩办。别搞什么后续追踪、煽情采访,让那孩子安安静静去读书。”
说完,也不等对方回应,直接挂了电话。
他把手机丢回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房间里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电视里传来新闻主播总结性的、充满赞誉的旁白。
“这钱,”李前进的目光扫过春妮和林小豆,最终落回那杯凉茶上。
“能解决他们的生存困境。但那两句话,还有负责人最后那句时代红利……是要给他们一个站着的理由,和一份不认命的底气。
希望……他能懂。”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在李前进轮廓分明的侧脸上投下一道明暗交织的光影。
慈善的宏大叙事背后,是一个个具体而卑微、带着伤痕和渴望的灵魂。
如何让这份“红利”真正成为向上的阶梯,而非另一种无形的负担,这其中的分寸,远比签一张百亿支票要复杂得多。
这,或许才是他接下来真正需要“观察”的东西。
“哥,看什么呢?这么严肃?”李晓萍轻盈地走进餐厅,目光落在李前进微锁的眉头上。
李前进回过神,嘴角扯出一个淡淡的笑容:“哦,是捐款那事儿。换了个新法子,心里头还在琢磨。”
“你啊,就是想得太多。”
李晓萍在他对面坐下,语气带着几分不以为然,“当年从家里拿好处的人还少吗?如今不都活得风生水起,滋润得很。”
“这么做,我心里能舒坦点,花点钱算什么?就是这心啊,总跟自个儿过不去。”
李前进摇摇头,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的苦涩。“去看承承了?”
李晓萍点头,提起儿子一缕少见的温柔的笑意便不由自主地在她眼底漾开,点亮了整张脸庞。
“嗯!画得可好了,精气神都扑在那画布上。你要不要……也去看看?”
“行啊!”
李前进站起身,来了兴致,“正好去检验检验这小子的斤两,看看他这画笔底下,到底藏着几分真功夫。”
画室隐在婉清艺术馆侧翼,由两间临街的门面改造而成——这里曾是李前进悬壶济世的医馆。
落地的橱窗宛如一幅天然画框,里面静置着一幅雪景。
李前进驻足凝望,一眼认出:正是长白之巅俯瞰天池的磅礴气象!风雪中,山势嶙峋,巍然矗立。
天池则在漫天飞絮与氤氲雾气间若隐若现。
他背手看了许久,展颜一笑:“臭小子,画得真不赖!”
橱窗旁,一扇厚重的旧木门诉说着过往。门侧悬挂着简洁的金属蚀刻招牌——“承光|CHENGLIGHTGallery”。
李前进嘴角微扬,这中西交融的巧思,准是简承的手笔。
推开厚重的旧木门,踏入一方简约的灰白世界。
展墙上,画作疏朗有致,高低错落,仅十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