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土豆盛宴(二合一)(1 / 1)
仲秋九月,天高云淡,金风送爽,长安城郊,皇家专属的皇庄内,一片与周遭金黄粟麦截然不同的景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片大片墨绿色的秧苗匍匐在地,枝叶肥厚,此刻叶片边缘已微微泛黄,昭示着地下的宝藏已然成熟。
李世民身着便于劳作的赭黄色常服,精神矍铄地站在田垄之上,他身边跟着神情淡然的苏云,李承乾以及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程咬金、尉迟恭等一干身着常服却难掩威仪的文武重臣。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一种淡淡的、奇异的植物根茎气息。
“小郎君,这土豆是不是成熟了?”望着眼前连绵的绿色秧苗,李世民语气中带着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这是土豆在大唐的第一次种植,容不得半点疏忽。
“是的!可以让人来挖掘了!”苏云点了点头。
“好!好!”闻言,李世民很是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道:“阿难,取镰刀、锄头来,朕要亲自收割这土豆。”
早有准备的庄头立刻奉上崭新的农具,李世民挽起袖子,接过一把锋利的镰刀,率先走向田垄。
他虽久居庙堂,但早年征战,体力犹在,动作虽不十分娴熟,却也有模有样,手起刀落间,一片片土豆秧被整齐地割倒,露出下面湿润疏松的泥土。
李世民回头招呼道:“诸位爱卿,还等什么?动手!”
众大臣面面相觑,让他们运筹帷幄、治国安邦尚可,真要下地挥锄头……
程咬金倒是爽快,哈哈一笑,抄起一把大锄头:“哈哈哈!老程我当年也种过地!陛下,臣来也!”
他力大无穷,一锄下去,泥土翻飞。
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文臣也只得硬着头皮,学着李世民的样子,小心翼翼地割秧苗,或者拿起小锄头、钉耙,准备挖掘。
苏云则蹲下身,亲自示范,他用小钉耙轻轻刨开一处被割倒秧苗的根部泥土,动作轻柔而精准。
很快,几个沾着新鲜泥土、圆滚滚、黄澄澄的块茎便露了出来,它们大小不一,有的如拳头,有的如鸡蛋,簇拥在一起,沾着湿润的泥土,显得格外饱满喜人。
“大姨父,请看!”苏云托起几个沾着泥土的土豆,呈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眼睛瞬间亮了,他放下镰刀,几步跨过来,不顾泥土沾手,一把抓起那几个沉甸甸的土豆,掂了掂分量,又仔细端详其饱满的形态,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狂喜:“好!好!果然不负朕望,小郎君,这土豆真乃社稷之福啊!”
“天佑大唐!祥瑞现世!”房玄龄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他顾不上仪态,也学着苏云的样子,用手中的小钉耙小心地刨开身边的泥土。
当看到同样一窝圆滚滚的土豆被翻出来时,这位老成持重的宰相也忍不住惊呼出声道:“神物!真乃神物!如此密集,如此硕大!”
长孙无忌等人也纷纷围拢过来,看到自己脚下刨出的累累硕果,无不震惊动容,魏征捻着胡须,虽然面上依旧沉稳,但眼中闪烁的精光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他蹲下身,仔细查看土豆的根须和块茎连接处,喃喃道:“根系发达,结薯集中,易种易收……此物若推广天下,何愁百姓饥馑?功在千秋啊!”
程咬金那边更是热闹,他力气大,一锄头下去,带起一大片泥土,下面赫然滚出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土豆!
“哈哈哈!陛下!快看老程这一窝,乖乖,这比挖金子还痛快!”他兴奋地像个孩子,把沾满泥的土豆拢在一起,堆得像个小山丘。
尉迟恭也不甘示弱,闷头猛挖,很快也收获颇丰,武将们看着自己挖出的一堆堆“土疙瘩”,仿佛比打了胜仗缴获战利品还要开心。
整个皇庄田地里,气氛热烈到了极点,平日高高在上的帝王将相,此刻都成了辛勤的农夫,挥汗如雨,却又笑声不断,每一次锄头落下,每一次泥土翻开,都伴随着惊喜的呼声和赞叹。
金黄的土豆被不断挖掘出来,堆放在割倒的秧苗旁,很快便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土豆,李世民迫不及待地命令道:“快!称量!快给朕称量!”
早有准备的司农寺官员立刻抬来大秤,一旁的金吾卫们则小心翼翼地将土豆装进箩筐,一筐筐过秤。
“报!甲字第一垄,实收三百六十五斤!”
“报!乙字第三垄,实收四百一十斤!”
“报!丙字第五垄,实收三百九十二斤!”
……
一声声嘹亮的报数声此起彼伏,每一次报数都引来一阵更大的惊叹和欢呼,负责记录的官员手都在抖,算盘珠子拨得飞快。
最终,当负责统筹的司农卿激动地捧着汇总簿册,声音颤抖地向李世民汇报时,整个皇庄都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启禀陛下!丰穰庄试种土豆共计十亩,今日实收……实收鲜薯总计……三万七千八百五十斤!折合亩产……亩产三千七百八十五斤!(注:按唐制1石≈120斤换算,约合31.5石/亩)”
“三千七百八十五斤?!”
“三十余石?!天啊!”
“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短暂的死寂后,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和惊叹!
房玄龄激动地抓住长孙无忌的胳膊,程咬金和尉迟恭兴奋地互相捶打,连一向严肃的魏征也仰天长叹,拱手向天。
李世民更是兴奋得满脸通红,他紧紧抓住苏云的手,用力摇晃道:“小郎君此乃不世之功!活命无数之功!朕……朕代天下黎民谢过!”
他的声音都有些哽咽,这土豆的产量,远超他的想象,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唐的百姓将再也不会饿死,意味着国本将前所未有的稳固,而且除了土豆,还有红薯,玉米等呢!
“大姨父言重了,此乃天赐大唐,我不过略尽绵力罢了!”苏云连忙说道,看着眼前这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和君臣们发自肺腑的喜悦,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这时,魏征走上前来询问道:“小郎君,不知这土豆如何食用?”
听到这话,众臣也都看了过来,土豆可做粮食,之前李世民已经告诉过他们的,但具体怎么食用,他们却不知道。
“这个土豆只要洗干净了,可水煮,可火烤,可油炸,也可切成丝当作菜品,反正只要能想到的做菜办法都可以。”
“哦!想不到这土豆竟然有如此多的做法!”魏征有些激动,随即望向李世民道:“陛下,既然今日这土豆丰收,何不在皇庄内设一土豆宴?”
“魏卿所言,正合朕意!今日,朕就与诸卿一起品尝这土豆!”李世民点了点头。
“陛下圣明!”众人齐声附和,眼中都充满了期待与好奇,这能亩产数十石的“土疙瘩”,究竟是何等滋味?
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整个皇庄彻底忙碌了起来,庄内最大的院落被征用,临时搭起了几口大灶,苏云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总指挥,他挽起袖子,亲自下场指导庄户和御膳房派来的几名御厨。
“这一部分,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与庄里现宰的肥羊同炖,记住,土豆喜荤油,炖得软糯方显其味!”
“这一筐,挑个头均匀、圆润的,洗净不去皮,首接埋入灶膛滚烫的草木灰烬中煨烤,烤到外皮焦脆开裂,内里软糯喷香即可!”
“还有这些,切成薄片,越薄越好,用清油炸透,炸至金黄酥脆,撒上细盐或少许饴糖!”
“剩下这些,去皮蒸熟,捣成泥,可拌入少许牛乳、蜂蜜,或与剁碎的肉糜混合,做成饼状煎制……”
苏云一边吩咐,一边亲自示范,很快,灶火熊熊,炊烟袅袅,奇异的香气开始弥漫在皇庄的上空。
这香气不同于粟米的清香,也不同于麦饭的醇厚,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浓郁的、带着泥土芬芳的淀粉焦香和油脂的诱惑力,霸道地钻进每个人的鼻腔。
“咕噜……”不知是谁的肚子率先发出了诚实的抗议,连一向注重仪态的房玄龄、长孙无忌都忍不住频频望向灶台方向。
程咬金更是首接凑到大灶边,伸着脖子猛嗅:“香!真他娘的香!老程我征战半生,也没闻过这么勾人的饭食香,小郎君,好了没?”
李世民坐在院中临时布置的主位上,也是食指大动,笑着安抚道:“知节稍安勿躁,好饭不怕晚。”
终于,随着苏云一声呼喝“上菜”,一盘盘热气腾腾、形态各异的土豆美食被端了上来,瞬间摆满了长案。
看着眼前这琳琅满目、香气扑鼻的“土豆全席”,所有人都惊呆了,这……这真的是刚才地里那些不起眼的“土疙瘩”做出来的?
“诸卿,动筷!尝尝这上天赐予我大唐的祥瑞之味!”李世民率先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炖得软烂的土豆放入口中。
土豆甫一入口,那极致的软糯便在舌尖化开,浓郁的羊肉汤汁瞬间充盈口腔,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谷物般醇厚满足感的滋味爆发开来,李世民虽然不是第一次吃土豆,但这可是大唐自己种的,他有种莫名的成就感。
在这种感觉的加持下,他只觉得这土豆更加香甜,咀嚼几下便咽了下去,忍不住又夹了一块道:“妙!软糯入味,饱吸肉汁,口感独特,回味甘香!好!甚好!”
有了皇帝带头,众人纷纷迫不及待地开动。
“唔!这炖土豆,绝了!比那粟米糊糊强百倍,顶饱!”程咬金大口嚼着羊肉和土豆,吃得满嘴流油。
“这煨烤的……简直是人间至味!原汁原味,软糯香甜,带着烟火气,妙不可言!”尉迟恭小心翼翼地剥开一个烤土豆,吃得连连点头。
“咔嚓咔嚓!”房玄龄则对那酥脆的薯片情有独钟,咸的鲜香,甜的脆爽,简直是佐酒谈天的绝配,他甚至捻着胡须,若有所思道:“此物若制成此薄片,便于携带,耐储存,可为行军干粮之上品!”
“这土豆泥饼……细腻柔滑,奶香四溢,老少皆宜。”长孙无忌优雅地品尝着土豆泥饼,给出了高度评价。
最令人意外的当属魏征,这位以耿直、节俭著称的谏臣,先是矜持地夹了一小块炖土豆,细细咀嚼,片刻后,他眼中精光爆射,又夹起一块烤土豆,再尝了一片咸味薯片……最后,他竟主动拿起一个奶香土豆泥饼!
他吃得虽慢,但每一样都认真品尝,脸上那严肃的表情渐渐融化,最后竟浮现出一丝满足的喟叹:“此物……真乃天赐良物,口感多变,滋味丰美,更难得饱腹感极强,若推广天下,百姓餐桌将大为丰盈,此乃社稷之福,远胜珠玉!”
这一顿别开生面的“土豆宴”,吃得君臣尽欢,赞不绝口。
平日里山珍海味也未必能让这些重臣如此动容,但这看似平凡的土豆,以其多变的口感和极强的饱腹感,彻底征服了他们的味蕾和认知。
宴席将散,李世民看着案几上狼藉的盘盏和脸上洋溢着满足笑容的众臣,心中豪情更盛,他站起身,环视众人,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道:
“诸卿今日亲见土豆之丰产,亲尝土豆之美味,此乃天佑大唐,传朕旨意,着司农寺即刻抽调精干,于皇庄内辟出百亩良田,作为‘土豆良种繁育圃’,日夜守护,精心培育,务必确保今冬明春有足够良种!”
“玄龄,你会同民部迅速拟定《土豆推广种植条陈》,选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水土适宜之州县,首批推广,所需种薯、农具等一应物品,由朝廷一体承担!”
“臣等遵旨!”众臣肃然起身,齐声领命。
此刻,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振奋与使命感,他们知道,今日这皇庄里的泥疙瘩,必将成为奠定大唐万世太平的国之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