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闪光角和闪光币(1 / 1)
翌日,幼儿园里的氛围明显与往日不同,昨日那场才艺表演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持续扩散着。
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话题总绕不开昨天的表演、小奖品和奖状,得了小红花和奖状的小公主和程处月自然成了焦点人物。
小公主还好,毕竟身份特殊,大家羡慕却也不敢过分围着,程处月可就不同了,她那虎头虎脑的实诚劲儿和那套萌态可掬的拳法,让她迅速成为了女孩们中的新晋“人气王”,好几个小朋友都围着她,想摸摸她的那朵小红花,甚至还有想跟她学两招的。
而更多原本羞涩不敢上台的小女娃,眼神里则多了几分跃跃欲试,她们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
“其实……我阿娘也教过我唱一首歌谣,下次我也试试……”
“我会用草叶编小蚂蚱,虽然很小,但很像的,下次才艺表演我也要编一个!”
“我……我背书很快的,《千字文》我都能背好多句了……”
那颗名为“勇气”和“表现欲”的种子,已然悄悄发芽。
就连教学活动也似乎受到了感染,上午长孙皇后带着大家认新字时,孩子们举手发言明显比往日更积极了,连那几个平日里最是文静害羞的小朋友,也偶尔会怯怯地举起小手,虽然声音不大,但终究是迈出了那一步。
午休过后,苏云宣布了一个让小朋友们更加兴奋的消息。
“为了奖励大家昨日的精彩表现和今日的积极学习,从今天起,我们将设立一个闪光角。”说话间,他笑着指了指活动室一角新开辟出来的区域。
孩子们好奇地顺着苏云的手指望去,只见那里多了一个漂亮的的多宝格架子,上面分层摆放着各种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造型奇特的贝壳、小巧的鲁班锁、彩色的积木、甚至还有几个可爱的毛绒玩偶,旁边还有一个小书架,放着许多新奇的图画绘本。
随即,苏云拿出几枚制作精巧、印着可爱小太阳图案的硬币道:“以后,每天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进步的小朋友,除了小红花,还可以获得闪光币,攒够一定数量的闪光币,就可以来闪光角兑换你们喜欢的奖品!”
这种硬币是他专门找人做的,也花不了几个钱,主要是调动小朋友们的积极性。
这下,连那些对表演没什么兴趣的孩子眼睛都亮了,肉眼可见的奖励,对孩子们的激励作用是立竿见影的,整个下午,孩子们的学习和纪律性都空前的高,每个人都努力想成为那个获得闪光币的幸运儿。
放学时,在坊门口等待着接孩子的家长们也敏锐地察觉到了孩子们的变化,不仅昨日表演了的小朋友依旧兴奋,就连那些没表演的,似乎也比往日多了几分朝气,小嘴巴叭叭地说着“闪光角”、“闪光币”,眼睛里充满了目标感。
“阿耶!我明天要认真识字,苏老师说识字最快的有闪光币!”
“阿娘!我要学唱新歌,下次才艺表演我也要上台!”
家长们听着女儿们这些充满干劲儿的话,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们越发觉得,将女儿送到这大唐幼儿园,或许是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不仅女儿开心,更是在这种积极的氛围里被引导着向上、向好。
凤阳阁内,小公主捧着自己那两枚新得的闪光币(一枚是因为昨日表演出色,一枚是因为今日识字积极),翻来覆去地看,小眉头却微微蹙着,最终,她想了想,说道:“阿兄,窝阔以用介过币币……能换尼陪窝玩一整天的游戏嘛?”
苏云一愣,失笑地揉揉小公主的小脑袋道:“小傻瓜,闪光币是换架子上的那些奖品用的,想让我陪你玩,直接说就行,还用换吗?”
小公主却摇摇头,很认真地说道:“不一样哒!阿姐说啦!劳…劳有所得,窝表现好,得了币币,就想换最想要哒!窝就最想要阿兄尼陪我玩~”
孩子的逻辑简单又直接,却让苏云心里软得一塌糊涂,他接过那两枚还带着小公主体温的硬币,郑重地放入口袋道:“好!那这笔‘交易’老师批准了,这个休沐日,我就归小明达啦!”
“真哒?”小公主惊喜地睁大了眼睛,随即欢呼一声,扑进苏云怀里,道:“阿兄最好啦!窝稀饭尼~”
日子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幼儿园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的期待和微妙的竞争,那场才艺表演与随之而来的闪光角、闪光币制度,如同在孩子们心中点燃了一簇小小的火苗,持续散发着光和热。
早晨入园时,不再是单纯的告别,小女娃们会眼巴巴地多问长孙皇后或者苏云一句:“园长/苏老师,今天有什么好玩的活动吗?”“今天表现好的话,能得到闪光币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才会心满意足、蹦蹦跳跳地进教室。
课堂纪律肉眼可见地提升了,无论是长孙皇后教授的识字、音律,还是李丽质、豫章带着做的游戏、手工,孩子们都听得格外认真,参与度极高。毕竟,谁都想成为那个获得闪光币或者小红花的幸运儿。
小公主自然是其中的积极分子,她本就聪慧,又好表现,如今更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攒好多好多闪光币,她甚至自己找了个小锦囊,专门用来装这些彩色的硬币,时不时就要拿出来数一数,计算着距离心仪的目标还差多少,这种积极的劲头也带动了城阳她们,几个小公主经常凑在一起讨论“赚钱”大计。
午休后的自由活动时间,闪光角成了最热门的地方,即使没有足够的闪光币兑换,孩子们也喜欢围在那里,指着里面的东西小声讨论。
“你看那个会点头的小木鸟,要五个币呢!”
“我喜欢那个贝壳做的风铃,声音好好听!”
“那本图画书好像又有新故事了!”
这种渴望化作了强大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