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礼部官员的亲切态度,这就是状元郎的面子(1 / 1)
王辰立马拱手还了个礼。
“学生正是王辰,忝为今年科举第一。”
这名到来的官员立马笑着说道:“状元郎不必太过谦虚,你的实力大家有目共睹,今年科举第一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上至陛下,下至所有看过你卷子的人,都对你所答内容赞不绝口。”
人家虽然这么说,但王辰不可能真的不谦虚,他也只能够连连拱手,说着一些谦虚的话。
“上官过奖了,学生也不过只是是逢其会罢了。”
这名礼部官员立马摆了摆手,一点官员架子也不端,反倒是十分和颜悦色的说道。
“你也别称呼我什么上官了,这听起来颇为生疏,好像硬生生拉开了隔阂一样。”
“我姓刘,名曰刘博,目前在朝中担任礼部礼司员外郎一职。”
王辰立马会意,赶紧拱了拱手,面带笑容的说道:“原来是刘员外,学生有礼了!”
刘博哈哈一笑,显得异常亲近的拍了拍王辰的肩膀。
“什么学生不学生的,你身为今年的科举考试状元,又是如此才华横溢之辈。”
“想必过不了多久,你我之间就是同僚了,哪有什么师生之别。”
“你要不嫌弃的话,称呼我一声刘老哥也行,我也就仗着比你虚长几岁,略占你一点便宜。”
刘博之所以显得这么亲近和熟络,那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虽然身为大唐的一名官员,而且还是朝廷直属部门,六部之一礼部的员外郎,也算是个中高层的官员。
刘博肯定是有对他人傲气的资本的,他的身份也注定与平民百姓截然不同。
但是这种官员的清高自傲,那也得分个对象。
官场上终归看的还是实力,什么资历、出身,一切都要总的算到实力当中。
王辰本次科举考试成绩牛逼,彰显出了十倍乃至百倍于常人的天赋和才华。
而且还是头一次科举考试,注定被天子当做典型来对待,只要日后不犯错的话,总归是能够慢慢往上走的。
因此刘博的算盘打得很简单,趁着现在这位新科状元还没有正式踏入官场,羽翼还没有丰满起来,赶紧提前结交一波。
要不然等到日后王辰牛逼了,那他再想结交,可就没那个门路了。
锦上添花,历来不过尔尔。
所以别看今天到王辰府上来,这个任务简简单单,实际上也是刘博争取来的,要不然有的是人抢着来。
所以也别说什么拿架子了,自然是各种亲切姿态的摆起来。
王辰对于这一套还是蛮吃的,当即面带笑容的和刘博称兄道弟了起来。
不过倘若这位礼部员外郎,知道当朝天子也是王辰兄弟的话,心里会怎么想?
怕不是要当场吓得一屁股坐地上去,他哪能和陛下间谍称兄道弟啊!
……
这俩人就这样,颇为亲密地寒暄了一阵子之后,刘博可能是看着时间过去也不早了。
因此再度拍了拍王辰的肩膀。
“老弟,老哥我今日来,可是有正事在身的。”
“这里通知一下你,明天尽量起早些,得做好准备,巡游长安城。”
“毕竟这是我大唐首开科举考试,你也是第一个状元,这可是一次空前盛况,上面表示必须大肆庆祝一番。”
“所以明天连带你在内,十二名一甲进士,都需要听从礼部安排,骑着高头大马,从各自所在的地方到皇城脚下会合,然后绕着朱雀大街来回巡游一遍。”
“这事儿你可千万得上心,毕竟是万人瞩目下进行的盛典,可千万不能在长安城百姓们面前出了差错!”
王辰立马收敛起了脸上的笑容,然后整个人神情一整。
他当然明白这件事的重要性,对于大唐第一位状元郎,以及十二名一甲进士,长安城各界绝壁会观摩一波。
到时候他必须把这个逼装好,要装得又高大上又帅气,这样不仅能够彰显他自己的脸面,也能给朝廷增加点光彩,到时候满朝上下更加喜欢他。
所以王辰立马说道:“老哥,明天该注意些什么,你尽管细细说来便是。”
刘博也不多讲什么废话,而是开始给王辰细数起明天的具体流程安排。
“老弟,明天你起个大早,然后换上需要换的那些衣服,什么大红袍子大红球,可得捣鼓的精神点。”
“吉时一到,就会有专门的人,牵着属于你的那匹高头大马来这接你,你就按照他们引的路,去皇城脚下汇合便是。”
“至于大红袍子,还有大红球之类的装扮,礼部衙门已经全部准备妥当,我这次过来也顺便给你带来了,你待会让府上的下人收一收。”
“大体上也就是这么些个事儿,但还有一件颇为重要,那就是尽快准备一首诗。”
“明日巡游朱雀大街结束之后,到时候说不定要你们几位才子一展所长,最有可能的就是各写一首诗,毕竟这是我大唐的盛事,也是我大唐的文气。”
王辰不由的愣了一下,随即又明了的点了点头。
这样倒也很正常,毕竟这将是人气最高的一届科举考试,朝廷为了鼓舞人心,并且彰显一下大唐的文化底蕴。
那肯定是要尽可能的,让他们这些个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高端人才,展示一波诗文水平。
这也勉强算是个政治任务吧,正式进入朝堂之前的第一个考验。
给予自己等人各种风光和荣耀的同时,那肯定也得做出一定的贡献。
随后王辰和刘博又交流了几句,大体上了解了一下明天的全部流程,刘博也就赶着离开了。
毕竟除了王辰这位状元家,他接下来还要去通知一下榜眼和探花,至于剩下的那些个一甲进士,也就不归他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