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一定要严惩不贷(1 / 1)

加入書籤

“不知天子可曾听闻昨日就在长安城内的一座酒楼里面有一屠夫直接带走了十条人命?”

崔家之人也没直说,只是用这种方式点出了你长安城的治安问题。

“什么!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胆!”

“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在长安城内连杀十余人,难道不知道我大唐律法之严?”

当听到有人在长安城内杀人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坐不住了。

一拍座椅的扶手,直接站起来怒道。

“天子居然不知?难道皇上的消息如此闭塞?”

“还是有人在故意的隐瞒着天子?”

看到李世民这副样子,另一个崔家的人又是立马的添油加火道。

“长孙无忌,你知道这件事情吗?”

“回皇上,确有此事。”

“我起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异常震怒,我都亲自下去查明了。”

“起因是有人仗着自己的身份,在酒楼之上强抢民女,然后被路过的一名壮士给救了。”

“那个强抢民女之人,又是仗着人多,在酒楼里面是又是砸又是想要杀人,可听说学艺不精被那个好汉给反杀了。”

“我去到的时候,人都是已经离去了,属下正在派人追查那个好汉是什么人,至于那个仗着自己身份的人也是已经知道了。”

长孙无忌也是如实的禀报了上来,崔家的两人也是没有话说,只不过过程被他一改,好像有些不对劲。

“什么人!居然胆敢在长安城内如此放肆!”

李世民现在也是一脸阴沉的看着长孙无忌,那模样像是要把那个强抢民女的人吃掉似的。

“那人正是崔家的一位直系子弟。”

“什么?”

就在李世民感到不可置信的时候,房玄龄也是适时的站了出来说道。

“皇上,我想着崔家这两位朋友应该是来赔礼道歉的,不然的话,刚才您在休息的时候他们二人怎会一直鞠躬不起。”

“噢,两位。你们是这个意思吗?”

崔家两人诧异的看向了房玄龄,这算什么事,怎么恶人先告状?

看到李世民一脸阴沉的看向了自己两人。

都是一脸懵逼的状态,到底那方吃亏了,哪方死人了?

怎么感觉是朝廷方面一下丢掉了十条性命似的。

“天子,我们不是应该找那个屠夫吗?”

“对啊,那个人藐视大唐律法,一动就是杀人十命,这样的人流入进了长安城,我怕这里的秩序就有问题阿。”

崔家的两个人也是赶忙的解释道,生怕顺着李世民的话说下去,到了最后十恶不赦的人到是成了自己这边的。

“两位有所不知,我们长安城内的百姓一直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突然出现强抢民女的行为,自然是难以接受。”

“皇上也是一条线的抓下来,一个违反大唐律法的人都不会放过。”

不等李世民讲话,长孙无忌倒是把话题接了过来。

“对,一定要严惩不贷。”

作为大唐男子天团的另一位杜如晦也是加入了战团。

虽然事先他们没有一起讨论过,但这种事情搞出来,经过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的几次穿插,也是达到了无缝对接的状态。

“几位大人说的话也对,既然诸位都在装糊涂的话,那我就直接跟你们说吧。”

“那位滋事的人已经是命丧那个屠夫的刀口之下了。”

“要追究的话也是无从下手。”

“现在是不是应该找那个屠夫了?”

崔家的二人也是撕破了脸皮,不跟他们打哑谜了。

“嗯,两位说的有些道理。长孙那个屠夫找到是谁了吗?”

“回皇上,还在追查当中。”

李世民先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崔家二人的想法。

两人再好的修养现在也是有些忍不住要爆粗口了。

打死他们都不信李世民跟这些大臣不知道凶手是谁,只是故作不知罢了。

因为当时王辰是坐在一边的,并没有人注意天杀是从这边过来的。

那个城卫军的队长也是不认识天杀,只是看着他们脸上的热毒才知道是玄甲军的人。

后来崔家弟子死了的时候,已经是没有人围观的,所以也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杀了他们崔家的人。

这要是让他们知道了,那世家的手也伸的也太长了。

“两位可知道凶手是谁?”

“不知道。”

听到李世民问起他们凶手的身份,两人也是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他们此次前来也是想问下李世民这边知道凶手是谁就行。

其余的,世家有世家的方法。

“谁是凶手我们确实是不知道的,不过我们知道一个关键的人物。”

“就是那个女孩子,应该跟凶手是认识的,不然也不会冒着在长安城杀人的风险救人。”

“哈哈哈,两位,这你就错了。”

“我们大唐的国风开放豪爽,路见不平谁都会拔刀相助。”

“这点自信我们还是知道的,不然怎么知道长安城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呢?”

“你倒是说说那个女孩是谁家的娃娃。”

此时的杜如晦也是笑出声来了,这些家伙现在是不知道人是谁,逮住人就咬了吗?

这件事情杜如晦是不知道谁所为的,只是看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一副要保的样子。

心里面也是猜到发哦了,不管是谁都是保下来的。

这不单单的关乎着追查凶手的。

而是李唐和世家之间的掩面问题,哪怕那个杀人的是个十恶不赦的恶人。

那也只能朝廷来定他们的罪,而不是世家自己去解决。

这点在场的人也都是明白,崔家的两个人现在就是觉得两张嘴说不过四张。

后悔来的人少,不然场面就不会是这样的尴尬模样。

四个人每人一句,自己两张嘴还真的回不过来。

“既然杜大人如此问了,我们何不叫上那个姑娘前来对峙一番?”

“此人正是工部侍郎武士彟家的女儿武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