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贾伯爷大恩,请受吾等一拜!(1 / 1)

加入書籤

衍圣公府,

原本的一口枯井旁,

一个女子抱着孩子摊到在地,

可周围没有一个人敢去扶,

贾琮和史鼐史鼎像是木雕一样,

高高的举着宽大的披风给女子遮雨,

眼睛依旧紧紧的闭着,一句话不说。

王庆见状也只能焦急的说道:

“这位夫人,快扶着井沿站起来,莫要在受了寒。”

女子怀中的孩儿也开始大哭了起来,

女子像是被哭声回过了神,悲声道:

“莫非我家圣人和太夫人都......”

见到王庆等人点了点头,

女子直接一仰头直接昏死了过去!

顿时间一阵鸡飞狗跳,

所有的官吏比死了爹娘还要着急,连声呼和着。

而远处得到消息的读书人,

已经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了!

王庆见到围着的人越来越多,急忙高声喊道:

“快,让府衙的婆子过来伺候着!快点!在耽误下去,尔等都是死罪!找个还能遮风挡雨的地方先医治!让人备好马车,随时就要用。”

然后又对周围的读书人喝道:

“还不快让开,耽误了救人,衍圣公府就真的绝后了!尔等速速让开!对了,有谁知道衍圣公何时纳的第十九房妾室?”

周围的读书人听到救下了活口,

顿时喜极而泣,

一边哭着一边连忙让开了一条道路,

看着两个婆子背出了一个女子,还抱着一个孩子,

顿时全都躬身弯腰,不敢抬眼亵渎观视,

待人离去后,一个读书人起身说道:

“大人,大约一年半前,衍圣公纳了妾室。因为学生与衍圣公的三公子有旧,还曾入府祝贺。只是并未见过那位夫人,不过学生知道那位夫人乃是七里外的一户世代耕读人家的女儿。”

王庆大喜,连忙抓着这个读书人问道:

“哪个庄子?可知道是哪家的女儿?”

“大人,这......那庄子已经被白莲妖人屠了,如今没有一个活口,大约是十几天前的事情。”

王庆一个踉跄,

他希望这个夫人和这个孩子是真的,

这样下来,他们这些人的命就有救了!

虽然还有过错,

但是天降大雨,妇孺在井里奇迹生还,

这等神话一般的事情渲染一下,

他们甚至都不会免官,

当然,训斥还是少不了的。

可至少活下来了啊!

可万一这要是假的,

不,

绝对不能是假的!

只能是真的!

这一刻,

所有的官吏都是同一个想法!

王庆转身对着贾琮拜下,大声道:

“多谢贾伯爷为衍圣公府救下一丝血脉!”

声音之大,

都掩过了大雨磅礴的声音,

白清民和众多官吏眼睛一亮,齐唰唰的拜下,

一齐大声的喊道:

“多谢贾伯爷为衍圣公府救下一丝血脉!”

这么多人大喊,

终于引起了所有读书人的注意,

众人先是一愣,

随后全都感激涕零的拜下齐声道:

“多谢贾伯爷为衍圣公府救下一丝血脉!”

这一刻,

看着周围近千读书人拜下的场面,

贾琮内心终于放松了,

后手,完成了一半了!

“王大人,白大人,现在当务之急是验明正身。若是无法查验身份,莫说是陛下和满朝大员们,便是天下读书人也都不会信服。”

王庆也明白贾琮说的,

正在他寻思怎么验证的时候,

贾琮忽然说道:

“既然这位夫人说是妾室,这位兄台也说是衍圣公的确纳了第十九房妾室,直接到县衙找户籍不就行了?”

方才证明的那个书生苦笑道:

“伯爷或许不知,我们曲阜所属的县衙,就是在衍圣公府前厅。自开国以来,历代的衍圣公都是挂着曲阜县令之职。现在衍圣公府烧成了这个样子,莫说是户籍了,怕是案卷库都没了。”

史鼐皱着眉头说道:

“诸位,可还有其他的办法验证?总不能这位夫人说是就是吧?要不找南府的人过来滴个血?”

王庆的嘴角抽了抽无奈道:

“南北府虽然都是孔圣之后,但开国以后就分南北二府了,这么多年下来,联姻和亲之后,血脉如何能完全一样?再说滴血认亲本就没有依据。”

这时一旁的那个书生灵光乍现,急忙道:

“诸位大人,若是这位夫人的身份,没办法用外物证明,为何不自证呢?衍圣公府的所有夫人都是书香门第的小姐,自古便通文墨。且时常伴随衍圣公,那么对圣人言必然有着独到的理解,非是寻常门第的姑娘小姐可以比的。”

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只有王庆等官吏心中暗骂!

心说你出来捣什么乱!

原本还能想办法私下遮掩过去,

现在只能光明正大的查验了。

要是这夫人的身份是假的,

王庆都不敢想接下来的事情了。

片刻后,

书生们推举出来几个年老德高望重的老秀才,

跟着贾琮等人在门外守着,

半个多时辰后,女大夫终于出来了,

“各位大人,夫人已经醒了。可伤心过度,再加上受了风寒,身体虚弱的很。各位大人不要说太久,当让夫人早些休息才是。”

众人连连点头,一齐进了屋。

这房子保存的还算是完好,

虽然门窗都坏了,但里面好歹能遮风挡雨。

此时中间拉着一道帘子,

王庆先是拜了一下,然后说道:

“夫人,非是下官不知礼数,只是如今有什么能证明夫人身份的么?这边需要记录好案牍,快马送到京都朝廷,皇上要亲自过目的。”

王茜此时在里面抱着孩子,

就算隔着帘子也能准确的认出贾琮的身影,

这一刻,她觉得心中终于安定下来了。

稳定了心神之后,虚弱的回答道:

“府上后宅的人,便是丫鬟婆子也都认识妾身。这一年多的时间,圣人时常过来看望孩儿,下人们也都是对我敬爱有加。”

王庆和众人的脸色又是一僵,

如今整个衍圣公府就这么两条人命活下来了,

上哪再去找下人?

“这......夫人,可还有其他的什么法子没有?”

王茜踟蹰了一下,抽泣道:

“这位大人,莫非衍圣公府没有其他人了?!”

见到王庆等人全都不说,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躬身道:

“这位夫人,还请莫要在伤心了。老朽听闻衍圣公府的夫人,皆是通圣人言,明圣人书的。”

数秒沉默后,

帘内传来王茜虚弱的声音:

“子曰......”

贾琮在一刻是无比庆幸的,

庆幸的就是自己并没有按照自己的观点教授王茜,

而是按照着那些老古董的教科书般的填鸭式方法教授王茜。

此时王茜不仅背下了论语,

还与王庆和一些老秀才答问了一些圣人典籍精要,

这一下,

王茜的身份被彻底坐实了。

这个时代的大户女儿都会认字,

但也不过是学些《女四书》、《列女传》等妇德的读物,

偶尔学学诗词对联陶冶一些情趣。

可圣人言是不会特地的交给女人的,

女人未出阁前,或许会感兴趣自己读读,

但能像王茜这样对答如流,且能研究经义的,

只能是衍圣公府的夫人了!

这一刻,

王庆和白清民等官吏的眼睛都湿润了,

自己终于能活下来了!

帘子内侧的王茜对答之后,悲声道:

“衍圣公府遭到如此劫难,妾身日后该当何去何从?若非这位大人相救,妾身与衍圣公的唯一血脉都要冻毙在井里。”

几个方才提问的老秀才连忙再次对着贾琮拜下,

眼含热泪的说道:

“多谢贾伯爷救下衍圣公府的血脉,昨夜若非伯爷的拼死相救,怕是这一丝血脉都留不下。伯爷不仅为衍圣公和众多死者报了仇,还救下夫人和衍圣公血脉,此等恩情,当为天下读书人铭记。请受老朽一拜!”

随着这几个老秀才的拜下,

门外等候的上前书生齐唰唰的拜下,齐声道:

“贾伯爷大恩,请受吾等一拜!”

贾琮心中狂喜,嘴角都险些控制不住,

连忙低头拜下,高声道:

“众位乃是天下文骨,大乾的脊梁!如何能拜我?贾某虽然从军戍边,可心中一直未曾放弃读书,衍圣公府乃是天下圣地,贾某便是拼尽全力,也自当伸出援手。”

贾琮的态度和话语,

让众多的读书人对他的感官越加的好了。

昨晚贾琮带兵冲进火场厮杀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而且凌晨时分,贾琮还带兵追缴溃逃的贼人,

然后又带兵回来参与救援。

这等行为和一直在棚子下躲雨的王庆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如今又救下了衍圣公的血脉,

贾琮在这些人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其实王庆他们也没办法,

昨夜喝的太多了,

一路颠簸过来,又被冰雨浇了一个透心凉,

这等文人哪有什么体魄?

后来又是吐血又是昏迷的,

便是在棚子下都险些熬不住。

若是真的冲进雨里,怕是等不到现在就死在这里了。

而且他们本就是官场的老油条,

随便拿出一个统筹大局的借口,

这事儿也就翻过去了。

虽然会被人说嘴暗讽,

但至少活下来了不是么?

贾琮此时心里极为兴奋!

眼下王茜和孩子的身份确定了,

那么自己的这个后手就已经完全成功了!

从今以后,只要自己不变的声名狼藉,

朝中那些文臣就不会对自己开炮,

甚至有些时候还要护着自己!

尤其是翰林院那群意气风发的读书人,

全都是热血沸腾之辈,

若是知道自己这个衍圣公府恩人被欺负了,

他们能堵在别人家门口骂一天!

这就是这些读书人做官之前的可爱,

做官之后,贾琮也就不指望了。

“王大人,白大人,眼下当务之急是怎么安置这位夫人。就算是快马加鞭的回京送信,来回少说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这里肯定是住不得了,而且这位夫人的安危也要保证才是。”

所有人都点了点头,

一个老秀才赞叹道:

“不愧是贾伯爷,先荣国之后。果然是文武双全,思虑周到。如今白莲妖人不知道还有没有,不是没有在对夫人下手的可能。”

王庆寻思了一下说道:

“这样,城内有一处书院,还算是清幽。请夫人去那里暂时修养,在请一些大夫、婆子伺候着。等陛下圣旨到达之后再做打算吧!”

贾琮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也好,这样,我将两百亲兵留下,在书院周围布控。他们全是以一当十的精锐,只需白大人在派一些衙役兵丁辅助,便可万无一失。”

王庆和白清民的眼睛一亮,

贾琮的亲兵和锦衣卫有多精锐,

他们昨晚上可是见的清清楚楚!

有这两百个精锐,又是在城里,绝对安全无忧。

见到两人又要拜下,

贾琮连忙拦下来,急忙说道:

“一切都是为了圣人血脉,此事怎么谨慎都不为过!昨日斩杀近万贼人,又俘获了这么多的凶手,这些都要交给王大人和白大人处理了。”

“山岽境内应当没有什么事了,我和两位舅老爷也要赶紧去山岽大营,整备军纪,尽快开拔了。这边的手尾就要劳烦两位大人了。”

见到贾琮并不争功,王庆和白清民心里一喜,

他们知道贾琮的大功是没办法掩盖的,

但是贾琮如今没有争功的意思,

那他们在奏折上给自己添几句总没关系吧?

不过贾琮的锦衣卫身份有些难办,

想到这,王庆给了白清民一个眼色,

白清民顿时了然,

对着外面的众多书生说道:

“大家暂时不要在这里围着了,本官需要你们尽快将消息传出去,让更多的读书人知道,衍圣公府没有灭!有血脉留下来了!”

“书院内部会有贾伯爷的亲兵和本官的衙役守护,但是外围还需要你们这些读书人来守护!让那些魑魅魍魉再不敢伤害衍圣公血脉一分一毫!”

“除了有官职在身的,其他人暂时散了。让夫人在这里好好休息一阵,一会儿马车过来接夫人离开。本官会带着你们一路护送,以浩然正气,辟天下邪祟!”

看着周围读书人激荡的神色,

贾琮心说白大人怎么看起来和传销的一样呢?!

这老神棍这么会忽悠,

弄不好以后有大用啊!

读书人在几个老秀才的带领下远离了这里,

王庆和白清民急匆匆的邀请贾琮和史鼐史鼎到另一处避雨的地方详谈。

贾琮自然明白他们要做什么,

史鼐史鼎也明白,于是都一脸正经的跟了过去。

一进屋,王庆就拜了下去,

这个山东巡抚,今天已经是第三次给贾琮拜下了,

按理说,大家品级相同,

就算贾琮是京官,也不至于让王庆如此。

可如今贾琮不仅携着巨大的声望,

还捏着众人的把柄。

这一刻,

王庆和白清民一点读书人的傲骨都没有了。

“贾伯爷,两位提督,不知稍后的急报之中应当如何写?可否给个提示?”

贾琮呵呵一笑说道:

“王大人,白大人,我还以为咱们是自己人了。你们要是还这么客气,我和两位舅老爷抬脚就走了,什么都不管了啊!”

听到贾琮还能开玩笑,

王庆和白清民顿时就开心了。

连忙笑道:

“自然是自己人,昨夜本就是相谈甚欢,引为知己了!只是如今出了这档子事,虽然得天之幸,圣人庇佑大降甘霖,且留下一丝血脉。”

“可到底是滔天的祸事,外面那些棺材里面装的,哪一个都是能让所有文人悲恸的大事。如今这奏折不知道该如何写,贾伯爷给个章程。”

“以后两位提督在山岽便是所有官场上的自己人,有些事不好做、不便做的,可以大家互相帮助嘛!就像是贾伯爷说的,大家都是自己人嘛!”

贾琮和史鼐史鼎对了一个眼神,然后说道:

“既然大家都是自己人,那我就有话直说了。这件事我肯定是要用密报的。不过我会将几位的表现描绘的更好一些,不若就说此事是王大人最先发现的,随后王大人和白大人在后续的救援行动中非常英勇。”

“并且还带着衙役兵丁跟随锦衣卫和白莲教妖人还有漕帮贼人拼杀,并且受了伤。有了这些功绩,两位大人就不会被责罚了,说不定还有些嘉奖。至于其他的大人,只出现在两位大人的奏折里就好,我的密报里放不下那么多人。”

听到贾琮这么说了,

王庆和白清民的心里顿时明白了。

事情,我可以帮你们斡旋,

说不定你们还能收到一些嘉奖,

可大家都是自己人,总不能让我白做事吧?

王庆直接开口说道:

“如此就多谢贾伯爷了,如今衍圣公府毁于一旦,各种金银器皿和玉器珠宝散落的到处都是。虽然有锦衣卫和衙役们在拾取,但造册之时难免有些疏忽。”

“更何况衍圣公府乃是圣人一脉,这些俗物本就不该出现这么多。这里最多的应当是书籍才是,贾伯爷和两位提督放心,待三位再归来时,老夫和白大人还有一份重礼!”

贾琮和史鼐史鼎闻言呵呵一笑,

一切都在不言中。

贾琮快要离开时,拉着王庆和白清民低声笑道:

“两位大人,晚辈如今已有了意中人,最是喜爱书法字画。又有不少家中姐妹在,所以离京前答应她们,给她们寻一些礼物回去。”

王庆和白清民听到贾琮自称晚辈,

都笑着点了点头,示意了解。

心说到时候哪怕是多亏一点,自己少贪一点,

也得把这个毛头小子给喂饱了,

以后的好处,可是不小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