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咋的?搬家了?没人告诉我呢!(1 / 1)

加入書籤

荣庆堂上,

宝玉的一番话,

顿时让整个堂上都安静了一瞬,

就连贾母也愣了一下,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说道:

“也是,你才从二太太那里过来,她刚歇息下,你在去还要吵醒了她。一会儿回去的时候在一起带回去吧,顺带也在那多陪一会儿。”

说完也不给宝玉说话的机会,

转头对鸳鸯说道:

“找个合适的箱子把那些药材装进去,告诉丫鬟们不能胡说,在有瞎话传出来,可就没有上次那么好运了!”

贾母倒不是太担心丫鬟们胡说被王夫人听到了,

她是担心贾琮回来的时候知道这些心意被分了,

在闹出什么事情来。

贾琮和王夫人在她看来可能是天生反冲,

还是少接触的才好。

她现在可不想王夫人就这么去了,

贾家是大家族,王夫人要是死了,

宝玉三年之内都不能大婚,

可她打算两年内给宝玉说一门亲事呢!

有了贾母给宝玉的台阶下,

虽然众人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脸上还是恢复了刚才的神色,

仿佛刚才根本没听到宝玉说什么。

看着和湘云宝琴说笑的宝玉,

黛玉和宝钗对了一下眼神,

心说三哥哥说的果然没错,

宝玉薄情的厉害。

生母现在都病倒了起不来的情况下,

竟然还想着跟姐妹们玩耍。

探春笑嘻嘻的凑到两人身边,低声问道:

“三哥哥送我们的礼物可都拿出来看了,送你们的是什么?能不能拿出来见人啊?若是不能,我好替你们遮掩一番。”

“啐,我看三丫头要疯,有什么不能见人的。都是三哥哥送给姐妹们的礼物罢了。宝丫头,你打开给她看看!”

宝钗看着最近越来越调皮的黛玉,

哭笑不得的说道:

“哪里有你这样的,要开也是先开你的才对。”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

可还是先拿起了自己的盒子。

按照她对贾琮的了解,

这么正大光明送礼物的时候,

是不可能送什么过份的东西的。

再说上面这盒子差不多也就是书本大小,

想来也不会是什么太夸张的贵重礼物。

打开盒子以后,

三人却都低呼了一声,

里面有一只可以拆分的极为漂亮的翡翠钗,

看钗尾的流苏装饰,这是一只‘宝钗’,

三人都不是寻常人家的孩子,眼睛都毒的很,

现在只看质地就知道这一只钗非常贵重了。

盒盖内侧还有一首诗,

‘宝钗拢各两分心,定缘何事湿兰襟’

一看就是贾琮的笔迹,

这个‘宝钗’二字双重含义倒是应景,

但下面的那一句,

显然是说出公差以后思念宝钗,

思念的时候把衣服都哭湿了。

这种情诗哪里是能给其他人看到?

宝钗连忙合上了盒子,

下面的盒子也就不敢再打开了,

不过估摸着里面应该是书画。

可她也怕自己猜错了,索性装糊涂的对黛玉说道:

“林妹妹,到你了,可不许躲回去自己看呀!要不然我们还以为是什么私密的东西呢!”

黛玉轻咳了一声,有些尴尬。

原本还想打岔躲过去呢,

没想到被宝丫头给直接堵住了话头。

不过宝丫头都这么说了,

自己若是拒绝岂不是显得小气?

想到这,

虽然担心贾琮些什么羞人的诗词,

可还是慢慢的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面是一双手镯,

看质地是极品的鸡血石。

盒内也有一句诗:‘何以致契阔?绕腕双跳脱’。

黛玉脸色羞红的刚要合上盒子,

就听到湘云夸张的大喊道:

“哎呀呀,三哥哥也太偏心了,送我们的要么是书画棋谱,要么是小玩意。送林姐姐的就是这么贵重的手镯,还有一句诗哦!”

宝琴也连连点头说道:

“就是就是,三哥哥现在偏心已经是明目张胆了!以前好歹还会遮掩一下,可现在倒好,就这么明晃晃的!”

黛玉轻啐了一声说道:

“三哥哥送给你们的也都是贵重的礼物,哪里是单独送给我的?再说宝丫头也有呢,怎么单说我呢?”

高榻上,贾母哈哈笑道:

“你们这群小猴儿,少去揶揄玉儿。琮哥儿给她和宝丫头送一些贵重的才是正经,若都是一样的才是不对!宝玉呢,琮哥儿送你什么了?”

“看着这个箱子的大小,不比送我的那两个箱子小,快打开看看。你们兄弟虽说如今是两府的,可从根儿上论,你俩可是真正的堂兄弟。”

宝玉倒是没觉得贾琮能送给自己什么好东西,

说实话,

他一直觉得贾琮克自己,

是真正意义上的那种克。

自从贾琮回来以后,

宝玉觉得自己的日子过的越来越艰难了,

现在连和姐妹们玩耍都要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

他觉得贾琮肯定不会给自己送什么好东西,

不过现在看着满屋的姐妹们和丫鬟们都盯着自己,

心里忽然有一种满足感,

于是笑着走到了箱子前说道:

“也好,看看琮哥儿能送来什么。若是不好,我可不要的。”

宝玉一打开箱子,

原本还笑着的脸忽然目瞪口呆了起来,

脸色都白了几分。

姐妹们凑过去一看险些没笑出来,

里面满满一箱子的典籍释义,

箱盖内壁还写着:

‘宝玉好好读书,争取在学问上超过二老爷!’

黛玉忍着笑在箱子里翻了翻,

然后怔了怔,‘咦’了一声说道:

“这落款好生熟悉,三妹妹,这南溪先生是哪位先生的号来着?”

探春一愣,随后惊呼道:

“莫非是第六十一代衍圣公?”

姐妹们瞬间炸锅了,

将宝玉挤了出去,纷纷拿出几本书册,

不断的看着上面的落款,

“呀,这是第五十六代衍圣公的亲笔经义释解!”

“我这本是第六十九代衍圣公纯斋先生的亲笔论语注释!”

“这是第六十三代可亭先生的亲笔,天呀!这哪里是礼物啊,这是送了宝玉一个根基啊!”

“哇,爱哥哥你太幸福了,你看看,这是第六十七代兰堂先生的注释!”

宝钗羡慕的看着宝玉说道:

“宝玉,有了这些书,以后你只要用心研读,最少也能成为一代大儒。子孙后代都可以以此为根基,代代昌荣。”

高榻上的贾母本来还有些不高兴,

以为贾琮是来逗宝玉的。

可听到是历代衍圣公的亲笔注释,

也急忙下了高榻,戴着眼镜看了起来。

这些书籍真的像是宝钗说的一样,

这已经不只是书籍了,

这全都是一个家族的根基。

有了这些书,

只要用功进学,对儒家文化必然是可以了解的更深。

黛玉从箱内拿出一封信交给了贾母,

贾母也没问宝玉,直接拆开了,

片刻后,贾母唏嘘道:

“才得到衍圣公府被带人覆灭的消息,现在就有了这些书籍,还吓了老婆子一跳,原来是从废墟里收集出来的。”

“那位幸存的衍圣公夫人命人抄录了一份,然后将原本都送给了琮哥儿。这些书的来源都已经通过密报传给陛下了,不用担心有什么麻烦。”

“琮哥儿让宝玉好好读读,最好能抄写一遍,一份留在西府,一份留下东府。这原本留在西府,给宝玉作为家私。”

“宝玉啊,琮哥儿这信里有一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若是真能抄写一遍,对你大有裨益!便是你老子知道了,也会这么做的!”

对于贾母来说,

功名什么的真的不重要,

但是这些学问可是实打实的!

要是宝玉真的能读通了这些书,

那以后天下的文人谁不敬着宝玉三分?

贾琏现在虽然去了辽东,

可将来还是要回来的。

若是自己没了,

这荣国府正堂,她怕宝玉守不住啊!

王夫人要是好好的,

她也不用担心这些了。

可王夫人现在躺在床上翻身都费劲了,

看那模样也不知道能活多久,

现在贾母只求着她这个儿媳妇挺过宝玉十四岁娶媳妇在出事了。

宝玉脸色惨白的看着这个箱子,

里面少说有上百本书,

少说也有几十万字,这要是抄录一遍可怎么得了?

“不行不行,这般多的书,若是抄录一遍,岂不是要了人命?琮哥儿若是觉得是根基,还是搬到东府去吧!回头让人抄录一份,交给老爷就是了。我如何抄的了这么多?”

贾母刚要在说话,

帘子外响起了丫鬟的声音:

“二老爷回来了!”

宝玉都快哭出来了,看着贾母说道:

“老太太救我!”

贾母叹了一口气摆了摆手,

将箱子盖内侧贴着的纸条撕下来递给了鸳鸯。

然后就见到贾政意气风发了的进了屋。

贾政一进屋看到满屋的箱子愣了一下,

咋的?要搬家啊?!

怎么没人通知我一声呢?

贾母招了招手说道:

“你今儿怎么这般高兴?这一个月你忙的脚不沾地,累的身子都虚了,还笑的出来?”

贾政笑着走到跟前行礼道:

“母亲,陛下今日嘉奖了开国一脉,又说起了父亲的过往。还将衍圣公府重建的事情交给了儿子!等都准备好之后,儿子准备找个机会去‘督建’!”

“那可是衍圣公府啊!能参与到这重建的事情上,儿子这辈子都没白活了!到时候若是能留下个名字,那就更好了!”

贾母心累的寻思着,

你要是能出去才是见鬼了!

工部侍郎要是能离京,除非是修建陛下行宫,

要不然修建其他的工程,

最高级别也就是派工部郎中出去督建的,

怎么的,你还想自己降一级?

“你先别高兴那些没影儿的事情,先看看这些有影的吧。这是琮哥儿给你的礼物,你肯定喜欢。不过琮哥儿说了,你若是想要这些,得给东府抄录一份才是。”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贾母,

这一本正经的表情是认真的么?

你手上还捏着贾琮写给宝玉的信呢!

所有人心里都是一个想法,

老太太你这样欺负老实人,真的好么?

贾政愣了一下,

心说什么东西还要我抄录一份?

转到贾母身旁低头一看,

“咦?这落款有些眼熟啊!墉民亲笔?墉民?好像第六十八代衍圣公的号啊,谁这么大胆,敢取这样的号?可亭?纯斋?南溪?”

贾政手上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

最后满眼放光的趴在一箱书上神神叨叨的,

“难道真的是历代衍圣公的亲笔注释?怎么会?!不是都烧没了么?衍圣公府幸存的夫人都对儒家文化了解颇深,若这些书籍真是历代衍圣公的亲笔,那可是万世不易的根基啊!”

看着贾政越来越癫狂,

如同见到神迹一样的捧着一本书。

贾母淡定的对着鸳鸯摆了摆手,

然后众多姑娘们就见到鸳鸯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

倒出一粒速效救心丸给贾政喂下去了......

贾政脸色兴奋的有些潮红,

片刻后才反应过来说道:

“母亲,这些真的都是给儿子的?!全都是?!”

看着这快五十岁的人和小孩一样,

贾母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不过你得抄录一份给东府,毕竟这也是琮哥儿拿命换回来的。这样的根基,自然不能只有西府独占了。你看看找谁抄?宝玉?”

宝玉顿时一个哆嗦,

惊恐都看着贾母,

心说刚才不是折过去了么?怎么又折回来了?

众多姑娘们也正在奇怪呢,

然后就听到贾政严肃道:

“他这个孽障有什么资格抄写圣人亲笔?!当然是儿子亲自抄写才行!还得是焚香沐浴之后,心平气和的时候才能抄写!”

“这个孽障一无修身之德,二无孔圣遗志,三无克己进学之心,莫说是抄写,便是触摸都是在玷污圣人亲笔!”

贾母‘无奈’的点了点头说道:

“既如此,那你就有时间慢慢抄写吧。琮哥儿那边也不急,琮哥儿说了,这些书籍都是要慢慢才能读透的。”

贾政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

“母亲说的是,这些书籍要慢慢抄写,边抄写边体会圣人经义注释才是朝圣之心。来人!将箱子盖上,送到我屋里去,谁也不许触碰圣人亲笔!”

看着几个健妇抬着箱子离开,

贾政急匆匆的说道:

“母亲,我这就回去了。此等神迹出现,真是苍天怜悯儿子!天佑贾家啊!”

贾母点了点头摆手道:

“快去吧!要用心抄写才是,别让外物影响了心境。”

“是,母亲教训的是,儿子这就回去更衣沐浴焚香。”

贾政行了一礼,急匆匆的转身离去。

到现在为止,

他都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对劲,

那就是整个荣庆堂安静的厉害!

贾母回到高榻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宝玉不想学就不学吧!有了这些书,以后上门来借书的人,也会给宝玉三分礼敬的,人情也会慢慢积攒下来的。”

“不过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借的,除了老亲姻亲,其他的想都不要想,若是谁都能看,这也就不是根基了。”

周围的人全都点了点头,

但是心里想的却是二老爷这心性,

被老太太拿捏的是死死的啊!

一番连消带打,连宝玉都顾不上了。

宝玉正在高兴的时候,

他的丫鬟麝月进了荣庆堂,苦涩道:

“二爷,老爷说了,让你以后每天傍晚跟着学习一个时辰。老爷抄书的时候会讲给你听,让你边听边抄录。虽然圣人亲笔不能让你碰,可圣人言还是要学的。”

宝玉的笑容顿时呆滞了,

机械般的转过头看着贾母,

希望贾母能在想想办法救救自己。

贾政下衙差不多到家六点左右,

而宝玉每天早上八点就要去梦坡斋读书,

现在晚上在学习两个小时,

那就是一天学习十二个小时啊!

对于贾政来说,

听圣人言自然是天下人都求之不得的事情,

可对宝玉来说,

莫说是听圣人言了,

就是和贾政在一起两个小时都是要命的事情!

贾母现在也没办法了,

估摸着刚才贾政也是忽然反应过来了。

只能拉着宝玉的手说道:

“哎,去吧。你老子现在既然都这么说了,你就只能听着了。他要管你,还是教你圣人言,我一个老婆子实在不能拦着了。”

“这样吧,白天他不在家的时候,中午你多休息一个时辰,好好的睡个午觉养养精神。若不然你的身体也受不了,回头被发现了,我再和他说!”

宝玉哭丧着脸,

带着袭人和麝月一步三回头的出去了。

而这一刻,

黛玉和宝钗的心里又升起了另外一个想法,

二老爷这个性子,

竟然是被三哥哥拿捏的最死!

这书籍不管是给宝玉还是二老爷,

最后的结果都会变成这样。

为的就是让宝玉困在家里,

不能往姐妹们的队伍里钻。

想到这黛玉和宝钗哭笑不得的互相对视了一眼,

这个三哥哥还是这么小心眼!

以她们对宝玉的了解,

指望他能读通这些书,怕是要大半辈子扔进去了。

一旁的王熙凤心里也是暗笑,

心说宝玉现在这么忙,更没有时间去她的身边照顾了。

这个好姑母会不会越来越怄?

不过可千万别死了,

回头得和太医说说,

稍微变一下方子。

她还等着将来修家庙呢!

想到这她小心的打开了自己的盒子,

这盒子上面有一个像是小鸟的凤凰刻记,

一看就知道是贾琮刻上去的,丑的一逼!

盒子打开一个小缝,

王熙凤刚瞄了一眼就合上了,

快速扫视了一圈,还好没人发现。

心里暗骂道:

“这头野牛想干什么?就不怕被人发现了么?!这等贴身穿的东西他是哪里弄来的!”

而正在被王熙凤心里碎碎念的贾琮,

此时正在扬州城最大的一家酒楼里,

在他的面前是汪家家主和扬州府府尹,

两人后面还有十数个官吏和十数个盐商。

贾琮笑呵呵的说道:

“两位,今夜的风有些喧嚣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