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孔圣南裔昱文公赐字!(1 / 1)
一个月后,衢州府,
贾琮穿着丧衣和史鼐史鼎满是疲惫的带着人进了城,
本府的府尹马大人一边说着衢州府周围的事情,
一边在前面领路。
“三位大人,本府附近的乱民本来就不多,被下官联合乡绅已经清扫干净了。还望三位大人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下官感激不尽!”
看着马大人意有所指的眼神,
贾琮呵呵一笑说道:
“马大人治府有方,本伯很是欣赏。此次来衢州府,一是人疲马惫,需要休息一日。二是必须要拜访一下南府,对于孔圣南裔,本伯也是敬仰的很。”
马大人也露出一股敬仰的神情来,
这就是南裔气节留下来的魅力,
哪怕官员早没有了那些理想和热血,
可作为读书人的一份子,
依旧会从心里尊敬南裔。
“不瞒大人,南府在本地学子的心里,声望更甚衍圣公府。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遭遇袭击的时候,几乎大半个衢州府都出动了。”
贾琮和史鼐史鼎都点了点头,
对于南府的气节,他们是早就知道的。
这次他们三个过来拜访,只是礼节上的。
作为朝廷派遣的大员,
如果路过江南都不过来拜访,那就太失礼了。
进了酒楼,
马大人执拗不过贾琮,
只好给贾琮的桌上换了素菜,酒也没有上。
虽然知道贾琮实在做样子,
可还是说了不少贾琮孝道的话。
菜还没吃几口呢,
楼上的护卫急匆匆跑上来禀报道:
“大人,孔圣南裔昱文公前来拜访!”
满屋寂静了一瞬,
随后一连串起身的声音,
各个全都整理衣服,
贾琮摆了摆手说道:
“来人,赶紧把所有东西都撤下去!”
门口忽然传来一个老人的声音,
“贾总督不必如此,天下总是有富人有穷人,不必总是在意表面的东西。我们要做的是让富人有仁,穷人有心。”
马大人见到进来的老人,
连忙几步走出桌案,一揖到地的拜下,
“下官见过昱文公!”
贾琮闻言也只好老老实实的跟着行礼,
面对其他官员,贾琮是见官大一级,
但这对孔圣后裔可不管用。
更何况还是上代翰林院院首,
本代院首的父亲。
昱文公笑着说道:
“都起来吧,哪有那么尊贵,天天拜来拜去的?田间的老农比我年纪大,怎么不见你们去拜?祖宗留下的那些荣耀是祖宗的,如今已是余荫太长了。”
贾琮在拜道:
“多谢昱文公点拨,本伯铭记在心。”
贾琮身上有皇命又有爵位,
还挂着两江总督的身份,
现在周围有这么多官员在,
贾琮是不能自称小子的,
只能是自称本伯了。
见到贾琮明白自己的意思,
昱文公笑着点了点头,随便找了个空座坐下,
“贾总督少年英豪,此次江南平叛亦是雷霆之势扫平乱象。江南之地就剩下一座温州府了,想必贾总督之后就要回京了吧?”
贾琮点头说道:
“是,这次江南平叛,前后历经两月。如今就差一座温州府了,虽然线报说无事,可还是要亲自去看看才放心。”
整个江南之地的区域和地势河流很是麻烦,
平叛不像是游玩,
不仅需要规划路线,将所有的的地方囊括进来,
还要考虑情报,
哪里乱贼多,哪里需要先去。
这才比原定计划还多了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八月了,
等再把江南最后一点走完,回京的时候差不多都九月末了。
昱文公从怀里拿出一本书册,
贾琮连忙恭敬的上前接了过来。
身后的一种官员羡慕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见到他的态度这么恭敬,
昱文公哭笑不得的说道:
“你这小子,满心的算计,浑身的煞气。倒是有一点好,那就是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老夫空活了八十载,见到太多的天骄了,有一句话要劝你。”
贾琮恭敬的说道:
“昱文公,并非是本伯知道什么时候该低头。而是知道面对什么样的人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孔圣南裔乱世拒贼,文人之风骨乃是可千古流传之事。”
“本伯虽然年纪小,读的书也不多。可以知道这种气节,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若是大乾各个都有这种气节,边关那些异族,谁还敢犯我大乾?”
昱文公摇头失笑道:
“莫要来拍马屁,子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老夫如今八十了,便是在这里教训你,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这本书是老夫的经注,原本是想谢你救下衍圣公府血脉的,但后来知道你还将那些经义抄录了一份送去了翰林院,老夫也没有多的送你了,送你几句话。”
贾琮又恭敬的说道:
“请昱文公教诲!”
昱文公收敛了笑意,严肃道:
“人不能只看着眼前之地,江南平叛在朝廷来说,的确是成功的。之后的救助也很及时,百姓们虽然耽误春耕,但不会耽误下一季节。”
“只是你们杀戮太盛了,此事老夫大约能明白是为了什么。朝堂上那些事,说到底不过是求升和求活,只是你莫要只看上面,不看下面。”
“百姓,才是一国之根基。此次卷进来太多的无辜百姓了,说是乱民,其实就是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妖人席卷,与黄巾灾民没有区别。”
“你回去之后,再受封赏,无论职位是否变更,还是要多看看百姓。你做的好与坏,在百姓心里是有一个衡量的,这杆秤,将来或许会救下你。”
贾琮一愣,再次恭敬拜下说道:
“多谢昱文公教诲,必定时常思索,不敢忘怀。”
昱文公点了点头起身说道:
“不妨碍你们了,老夫还要回去监督子弟修建房屋。你也莫要带人再去拜访了,乱糟糟的,反而麻烦。以后行事,多替百姓考虑考虑。”
看着昱文公伸出的手,
贾琮连忙过去扶着说道:
“昱文公放心,之后折江之地,不会在出现大规模杀戮,只诛贼首。”
昱文公满意的呵呵直笑,
就在贾琮的搀扶下往外走,
身后史鼐史鼎和一众官员老老实实的弯腰跟着。
快到门口的时候,
昱文公忽然说道:
“你这小子,是不是还没有取表字?”
贾琮闻言浑身都哆嗦了一下,
连忙整了整衣冠,
在所有人羡慕的眼光下再次躬身九十度拜下,
“先荣国之后,如今宁国公府一等伯贾琮,请昱文公赐字!”
昱文公看着贾琮身上的孝衣,
捋着胡须开口道:
“你为国戍边,又多次破获谋逆,于国有功。如今将在外,为皇命平叛,却两位至亲逝,今日老夫为你取表字子孝如何?”
贾琮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强压着心里的激动高声道:
“多谢先生赐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