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交给老僧就是了!(1 / 1)

加入書籤

宁正堂上,

贾琮也在皱着眉头苦思,

因为不管是赵啸这个人还是元平一脉,

不管是孔圣后裔南北二府还是满朝文武大臣,

甚至就连隆正帝这个皇帝,都没有正面出现在原著里面。

所以贾琮对他们根本就不了解,

所有的消息都要通过自己搜寻才行。

但对于昱文公这样的人,

贾琮实在是没办法将他和什么阴暗挂上,

这个老人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慈祥、睿智,

他给自己的注释,

也曾仔细拜读过。

这样的一个人,会和赵啸是一伙的?

“先生,按照我的推测,昱文公不会和赵啸是朋友,更不会是一种人。两个人认识是必然的,但以昱文公的脾气,是不会和赵啸有接触的。”

听到贾琮这么说,

渡航也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

“这一点是必然的,老僧并不是说他们是一伙的,而是说昱文公对侯爷的动作,必然是让赵啸察觉到了什么。换一句话说,如果赵啸知道侯爷的身份,那么昱文公也是知道侯爷的身份的。”

“虽然推测的信息在昱文公这里断掉了,但现在老僧可以肯定的事昱文公并没有恶意,而且还在保护侯爷的身份。至于赵啸,老僧推测,他是想分开押宝,甚至是倾斜到侯爷这边。”

看到贾琮皱着眉摇头,

渡航就知道贾琮在想些什么,

无外乎为什么赵啸不直接支持皇室成员,

而是支持他这个八爷的庶子。

于是开口解答道:

“侯爷不必惊讶,现在皇室的成员,侯爷想想都有谁?隆正帝刻薄寡恩,要不然他也不会一个人投靠过去。宁王是靠着先太子的贤名,再加上一直一来的伪装,才有这么多人支持。”

“但,伪装就是伪装,宁王到现在都没有子嗣,这件事有心人是会观察到的。以赵啸的心性,必然将宁王第一个排除出去。忠顺亲王,呵,老朽矣!顺安亲王,不足一提。两人早就没了当年的锐气,和十四爷没有多少差别。”

“至于那三个皇子,说到底还是隆正帝的孩子。就算是隆正帝做了太上皇,他辅佐的皇子登基,结果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因为不管他辅佐谁,将来都会有一根刺。但是侯爷不一样,因为什么,想来侯爷也应当清楚了。”

贾琮的嘴角咧了咧,点了点头。

还能因为什么?

就因为自己最弱!

不管是在名义上,还是在势力上都是最弱!

夺嫡这种事,

如果真的要考虑到武力层次的话,

那局面几乎就是可以当做逼宫造反了。

朝中文臣才是夺嫡的主要支持力量。

大皇子秦沐知政吏部,

虽然陈升现在对大皇子多有提防,

但萧征也是吏部郎中!

而且只要大皇子表示出抵制新法的态度,

那么陈升绝对会带头转投到大皇子的麾下。

二皇子秦汐知政兵部,

虽然没有实际的军权,

但是也将王子腾逼的唉声叹气了。

四皇子虽然实在工部,

但是颇有贤名,和宁王类似!

京都哪家的府邸没被四皇子派人去修缮过?

而且工部也是最先被皇子大范围掌控的六部之一。

不要以为现在朝堂上只有隆正帝和三王还有旧臣的争斗,

现在户部、礼部都在被三个皇子争抢塞人,

虽然位置都不甚重要,

他们的人手也没多少,

但其中的火药味不比隆正帝和三王的轻,

只有刑部没有人敢插手。

贾琮呢?

一个名不副实的京营节度使,

只有五千人马的锦衣卫指挥使,

文臣方面?

贾琮连一个熟悉的都没有!

“哎,先生说的是。这种情况下,赵啸那老头要是对我倾斜资源。我将来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也要至少保赵家百年富贵。这已经不亚于雪中送炭了,而且还是能救命的那种。”

渡航一边捻着念珠,

一边笑着说道:

“既如此,侯爷也不要急。不管是三成还是十成,只要这件事是对侯爷有利的,就是好事。侯爷也不要担心他会利用这件事威胁侯爷,如果他真的知道侯爷的身份,不会等到现在。”

“另外有老僧和孤鸣子在,也不用担心他真的存了什么坏心。不管是皇室,还是元平一脉都有不少人指望着他早些去死。想直接动手或许困难,但是在背后推一把却容易。毕竟,现在隆正帝对他也很不满啊!”

贾琮点了点头,

这最后一句话也有另外一层意思,

如果赵啸真的知道了自己的身份,

那么隆正帝对他不满,

就会成为让他倾斜自己的最大砝码,

就像是,夏守忠!

“既如此,那就去桃山之前,找个机会去他家试探一下。有了先生的谋划,这个时候稳坐上壁的,反而是我了。先生这几日留在这里?”

渡航摇了摇头说道:

“后面关于商国舅、戴权、皇后、忠顺亲王和五皇子的事情还需要老僧布置,没办法在这里久留。妙虚的事情不急,她的作用本就是锦上添花,有了王茜这个衍圣公夫人,其实就足够后面的计划了。”

“倒是侯爷,千万要稳住心神。老僧会将后面的计划尽可能的和侯爷剥离开来。侯爷不要认为局势难得,就插一脚进入朝堂。现在这个时候,任何异动都会引起各方警觉。若真有需要,老僧会派人去山上求见侯爷的。”

贾琮也严肃的点了点头,

现在他很明确一件事,

那就是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不懂装懂、自以为是的瞎指挥,

只能造成最坏的结果。

更何况以自己现在的看法,

也是要远离朝堂漩涡,挑动各方死斗才是上策。

“既如此,那就都依着先生的计划。我便带着家里面的姐妹们去桃山自在几日。想来现在隆正帝巴不得我躲远点,免得看见我就想到了那些路灯。”

渡航也是不禁莞尔,

他也没想到贾琮捞银子的手段这么狠,

竟然只靠着琉璃盏,就把内库的银子给掏空了。

隆正帝从翰林院提拔不少官员上来,

为了加恩,

这些官员家里的路灯也都是隆正帝花的银子。

现在户部因为赈灾,已经快要没什么钱了,

而内库更是一贫如洗,

最高兴的并不是三王,

而是渡航!

“侯爷,老僧这就告退了。之后还要侯爷决断不少事情,侯爷还应好好的养精蓄锐才是。至于那些阴私诡计,就交给老僧就是了。”

贾琮笑着点头送渡航出了宁国府,

看着渡航骑着老驴离开,

转头对着老三吩咐道:

“找几位名医,花大价钱,以后常驻无相寺,为先生调养身体。”

“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