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3章 练武先读书(1 / 1)
许景明和爷爷许桂顺面面相觑,被这完全不按套路出牌的收徒方式搞得晕头转向。但好歹,目的是达到了。
许桂顺压下心中的古怪感,客气了几句,按照那张离谱传单上“看着给”的指示,将一个厚度相当可观的信封放在了那张唯一的紫檀小几上——希望这少年馆主对“看着给”的理解不要太超凡脱俗。他又仔细叮嘱了许景明要守规矩、用心学,这才一步三回头、满腹狐疑地离开了希望武馆。
走出门,老爷子回头望了望那扇重新关上的玻璃门,忍不住摇头失笑,低声嘀咕:“真是个彻头彻尾的怪人……居然想收我当徒弟?我这把老骨头还能练出个啥花样来?稀奇,真稀奇……”
武馆内,一时间只剩下许景明和那位再次专注于平板电脑里“我命由我不由天”剧情的少年馆主。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种名为“尴尬”的寂静。
许景明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试探性地开口:“那个……师……”
“打住。”少年馆主头也没抬,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点着快进键,“别叫师父,我没答应收你为徒。叫馆主就行,或者直接叫‘喂’也成,我无所谓。”
许景明被噎了一下,只好改口:“……馆主,那我现在……该做点什么?”他环顾四周,除了书还是书,连个下脚的空地都快没了,实在想象不出该怎么在这里“练武”。
少年馆主闻言,终于舍得将视线从波澜壮阔的仙侠世界暂时抽离片刻。他眨了眨那双看似清澈无辜的眼睛,仿佛才想起馆里多了个活人,然后用一种“今天天气真好”般的随意语气说道:“哦,你啊……现在没事是吧?那正好,去那边书架,对,就左手边那排,找找……嗯,拿本《道德经》吧。今天下课之前,把它背下来。”
“《道德经》?”许景明眼睛瞬间瞪圆了,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馆主,那……那好像有差不多三千字呢!一天之内背下来?这……这是不是有点……”他没好意思说“强人所难”。
少年馆主懒洋洋地纠正道:“不是三千,是五千字。我这儿这本,比较完整。”——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却透着股理所当然。毕竟他本尊乃是道德天尊门下,最初修行的便是仙道无上真典《道德真经》,他这馆里收藏的,自然是删减了具体修行法门、只留存最纯粹大道阐述的完整版经文。
五千字?!许景明感觉头皮有点发麻。这不但没减少,还平白多了两千字?这“完整版”和市面上流通的版本能有多大区别?难道多出来的字更能帮助打架不成?
他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巨大困惑,忍不住问道:“馆主,咱们希望武馆……传承的到底是什么功夫啊?”他掰着手指头数道,“我知道的,像我们家传的八极拳,刚猛暴烈;还有太极拳,以柔克刚;咏春拳,短桥窄马,贴身快打;通背拳,放长击远,冷弹脆快;形意拳,硬打硬进,如枪似箭;八卦掌,行走如龙,转变如鹰;还有戳脚、翻子、螳螂拳、洪拳、蔡李佛、白鹤亮翅……每家武馆都有自己压箱底的绝活。咱们希望武馆……总不至于就是背书吧?”他小心翼翼地把最后那句吐槽咽了回去。
少年馆主正看到剧中主角逆天改命的关键时刻,被他一连串的拳法名目问得有点烦,头也不抬地随口敷衍道:“啊?咱们的传承啊?咱们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用一种介绍“今天午饭吃馒头”般的平淡语气扔出一个石破天惊的名字:
“咱们这儿,主修的是《九转七返大还丹》。”
“啥……啥丹?”许景明彻底懵了,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鸡蛋。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因为太紧张出现了幻听。
武馆?练武的地方?传承的不是拳法腿法兵器,而是……一种丹?九转七返大还丹?这听起来怎么那么像神话故事里太上老君八卦炉里炼出来的东西???
少年馆主却仿佛根本没意识到自己说了多么惊世骇俗的话,注意力又全被平板里主角爆发的情节吸引了过去,嘴里还无意识地跟着念叨:“嗯……这特效五毛钱不能再多了……”
许景明呆立原地,脑子里嗡嗡作响,全是“九转七返大还丹”这七个如同天书般的字眼在来回碰撞。他想象过无数种可能,或许是某种失传的古拳法,或许是融合多家所长的奇特技击术,甚至可能是需要配合特定呼吸法的内家功夫……但唯独没想过,会是一种听起来就该出现在炼丹炉里的“丹”!
“馆……馆主,”许景明感觉自己的舌头都有些打结,“您刚才说……咱们练的是……丹?九转七返大还丹?那……那不是……道士炼丹吃的那种东西吗?这……这跟练武有什么关系?难道是要我先学会生火炼丹?”
少年馆主正看到剧中角色服用某种仙丹后功力大进的桥段,被许景明一连串结结巴巴的问题打断,很是不耐烦地“啧”了一声,暂停了视频。他抬起头,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瞥了许景明一眼。
“谁告诉你那是吃进肚子里的药丸子?”他没好气地说道,语气里充满了“你这凡人真是愚不可及”的嫌弃,“榆木脑袋!此‘丹’非彼‘丹’!我说的《九转七返大还丹》,它不是一种吃的丹药,它是一门功法的名字!
而且,药丸子怎么了?九转七返大还丹可是九转金丹的一种,人吃了立地成仙,还是不朽不灭的金仙,你凭什么看不起炼丹的?”
“我……我没有,而且,您说,这居然是功法的名字?”许景明更懵了,这名字听起来也太像实物了。
“没错!”少年馆主似乎为了尽快打发他,难得地多解释了几句,虽然语气依旧敷衍得像是在背诵说明书,“所谓‘九转’,非是炉火转动九次,乃是指人身精气神之蜕变升华,需历经九重极致的淬炼与转化,一转一重天,九转功成,可窥见性命之本真。”
“所谓‘七返’,亦非丹砂烧炼七回,乃是指人之先天一点灵光,于后天蒙尘,需历经七次返璞归真之修行,洗尽铅华,逆返先天,方能契入大道之源。”
“至于‘大还’……”他顿了顿,似乎在找一个对方能听懂的比喻,“嗯……大概就相当于……把你这块顽铁,里里外外、从头到脚、从精神到肉体,彻底锻造成一块百炼精钢,甚至……是更高级的东西?让你把丢失的、浪费的、没开发出来的潜力,全都‘还’回来,并且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圆满状态!懂了没?”
许景明听得云里雾里,只觉得每个字好像都听懂了,但连在一起就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什么精气神九转,什么灵光七返,这听起来比最抽象的哲学课还要难懂!
“馆主……这……这听起来好像不是拳法啊?”他弱弱地问道。
“拳法?拳法算什么?”少年馆主嗤笑一声,指了指周围浩瀚的书山,“练那点粗浅的拳脚功夫,需要读这么多书吗?《九转七返大还丹》乃是直指性命根本的无上法门!练到高深之处,举手投足皆含莫大威力,一拳一脚自然契合天道法则,胜过世间万千种所谓的‘拳法’、‘绝技’!”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说得有点多,又迅速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总结道:“所以,让你背《道德经》是打基础中的基础!连‘道可道,非常道’都没弄明白,你还想练‘九转七返’?做梦去吧!赶紧去拿书,背不完今天别想吃饭……哦不对,是别想下课。”
说完,他再也不理会世界观受到剧烈冲击、已经彻底呆滞的许景明,重新点开平板,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五毛特效”的仙丹服用效果,嘴里还嘀咕着:“嗯……看起来挺有趣的,下次炼丹的时候倒是可以加上一点。”
许景明站在原地,感觉自己仿佛推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但门后的世界却是他完全无法理解的境界。
九转七返大还丹……直指性命根本的无上法门……
他茫然地走向左手边的书架,开始机械地寻找那本厚厚的、据说有五千字的《道德经》。此刻的他,对于这家希望武馆的“怪”,有了一个全新层次的、颠覆性的认知。
这家武馆,恐怕根本就不是教人“打架”的。
许景明在希望武馆待了一下午,对着那本厚厚的《道德经》磕磕巴巴地念,试图把那些拗口的句子塞进脑子里。少年馆主只顾看剧,偶尔被他读错字的声音打扰,才不耐烦地纠正一下读音。
傍晚,许景明脑袋发胀地回到家。一家人正等他吃饭。
“回来啦?”母亲一边盛饭一边问,“第一天去那武馆,学了什么真功夫没有?”
许景明坐下,有点蔫:“没学拳脚……馆主让我背《道德经》。”
“背经?”许洪放下筷子,皱起眉,“哪个《道德经》?老子那个?他去武馆背这个?背了多少?”
“嗯,”许景明扒拉着饭,“说是完整版,有五千字。背了一天,也没背下多少。”
爷爷许桂顺笑了:“这馆主有点意思,练武先修心?倒是新鲜。”
许洪却脸色不好看:“我就说那地方不靠谱!哪家武馆开学第一天不让站桩不打拳,让人背书去的?这不是糊弄人吗?景明,要不明天别去了,纯属浪费时间。”
许景明抬起头,虽然累,但眼神很坚持:“爸,是我自己非要去的。馆主是怪,但他肯定有他的道理。这才第一天,我不能就这么算了。我想再试试。”
许洪看着儿子认真的样子,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再反对,只是重重叹了口气:“行吧,你自己选的路,你自己扛着。但八极拳的功课不能落下的。”
“知道了,爸。”许景明点点头,继续低头吃饭,心里却琢磨着明天怎么才能背得快一点。
暑假一天天过去,许景明几乎每天都泡在希望武馆里。那本厚厚的《道德经》之后,少年馆主又随手丢给他《南华真经》、《冲虚真经》、《文子》、《庚桑子》等一系列先秦道家的典籍,内容一本比一本艰深晦涩。
许景明就这么硬着头皮背了一个多月。从最初的磕磕绊绊、头晕眼花,到后来渐渐能流畅诵读,甚至对一些重复出现的玄奥词句有了些许模糊的感觉。虽然他依旧完全不明白背这些和“打架”或者那听起来就吓人的“九转七返大还丹”有什么关系,但他憋着一股劲,既然选择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一个多月的经文背诵,不知不觉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或许是“腹有诗书气自华”,或许是那些古老文字中蕴含的宁静致远的意境潜移默化,许景明整个人的气质悄然发生了变化。
他说话不像以前那么急躁毛躁了,做事也沉稳了不少。眼神里少了些少年人的跳脱,多了点沉静思考的味道。有时候在家里,他会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偶尔嘴里还会无意识地冒出几句“上善若水”或者“大道泛兮”之类的话。
这种变化,许家人都感觉到了。
饭桌上,许洪看着儿子慢条斯理吃饭、不像以前那样狼吞虎咽的样子,忍不住对妻子嘀咕:“你看他,去那个怪地方待了一个暑假,都快变成小老头了。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味儿。”
母亲也点点头,有些担忧:“是啊,感觉和咱们家这练武的氛围有点格格不入了。坐在那儿安安静静的,倒像个读书人。”
爷爷许桂顺倒是看得开,呵呵一笑:“像读书人有什么不好?练武的也不能只会打打杀杀。景明这气质沉下来了,是好事。就是不知道那馆主到底卖的什么药,光背书不练功,终究不是个事儿啊。”
许景明听到家人的议论,只是默默吃饭,没有辩解。他自己也说不清这种变化是好是坏,但他能感觉到,那些拗口的经文似乎正在他脑子里沉淀着什么东西。虽然依旧不懂,但他隐隐觉得,馆主让他做这些,或许真的有他的道理。
他现在只想知道,这经到底要背到什么时候?那传说中的《九转七返大还丹》,又到底是个什么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