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生意更红火(1 / 1)
李昌顺叹了口气,似乎早就料到陆海川会这么说了。
“陆先生,我也总劝吉顺,不要总想着投机取巧,可他就是不听。这次终于栽进去了,我只是想着,您是直接受害者,如果您要是能给警方说说情,兴许吉顺就能被轻判一些。我二叔死的早,是我二婶一手把吉顺拉扯大的,现在出了事,我这个做堂兄的也不能不管,哎!”
陆海川仍然没有接礼盒。
“对不起,李先生,我实在爱莫能助。”
陆海川当然要拒绝。
李吉顺这种人如果不让他受到法律的严惩,他以后肯定还会犯更大的罪。
这会儿,他也明白了,为什么秦明阳在电话里跟他说李吉顺又胡说跟他认识了。
这个李吉顺也真是好笑,事情败露,以为信口胡说就能减轻惩罚?
也难为他这个堂兄了。
李昌顺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看到陆海川坚决的态度,只好作罢。
“那好吧,陆先生,我就先不打扰您了。我也知道,我这个请求挺过分的。”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
随后的几天,有几个科目就要考试了。
陆海川交代了陈伟和王栋这两天多辛苦些,等忙过这几天,他和林秀秀就能全天待在竹艺馆帮忙了。
考试那天,陆海川和林秀秀早早地就来到了教室,准备迎接考试。
开考后,大家都埋头做起试卷来,教室里只听得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陆海川做题一向很快,不一会儿就做完了,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提前交卷离开了。
考试结束后,陆海川和林秀秀和舍友们一起回到竹艺馆,继续忙碌起来。
经过之前一系列的事情,大家已经配合得越来越默契了。
几天后,考试成绩公布了,林秀秀考得不错,大家都为她高兴。
与此同时,竹艺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许多顾客都是冲着八折优惠和修复后的竹艺品来的。
陆海川看着店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欣慰和自豪。
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坚持。
晚上,陆海川请大家吃了一顿大餐,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
饭桌上,大家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陆海川举起酒杯。
“来,为我们竹艺馆的未来,干杯!”
“干杯!祝竹艺馆的生意越来越兴旺!”
大家纷纷响应。
吃过饭,陆海川就把这个月给林秀秀以及舍友们的薪水都结清了。
大伙都特别开心。
“海川,你真是太客气了,这薪水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多呢!”
王芳笑眯眯地接过薪水,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
“我这一年来,不但把生活费都赚出来了,这还有盈余呢!”
陈颖笑得合不拢嘴。
“海川,以后我们姐们儿就跟定你啦!”
张丽说。
陆海川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十分高兴。
“你们这段时间辛苦了,这是你们应得的。”
他真诚地说道。
“海川哥,谢谢你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能参与到竹艺品的修复和销售工作中,这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锻炼了我们的能力。”
王芳感激地说道。
“对,我也这时这么想的。”
“我也是。”
张丽和陈颖也纷纷附和。
“没问题!以后你们可以在这长干!”
陆海川毫不犹疑地说。
“过两天,学校放假了,我们就能整天在这帮忙了。”
王芳说,她的家和陆海川在一个区。
“对,没错,我住的离这不远。”
陈颖也住的不算远。
“我也可以来,虽然稍微远点,但是坐公交车一路直达。”
张丽也说。
“好,正好过年了,真缺不了你们在这帮忙。”
陆海川笑着说。
这也是当初陆海川为什么让林秀秀的舍友们来帮忙的原因之一。
因为王胖子,赵文斌和李国庆的家都不在津市,过年了,他们肯定要回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竹艺馆的生意愈发兴隆,每日都有众多的顾客络绎不绝地前来。
陆海川,林秀秀,还有她的舍友们全都像陀螺一样旋转忙碌了起来,热情地为顾客介绍着各种竹艺品的特色和制作工艺。
“这个竹编花篮真漂亮,做工也精致,多少钱啊?”
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拿起一个花篮,仔细端详着。
林秀秀笑着迎上前。
“您好,这个花篮是我们店里的新品,采用的是传统的编织技法,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价格是……”
“老板,这个竹雕笔筒能不能便宜点?”
一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指着一个笔筒,试图讨价还价。
陈颖走过来,耐心地解释。
“先生,这个笔筒是用上好的楠竹雕刻而成,工艺复杂,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出于对竹艺品的热爱和欣赏,顾客们都在挑选着自己心仪的工艺品。
看着顾客们满意的笑容,陆海川和林秀秀以及舍友们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每一份努力都得到了回报,每一个细节的付出都让顾客感受到了竹艺品的独特魅力。
这时,一位年长的老人缓缓走进了竹艺馆,步履蹒跚,眼神中透着对竹艺品的喜爱。
陆海川连忙上前搀扶,老人感激地笑了笑,开始在店内缓缓浏览。
“小伙子,你们这里的竹艺品真不错,每一件都显露着匠人巧妙的心思啊。”
老人赞叹道。
陆海川微笑着回答。
“谢谢您的夸奖,我们都致力于传承和发扬我们的竹艺文化,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竹艺品。”
老人在店内停留了很久,最终挑选了一件精美的竹雕摆件。
付款时,他感慨地说。
“年轻人,你们能有这样的手艺和坚持,真是难得。希望你们的竹艺馆能越办越好,把这份传统非遗技艺好好传承下去。”
陆海川郑重地点了点头。
尽管工作量巨大,但他们都乐此不疲,享受着这份忙碌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
这间竹艺馆不仅成为了顾客们选购精美竹艺品的首选之地,也成为了他们自己实现梦想和自我价值的一个舞台。
转眼间,就到了年关。
竹艺馆提前挂上了红灯笼,也贴上了对联,顿时营造出了浓浓的节日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