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烙葱油饼(1 / 1)
“你总是这么会说话。”
林秀秀笑着,她心底很是感激陆海川对她自尊心的呵护。
虽然他们都是大学生,可毕竟她可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而陆海川是城里人。
这之间的差异再明显不过了,这也是她觉得自己高攀陆海川的地方。
“我说的是实话。”
陆海川微笑着说,他自然也知道林秀秀担心的是什么,这个时代城乡差异太大。
会多想他们之间出身的差距,但以后林秀秀是一定能留在津市并取得城市户口的。
唯一不同的就是家里人了。
但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
“海川哥,我妈让我给你送来一壶热水。”
这时门外穿来林国栋的声音。
“哦,谢谢啦。”
陆海川连忙走过去打开房门。
门外,林国栋提着一壶水还拿着一个木盆。
“这木盆是年前我爸爸从供销社买来的新木盆,海川哥,你就用它泡泡脚吧。”
林国栋说着走进来,把水壶和木盆都轻轻放在地上。
“谢谢啦,林婶想的真周到。”
陆海川微笑着点头。
这一点愈发充分说明了林叔和林婶的重视,在用他们认为最高的规格来招待他。
“那好,海川哥,你早点休息吧。”
林秀秀说完就和林国栋一起走出房间。
陆海川洗完之后,就躺在被窝里,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这份来自山村的宁静和安详。
这是在城市里寻求不到的感觉。
夜深了,陆海川渐渐进入了梦乡。
在梦里,他看到青盘山林家村变得繁荣富强,乡亲们脸上都洋溢着开怀的笑容。
而他,正站在他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分享着这份喜悦和收获。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斜着洒进房间时,陆海川就醒了。
他还没起来,静静听着窗外传来的鸟鸣声,心中一片愉悦。
起床后,他简单洗漱了一下就走出了房间。
灶房那边已经升起了炊烟。
走进去一看。
原来是林秀秀正在忙着做早饭。
林大栓家共有三套正房,还是林大栓的父亲在解放后分到的房子。
在中间的那套是个里外间,而林大栓夫妇住在外间,林国栋住在里间。
剩下的西面的房子就是林秀秀的房间,而东面的房子本来空着,现在陆海川来了,宋玉玲就把这房子收拾了出来。
“秀秀,在做什么好吃的?”
陆海川走过去,轻声问。
“海川哥,你起来了?我正烙饼呢,一会儿你尝尝。”
林秀秀抬头,露出甜美的笑容。
陆海川点点头,看着林秀秀熟练地操作着。
她把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
擀成薄片,然后撒上葱花和盐,再卷起来,切成小块,按扁后再擀成小圆饼。
灶台上,炉火正旺。
铁锅里已经刷上了一层油。
林秀秀将擀好的饼放入了锅中,不一会儿,厨房里就飘满了葱花饼的香味。
陆海川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秀秀真是在家务活的一把好手。
而此刻秀秀在灶房里做饭,他就站在一边静静的观看,这种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其实才是最实实在在的幸福。
“需要我帮忙吗?”
陆海川问。
“不用啦,海川哥,你去正屋坐着吧,一会儿就好。”
林秀秀说。
“林叔和林婶呢?”
陆海川回头看看正屋。
看样子,林大栓和宋玉玲不像是还没起床的样子。
“我爸和我妈一早就出去了,我爸找村里会木匠活的乡亲们,而我妈应该是去收活了。”
“收活?”
陆海川听着这个词,心头微动。
“是呀!自从那次你带着我在供销社卖了那些绣花鞋垫后,村里好几个婶子和姐妹就也想靠绣鞋垫赚些钱来贴补家用。我妈呢,就联系了几个绣工比较好的。今天又到了收活的日子了。”
“然后林婶再统一拿到供销社去卖?”
“对!抛去来回的路费,那些人给我妈一双五分钱的提成。我妈本来不好意思要的,但那些婶子和姐妹们心里过意不去,执意要给。”
“现在绣花鞋垫一双能卖多少钱了?”
“至少五毛一双了。供销社的那个工作人员跟我妈都已经熟络了,我妈每次去,她都远接高迎的。品相特别好的都能卖到八毛呢!”
“林婶也真能干!”
陆海川夸赞着。
“我都没想到我妈真的能把这条赚钱的路子趟出来,当初我临走的时候只是把咱们到供销社卖鞋垫的流程跟我妈都说了一遍,她就记住了。没过半个月,她就自己去卖了。”
林秀秀说着,已经把烙好的葱油饼从锅里盛出来了。
陆海川连忙接过去。
“海川哥,你先去正屋吃吧,我再做一碗粥。”
“不用,我还是等你一起吧,对了,林叔和林婶都吃过了吗?国栋呢?”
“他们都一早就吃过了的,国栋他是一早被同学叫走了,不知道有什么事。”
“哦,看来还是我起的最晚。”
“这没什么,我妈知道你们城里人的习惯和我们不太一样。”
“秀秀,以后不要总城里人的叫我,在我心里咱们都是一样的,不仅我这样,我爸妈还有海霞他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陆海川握住林秀秀的手真诚地说。
林秀秀心头感动,看着陆海川明亮的眼眸,用力点点头
“我来帮你做粥吧,这个我会!”
“那也好。”
林秀秀微微一笑。
两个人一起动手,很快一碗香喷喷的玉米粥就做好了。
陆海川和林秀秀一起把早饭端到正屋的桌子上。
两个人坐下来,开始吃早饭。
葱油饼又软又香,玉米粥又甜又糯。
陆海川吃了一口葱油饼,忍不住夸赞。
“秀秀,你烙的葱油饼太好吃了!”
林秀秀听了,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海川哥,喜欢吃就多吃点,以后我天天给你做。”
陆海川点点头,心里甜丝丝的。
“林婶大概多长时间去供销社卖一次鞋垫?”
“大概每个月去一次吧,有时候得两次。也正是有了这笔收入,我家的日子才好起来了,这不,年前我们就有这葱油饼吃!”
陆海川不住地点头。
他一边吃一边在想。
或许可以把林婶她们手绣的鞋垫卖到津市,那样一定能卖更高的价钱,这样一来也能让林家慢慢的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