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煤炭老板再次加注院线,大地震西风烈(求订阅)(1 / 1)
圈内很快传出郭凡拒绝华艺天价挖角,选择留在群星的消息,引发圈内人士的热议。
“群星有什么魔力?让那么多导演死心塌地?”
某个想着进军影视圈领域的新煤炭系影视老板问询曾经跟群星合作,但被排挤出去的煤炭老板,同样也是他的老乡。
“魔力,群星的魔力可太多了!”这个老乡抽着烟,感慨的说道:“之前我们本来能够搭上群星这台车的,可惜有些胆大包天的家伙想把钱洗一洗,让自己的灰色资金变白。”
“然后呢?”
“然后就直接被甩了呗,你前几年的新闻没看吗?”
“呃,不知道啊,当时我们就想着多关注煤炭行业呢,影视圈还有这么一说?”
“嗯,你打探下就知道,那些瘪犊子的玩意太嚣张了,那几个家伙居然还想着带着火狗收拾王也。”
“还有这事?我看王也很正常啊!”
“嗯,因为他们被打断腿了。”
“嘶,这么厉害?这事后续怎么处理的?”
“最后给低调处理了啊!真尼玛佩服了,王也居然单枪匹马的进了带火狗的地方,硬生生的打断了好多人的腿,啧啧……可真是吕布在世啊!”
“这么猛?”
“要不然你以为群星发展的那么好?王也那小子手上有真功夫。还好王也比较讲义气,够仁慈!要不然你现在连西北联合院线都看不到的。”
这位想要入行的煤老板听闻这话,也抽了一根烟。
“那对方应该是正经生意人吧?咱们能不能从群星那边挖人?我感觉华艺挖郭凡,还是条件没到位!”
“很难,群星文化的影视内部可实现自循环的。他们的技术跟好莱坞一样强。而且项目成功了就给幕后人员提高分成,妈的分成还很高!”
这人说完话后,吐槽了下:“奶奶个腿的,那混蛋就是提高行业竞争压力,那就是阳谋!”
“还真是。对方那么猛,肯定会被一些人收拾的吧?”
“呵呵……被谁收拾?群星的王也那家伙简直不是个老板,把开公司当做开慈善!是很多领导的心头肉,谁敢不长脸的去收拾?”
东大可是社会国家,以人民为根基的。
你压榨员工,没闹出来没关系。闹大了肯定要解决问题。
东大关注的是就业率,是民生,而不是资本家的利益。
你若是不要脸的搞事情,信不信行业龙头联合起来上个万人书啊?
到时候管你什么大领导,全都要跪地求原谅。
只要群星文化这边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并且对旗下员工好,没有那些没脑子的蠢货敢搞明显的动作。
这个煤老板说到这个,自己有些气急败坏了。
“群星的王也那小子太尼玛的不当人了,也太会明哲保身了!他直接搞公司合伙人,舍得分财。一个体系跟咱们这些初入茅庐的外行干,你根本比不过的!”
“那些导演呢?那些导演跟幕后日子不是挺苦的吗?我想着挖一些潜力股,能够被群星收录的应该都不错吧?”
这个煤老板一脸白痴的看着自己的老乡:“我告诉你一个事情啊,群星给幕后人员分了潜力跟资质等级。最低级的是D级,就是苦哈哈!不过一旦获得群星C类执业资格证书,他们就算是一年不工作,都有年薪奖励。而且年薪在业内属于主流水平!。”
“到了B类和A类执业资格的导演更厉害,反正太多福利。一般人根本挖不动!”
这人嘴角直抽:“怪不得老哥们疯狂涌入旱涝保收的院线领域。”
“是啊!”
煤炭领域从2009年开始,因为环保跟各类要求,进入了鲸鱼吃大小鱼的时候,煤炭系进入了最后的疯狂阶段。
一些煤炭老板被王也驱赶不再进行制片领域的合作后,有的投资其他影视公司,有的认准王也之前推荐,大力进军院线领域。
院线虽然盈利比不过一些奇迹电影,但是收入稳定,只要是制片方,你就离不开院线。随着煤炭老板大力建色号院线,被制片方和发行方仰仗鼻息,在圈内的地位变得更高了!
很多头铁,不信邪的人涌入影视领域后,直接被坑的体无完肤。
比如某个《白银帝国》,找来的香江的天王拍摄,投资额度从七千万飙升到1.3亿。
上映后这电影的总票房才堪堪达到3200万,这电影还质量奇差,专业人士审核制片成本,说成本不超过3000万,反正让不少煤炭老板亏得吐血。
这位煤老板抽着烟,说着曾经几年的经历,让旁边的煤炭老乡唏嘘不已。
“以后多建院线,别监守自盗搞盗版,群星就不会给咱们少吃的!”
“嗯,我记着您的嘱托了!”
这个煤老板从老乡这边调查后,就开始收集更多关于群星的资料。
然后他看到今年东大国内上半年的电影总票房是62亿,而群星就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二。
一家公司上半年票房居然占据东大整个行业的百分之三十二,太离谱了。
看到这个,这个煤老板瞪大眼睛,感觉如此成绩,真是离谱给离谱他妈开门,群星离谱到家了。
然后他看了下今年下半年的票房。
发现群星表现的更猛,王也的跟郭凡执导的电影直接预定豪取30亿。
业内人士估计下半年东大国内票房有可能会突破75亿,全年总票房估计会超过135亿。
三十亿票房收入,又将是近百分四十的比例。
越是收集群星的资料,这个煤老板越是感觉到群星的深不可测!
一家公司的营收占据市场近一半的规模,而且对人员工资的待遇非常高,带动的产业链更是数以万计,更是纳税大户,成为无数领导的香饽饽自然是肯定的了。
挖人风波在业内引起了一些轰动,成为不少圈内人士的谈资。
一些待遇不太好,或者自认为怀才不遇的导演希望加入群星大家庭,亦或者从其他地方展现自己的能力。
反正未来一段时间,只要对外公布招纳人才的影视公司,都得到了圈内人士的关注。
随着时间推移,《铁甲钢拳》冲击到20亿票房,网络再次热闹了一番。
不过该电影的热度已经被其他新电影吸引了!
八月初,《唐山大地震》在一片期待中正式拉开首映大幕。
这部电影的宣发由中影与群星文化联手操盘,投资构成上,唐山地方投入不菲,群星和中影紧随其后。
原版电影是冯大炮执导的,群星跟华艺关系如同水火难容,王也肯定不会让冯大炮来指导这部电影。
他为这部片子定了三位核心导演。
最为核心的是京电出身的徐小鹿坐镇总导演。
群星自家的文木业和绕小智则分别主抓特效、剧情细节与美术呈现。
三人通力协作,才有了这部质量更进一步的《唐山大地震》。
影片从宣传期就高调打出真3D旗号,加上其触及国民记忆的主旋律底色,上映便获得了高达65%的惊人排片率,几乎占据了银幕的半壁江山。
首映日当天,各大影院售票处前人头攒动,蜿蜒的长队成了城市一景。
观众们对文木业这位群星新锐导演了解较少,但是他们知道文木业是王也的徒弟。
高额宣发,加上对群星文化出品,必属精品的信任,还有前两年的国难,他们第一时间支持这部电影。
周五晚间,首日票房数据新鲜出炉:8500万!
这个数字既是开门红,对主创团队也是一剂强心针。
“厉害啊,明天周末,票房应该还能提升!”文木业开心无比。
薛小鹿笑着点头:“看来咱们这次要多跑路演了!”
她本来就是电影学院的老师,这次执导大地震让她资历跟履历更进一步。为了电影,她愿意多努力一下。
众人无不允诺要多跑跑路演。
伴随着电影的如潮好评,迅速点燃了市场。
网络平台瞬间被《唐山大地震》的相关讨论淹没。
“催泪效果拔群”
“3D体验感绝了”
“准备好纸巾再进场”
各种评论在社交平台刷屏,电影的口碑在宣发的助力下,以惊人的速度发酵扩散。
王也办公室里,他看着实时更新的票房数据和网络舆情报告,嘴角微微上扬。
这个开局与他之前的预估基本吻合,甚至略有超出。
他随即拿起内线电话,指示宣发团队。
“你们要稳住口碑,趁热打铁,这周再投入1000万宣发资金,把周末的潜力给我彻底挖出来,别让热度断了。”
只要电影的口碑立住,盗版防住,后续的长线放映就有了保障。
果不其然,《唐山大地震》凭借其强大的情感冲击力和过硬的3D视效,在随后的周末迎来了爆发。
周六、周日单日票房接连冲高,一度摸到了9920万的峰值。
影院里啜泣声此起彼伏,纸巾成了观影标配。
逼真的3D效果则让观众仿佛置身灾难现场。
主流媒体自然是不吝赞美之词的,他们成赞影片在人文关怀与工业技术上的双重突破,并且将之誉为「国产电影工业化进程中的新标杆之作」。
电影上映一周,《唐山大地震》的累计票房便势如破竹地突破了6亿大关。
业内纷纷预测,这又将是一部冲着15亿票房去的现象级作品。
而群星文化再次向市场证明了其制作与宣发的强悍实力。
不过电影市场是不缺乏竞争者的。
到了第二周,由高群树执导,背后有华艺及港片资本身影的《西风烈》登陆院线。
这部电影的入场,直接对《唐山大地震》的排片形成了挤压。
《西风烈》凭借其宣发的西部硬派警匪片定位,以及吴阵雨、吴惊等实力演员的加盟,初期拿下了35%的排片率。
这使得《唐山大地震》的排片被压缩至47%。
不过,《西风烈》上映后的市场反响却不尽如人意。
该影片虽然极力营造西部片的粗粝风格,但叙事节奏拖沓,部分情节逻辑受到诟病。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群星一系列视效大片的洗礼后,观众的口味已经被养得相当刁钻。
对于这种太过平淡,缺乏震撼的特效、打斗场面也不够火爆刺激的剧情电影,很多人表示不感冒。
这与隔壁《唐山大地震》影厅里传出的惊呼与抽泣声相比,《西风烈》的放映厅显得有些过于平淡和无聊。
华艺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王仲均脸色阴沉地坐在主位,旁边是几位脸色同样不太好看的港商代表。
“《西风烈》的初期反响虽然不太理想,但我们还有机会!”王仲均手挫着珠子,打破了沉默,“只要打掉《唐山大地震》,咱们就能起来。”
一位港商代表慢悠悠地开口:“王总,我们当初选择和华艺合作,看中的就是你们的宣发能力。现在看来……”
他没把话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另一位代表接话:“是啊,群星那边搞得风生水起,《大地震》哭倒了一片观众,我们这边冷冷清清,这对比太强烈了。你这宣发要努力才行!”
王仲均心里憋着火,脸上却尽量维持平静。
“放心,诸位!电影的宣传上我们会加把劲的。我们现在已经投入八百万宣发资金在网络上进行造势,把《西风烈》吹起来!”
“对的,我们会说是新世纪最好的西部片,演员多拼,导演多牛,给我往死里吹!你们这边也要带着主创多跑路演!”
“才八百万宣发资金?”有人问。
“八百万宣发资金已经足够了,加上之前的三百万,电影已经投入了1100万,占据总投入的三分之一了。只要咱们把好评刷上去,热度跟票房就能上去。”王仲均说的斩钉截铁。
于是,网络上很快涌现出一批对《西风烈》赞不绝口的评论,各种角度吹捧,试图营造出一种万众期待的氛围。
群星文化这边,宣发部门立刻注意到了这股异常的好评潮。
“陈总经理,华艺那边开始刷数据了。现在开始抢咱们的热搜了!”宣发主管向王也汇报。
负责唐山大地震的陈止希看着屏幕上那些整齐划一的赞美,笑道:“意料之中。他们不搞点小动作才奇怪。咱们也加大投入吧!”
“好的。”
群星的资金迅速到位,投资的网络引导力量开始运作。各种关于《唐山大地震》的深度解读、幕后花絮、观众泪点分享、3D特效体验帖如同潮水般涌现,瞬间将《西风烈》那点水军制造的热度淹没。
社交平台、新闻门户、影评网站,几乎所有目光都被《唐山大地震》牢牢吸引。
唐山大地震的宣发资金高达6000万,王也看票房成绩不错,又加了1000万,飙升到了7000万,而西风烈总投资才3000多万,宣发费用1000多万,双方投入完全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