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闲谈(1 / 1)

加入書籤

“好,那我便唤你孔明了。”

说到这,李阳停顿了一会,目光来回扫视。韩非与诸葛亮,然后带着坏笑说道。

“孔明、韩非,话说你俩是分属两方阵营的谋士,相互对立这么久,最后谋划上谁胜谁负?”

两者闻言相互对视一眼,互有不服之意,但纷纷谦虚道。

“自然是不分胜负。”

“亮与奉孝兄各有所长,对局中互有输赢,不分上下。”

诸葛亮说完,李阳还想再说些什么,韩非却带着无奈的表情开口道。

“是极,是极,不过孔明,说了多少回,我现在功德圆满回归,应唤我为韩非。”

诸葛亮挥动着羽扇,斜着眼说道。

“哦,这么说,郭嘉、郭奉孝便不是你了?”

韩非顿时语塞,他能怎么说?毕竟这是事实,郭嘉确实是他的今生,他不能否认,虽然已经善终,但也确实是。

不过回归后,因为紫女和孩子的原因,他更喜欢别人唤韩非之名,却没想到会在火云洞遇到诸葛孔明。

其他相熟之人都已改了称呼,唯独这嘴硬的家伙,就喜欢唤奉孝。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每每想到紫女在场时,听到这个呼唤,总感觉有些怪怪的。

就有一种,自己绿的自己的感觉。

可惜不管他怎么劝说,诸葛亮始终不改,依旧保持着奉孝的称呼,让他无可奈何。

“这,是,这当然是,可是……我,唉,算我求你了孔明,你就改了称呼吧,大不了,大不了我分一坛百花酿。”

诸葛亮闻言,露出一幅奸计得逞的样子。

“好,一言为定,你可不许反悔,韩,非,兄。”

另一旁的张良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还饶有兴致地看着。

诸葛亮每次想以百花酿都会这般,而且屡试不爽。

不过据他所知,韩非已经计划着忽悠诸葛亮转世,然后等其回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毕竟诸葛亮有个叫黄月英的妻子,也进入到火云洞中,受人族香火供奉。

韩非相信,用这种方法报复,必能让诸葛亮切身体会他的感受,并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而在两人吵闹斗嘴时,李阳同张良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话题始终围绕近些年九州人族的事。

由于李阳插手了郭嘉的轨迹,确实让三国后期掀起了不一样的波澜。

但总体节奏却丝毫未变,依旧是曹魏接连讨灭东吴、蜀汉,一统天下。

不同之处在于,相对于原本的发展轨迹,这时的曹魏更加繁荣。

这些都归功于郭嘉,寿命的延长,使他的才能得以进展,觉醒前世的记忆,凭借着大乘法家理念,加上今生内政才能,将曹魏北方领地,治理的井井有条。

同时完善了现有的法规,使得法治制度更加完善,让曹魏政权达到了巅峰。

可惜,终究没有司马老贼能活,被其硬硬生生熬到去世。

其实这也怪郭嘉自己,在曹魏一统后,醉心于内政管理,法学制度,常常忘记休息,给予自身莫大的压力,又在这种情况下重新拾起药石,使得身体每况愈下。

最终在日夜操劳,以及药石迫害下,只活到五十八岁,就撒手离去。

听说在其去世时,司马懿暗地里还庆祝了一番,庆祝始终防备自己的开国能臣去世,可以大展宏图,谋求更多的利益。

事实也确实如此,在郭嘉去世后,司马懿忽然变得强势起来。

以能臣去世,更需他多多操劳为由,慢慢的将手伸向各方职务。

由于其劳苦功高,资历深厚,当时的众人无一人反对,甚至就连曹丕,也认为其忠的不能再忠。

虽然有着郭嘉临终时的嘱托与提醒,让他防备着点司马懿,但却并未让他记在心中,毕竟在他看来,曹魏谁都能反,唯独司马懿不会,可谓是大忠臣也。

然而不出所料,曹丕的后代为他的自信买单,城外的洛水河终究是污了。

天下最终归为晋朝。

过后的五胡乱华也没逃掉,总之,该来的一个也没少。

当然,只有这些,还不至于让李阳气愤不已,实在是晋朝的皇帝脑子实在有问题。

这群家伙竟然因为倭岛太远,以不方便管理为由,将倭岛倒列为附属国分了出去。

这巨大的财富说放弃就放弃,是让李阳没想到的,不过这是放在晋朝,却也合情合理。

再加上过后五胡乱华之事,九州地区政权割裂,使得当时的统治者更加无心理会倭岛,最终让其彻底独立出去,一直到现在都未能收回。

不过这是李阳觉得可以缓一缓,毕竟这段时间是九周的虚弱期,一直在内耗,难以对外征战。

他相信,等到后面那位马上皇帝登场时,失去的一切都会回来。

毕竟这一次所留下来的汉史记录中,倭岛可是大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岛,同时为大汉提供了无数资源与财富。

他不相信缺钱的李二,会放过这块美味的肥肉。

虽然倭岛原本的原住民已经处理了,现在生活在上面的人也是汉人,但终究是独立出去了。

如若不收回,来说会不会发展成原定的轨迹,这是李阳所不允许的。

没有能力也就罢,现在既然有他,就不想看到此事发生,反正这点小事影响不到洪荒大势,更改随意。

而聊到这里的时候,李阳用着较为惋惜的眼神看着韩非。

“非呀,我劝你的话,你怎么就不听呢,你看看这洛水还是脏了,但凡你注重点养生,你也不至于只活到五十多岁,我给你的那颗灵丹,正常情况下,可保你活到百岁,可你,唉,可惜。”

正在与诸葛亮吵闹的韩非听到李阳之言,眼中闪过一丝暗淡,不过很快就用鄙夷的目光看着李阳道。

“你说的轻巧,可要知道,有些东西是改不了,若改了,那郭嘉还是郭嘉还是吗?何况就算韩非时期的我,也嗜好美酒,虽然酒大伤身,但也改之不得。”

“而且我做的已经够多了,那曹丕小儿不听吾临终劝诫之言,吾有何法?!”

说到这,他不禁向诸葛亮投来羡慕的目光。

“可恨曹丕不像孔明你那小主一般,也就是局势大好,才显得他是个明君,可惜……”

对此,诸葛亮脸上并无自豪之色,反倒一脸颓废。

“唉,这是优点,但对于蜀国来说,何尝不是缺点,如果我蜀汉臣子皆是能人志士,那禅儿这个守成之君,倒也无妨,可恨在自吾走后,蜀汉一群名将,二缺能臣,可用之人,不过尔尔,终究难逃被曹魏吞并的命运。”

两者同时哀叹一声,显然都感叹他们主公的继承者,皆非理想之辈。

两者之间感叹,李阳也没有打扰他们,而是继续与张良闲聊。

“子房,后续事宜就不必再谈了,无非就是有多么多么糟糕,我们还是聊聊刘备等人去世后,都有何成就,如何?”

张良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李阳道。

“你不是会推算之术吗?可知过往未来,要想知道,何须问我。”

李阳哈哈大笑道。

“是呀,我要想知道皆可算得,但什么都用算的,终究是无趣,若是我全算得了,此时与你闲聊,还能聊些什么?”

张良闻言,默默的点了点头,就自顾自的说起刘备等人之后的成就。

话说这魏蜀吴三方开创者,皆有着特殊命格。

曹魏这边,曹操完成他的使命后,得人道气运加持,受人族香火加身,以枭雄之名入火云洞,为人族第一枭雄。

他的后代曹植,因写了一篇洛神赋,得文曲星星力,文采气韵暴涨,亦成为人族圣贤,入了火云洞。

剩下几个后代,虽然可圈可点,但无甚特殊之处,未能入选人族圣贤。

至于剩下的文臣武将,也大多入内,除了郭……韩非,还有戏志才、发明家马钧、五子良将等,但多是以曹操附属的身份入选,没有什么特殊的因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