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京都(1 / 1)
行船颠簸,虽然一路风平浪静,但明晟还是不免有些不适。
虽然以他的体魄修为,足以轻松将这几分不适压下。
却也没了沿途赏景的兴致。
一路大部分时间都在客舱中小憩。
偶有烦闷,便提笔作画,以作消遣。
倒也算自得其乐。
这一日。
舱外传来桑文泛着兴奋的声音。
“公子,要靠岸了。”
明晟神情微动。
挥手间,便将身前笔墨纸砚尽数收入空间。
起身出了舱室。
看着近在咫尺的码头。
他忍不住伸了个懒腰,感慨道:“坐船可实在太没意思了,还得早些将火车铺设起来才是王道啊。”
目光四下扫了一圈。
便发现,这码头到底是靠近京都。
的确是相当繁盛。
大大小小的船只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码头上密密麻麻搬送货物的脚夫也是相当不少。
说起来。
他坐的这艘船,便隶属于他麾下的一支船队。
不多时。
船只靠岸。
早已经有人在渡口等候。
正是韩石。
瞧见明晟身影的刹那,他眼底难掩激动之色。
“公子。”
说着,他疾步上前。
明晟打量了他几眼,到底是在京都当了一阵子的主事之人,肉眼可见的少了几分粗粝锋芒,多了几分沉稳大气。
他拍了拍韩石的肩膀。
“这些日子倒是辛苦韩叔了。”
韩石当即摇头。
“公子运筹帷幄,事事都安排的周全妥帖,我哪里称得上辛苦二字。”
“这如果能算是辛苦,怕不是要羡煞了旁人。”
“更何况,若非公子信重,我以往不过明家寻常护院,如何能有今日风光?”
明晟笑了笑,道:“韩叔不必过谦,若无真本事,纵有机会也难成事。”
说着,他皱了皱眉:“罢了,不说这些,这一路舟车劳顿,实在叫人难受,还是先离开这再说。”
闻言,韩石侧身引路,神色恭谨。
“公子这边请。”
“马车已经备好,几步路便到。”
“京都内公子的住处也已经打理妥当。”
“等公子稍事休息,养足精神,若有兴致,还可去那醉仙居一游。”
“今日我已经提前包下了醉仙居,专门给公子接风洗尘。”
醉仙居吗?
明晟若有所思。
眼前似有一道高贵典雅又不失妩媚风情的身影一闪而过。
片刻后。
他淡淡道:“也好,就按你的安排来。”
……
乘着马车。
一路往京都驶去。
临近京都城门。
明晟掀开车帘,看着那堵黝黑高耸的城墙,到底是体会到了这京都和苏州城的不同。
至少,苏州城的城墙就远没有京都的厚重伟岸。
远远望去。
就仿佛一只匍匐于天地之间的狰狞巨兽。
不知何时,便会露出它锐利的獠牙。
城门临检。
韩石早早的递上了一副腰牌。
城门卫兵尽皆面色恭敬,立刻放行。
这腰牌自是李云睿给的。
虽然比不上明晟手中的那枚贴身玉佩,却也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着长公主府行事。
起码在这京都城地界,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畅行无阻。
这腰牌可不是白给的。
之前明晟承诺,他接管明家之后,会给李云睿在先前的基础上让利一成。
所以,早在去年年底。
该给的银子便已经送去了公主府。
投桃报李。
李云睿便命人赏下了这腰牌。
韩石便也借着这腰牌,将梧桐商会名下的各个产业推进的可谓是异常顺畅。
马车刚驶入城门。
便有人拦在了马车前。
“等一下?”
韩石一拉缰绳,面色微沉。
“你是何人,为何拦我车驾?”
这人瞧了韩石一眼,没出声。
两三步到了马车一侧的窗外。
“哎呀,车内的贵人想必是第一次来京都,不知可否给王某一个说话的机会?”
马车内。
明晟神情似笑非笑。
这是,王启年?
是因为韩石,还是因为长公主的腰牌,所以特意过来探他底细的?
他没有拉开车帘,直接隔着帘子,道:“我与你素不相识,何必无故叨扰?”
王启年笑容不变,即便是隔着帘子,也并未露出什么不满之色。
闻言,他当即正色道:“公子此言差矣,你我虽不曾谋面,但王某却对公子早已心生敬仰,只恨未曾相识。”
说着,他拱手行了一礼。
“今日得见,真是王某三生有幸。”
“鄙人王启年,敢问公子名讳?”
明晟张口欲言,随即止住。
随着与范闲的婚约之争渐近。
他已经渐渐成了许多大人物眼中的焦点。
此来京都,暂时还不可太过大张旗鼓。
尤其是在将京都麾下的势力理顺之前,最好还是不要让陈萍萍或者庆帝发现。
不然,他的一举一动,怕是都会暴露在旁人眼中。
思虑片刻后,他平静道:“在下李寻欢,一介江湖人士罢了,倒是不值得阁下这般费尽心思。”
闻言。
王启年一派惊喜之色。
“这名字一听便知是人中龙凤,令王某实在是欢喜不已。”
说着,他从脚边不远处的一个箩筐中摸索了一番,掏出了一个小册子。
上书四个大字。
江湖秘闻。
“王某这里有一份关于京都地界的江湖秘闻,其中相继记录了京都各大高手秘闻,李少侠首次入京,兴许用得着。”
马车内,明晟失笑。
这王启年当真是会随机应变的,见人下菜碟。
一个莫须有的江湖人士。
这人竟还偏生能整出个什么江湖秘闻。
他摇了摇头,淡淡道:“我辈江湖儿女,只求武道绝巅,能够有朝一日问鼎大宗师,对这种琐事并无兴趣。”
说着,他低咳了两声。
“李某还有要事在身,这就告辞了。”
话落,他便不再多言。
韩石更是直接驾车而去。
王启年追在后面喊了两声。
“少侠等等,只要一两银子就好。”
“不然百文也行啊!”
但马车显然并无半分停留。
很快便消失在街角。
王启年作势喘了口气,有些叹息的摇了摇头。
“真是世风日下。”
“白费了王某我一片苦心。”
他暗自嘀咕起来。
李寻欢这个名字他倒是不曾听过。
不过,既然此人能与长公主扯上关系,只怕来头不小。
他琢磨了一会。
便不再去想。
不管这李寻欢是什么来历,等他将这名字报上去,自有监察院去考虑。
他转过身,当即又满脸堆笑的迎上了一辆看着颇为贵气的马车。
“还请贵人留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