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草原的决战(1 / 1)

加入書籤

在林远这个时代,克里米亚北部的乌克兰大草原,以及俄罗斯的大片土地仍处于金帐汗国的统治之下。

所谓金帐汗国,又名钦察汗国,出自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一系。

由术赤的次子拔都继承其父的汗位之后,于1243年于钦察草原故地所建立。

由于术赤是成吉思汗长子,其父铁木真却选了窝阔台继承自己的汗位。

为了弥补自己的长子,铁木真特地准许其使用金色的帐篷作为自己的营帐。

而按照传统,金色的营帐是大汗的象征,地位十分尊贵。

拔都在继承了父亲的部族之后,便同时继承了父亲金帐的权利。

其后在进一步的西征中,拔都率部一路经北方草原打到了乌克兰,成立了自己的汗国。

之后便以此为代称,将其称为金帐汗。

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并称四大汗国,共尊大汗为宗主。

而东方的祖庭与汉地则成为了大汗的自留地,建立了大元。

金帐汗的统治以钦察草原为主体,其领地内的居民多为原住于此的突厥人,以及西部的斯拉夫人。

实际为数不清的多民族杂居状态,成分十分复杂。

没人能说得清楚里边到底塞了多少个民族,以至于连热那亚人和拜占庭人都能从里边找出来……

由于境内各族之间及统治阶级内部之间的各种矛盾,致使金帐汗国在14世纪下半叶时分裂为几个地方政权。

14世纪末,中亚地区的察合台汗国的一支在乱世中崛起。

成为了后世威名赫赫的帖木儿汗国。

崛起图中的帖木儿多次与金帐汗交战,将其军队击溃,甚至一度占领了金帐汗的都城萨莱。

自此金帐汗国走向衰亡。

在15世纪中期,金帐汗国正式分裂。

爆出了哈萨克汗国、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诺盖汗国等。

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而现在,林远所处的时代已经是金帐汗国风雨飘摇的时代了。

再有几十年这个草原残存的政权,就要和世界说再见了。

如同当初宁华所讲述的自己和同伴们传奇的经历。

前任金帐汗脱脱迷失被帖木儿击败,被迫投奔立陶宛大公。

帖木儿顺势扶持了乌鲁斯继承了金帐汗位。

为了收复自己的地位,脱脱迷失一路招兵买马,并煽动立陶宛诸贵族起兵帮助自己。

1399年脱脱迷失集结军队与乌鲁斯汗的儿子忽格鲁特大战于沃尔斯克拉河畔,并再次被击败。

而现在,帖木儿和脱脱迷失都已经故去。

林远目前所面临的金帐国现任大汗,正是打败了脱脱迷失的忽格鲁特。

对于这个突然出现在自己领地上,四面出击活动自如的军队,刚继位不久的金帐汗忽格鲁特显得既兴奋又愤怒。

一方面,作为新的大汗,他的统治并未稳固。

而这个庞大的草原帝国经历了近二百年的存续,也处处都是矛盾和隐患。

自己最强的汗位争夺者,前任大汗脱脱迷失虽然已经死了。

但是另一方面自己最大的支持者,帖木儿也和脱脱迷失同年去世。

帖木儿的帝国同样处于四分五裂的边缘,因此现在忽格鲁特只能靠自己了。

那么对于一个草原帝国的汗来说,最好的稳固自己统治的方法,毫无疑问就是一场成功的军事胜利!

如果这次军事胜利还能伴随着一次成功的劫掠,那么对于游牧帝国的汗来说,便可称得上是完美的答卷!

那么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清晰了。

一般来说自己庞大领地内经常会出现问题,各个部族之间互相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时常会出现不知从哪来的流寇和骚乱。

对于这种事情,大汗一般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毕自己的国土这么大怎么可能都管的过来,交给当地的部族首领自己处理就好了。

即便自己亲率大军出征,也吃力不讨好,打这种这种流窜的歹徒既无荣誉,也无利益可言。

还不如全权让当地的部族首领去处理。

如果对方处理不当,那对自己也是好事,可以趁机落井下石,合理的拿他兴师问罪。

削弱部族的势力,增强自己的势力,对于草原上的汗来说是乐此不疲且关乎自己身家性命的事情。

但是这一次却不一样。

种种情报和迹象表明,这次不是一般的流寇,而是不知从什么地方来的一支庞大军队。

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就足够做大汗的对手了。

并且这支军队在自己的领地内四处出击目的不明,这也足以让大汗感到威胁!

现在这支军队终于在克里米亚半岛开始围攻自己麾下的城市,展现了自己的野心。

这是不是说,这支军队和半岛上的拜占庭人或者意大利人有染?

忽格鲁特汗想到这里,忍不住勾起了嘴角……

意大利人和拜占庭人在半岛上的殖民城市一直是自己领地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

从两千年前希腊人便在那里建立了城邦殖民地,后被罗马人征服,又长期被东罗马帝国管辖。

并且克里米亚半岛作为黑海和亚述海上重要的贸易枢纽,本就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比起自己领地内庞大的一无所有的草原,那里简直堪称天堂!

历代金帐汗无不觊觎那里,并且也已经事实上占据了大半个克里米亚,只给残存的势力留下了沿海地区的尺寸之地。

然而那尺寸之地却堪称克里米亚的精华,那里掌握着最大的城市、最大的海港、最繁荣的贸易!

只是鉴于其一直以来的态度,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对其进行劫掠……

那么现在,是不是可以证明半岛上的城邦勾引外敌入侵自己?

现在,大汗有足够的理由和动力亲自率大军出征了……

绝佳的机会摆到了忽格鲁特汗面前,如无意外这次出征克里米亚半岛,能一箭双雕。

通过干掉那支奇怪的军队来彰显自己的军事胜利。

然后再劫掠克里米亚沿岸的城市,让自己和手下各个部族赚的盆满钵满。

至于为啥这么多年不对外寻求军事胜利和劫掠?

那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现在形式已经变了,金帐汗周围没有软柿子了。

连之前任由自己欺负抢劫的俄罗斯人与立陶宛人现在也逐渐支棱起来了。

当年脱脱迷失还能在东边攻陷伊尔汗的首都,完成劫掠的同时送伊尔汗国入土。

现在,伊尔汗的地盘大都已经是帖木儿帝国的领地了……

搞不好,很快金帐汗自己就要成为为数不多的软柿子了……

所以,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忽格鲁特汗显然非常兴奋!

既风险可控,也不会得罪周边大国,还能达成自己一举两得的目的!

我忽格鲁特汗果然是天命所归!

因此,以解围城市的名义,实则进攻克里米亚这件事情,简直再划算不过了。

若非为了赶时间,忽格鲁特汗甚至想召开忽里勒台,把这次出征大张旗鼓的办了。

只是考虑到被围困的占科依随时有陷落的可能,因此忽格鲁特汗迅速集结了各个部族的军队,随自己一同向着克里米亚半岛进发。

草原帝国军队的出征,对于普通民众和战士们来说热闹的如同节日一般。

为了解决的沿途的食物和补给问题,长距离远征时,大军会赶着自己的牛羊和牧群一同行动。

大量的随营人员夹杂着商人们牧民们一齐浩浩荡荡的出征。

金帐汗国的首都原本是拔都萨莱,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靠近里海的位置,南边距离高加索很近。

而当初帖木儿入侵时便是经高加索向北一路沿着伏尔加河逆流而上,攻占了金帐汗的首都别尔哥萨莱。

但随着拔都的兄弟别尔哥掌权之后,便将首都向着伏尔加河的上游迁移,将别尔哥萨莱选为了新的首都。

而别尔哥萨莱正是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两个城市起初都是由部族营帐组成的据点,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逐渐变成了城市。

而忽格鲁特汗便是从自己的首都别尔哥萨莱集结完成了军队,一路向着西南的克里米亚进发。

与忽格鲁特一方紧张激动的进军不同,林远这边却显得十分悠闲。

军团慢慢悠悠的围困着城市,也不进攻,也不让里面的人出来……

林远和同伴们一边欣赏克里米亚半岛的风光,一边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热那亚的当地统治者沟通相处。

对于林远的到来,当地的热那亚人显得十分开心。

一方面经过了这么多年与第二军团的共处,林远的名声早已经传到了热那亚。

即便是热那亚的普通公民,也知道自己的一支老兵队伍在奥地利找到了新的荣光。

甚至有许多热那亚的青年慕名前往维也纳,投效进入林远的军团。

颇有一种当年北欧人前往君士坦丁堡,加入瓦良格卫队,为东罗马皇帝效力的样子。

因此,即便远在克里米亚,林远的名字对于当地人来说也并不陌生。

另一方面,到了十五世纪,热那亚在黑海的殖民地已经相当困难。

有一种被敌人包围的感觉。

特别是伴随着本土与威尼斯战争的失败,热那亚的海洋帝国愈发脆弱。

南方爱琴海的要塞与贸易据点,乃至东地中海已经完全被威尼斯人占据。

热那亚人只能守着几处仅存的据点殖民地勉强支撑。

悲哀的前景任谁都能看得出来。

因此率大军前来的林远,可谓是罕见的强力盟友,像是一条绝境中的曙光。

毫无疑问,当地的热那亚人立刻紧紧的抓住了自己这个救命稻草,丝毫不敢把他放跑。

因此对于林远和埃托雷提出的商业提议,热那亚人满口答应,甚至给出的条件比林远提出的要求还要慷慨……

毕竟比起来自己即将失去殖民地的一切,还有什么好吝啬的呢?

热那亚人实在太慷慨了,以至于林远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特地在商业规划中要求埃托雷给予些许适当的让利。

务必要保持公允。

这倒不是林远圣母心泛滥。

而是因为再大的恩惠也不足以让人记一辈子,恩将仇报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

交易必须公允才能来得长久。

这么一搞,林远的名声在当地的热那亚人和拜占庭人当众几乎成了圣人……

在人们眼中看来,这位从天而降的英雄不但要解救自己,还愿意拿钱分给大家……

是的,带着大伙一块做生意赚钱,确实和分钱没什么两样。

就这样,在热那亚人和狄奥多罗的人们洋溢在喜悦之中的同时,忽格鲁特汗的大军也正在逐渐逼近克里米亚半岛。

即便时间仓促,忽格鲁特汗还是带来了数万游牧大军!

人未到声威先至,忽格鲁特的军队对外号称五万大军,一路杀气特特的要来取林远和一众叛徒的性命。

至于是不是五万人,对林远来说其实不重要……

毕竟几个同伴们商量过后,感觉对方是把随军的牧民商人牛羊一起算上了……

按照林远的估计和与本地人的交涉,如此急切的出征,忽格鲁特汗带的军队至多不可能超过三万。

当年金帐汗与帖木儿大战,忽格鲁特与脱脱迷失大战这种性命攸关的决战,一共才多少人?

现在,忽格鲁特仓促出兵,怎么也不可能比当初动员的人数还多!

不过即便真来了五万人,也无所谓,林远早已经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更何况,林远的大方阵完克游牧军队的战法。

林远既然已经摆好了舞台等他们过来,自然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

现在一个巨大的惊喜正静静地等着忽格鲁特汗打大军……

终于,又过了半个月,忽格鲁特汗一望无际的游牧军队终于抵达了占科依城附近。

不得不说,这支庞大的游牧军队与林远和军团士兵们以往交战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

黑压压的战马与旗帜在占科依城下展开,乍一看还是非常唬人的。

双方也没废话,甚至连站前的交涉都免了,立刻开始摆出阵势准备交战。

一场决定克里米亚乃至钦察草原命运的战役就此打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