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知识太多消化不了(1 / 1)

加入書籤

然后是制造工艺和设备落后。永磁机的制造需要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和先进的设备。否则会影响永磁机的磁场分布和性能。缺乏精细化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也会导致电机的整体性能稳定性较差。

永磁机的生产需要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包括原材料供应、零部件制造、检测设备等环节。比如一些关键的零部件,高精度的轴承、编码器等,国内生产的产品质量无法满足要求,需要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限制了永磁机的生产规模和质量控制。就连检测设备的缺乏也阻碍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改进。

程时沉思了片刻,说:“改成四履带液压直驱底盘呢。”

想来想去,就只有这个现在还有可能实现了。

负责人:“四履带?”

只听说过两条履带的。没听说过四履带的。

程时拿了笔和纸出来,一边画一边说:“就是对称式方形排布,每条履带独立驱动并配备独立悬挂系统,可实现全地形自适应。这样四个方向都可以走,通过实时调整履带姿态,实现了稳定行进和原地回转。”

“最好在履带的橡胶片之间设置齿轮,这样陷入泥里的时候,可以提供更强抓地力,同时降低重量和噪音。”

“你们还要考虑坡度太大或者沟壑多且宽等复杂地形中导致集矿机反转和卡住的情况。而且这个集矿机上面是要带设备的,还要考虑缓冲。”

“比如把阿克曼转向用上。”

负责人:“阿克曼转向......”

程时只能又解释:“阿克曼转向几何是一种为解决交通工具转弯时,内外转向轮路径指向的圆心不同的几何学。这个想法最初是由德意志的车辆工程师在1817年提出的。”

“依据阿克曼转向几何设计的车辆,在转弯时,内侧轮的转向角度会比外侧轮大,一般大约大2-4度。这样的设计能使四个轮子路径的圆心大致交会于后轴的延长线上的瞬时转向中心,从而让车辆能够更顺畅地转弯,确保车辆在转弯时,所有车轮的垂线都能尽可能地指向圆心,使各车轮受到的外力更加合理,减少轮胎的磨损和车辆转弯时的阻力。”

“这种通常是通过改变转向横拉杆的长度来实现的。通过合理调整转向横拉杆的长度,能够使内侧转向轮和外侧转向轮产生不同的转向角度,从而满足阿克曼转向几何的要求。同时,汽车的车轮一般会有一定的前束角,通过改变前束角,也可以实现阿克曼角,并且还能帮助车辆实现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等功能。”

“阿克曼转向在汽车等交通工具的设计中用得比较多,它能够提高车辆转弯时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让驾驶员更容易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但在实际应用中,车辆的过弯性能还会受到悬挂形式、车轮材质带来的车轮“滑移角”、车辆质心、侧倾中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师会根据不同车型的特点和需求,对阿克曼转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如果你还有什么不冻,可以跟汽车厂联系,去学习一下。悬挂车架在汽车领域也比较新。”

负责人点头:“好的。”

程时:“如果因为是履带式,所以能用上全液压轮边直驱技术就更好了。”

负责人:“全液压轮边直驱技术又是什么?”

他心里万马奔腾,这个年轻人怎么会知道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古怪技术。

程时:“就是每条履带能由独立的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直接驱动,取消传统机械传动链,比如齿轮箱、传动轴,就能减少能量损耗和机械故障点。”

“再加上多马达同步控制。通过分布式液压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各履带负载,动态调整液压流量和压力,确保四履带同步输出牵引力。可根据地形自动分配动力,能在36度陡坡上实现稳定爬坡。”

“同时你们也要考虑水下照明和监控的问题。毕竟3000米的深海,绝对不会有阳光能照进去。还有遥控系统。融合了通信技术、传感器网络、智能控制和深海环境适配的复杂工程系统。比如通讯,就要以光纤通信为主干,要求高速率与低延迟。还有电力与信号集成。水声通信也就是声纳为补充,感知周围的障碍物和动物。”

“还有很多复杂的通讯机制,控制系统架构等,我就不一一说了,以后你有兴趣深入了解,我们再来讨论。如果你们觉得太复杂,没有把握,可以先做个缩小版的模型出来。像玩具车那样,遥控操作没有问题,再做样车。”

负责人跟程时握手:“多谢程时同志,你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灵感和新技术。让我们少走了好多弯路。”

程时:“我也只能帮你出出主意,找找灵感。具体的技术攻关,还是要靠你们自己。这是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你们要发动上下游企业一起来努力,才有可能尽快把设计变成现实。比如高性能电池。高强抗海水腐蚀材料,光缆电缆这些都要其他企业配合。”

负责人只觉得脑子里已经全是浆糊了,像是被人往嘴里狂塞了一堆鱼翅鲍鱼,嚼不动,也消化不了。

------

矿机研究院的负责人叫了一辆车送程时回向东市。

路过机械厂外的荒地时,程时看到看到周新生带着一群人不知道在干什么,叫司机停下车看了看。

原来他们在测试新版的微型农机。

那机器绕着树跑了两圈,还挺灵活的。

程时自言自语:“不错,进步了不少。”

话音刚落,农机就开始冒黑烟了。

周新生忙叫人把机子停了。

嗯,发动机还是不行。

程时对司机说:“走吧,谢谢。”

他到家歇了一会儿,正要开始工作,周新生就来了。

程时猜到他要干什么,给他泡茶:“慢慢说。”

周新生带着图纸:“发动机不知道怎么的,用不了几下就冒黑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