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黄哥(1 / 1)
当然,脑海里的记忆可能会遗忘,但肌肉记忆是忘不了的。
在拐了几个弯以后,陈实最终将车子稳稳的停靠在了路边,而一旁的小巷子里,他曾经的庇护所就在里面。
不过陈实并没有第一时间下车,他总觉得自己的思绪现在稍微有点乱,但为什么乱他压根就想不明白。
将脑海里杂乱的思绪抛去,陈实深吸了一口气刚准备下车,不过他手上的动作就在准备触碰到车把的时候又停了下来。
因为他刚好瞄到了他先前放在副驾驶位上的帽子以及口罩。
但凡是曾经的陈实回来,他压根就不需要有任何的装饰,直接下车回家,回家的途中跟各种认识的人打招呼那都没有问题。
可是现在的他不行了。
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发酵,陈实的名声早就已经在横店传开了,现在不管是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好,大家都已经知道他陈实就是从横店的群演摸爬滚打起来的。
他从别人的口中甚至得知,就是因为他的缘故,导致横店的群演又翻了一倍。
所以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陈实都觉得自己有必要好好乔装打扮一下,以免被谁给认了出来,从而又引发一场轰动。
意识到这一点陈实没有犹豫,很快便伸手拿起了口罩和帽子,在全部戴上以后,他这才潇洒的下了车,朝着出租屋的方向走去。
事实证明他这么做还是有作用的,至少来往的人都没有一个人能够认出他。
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因为身上的担子太重了,从而让大家根本来不及留心身边的人或事。
但这对陈实来说就方便很多了,他几乎是畅通无阻的就上了楼,最终停在了自己的出租屋前。
正当他掏出钥匙打开开门的时候,忽然旁边的一道声音却是喊住了他:“咦?你是小陈吗?”
听到这道声音的那一刻,陈实只觉得有点耳熟,他下意识的回过头来,才发现一个年纪看起来大概在三十左右的大哥,正好奇的打量着他。
陈实对他还有印象,毕竟自己最开始重生的时候,第一个碰到的熟悉的人就是自己的这位邻居。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对方应该是姓黄才对。
千万别觉得陈实在这住了这么久连邻居的名字都不知道是什么问题,事实上,在横店每个人都好似水上孤舟,光是能顺着逆流而不退就已经很不错了,更别说是再去关心其他人的情况。
不过陈实对这位黄哥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至少逢年过节的时候两人都会有所交谈,并且要是黄哥从老家回来的话,时不时的还会给陈实带上一点特产。
所以陈实并没有任何要避开对方,不和对方相认的意思。
当然,要是他不说话却在开着出租屋的门的话,也搞不好对方认不出他来直接就喊叔叔来了。
于是陈实几乎没有怎么犹豫,很快就笑着招呼道:“黄哥好久不见。”
黄哥在听到那熟悉的声音的时候下意识的愣了一拍,旋即忍不住惊呼道:“我靠,还真是你啊小陈!”
“怎么感觉黄哥你见到我这么兴奋呢?”
“那能不兴奋吗?现在站在我眼前的可是货真价实的大明星,要说不兴奋的话那肯定是假的吧?”
黄哥当即说明着自己的心思,这让陈实也是有些哭笑不得:“也算不得什么大明星吧,我充其量就是个小艺人而已。”
黄哥连连摆手:“可别,就以你现在的情况来看,我觉得啊年轻一代的艺人里面几乎就没谁是能够比上你的,更何况你还是从咱们横店一步一脚印闯出去的,这含金量别人可比不了!”
黄哥在说这番话的时候,语气里夹杂着一丝激动,要不是陈实知道的话,他都要以为做到这一切的是黄哥自己了。
但陈实依旧保持着那副谦逊的态度:“黄哥说笑了,就是运气好而已。”
见到陈实还是那么的谦虚,黄哥神色一怔。
他原本以为陈实成角以后,没准心气一高对他们这些群演都是爱答不理的了,就连刚才他喊陈实那一下,他也就是抱着试试态度的而已。
要是陈实愿意理他的话那固然是好,可要是陈实不理的话,那他也不自找没趣。
现在感受到了陈实的态度,黄哥心里只觉得一阵暖流涌过,而他也不禁开始好奇陈实回来是做什么的了。
“对了小陈,说起来到了你现在这个位置,按道理来讲你不应该挺忙的吗,怎么还回来了?”
黄哥下意识的问出了心里的问题,陈实也没有隐瞒:“我准备搬到沪城去了,这不,现在就是回来收拾东西来了。”
听到这话,黄哥忍不住感慨一声:“沪城啊...沪城也可以啊,那真是一个好地方,我一开始的想法也是要是我混出名堂了,我也搬到沪城去,把老婆孩子都给接过去的。”
黄哥的眼中满是向往,也就是直到这个时候,陈实才发现他的手中正拖着一个大行李箱。
“你这是要出远门吗?怎么行李箱都带上了?”
这个问题一出,黄哥看了一眼自己手里有点泛黄的行李箱,唏嘘的“害”了一声:“什么旅游啊,我这是得回家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后面估计都不会再来横店了。”
“回家?”
陈实意识到了什么,“黄哥你是要改行了?”
“可不就是嘛。”
黄哥点点头,“我来这也好几年了,一直都没有混出什么出息,现在孩子上学的学费也没有凑齐,老婆和家里人那边都已经有意见了,要是换在以前自己只身一人的时候我肯定就继续在横店死干下去了,可是现在不行,现在我不是孤身一人了,我还有一个家要照顾呢,所以没办法,就只能改行回老家找份其他工作干干了。”
说起这番话的时候,黄哥表现的很是窘迫,说白了,“回家”这个字眼对于横漂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词。
这往往是横漂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会选择的最后方案。
很惋惜,但也很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