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鼓动人心(1 / 1)

加入書籤

一座规模宏伟、四面围墙的学堂立在壶关城西、涷水之滨。学堂正门的牌楼匾额刻着“上党学院”四个大字,字体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上党学院”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占地极广,如同一幅笔墨浓重、恢弘大气的丹青缓缓铺开,远远看去,有一座座庄严宏伟的建筑群落。

这座学院本是上党冯氏别苑,之后由工曹改造和扩大成一所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会议室、食堂、宿舍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花园菏池应有尽有。

跟在卫铉身边的斛律光也是初次来此,他忍不住赞叹道:“好气派的学堂,比起京城太学,也是不遑多让了。”

王思政和韦孝宽、李穆、段韶亦是叹为观止。

卫铉笑着问道:“明月,你想不想进去读书深造?”

斛律光大摇其头:“学堂教的是经史子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又有面对武将的没有武学、兵学,我还是算了。”

礼曹张承听罢,笑着介绍道:“斛律将军有所不知。上党学院文武并重,分有文学院、武学院、兵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算学院、纵横学院、测绘学院、艺术学院。武学院和兵学院是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两院暂时合二为一,它们占了全院三分之一土地,光是训练场就有二十五亩。”

斛律光哈哈大笑:“面面俱到,这样才好。”

说话之间,只见一批老师带着很多学子快步迎了过来。为首的竟然是太学博士温子昇、邢劭和一名中年儒士。两人还是来了上党,今为上党学院副祭酒。

祭酒是那名风度翩翩、丰神俊朗、温润如玉的中年儒士,儒士名叫孔灵龟,冀州衡水人,乃是孔子第二十八世孙。其先祖孔扬为博亭侯孔扬,七世后嗣至灵龟,官至太学博士。

孔灵龟学通南北经学,精博今文、古文经典,对经学、天文、历学、算学都有研究。他与温子昇、邢劭志同道合,后经两位好友劝说,于是携带家人前来上党。

孔灵龟不是谋士,却是这个时代出色的教育家,行台长史杜皎、司马范宏、礼曹张承废了好大力气,才说服孔灵龟担任祭酒一职。不过他还是与杜皎、范宏、张承约法三章。

他教书授课从来不问富贵贫贱,愿学者皆可倾囊倒箧,他要求学院招生的时候,不分贫贱富贵、三六九等,凡是真心向学者,皆要招收。若是贫穷人家子弟,学院需要为这些学子提供食宿费用。

对此,行台府官员自无不允。因为卫铉办学的宗旨就是打破名门世家对教育的垄断权;就算孔灵龟没有这个要求,他们也会这样做。

“拜见都督。”一行人来走近前,向卫铉躬身行礼。

“诸位先生免礼。”卫铉看向孔灵龟,微笑道:“我听说孔先生主张有教无类、文武并举、德法相济,甚至比武人还要尚武。先生这个理念非常好,希望先生教出更多这样的学子。”

诸子百家之中,卫铉其实比较喜欢儒学,儒学注重“人道大伦”,希望推衍“爱与敬”,让人不拘泥、不保守,让人不偏执、不极端,让人与时俱进,不故步自封。

其推崇的智、信、圣、仁、义、忠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不但构起了人类最本源的先进价值观,也有利于天下安宁。其推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更是支持人们全面发展;如果学子无法六艺俱通,他们还鼓励学子专精一科。

而此时的儒学非但不迂腐,反而开明、灵活、激进,有的儒生面对异族之时,比武人还要凶悍。他们认为异族如果不知礼仪、不懂廉耻,直接杀了便是,这样就不用与异族一般见识了。

对于这样的儒学、儒家、儒生,谁不喜欢?

“孔灵龟定不负都督信重。”孔灵龟在上党生活了九个多月,他通过各方各面了解了卫铉为人,也看出上党行台努力发展民生。他在这里如鱼得水,仿佛找到了组织一般。

与老师们寒暄一番,卫铉走向那群神情激动的学子。

他看着人群里的一名少年郎,笑着说道:“我认识你,你是首批入学的学子,名叫吕炎;去年随我去了南上党。你枪术不错,惜骑射不足、干略欠佳,故主动返回学堂。快一年了,有没有长进?”

吕炎想不到卫铉还记得自己,激动的抱拳道:“禀都督,门下每日苦练不辍、攻读典籍,一刻不敢懈怠。”

“不错,我就欣赏这种喜欢力争上游的奋进之风,等到文武博士允你结业,就来神武军历练。”卫铉笑着点了点头。冷兵器时代的军官与火器时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时候的拳脚、枪术、箭术、骑术、骑射、骑战等技艺都要长期锤炼才行。

一个人只有从小练到二十多岁,才敢说自己“略懂皮毛”。而底层军官想让一支军队如臂使指,首先靠的就是真正的本事,若你的武艺不如士兵娴熟,根本无法服众。当你成为中高将领,才要考虑谋略什么的。

“喏。”吕炎应道。

“你是姚健吧?你的父亲是骁勇军校尉姚谦,他能征善战,从无差错,你亦要勤学苦练,不可堕了令尊之名。”卫铉又对一名英武少年说道。

“禀都督,门下昼夜苦练、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愿有朝一日能够为都督征战沙场。”姚健亦是激动的说道。

“会有机会的。”卫铉鼓励道:“你的父亲不识字,可不能学他。你在学武的同时,也要多看书,否则当不了将军。”

姚健应道:“是。”

卫铉目光看向一名身穿武士服的少年,说道:“魏华,你的父亲魏绪是民曹司司长,他不通武学;你既入武学、兵学,当勤学苦练;若能文武并举,比你父亲还有前途。”

这话若是由别人来说,只会惹来魏华反感,可卫铉不同。魏华听罢,大声道:“门下定遵都督教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